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望洞庭教案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114379135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望洞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望洞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望洞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望洞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望洞庭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导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 题望洞庭课型新授课第 几课时课时导 学目( 三 维 )标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酷爱祖国山河。2. 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熬炼想象实力和形象思维实力。导 学重 点及难 点【导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导学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导 学方 法及手 段【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 、启发谈话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使用教材的构想课时导学流程导 学 过 程补充课堂改变及处理一、欣赏图片、以景引诗、引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宏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吧!2、出示配乐课件1

2、(庐山瀑布课件)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时,你想吟诵哪首古诗来表达心中的赞美?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3、我们接着领会美景,出示配乐课件2(天门山图片),此刻,你又想诵读哪首古诗呢?齐背诵望天门山。4、我们欣赏了宏伟壮丽的庐山瀑布,欣赏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旁边一段的雄奇壮美风光,这节课,我们接着巡游,会看到什么风光呢?出示课件3(洞庭湖图片),今日,教师就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会一下洞庭的美景。谁对洞庭湖有所理解?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特别迷人,从古至今有多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很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

3、湖旁边,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板书课题:望洞庭(请同学们拿出手指,跟教师一起书写诗题)(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读。)二、初读感知,体会诗的音韵美1、请大家翻开书,翻到第13页,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吧。2、谁情愿展示自己的朗读程度?抽读,评价。3、同学们还想读吗?在朗读这首诗之前,教师想请同学们联络自己以前读古诗的阅历,说说怎样才能把古诗读好?(生发表意见,师课件出示要求)(在古诗中,一声二声归为平声,三声四声归为仄声,在读诗的时候平声我们要读的慢一些长一些,仄声要读的快一些短一些,大家试着自己读一读吧)4、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把古诗读

4、三遍,第一遍争取把字音读准,第二遍把它读通,第三遍依据肯定的节奏朗读,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来。(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察指导,相机正音)5、齐读,评价:读得有板有眼,富有节奏和韵味。课时导学流程导 学 过 程补充课堂改变及处理三、 精读会意,品诗赏景悟情。(一)总体把握,丰富积累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看这首诗才短短的四句,但是假如你细细地品尝,你会发觉诗句描绘了一幅美妙生动的画面。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诗,把你宠爱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同桌的伙伴。(学生自由读文后及同桌相互沟通) 2、诗中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风光?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说,相机板书:湖水、明月、青山3

5、、你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指名说一说,(生:湖光山色、山青水秀、月明星稀、风清月朗、皓月当空) 4、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说得真恰当!教师也送大家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程度如镜、水天一色、迷迷漫蒙、朦朦胧胧、安静和谐。(齐读词语)5、你觉得洞庭湖的秋夜的风光如何?(美、安静等等)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首诗吗?(二)品悟一、二句,理解诗句并感情诵读。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澄澈透亮,及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特别安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6、“两相和”这“两”谁及谁?(湖光及秋月)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美景?(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安静的气氛,一派和谐之美!)语言训练: 和 两相和2、感受“镜未磨”一帆风顺。(未:没有。)(出示安静的湖面图片,理解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的迷漫的样子)课时导学流程导 学 过 程补充课堂改变及处理这里藏着一个准确的比方,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漫。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实;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你的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漫之美!)3、谁来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尽量用上刚

7、刚积累的四字词语。4、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指名读,评价(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三)品悟三、四句,理解诗句并感情诵读。出示“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诗人在什么地方欣赏洞庭湖的美景?相机理解“遥望”。师小结:第三句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间隔 ,是远看,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2、诗人遥望的是什么?山水色中的“山”“水”分别指什么吗?(山就是指君山,水就是洞庭湖)3、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形成的风光,像什么呢?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1)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特别惹人宠爱。)相机识记生字“螺”

8、 (2)请你及画中的景象比一比,像吗?(3)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致绝伦的工艺品。如今你弄懂这句诗中,诗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4、你准备怎么读这两句?指名读,评价。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这两句诗,齐读: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课时导学流程导 学 过 程补充课堂改变及处理1、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首同样是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篇,体会它们的异同。出示:临洞庭(节选前四行诗句及注释)临洞庭唐孟浩然八月潮程度,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注释:湖程度:指湖水涨满。涵

9、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混太清:及天混成一体,此指水天一色。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的低凹地区。岳阳楼:岳阳楼屹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及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2、请你借助注释,细细品读,感受这首古诗所描写的风光。指名说说读后的感受。3、比拟异同:异:临洞庭写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震岳阳的壮丽,气概宏伟;而望洞庭描写的是一个晴朗的秋夜洞庭湖上的安静和谐的风光。同:都是描写洞庭湖的风光。4、小结:两首古诗,一动一静;一个汹涌澎湃,气概宏伟,一个静谧和谐,柔软秀美。让人品尝洞庭湖的

10、千姿百态,感慨祖国山河的漂亮。此刻,你心中有什么话要说?5、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时机肯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你还可以到你宠爱的名胜去巡游,好好地领会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6、让我们再次吟诵望洞庭。师生齐诵。五、多种形式指导背诵,感悟诗情意境同学们,我们平常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日大胆改革创新,用唱、画等方式来再现古诗,表达诗意、诗情好不好?1、学生自由组合,通过宠爱的方式练习再现古诗。课时导学流程导 学 过 程补充课堂改变及处理2、学生通过宠爱的方式展示古诗。评价。3、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

11、地把它吟诵并背诵?4、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你能想象出这样的风光吗?用上自己的话来说一说。5、面对这样的美景,此刻,你就是诗人,你想说什么?(总结全诗,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酷爱和赞美之情。) 课时导学设计尾页板书设计望洞庭湖 月 视察和 山 水 想象人 景 补充设计作业设计一、说明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选填序号)1山色空蒙雨亦奇() A云雾迷茫的样子 B空的,没有东西2山色空蒙雨亦奇() A惊奇 B奇异二、依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洞庭湖的湖水澄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特别和谐。潭面没有风,似乎一个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_。三、读古诗,填一填。望洞庭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在诗中,诗人采纳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_。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