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114368514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关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选择题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2.如图为某一神经冲动传递过程的简图,若在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甲为肌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乙为效应器B丙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脑或脊髓中C刺激后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为丁戊乙D肌肉将发生收缩,该反应称为反射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定项)()A用橡皮

2、锤轻轻敲击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B刺激处,能在处检测到电位变化C剪断处,敲击处,小腿不能抬起D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4(2019山东青岛高三调研)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B静息状态时,膜两侧没有离子进出CB处兴奋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处不能产生兴奋5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B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丁区域发生K外

3、流和Na内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既可能是从左到右也可能从右到左6(2019内蒙古赤峰二中第三次月考)如图为突触结谈判效用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7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8屈肌反射是当机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肢

4、体的屈肌强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如缩手反射。如图表示人体屈肌反射的部分反射弧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不定项)()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b、c表示结构,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A兴奋由a传至b时,b处Na通道开放形成内正外负的膜电位B神经递质在c处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Cc处属于内环境的组分,该处化学成分的改变将影响兴奋的传递D当传入神经接受兴奋后,能引起屈肌与伸肌同时收缩与舒张9(2019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模拟)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

5、是()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10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定项)()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能由传递至,也能由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后,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11(2019北京八中上学期期中)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

6、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不能传递给肌肉细胞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12NaK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每消耗1分子的ATP,它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K泵只存在于神经元的细胞膜上BK从神经元进入内环境时需要消耗ATPC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神经元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D从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NaK泵的运输需要消耗ATP13研究人员进行了含有不同Na浓度的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同、K浓度相同)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

7、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未受刺激时,枪乌贼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膜内的K扩散到膜外,而膜外的Na不能扩散到膜内B细胞外液中Na浓度可以影响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率C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则神经纤维可能会接受适宜刺激后无法产生动作电位D在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过程中,Na进出细胞均不消耗ATP14(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上学期期中)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可以是双向的B突触后膜一定是神经元的树突末梢形成的,且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

8、末梢膨大形成的,可以释放神经递质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是电信号的形式15(2019河北调研)下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16用同等大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B乙酰胆碱与树突或细胞体上的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D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

9、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1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B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C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D大脑皮层H区受损则无法形成听觉18.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加入某种呼吸抑制剂,一定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19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可以

10、在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Ca、c处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外流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的数量20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效用之一,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二、非选择题1为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以损毁脑的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刺激前的处理用硫酸刺激的部位实验结果实验一环切掉蛙左后肢脚趾上的皮肤左后肢中趾左后肢不能运动实验二

11、不做处理右后肢中趾右后肢能运动实验三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神经滴加麻醉剂(一次)右后肢中趾(每隔1min刺激一次)右后肢能运动,但3 min后不能运动实验四实验三后立即实验右侧背部(每隔1 min刺激一次)右后肢能运动,但5 min后不能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_。(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不同,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3)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因二者分布的位置存在差异,被麻醉的先后顺序不同。综合分析实验三和实验四,结果表明坐骨神经中的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2(2019

12、全国,30)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3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

13、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_。(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内流减少,导致_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两条接线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

14、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_电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_的跨膜运输引起的。(2)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若刺激b点,电流计指针将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若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将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3)若利用电流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请注明刺激的位点、指针偏转情况):._,说明兴奋可以从A传到B;._,说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4)请利用电流计、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实验思路:_。结果预测:_。一、选择题1.参考答案B解析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

15、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2.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突触单向传递的特点可判断乙为感受器,甲为效应器,A错误;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神经中枢,即脑或脊髓中,B正确;在P点刺激后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为丁丙甲,C错误;刺激P点,肌肉收缩,但该过程没有经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反射弧不完整,所以不能称为反射,D错误。3.参考答案ABD解析

16、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处,小腿突然抬起,属于膝跳反射,A项错误;处为传出神经,处为传入神经,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处,不能在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项错误;剪断处,反射弧被毁坏,敲击处,小腿不能抬起,C项正确;处为脊髓,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D项错误。4.参考答案D解析静息状态时,K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由于A、B两点均位于神经元膜外,无电位差,即A、B两处的电位相等,A错误;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B错误;B处兴奋时,Na内流,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即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低,C错误;如果阻断了Na内流,无论刺激任何

17、点都不会产生兴奋,D正确。5.参考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丙和丁区域电位为内负外正,处于静息状态,乙区域的电位正好相反,即动作电位。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也有可能是兴奋还没传到时所保持的静息电位;电流是从正电位流向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域的电位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造成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图示兴奋传导的方向既可能从左到右也可能从右到左。6.参考答案C解析图中信息显示,Ca2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过程为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过程是Na内流,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C

18、错误;过程是将神经递质重新摄入到突触前膜内,可以避免神经递质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7.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神经节所在位置,可判断a处所在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A正确;通常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起作用后就失去活性,B正确;图中有三个神经元,c处为突触,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要比a处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慢一些,C正确;K的外流可引发静息电位,Na内流可引发动作电位,如果将神经纤维置于高Na环境中,动作电位将变大,D错误。8.参考答案D解析b处兴奋时,Na通道开放形成内正外负的

19、膜电位,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处通过胞吐释放,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B项正确;c处为突触间隙的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组分,该处Na、K的改变将影响兴奋的传递,C项正确;传入神经接受兴奋后,通过中间神经元作用于伸肌运动神经元,耗时较长,屈肌的收缩与伸肌的舒张不同时发生,D项错误。9.参考答案B解析婴儿大脑发育不健全,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差,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A正确;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释放的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B错误;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受损,则反射将不会存在,C正确;m或n受损,排尿反射仍然存在,只是不受大脑控制,

20、D正确。10.参考答案AC解析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应是,A项错误;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是低级中枢反射的结果,不是由大脑皮层支配的,应是经过途径完成的,B项正确;通过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和两个神经元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传递至,C项错误;感觉是兴奋经过途径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的,D项正确。11.参考答案D解析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递给肌肉细胞,A错误;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的传导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K浓度急性降低一般不会改变兴奋传导过程中的强度,C错误;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膜电位的基础,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

21、正确。12.参考答案D解析据题意“NaK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可知,NaK泵存在于几乎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A项错误;K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从神经元细胞进入内环境,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项错误;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而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形成的,C项错误;从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需要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此时Na与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13.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可知,在未受刺激时,枪乌贼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

22、的通透性小,膜内的K扩散到膜外,而膜外的Na不能扩散到膜内,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实验利用含有不同Na浓度的细胞外液测定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由a、b、c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Na浓度可以影响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率,B正确;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导致Na内流减少,最终可能使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在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过程中,Na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但是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运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消耗ATP,D错误。14.参考答案C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A错误;突触后

23、膜可由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形成,B错误;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可以释放神经递质,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D错误。15.参考答案D解析为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通过胞吐实现,需消耗能量,B正确;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以避免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C正确;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会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不会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外负内正的变化,D错误。16.参考答案B解析细胞骨架

24、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A项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而突触后膜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组成的,B项正确;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C项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高,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项错误。17.参考答案C解析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Na内流才是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A错误;因为有神经元间的传递,所以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都是单向传导的,B错误;神经递质的方

25、式是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大脑皮层H区受损是听不懂别人讲话,而不是听不见,D错误。18.参考答案ABC解析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然后检测处有无反应,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中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若加入某种呼吸抑制剂,一定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存在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受后电位转变,故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传递,C正确;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处的突触结构不能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D错误。19.参考答案B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为感受器、为效应器、为传入神经、为神经中枢、为传出神经、为突触。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

26、突触处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在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A错误;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a、c处为静息电位,它的形成原因是K外流,C错误;兴奋经过突触时需要借助体液的运输,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所需的时间越长,D正确。20.参考答案ACD解析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二、 选择题1.参考答案(1)脊髓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2)皮肤内(3)传入神经解析(1)蛙脑已经损毁,故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

27、动的影响。(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自变量为是否环切掉蛙左后肢脚趾上的皮肤,由此导致实验结果不同,这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内。(3)在实验三、四中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神经滴加麻醉剂(一次)。实验三用硫酸刺激右后肢中趾即刺激的是感受器,右后肢在3 min后不能运动,说明从滴加麻醉剂开始到传入神经被彻底麻醉所需时间约为3 min;实验四用硫酸刺激右侧背部即刺激的是传出神经,右后肢在5 min后不能运动,说明从滴加麻醉剂开始到传出神经被彻底麻醉所需时间约为5 min。综上分析,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2.参考答案(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脊髓大脑

28、皮层(3)感受器解析(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过程中,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会受到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控制。(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3.参考答案(1)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鳃负电位正电位(2)d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Ca2神经递质降低(4)增加解析(1)据图1可知,缩鳃反射的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鳃。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的

29、膜电位是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其膜内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2)ab、bd、cd之间存在突触,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可在图中d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Ca2内流减少,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增加。4.参考答案(1)正Na(2)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不偏转(3).刺激d(或a或b或c)点,电

30、流计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e点,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4)刺激d点,观察电流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电流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解析(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K外流,使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2)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故刺激b点,电流计指针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两条接线的中点,故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不偏转。(3)欲利用电流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必须获得两个方面的证据,即兴奋能从A传到B,而不能从B传到A,前者可刺激a、b、c、d中的任一点,电流计指针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后者可刺激e点,电流计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4)依题意,XY,刺激d点,电流计和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不同,电流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即可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知识改变命运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