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河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14361460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3.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秋浦河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秋浦河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秋浦河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秋浦河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浦河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秋浦河颤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水产局二。一。年七月三十日秋浦河颤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刖日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当前水域污染严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各类工程建设大量侵占渔业水域的严峻局面,尽快划定、公布和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保护水产种质资源、防止重要渔业水域的不合理占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广大渔民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农业部和省农委的要求,贵池区水产局组织相关人员在对拟

2、申报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根据秋浦河生态环境情况,并在征求区政府同意后,编写了“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规划”。规划就该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就保护区内的社会、经济、白然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区具体的功能区划分,并就保护区的建设内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保障措施做出了具体的规划。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背景分析秋浦河亦名云溪河,跨祁门、石台、贵池三县(区)。东邻白洋河流域,西界黄溢河流域,南依祁门山脉,北滨长江。源流为公信河,源出石台、祁门、东至三地交界的祁门山脉仙寓山北麓。东北向流,经石台县的珂田、占大(叶村)、大演,至香口村,右纳梅溪

3、河(一称红凌河)来水,汇合口以下始称秋浦河。秋浦河是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的南岸三大支流之一。折西北流,经石台(七里)、杨坑口,又折北流,经矶滩(汪村)、桥湾,进入贵池境内;至高坦折西北流,经灌口至朝阳街,右纳龙舒河;至殷家汇进入皈土于区,至肖家滩蜿蜒曲折东北流,经木闸、毛家渡,至池口向北注入长江,流域面积2828kmt跨东经11715-11745,北纬3000-3040,其中池州境内2641.1平方公里。全流域山区面积2094km2,占74.1%;丘陵区面积246km2,占8.7%:土于皈区面积442k成占15.6%水面面积46km2,占1.6%。河道全长145.3km,河床质为岩砾和淤砂,河面

4、宽150200米,底宽60100米,洪水深度7.0米,枯水深度0.7米,比降约1/3700,泄洪能力1000立方米每秒。高坦站历史最大流量为271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4日),最高水位为26.87米(1970年7月13日),最低水位为19.58米(1966年9月28日);殷家汇站历史最高水位为18.11米(1970年7月3日),最低水位为10.0米(1966年10月)。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其十诗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

5、声碎客心。”历史名人骚客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进入本世纪以来,秋浦河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加强,池州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华东生态经济强市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林业上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等政策,该流域已分布有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和省级白然保护区各1处。秋浦河水产种质资源中,不仅有簸鱼和斑簸,还有值得提及的是生活于该河的觐亚科鱼类。就种数而言,有刺觐(当地名:君鱼)Barboclescaldwelli、侧条厚唇鱼(当地名:石斑鱼)Acrossoqarallens、光唇鱼Angustistomatns、小口甲varico

6、rhinuslini及异华核(油鱼)Parasinilabeoassimilis等6种,为我省其他河流所不及,我省以北各水域无此亚科鱼类,与秋浦河相邻、源于黄山的新安江(畴境)亦无上述后3种鱼类;由分布看,均属典型的河溪鱼类,栖居于贵池区灌口以上的上游河段,为当地居民食用鱼,有重要的渔业价值。觐亚科的一些种类如四川白甲及异华簸碍具有明显的洞穴(鱼泉)越冬习性。由于秋浦河系石灰岩地貌,多溶洞大者如蓬莱仙洞,小者仅有涓涓细流,难寻洞口。溶洞分布在矶滩以上,如牯牛降下的唐口、横屋以及碧潭、大湾、七里、西坑、远坑、焦曹、大鱼坑、张村等洞穴,其支流龙舒河的古磨潭、花庙、曹村、百安等溶洞均为较大的鱼泉。四

7、川白甲、异华簸秋季(古历8月底)入泉,于洞穴越冬后,次年春季(古历2月底、第一次雷雨时)复出泉。出入泉水温约为15C。这两种鱼的生活习性,古籍中亦有所记载,四川白甲,九华山志记有:此丙穴之料也。岁一出焉;异华簸,该志云:出(石台)鱼龙洞(等),细口、绿鳞,味甚甘脆,每岁暮春出。这两种拟洞穴鱼类按季节涸游于岩洞、地下河和地表河,少数未及进洞者亦可在河底乱石深潭中越冬。其次,秋浦河鱼类组成,一部分来白长江,系长江鱼类,如鳍亚科的诸多种类、雅罗鱼亚科的草鱼、蜿、赤眼色尊及船亚科的似刺鳍旬、铜鱼、蛇船等,春季长江涨水时(当地称发白水)江水顶托可至灌口,这些鱼类溯河而上,远者可达矶滩上下;秋冬退水时上述

8、鱼类多返江越冬;一部分系河流固有鱼类,占渔产比重较大的有刺觐、唇鱼骨、四川白甲、光唇鱼类、异华随、似虬一些簸类、大鳍彰鲍类。它们绝少栖居于殷汇以下,而中华纹胸觥、福建纹胸觥、史氏鱼央仅见于近河源的占大等处,所以在石台、殷汇两处市场上见到的鱼类迥异,颇少雷同。再则,秋浦河鱼类中,旬亚科的长麦穗鱼Pseudorasboraelongata作为一种习见鱼类,在占大、石台等河段中屡屡可见,常数是成群游动于水草从中,出现于当地市场。但据报道此鱼仅见于广西漓江,数量颇为稀少,可称之为珍稀鱼类。由此可以看出,秋浦河流域不仅是安徽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林茶产区,秋浦河白然水域也是簸属等名贵鱼类的种质资源

9、库。第二节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一、是维护保护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需要秋浦河位于中纬度地带,日照季节性变化显著,由于本区地形地貌复杂气温有北向南递增,形成丘陵地区“小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本区非常适宜于多种水生生物的繁衍与生长。历史调查资料显示,秋浦河生物资源拥有多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等,鱼类82种,分属于16个科,其中鲤科46种,占总数57.6%,酬科、鲍科及船科各5种,均占5.9%,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这些生物物种在维持秋浦河生态系统的生态圈动态平衡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秋浦河

10、资源在不断开发,秋浦河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还因为鱼类捕捞强度逐年在增大,因此,秋浦河的鱼类资源总体在不断下降,簸属鱼类资源也在下降。建立秋浦河簸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的对象虽然仅针对保护簸鱼这种名贵鱼类,但是,它的广义作用是,在明确保护秋浦河簸鱼的基础上,其他的多种鱼类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也能得到相应的维护。这对维持秋浦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提升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水平的需要建立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将有更好的条件维护秋浦河鱼类种群数量,科学控制渔业利用强度,严防外来物种的侵入,促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的科学水平。也有利于进行科学指导增殖放流,以及学术研

11、讨和交流等活动。也就是说,建立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提升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水平的需要。三、是保护物种资源和指导科学开发利用的需要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多年来,我国在野生鱼类的驯化、繁殖与养殖方面已有多例成功的典型,充分体现了水产种质资源的价值。簸鱼驯化、选育成秋浦花簸良种是一项产业化技术成果,是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利用的有一个重要价值体现。秋浦河簸鱼驯化、选育成的秋浦花簸,现已成为安徽省地方水产优良品种,国家农业部在全国推广的淡水鱼类养殖优良品种(未审定)。白秋浦河的簸鱼水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成功之后,目前,正在探索斑簸资源开发。建立秋浦河簸鱼国

12、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不仅有助于遏制秋浦河水域生态荒漠化趋势,促进秋浦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生态改善,对维护秋浦河簸鱼和其他经济鱼类种质资源,促进安徽乃至全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建立秋浦河保护区,已有益于将秋浦河建设成秋浦花簸和斑簸等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库。由此可见,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立,是保护物种资源和指导科学开发利用的需要。四、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秋浦河流域已建立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和省级白然保护区各1处。秋浦河流域不仅是安徽省著名的旅游胜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秋浦河的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遭到人为活动的影响,这势必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收

13、益和生活质量,尤其是秋浦河不仅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林茶产区,也称得上是簸属鱼类种质资源库。建立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对保护秋浦河水环境、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增加农(渔)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发挥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建立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可提高全社会对渔业种质资源和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引起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渔业种质资源和水生生物的保护工作。现在乃至若干年后可以使当地群众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得到更多的收益,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第三节保护区建设的可行性一、有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

14、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保护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或特殊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的保护对象,国家层面已鼓励和支持在全国建立了100多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涸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水域滩涂和必要的土地,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这是我国水产领域高层管理机构采取的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一项重要政策。秋浦花簸是利用秋浦河的簸鱼进行野生驯化、种质选育和人工繁殖,现已获得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子代生长速度比普通簸鱼快10恕上的繁殖群体。通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开发,贵池水产主养区已把秋浦花簸作为养殖拳头产品强力推进,区

15、委、区政府制定了秋浦花簸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秋浦花簸列为区政府“四个一工程”中的“一条鱼工程”,秋浦花簸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秋浦河的簸鱼驯化、选育成的秋浦花簸,现已成为安徽省地方水产优良品种,国家农业部在全国推荐的淡水鱼类养殖优良品种(未审定)。白秋浦河的簸鱼水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成功之后,目前,正在探索开发斑簸资源。正因为秋浦河水产种质资源所拥有的重要地位,贵池区政府已批准成立“秋浦河簸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并确定主任由分管区长兼任,副主任由区公安分局局长和区水产局局长兼任,区发改委、建设局、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财政局、监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

16、员。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区水产局,负责保护区日常工作和处置违反保护区规定的违法行为。为保障保护区建设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由贵池区水产局组织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组长由区水产局局长担任,负责保护区建设规划的实施,对保护区建设工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是秋浦河簸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的组织基础。二、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护区地处暖湿带与亚热带的过度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北部为沿江洲土于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总体上来说,本区非常适宜于多种水生生物的繁衍与生长。此外,秋

17、浦河流域多山林密,植被优良,林木蓄积量大,无工业污染,因此,秋浦河水质良好,完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虽然秋浦河已开发成安徽重要的旅游景点,但由于秋浦河打的是生态旅游牌,所以环境优雅,水质良好,其为秋浦河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中,秋浦河水温适宜温水性鱼类生长期可达7个月以上;河水清澈见底,仅大雨过后,河水上涨,不时夹带少量泥沙,水色才变得稍显浑浊,但维持时间不长,一般5-7天后河水又变清澈;秋浦河水的酸碱度总体是中性偏酸,各水域PH值在6.4-7.1之间,溶氧丰富,水体营养盐含量偏低。建立“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秋浦河的水体生态环境完全是适宜的。三、现仍有一定数量的簸鱼资源根据

18、历史资料,以殷汇、贵池(来白池口)市场售鱼情况得算,估计秋浦河年产簸属鱼类15万Kg。由于秋浦河资源开发,秋浦河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还因为捕捞强度逐年在增大,因此,秋浦河的鱼类资源总体在不断下降,簸鱼资源也在下降。根据近几年渔民的反映,秋浦河的鱼类资源已趋于减少,估计年产簸属鱼类10万kg。近期调查还了解到,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从长江支流一秋浦河张捕体长为6-12cm,体重1350g野生斑簸10628尾,经人工驯化、选育和提纯复壮而获得了将近1160组的斑簸亲鱼,用于繁殖斑簸苗种已达到将近2000万尾。由此表明,秋浦河仍然具有一定数量的斑簸资源。因此,增加投资着力保护,

19、就能使其资源得以迅速增长,恢复产量并能维护河道其它鱼类的多样性。第四节规划编制依据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0750号)2、关于组织申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通知,皖农渔函2010557号第五节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10年至2012年。第二章保护区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第一节白然条件秋浦河是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的南岸三大支流之一。折西北流,经石台(七里)、杨坑口,又折北流,经矶滩(汪村)、桥湾,进入贵池境内;至高坦折西北流,经灌口至朝阳街,右纳龙舒河;至殷家汇进入皈土于区,至肖家滩蜿蜒曲折东北流,经木闸、毛家渡,至池口向北注入长江。流域面积2828kmt跨东经1

20、1715-11745,北纬3000-3040,其中池州境内2641.1平方公里。全流域山区面积2094kn2,占74.1%;丘陵区面积246km2,占8.7%:土于皈区面积442km2,占15.6%;水面面积46k成占1.6%。河道全长145.3km,河床质为岩砾和淤砂,河面宽150250米,底宽60100米,洪水深度7.0米,枯水深度0.7米,比降约1/3700,泄洪能力1000立方米每秒。高坦站历史最大流量为271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4日),最高水位为26.87米(1970年7月13日),最低水位为19.58米(1966年9月28日);殷家汇站历史最高水位为18.11米(1970年

21、7月3日),最低水位为10.0米(1966年10月)。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其十诗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历史名人骚客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一、人口与地貌特征秋浦河流域有人口57万(2009年底),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人口密度为201.5人/km2。沿河保护区人口密度较稀,为106人/km2。全流域共有耕地4.5万hm,占1

22、5.9%;园地1.7万布,占6.0%:林地17.91万hm,占63.3%;水域0.73万hn2,占2.6%;居民点交通工矿地0.39万hn占1.4%;未利用土地3.05万hn2,占10.8%,土地利用程度较高。该流域分布有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和省级白然保护区各1处。秋浦河流域不仅是安徽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林茶产区,也是簸鱼的种质资源库。二、区位、交通秋浦河是池州市直接流入长江的最大一条河流,流域面积2828k甬,全长145.3km,跨东经11715-11745,北纬3000-3040跨东经11715-11745,北纬3000-30。秋浦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

23、显,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国道318线、206线、沿江高速公路和合(肥)九(华山)黄(山)高速公路、大景高速公路均穿越池州,已形成南北贯通、东西便捷的快速通道。铜陵-池州-九江的沿江铁路,上海至池州的城际列车正在修建(区位图)。随着合(肥)一九(华山)一黄(山)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北(京)一福(州)高速公路在池州的交汇,池州港已为一类旅游口岸,铜九沿江铁路、旅游支线机场的建设明显加快,秋浦胜境景区对外交通将更加便捷,更加符合“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旅游要求。根据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整体规划和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风景区以建成省级旅游胜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开发”工程,加快保护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24、和景点,未来的秋浦胜境风景区必将更加美好,必将是世界旅游者的“令人神往”的理想目的地。市内可乘出租车到达秋浦河景区,“村村通”公路的路面硬化工程已结束,交通方便,程控电话已普及,无线通讯村组全覆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齐全。三、工农业经济状况贵池区是池州市现辖“三县一区”中的“一区”,是池州市府所在地,土地面积为2516平方公里,占池州市域总用地(8272Km2的30.4%。近年来,贵池区经济呈持续增长趋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112.18亿元,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5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46.67

25、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48.46亿元,增长11.3%。按户籍人口计算,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71万元,比上年增加0.16万元。全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40.3:43.5调整为15.2:41.6:43.2,二、三次产业比重继续提高。贵池区2009年财政收入为7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亿元,增长54.5%;中央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9.8%。人均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273元增至2009年的1064元。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197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均消费性支出9724元,增长12.7%。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随着社会

26、经济的发展,贵池区文化、教育事业也取得一定的发展,六年制完全小学集中在乡镇,初中教育集中在中心乡镇,高中教育集中在池州市城,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群众的文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贵池区医疗卫生事业近几年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镇街有医院、大部分村有卫生室,农民看病可到就近的卫生室或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普及,除部分偏远村组外各乡镇村组都普及了有线电视,改水改厕工程正在开展。第三节保护区生态条件与生物资源一、生态条件(一)秋浦河白然特征秋浦河流域面积2828km2,河道全长145.3km,河流面积46kni,占1.6%,河床质为岩砾和淤砂,河面宽150250米,底宽60100米,洪水深度

27、7.0米,枯水深度0.7米,比降约1/3700,泄洪能力1000立方米每秒。高坦站历史最大流量为271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4日),最高水位为26.87米(1970年7月13日),最低水位为19.58米(1966年9月28日);殷家汇站历史最高水位为18.11米(1970年7月3日),最低水位为10.0米(1966年10月)。秋浦河殷汇大桥头至池口段长江口(含天生湖)全长34.8km,水体总面积1589hmt属秋浦河下游,白上而下流经殷汇、牛头山、涓桥、秋江、杏花、池阳、清风等7个镇(街道)。该段河面宽一般在200m以上,河底宽100m左右,枯水深度不低于1.7m。(二)气候条件保护区位

28、于中纬度地带,日照季节性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16.1C,1月最冷,平均气温3.1C,夏季昼长可达14小时,冬至白天只有10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7小时,一年中8月份日照时数最长,平均计235.6小时,2月份最短仅为106.7小时,极端气温平均值为-7.5C,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为35.9C。由于本区地形地貌复杂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形成丘陵地区“小气候”。年平均无霜期245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mm水量充足,最多年敬爱那个雨量达2317.7mm最少年降雨量为888.7mm四季雨量分配不均,春多阴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全年平均蒸发量1446.7mm一年中8月份蒸发量最大,平均201.7m

29、m1月份最少,平均50.3mm保护区地处暖湿带与亚热带的过度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北部为沿江洲土于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总体上来说,本区非常适宜于多种水生生物的繁衍与生长。(三)水体理化特征秋浦河流域多山林密,植被优良,林木蓄积量大,无工业污染,因此,秋浦河水质良好,完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虽然秋浦河已开发成安徽重要的旅游景点,但由于秋浦河打的是生态旅游牌,所以环境优雅,水质良好,其为秋浦河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水温:秋浦河的水温受地形、光照影响,差异较大。总体趋势是溪河水温低于下游敞水区,河水昼夜温差大,一般3月下旬至11

30、月下旬温度均超过12C以上,温水性鱼类生长期可达7个月以上。透明度、水色:秋浦河水清澈见底。仅大雨过后,河水上涨,不时夹带少量泥沙,水色才变得稍显浑浊,但维持时间不长,一般5一7天后河水又变清澈。溶氧和PH值:秋浦河水的酸碱度总体是中性偏酸,各水域PH值在6.47.1之间,溶氧丰富,始终呈饱和状态。营养盐:秋浦河水质清爽,水体营养盐含量偏低。对秋浦河的水质随机抽样测定理化指标(水温、pbk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结果如表1:表1秋浦河水质理化状况监测结果表秋浦河采样点123水温(C)25.122.426.0PH7.27.77.5D0(mg/L)12.4311.898.26COD(mg/L

31、)5.115.325.06BOEXmg/L)3.133.853.07总磷(mg/L)0.020.010.01总氮(mg/L)0.170.190.14二、生物资源(一)浮游生物1、浮游植物:2010年7月,经采样分析,秋浦河浮游植物为99种,隶属于8门61属,其中蓝藻门14属17种,绿藻门19属38种,硅藻门10属13种,甲藻门1属1种,隐藻门1属1种,裸藻门1属1种,金藻门1属2种,黄藻门2属3种。2、浮游动物:初步调查鉴定,秋浦河的浮游动物37种,其中原生动物12种;轮虫15种;枝角类7种;梯足类3种。(二)底栖生物秋浦河采集到的软体动物有13种,其中瓣鲤类6种,腹足类7种。(三)水生维管束

32、植物秋浦河境内小河及主河上游大多水浅流急,径流变化大,河滩近似沼泽,多生长挺水植物,水中少有水生维管束植物;主河中、下游水流缓慢,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缓流区水生维管束植物茂盛,是鱼类重要的栖息、索饵场所。静水中生长较多的是漂浮植物。调查采集到的水生植物有13种。三、鱼类资源根据初步调查,并参考历史资料,秋浦河鱼类计82种,分属于16个科,其中鲤科46种,占总数57.6%,酬科、鞫斗及船科各5种,均占5.9%。依据调查资料分析,秋浦河的鱼类大致可分下述生态类型:1、山汐喜流性鱼类:中华纹胸觥、福建纹胸觥、史丹纹门鲫:、四川白甲、刺觐、唇鱼骨、光唇鱼类、异华簸属此。此类栖息在流速快、水质清

33、的该河中、上游河段。2、河道固有种类固类、大眼华鳍、四川半餐、黑线餐属此。多分布在流速较缓的河段;3、静水缓流鱼类:簸鱼、鲤、鲫、靖皱、鳍属此。常生活于河底乱石、岸边隙缝、河湾或草丛中以及秋浦河下游;4、长江鱼类:鲜、草鱼、胭脂鱼、蜿、吻船属等暂栖于秋浦河下游。秋浦河鱼类组成,一部分来白长江,系长江鱼类,如鳍亚科的诸多种类、雅罗鱼亚科的草鱼、蜿、赤眼色尊及船亚科的似刺鳍旬、铜鱼、蛇船等,春季长江涨水时(当地称发白水)江水顶托可至灌口,这些鱼类溯河而上,远者可达矶滩上下;秋冬退水时上述鱼类多返江越冬;一部分系河流固有鱼类,占渔产比重较大的有簸类、刺觐、唇鱼骨、四川白甲、光唇鱼类、异华核、似船、大

34、鳍艘、鲍类。再则,秋浦河鱼类中,旬亚科的长麦穗鱼作为一种习见鱼类,在占大、石台等河段中屡屡可见,常数是成群游动于水草从中,出现于当地市场。但据报道此鱼仅见于广西漓江,数量颇为稀少,可称之为珍稀鱼类。第四节白然生态质量评价秋浦河是皖境长江干流主要支流之一。它白源头蜿蜒流向东北,经石台县香口旋往北去,至贵池区殷汇镇后复折向东北,由池口汇入长江。秋浦河是一条典型的山区河流,其支流多,水势猛、落差大及比降大、含沙量少。高坦1980年水文资料:其上支河62条,该处最大流速为3.57m/秒,流量幅度为1.84-2030应秒,最高最低水位相差6.5m,该处以上河道坡度为1.29%,流量为20-60m3/秒时

35、含沙量为0-0.09kg/m3,因而整条河流水质洁净。地势上,高坦至源头81.6km,为深山区,河道两侧多为海拔约500m山脉,群峰罗列宛如屏障,植被茂密,多松杉等针叶林;高坦白殷汇河段为浅山区,山峦渐远;殷汇以下则为丘陵,河道趋于开阔。地质上,为岩溶地貌,河床及附近山峦多溶洞,地下河(暗河),河中深潭隙缝遍布,河床多石砾,这给一些拟洞穴鱼类以良好的生活环境。第五节管理现状评价一、管理机构:1、现有管理机构保护区管理机构为池州市贵池区水产局,为贵池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科级。区水产局内设办公室、渔政科(渔政渔船渔港监督管理站)、渔业科3个职能科室,下辖池州市贵池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及12个渔业重

36、点镇(街道)水产站。现有正式职工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人。现有渔政执法车1辆、渔政执法船1艘,仪器设备48台(套)。二、主要职能1、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渔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拟定全区渔业政策、规章制度、发展战略、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2、负责监督检查渔业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调查处理发生在本区违法违规渔业行为以及相关活动;负责管辖本区各类水域的渔业违法案件,实施渔业行政处罚。3、负责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区渔业资源,实行渔业许可制度。负责审核养殖使用证、捕捞许可证、水产苗种生产(销售)许可证,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4、负责维护本区渔业生产秩序、渔业权益,负责渔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5、负责本区

37、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保持本区水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拟定渔业发展的技术进步措施。6、负责本区渔业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公益事业等建设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7、负责本区渔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8、负责协调本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搞好渔业的管理工作。三、其他情况保护区水域为天然河流,属国有土地,无争议。区内水域设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国家重大基础建设工程。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区内镇街人民政府、公安派出所等有关部门有非常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第三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保护措施,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相结合,全面提升水

38、生生物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经济水生动植物种质资源,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白然相和谐。第二节规划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在目前形势下既服从和服务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米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资源,做到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二、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处理好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的关系。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区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对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同时,针对水生生物资源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不同水生生物的特点,以资源养护和保护为重点,实行

39、目标管理;在保护措施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处理好系统保护与突出区域特色的关系。根据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和保护区建设工作面临的任务,划分不同的功能区确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向与措施。四、坚持共同参与的原则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关系。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从水生生物资源的流动性和共有性特点考虑,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保护公共资源的主导作用,建立相关部门间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的水生生物资源保、养护管理体制。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动员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建

40、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第四章总体布局第_节保护区的功能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划定保护区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功能就是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涸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水域滩涂和必要的土地,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第二节保护对象一、主要保护对象概况内容一、簸鱼簸鱼(mandarinfish)又名桂花鱼、鳌花。属皱形目、船科、簸属,学名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簸属包括多种簸,其中:最著名的是簸鱼;其次是大

41、眼簸;其他还有斑簸、朱氏簸、广西簸、钱氏簸、百泉簸、四川簸、斑簸、暗簸、铜钱簸、麻簸、运江簸、柳州簸、波纹簸和白头簸等等。可以说簸属鱼类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国簸属鱼类虽然很多,但至今真正被开发利用的主要是簸鱼。簸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鲤盖骨后缘具45枚棘,鲤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身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斑块。簸鱼为肉食性鱼类,常常膘肥体壮,古词有“桃花流水簸鱼肥”:因而得名胖簸。簸鱼肥满度很高,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

42、口,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簸鱼因无肌间刺,为小孩和老人理想的高蛋白(19.3%)、低脂肪(0.8%)的保健食品。簸鱼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在海外被誉为“淡水石斑”。国内宾馆和酒楼对簸鱼的消费量也与日俱增。因此,簸鱼身价一直居高不下,一般1千克簸鱼相当于10千克鲜鱼的价值。还由于我国簸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为多种形式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可能,所以,发展簸鱼养殖前景广阔。秋浦花簸(注册商标名)原系长江支流秋浦河的野生簸鱼,经过个体选育、驯化和提纯复壮,已获得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子代生长速度较快的繁殖群体。因此,秋浦花簸成了安徽省的地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而秋浦花簸亲鱼则永远不断的需要从

43、秋浦河选育补充获得。二、簸鱼资源情况簸鱼常钻入洞穴石缝中或草丛内,夜间喜出来觅食,冬季潜入深水处。秋浦河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簸鱼的栖息、繁衍。秋浦河的鱼类资源,首先值得提及的是生活于该河的簸鱼和觐亚科鱼类,为我省其他河流所不及。1、分布:簸鱼在秋浦河全流域均有分布,尤以秋浦河中下游占有一定种群优势,时间分布上遵循冬季入深潭,春秋上浅滩的格局,夏秋季节多栖息于全保护区范围。2、数量和个体:水清流急,水底石砾的河段常见3-10cm左右的个体,捕捞个体一般10-20cm体重10-50克/尾,20cm以上的个体较为稀少,捕捞的个体数量较多。3、易捕时间:每年春末至秋季,河流水位变动较大水温上升时易捕获,

44、多用小目刺网在浅滩或深水底层捕捞。4、种群数量所占捕获鱼类的比例:簸鱼年捕捞量在100吨左右,占河道捕捞产量的10哒右。5、繁殖:簸鱼1龄可达性成熟,繁殖期为5-6月,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繁殖较为集中由于秋浦河资源开发,秋浦河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还因为捕捞强度逐年在增大,因此,秋浦河的鱼类资源总体在不断下降,簸鱼资源也在下降。(二)斑簸斑簸,本地俗称石簸、圆筒(桶)簸,竹筒簸等。躯体延长,略呈圆筒状;头部有黑色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环形黑斑;鳍棘发达,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均有强硬棘,尾鳍园形;体色呈黄褐色及灰褐色,腹部黄白。斑簸在白然状态下,喜欢栖息在水质较清新、多石砾、有一

45、定水流的水域中。秋浦河是斑簸适宜的栖息、生活场所。二、斑簸资源情况据历史资料,1985年5月份所作的市场渔产调查统计,仅石台市场日共售秋浦河鱼类74kg中,簸鱼为6kg,其中斑簸1.5kg。近期调查了解到,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从长江支流一秋浦河张捕野生斑簸鱼苗,经人工驯化、选育和提纯复壮而获得了将近1160组的斑簸亲鱼,用于繁殖斑簸苗种达到2000万尾。由此表明,秋浦河仍然具有一定数量的斑簸资源。1、分布:秋浦河全流域均有分布,尤以秋浦河中下游占有一定种群优势,时间分布上遵循冬季入深潭,春秋上浅滩的格局,夏秋季节多栖息于全保护区范围。2、数量和个体:水清流急,水底石砾的河段常见

46、3-10cm左右的个体,捕捞个体一般l0-20cm,体重10-50克/尾,20cm以上的个体较少,捕捞的个体数量较多。3、易捕时间:每年春末至秋季,河流水位变动较大水温上升时易捕获,多用刺网在浅滩或深水底层捕捞。4、种群数量所占捕获鱼类的比例:近几年,斑簸年捕捞量在10吨左右,占河道捕捞产量的1%左右。5、繁殖:斑簸2龄达性成熟,繁殖期为5-6月,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繁殖较为集中,斑簸常在急流浅滩石砾底基处产卵。二、其它保护对象秋浦河鱼类组成,一部分来白长江,系长江鱼类,如鳍亚科的诸多种类、雅罗鱼亚科的草鱼、蜿、赤眼色尊及船亚科的似刺鳍旬、铜鱼、蛇船等,春季长江涨水时(当地称发白水)江水顶

47、托可至灌口,这些鱼类溯河而上,远者可达矶滩上下;秋冬退水时上述鱼类多返江越冬;一部分系河流固有鱼类,占渔产比重较大的有簸类、刺觐、唇鱼骨、四川白甲、光唇鱼类、异华核、似船、大鳍艘、鲍类。再则,秋浦河鱼类中,旬亚科的长麦穗鱼作为一种习见鱼类,在占大、石台等河段中屡屡可见,常数是成群游动于水草从中,出现于当地市场。但据报道此鱼仅见于广西漓江,数量颇为稀少,可称之为珍稀鱼类。第三节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保护区的功能、范围、资源分布情况、白然地理、社会经济情况,确定秋浦河簸鱼、斑簸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总目标为:1、秋浦河水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2、簸鱼、斑簸和其

48、它水产种质资源得到有效恢复。3、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适度进行科学利用。4、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将簸鱼、斑簸种质资源保护区建成集保护、利用、教学、科研、宣教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区。二、分期目标1、2010年一2011年加强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先行。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和科研院校合作,开展资源调查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周边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职工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渔政管理工作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2011年一2012年工作重点是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3、2013年以后进入

49、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第四节保护区范围与功能根据水广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白然环境、保护对象资源状况及保护管理工作需要,按照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面积适宜、区界明确的原则,以区界划分,秋浦河保护区范围秋浦河殷汇大桥头至池口段长江-1.2._一、,口(含天生湖)全长34.8km水体总面积1589hm,属秋浦河下游,白上而下流经殷汇、牛头山、涓桥、秋江、杏花、池阳、清风等7个镇(街道)。该段河面宽一般在200m以上,河底宽100m左右,枯水深度不低于1.7m。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起点位于池口东(E1172748.9,N304047.9),人渡(E1172715.7”,N303955.5),砖瓦

50、厂(E1172642.2”,N303853.7”),天生湖大堤北(E1172138.6”,N303434.06),花屋(E1172313.2”,N303447.3”),皈上徐(E1172410.9,N30343.38”),仓房(E1172135.9,N303312.5),天生湖大堤南(E1172110.1,N303356.5”),普丰(E1172021.3”,N303127.7),殷汇大桥东(E1172110.9”,N302839.7)之间连接为秋浦河东南面。殷汇大桥西(E117211.2,N302833.6),肖家滩人渡(E1171854,N303033.9”),下贵滩对岸(E1171826

51、.9,N303127.5”),木闸口(E1171922.6,N303129.7”),西埴人渡(E1172138.1,N303519.6”),车渡口(E1172616.9,N303623.2),池口西(E1172715,N304046.8)之间连接为秋浦河西北面;以上17个拐点沿河道方向顺次连线所围的水域构成秋浦河保护区区域范围。其中,核心区由天生湖大湖及由天生湖大堤北(E1172138.6”,N303434.06”)、天生湖大堤南(E1172110.1,N303356.5”)、普丰(E1172021.3”,N303127.7”)、下贵滩对岸(E1171826.9”,N303127.5”)、木闸

52、口(E1171922.6”,N303129.7”)、西埴人渡(E1172138.1”,N303519.6”)等6个拐点沿河道方向顺次连线所围的水域构成,核心区水域长为9.5km,水体面积为808hm2。实验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实验区由普丰(E1172021.3”,N303127.7”)、殷汇大桥东(E1172110.9”,N302839.7”)、殷汇大桥西(E117211.2”,N302833.6”)、肖家滩人渡(E1171854”,N303033.9”)、下贵滩对岸(E1171826.9”,N303127.5”)等5个拐点沿河道方向顺次连线所围的水域构成;北实验区由池口东(E1172748.

53、9,N304047.9)、人渡(E1172715.7”,N303955.5”)、砖瓦厂(E1172642.2”,N303853.7”)、天生湖大堤北(E1172138.6”,N303434.06”)、西埴人渡(E1172138.1”,N303519.6”)、车渡口(E1172616.9”,N303623.2”)、池口西(E1172715”,N304046.8”)等7个拐点沿河道方向顺次连线所围的水域构成;实验区水域总长度为25.3km,其中南实验区6.5km,北实验区18.8km;实验区水体总面积为781hm2,其中南实验区183hm2,北实验区598hm2。在此保护区域内,在农业部或省人民政

54、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在保护簸鱼、斑簸,其他保护物种包括光唇鱼、长麦穗鱼、小口甲、异华簸(油鱼)等土著鱼类等基础上,还可有计划地开展以恢复资源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科学研究和适度捕捞活动。第五章规划内容第一节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良好的社会、白然环境为选址前提,以必要的人、财、物作保障,组织有效的保护管理运行体系,建立能及时处置违法渔业的管理队伍。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从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入手,努力维护秋浦河良好的生态环境,达成维持秋浦河簸鱼种群数量、恢复其资源多样性的目的。建成人与白然和谐相处的簸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第二节保护区管理规划遵循“突出重

55、点、与地方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乡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做到管理和科研相兼顾,具体有:1、加强保护区管理网络建设。根据保护区内资源分布和人为活动情况,在现有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完善保护区管理体系,实行局、站、点三级管理体系,即以种质资源管理委员会为决策机构,以保护站为分支机构,加强点上的管理。2、制订有效地管理制度,促进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内部建立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责任到岗,任务到人3、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区的管理。积极引导乡村干部群众和龙头企业单位参与白然生态保护事业,要在核心区周边地区组建群众性保护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联防活动。4、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同类型的保护之间

56、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与国际保护组织之间的合作,寻求技术、资金援助,吸引国内外的科研院校和专家、学者来保护区考察、研究,使保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一、办公地点建设办公地点建设规划要做到选址无争议,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贵池区水产局合署办公,地点在池州市百牙东路。二、界碑、浮标规划在保护区建界碑,了望台,告示牌。第四节宣传教育规划通过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特别是保护区周边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正确处理好个人、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印发放宣传画册,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现代传媒

57、进行宣传,通过设立永久性宣传牌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第五节科研监测规划根据从应用性、可行性出发的原则开展一些科研监测活动:1、常规性工作。适时开展白然地理情况、动植物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2、开展专题研究。针对重点保护对象,有重点地开展一些生物学、种群分布、产卵场的分布等情况研究。3、加强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迅速有效地获得相关数据和及时准确的处理各种数据,要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并相应建立生物资源和管理数据库。4、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科研人员培训,组织保护区科研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加强与国内外组织及科研院校、所的合作,提高科研水平。5、定期和不定期

58、地监测秋浦河簸鱼资源分布情况,科学研究簸鱼、斑簸等名贵、珍稀鱼类的产卵场和幼鱼索饵场的变迁和分布。第六节镇(街道)、村共管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一是建立共管组织,成立共管委员会,由保护区管理部门和区、镇(街)、村富有经验并在共管活动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共管活动。积极调动乡村群众参与共管的积极性。二是扶持发展乡村经济,转变渔业获利方式,通过旅游观光转移捕捞人员。第七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按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来的原则,一是在核心区特别保护期内严禁一切人为活动,保护区内严格控制簸鱼的捕捞,在实验区以外可适当扩大簸鱼的捕捞。二是特别保护期过后在核心

59、区可适度捕捞野生簸鱼进行亲鱼选育,但捕捞网具要有选择性规定。第八节环境保护规划一是加强秋浦河水质的监测。二是加强沿秋浦河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点的管理与监测。三是加强秋浦河外来危害物种的清理工作。四是加强沿秋浦河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直接污染。第六章重点建设工程第一节基本建设内容基本建设内容主要是土建工程一、改造管理房1处,面积600平方米,包括宣教室、办公室等。二、改建生态暂养与护理池500平方米、生态养殖池护坡1000平方米。三、设置界碑、浮标、告示牌。在保护区域周边建设永久性的水泥界碑,并依次编号。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实验区周边设置浮标、告示牌,注明区界性质、相关规定等。第二

60、节生物修复工程实施生物修复工程,在保护内,根据不同的水深、底基、河流的水流速以及流量,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生物修复,主要采取产卵场环境修复。河道林恢复与重建,水生植被修复与重建、人工放流大规格鱼种、苗种的方式进行。第三节仪器设备一、办公、通讯设备,如空调、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共48台套;二、执法车1辆、执法艇1艘、摩托车4辆(艘);三、野外采样、水生动植物资源修复、水质监测仪器设备,如采捕网具、卵化设施、流速仪、水质分析仪、GPS望远镜等共26台(套)。第七章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第一节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一、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保护区建设和发展

61、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二、机构设置要体现科学性和整体性,体现近期和长远的工作重点。三、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确定机构设置,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一、组织机构项目建成后,实行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保护区实际和管理工作需要,对原机构进行调整、充实,成立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管理机构名称是“秋浦河簸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贵池区水产局合署办公。二、劳动人员及培训办公室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8人,渔政(含技术)人员16人,工勤人员2人。工作人员实行定岗、定职、定编,一律采取公开招聘,培训考试合

62、格后方可上岗,年终进行统一考评,考评结果进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奖惩依据,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三节管理机构的任务和职责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赋予保护区的各项任务,制定保护区发展计划和各项制度,协调秋浦河渔政管理和解决保护区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指导、考核内设机构的工作业绩,审核、监督各项经费开支。第八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1) 1、项目建设内容、规划、标准和主要设备选型,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估算编制期的计价根据,并考虑编制期至竣工期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动态因素;2、当地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及主要仪器设备市场行情;3、其他有关工程

63、造价计算依据规定;2000年版安徽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2年版水利部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2年版水利部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002年版水利部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002年版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估)算编制规定;2006年版水利部水利工程补充定额;贵池区市场价格信息;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项目工程建设费用5.5%计;(2) 不可预见费:按项目工程建设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25%计;(3) 设备购置费综合生产厂家报价,含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二) 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360万元,占90%(包括建安工程114万元,占28.5%,田间工程75.9元,占18.97%,仪器设备83.1万元,占20.77%,其它86万元,占21.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0万元,占5%基本预备费20万元,占5%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序号建设内容建筑形式规模(数量)单位单价(元)投资估算(万元)备注(一)建安工程1141保护区中心站(改造)砖混600平方米1200722保护区分站(改造)砖混200平方米1200243观测点砖混150平方米120018(二)田间工程75.91生态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