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旅游学绪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4356371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4.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讲旅游学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一讲旅游学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一讲旅游学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第一讲旅游学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旅游学绪论(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面面 向向 21 世世 纪纪 课课 程程 教教 材材高高 等等 教教 育育 出出 版版 社社国际旅游联合会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主席杜吕克杜吕克:“最富有的人是最富有的人是眼睛里看到更多风景的人眼睛里看到更多风景的人 ”.杜吕克杜吕克杜吕克杜吕克: 法国人法国人,欧洲著名的旅游专家欧洲著名的旅游专家,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国际旅游联合会在法国海外科国际旅游联合会在法国海外科学院院长皮尔里约特的倡议下学院院长皮尔里约特的倡议下创办,在欧洲、美洲等创办,在欧洲、美洲等13个国个国家都设有分会,它在制定和规家都设有分会,

2、它在制定和规范国际旅游酒店、餐饮服务标范国际旅游酒店、餐饮服务标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的颁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的颁奖活动具有国际权威影响力,奖活动具有国际权威影响力,其中国际旅游金星奖主要是颁其中国际旅游金星奖主要是颁发给对国际旅游发展作出突出发给对国际旅游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重要地位的旅游部贡献、具有重要地位的旅游部长或国际旅游城市。长或国际旅游城市。 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具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学科。它涉及: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等);二是文化

3、学(如旅游历史学、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游景区管理等。海南蜈支洲岛海南蜈支洲岛度假中心度假中心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不断完善的。 旅游研究在大学课堂中的出现,始见于旅游研究在大学课堂中的出现,始见于20世纪世纪30

4、年代年代的欧洲。但当时这类课程的开设只是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欧洲。但当时这类课程的开设只是作为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的选修课。 旅游研究作为单独的科系或专业在西方国家高等院校旅游研究作为单独的科系或专业在西方国家高等院校中的设置始于中的设置始于20世纪世纪60年代末,并在年代末,并在70年代中得到迅年代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这时期的旅游教育思想以及教学内容速推广和发展。这时期的旅游教育思想以及教学内容明显具有偏重实用,特别是强调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明显具有偏重实用,特别是强调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特点。特点。 20世纪世纪80年代是全球旅游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年代是全球旅游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引导

5、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发展潮流的依然是欧美地区。引导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发展潮流的依然是欧美地区。这时期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重点逐渐向学术建设和提高这时期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重点逐渐向学术建设和提高学术水平转移。学术水平转移。旅游学是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境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旅游学体系模型一旅游学体系模型一:旅游学体系模型二旅游学体系模型二:模型一:是模型一:是“主主体体手段手段客体客体”模型。在这一模型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主体是代表需中,主体是代表需求的旅游者,手段求的旅游者

6、,手段是代表供给的旅游是代表供给的旅游业,客体是代表旅业,客体是代表旅游产品的旅游吸引游产品的旅游吸引物物.模型二:这一模型由三模型二:这一模型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旅游个基本元素构成:旅游者、地理区域、旅游业。者、地理区域、旅游业。旅游者是指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是指旅游活动的行为者;地理区域包括行为者;地理区域包括旅游客源地区和旅游目旅游客源地区和旅游目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战略的执行规划和管理战略的执行主要发生于这一地区;主要发生于这一地区;旅游业泛指参与提供旅旅游业泛指参与提供旅游产品的各类企业和组游产品的各类企业和组织。织。5 旅游学课程的性质与内容旅游学课程的性

7、质与内容旅游学课程的性质旅游学课程的性质:旅游学课程内容旅游学课程内容:旅游学课程的性质旅游学课程的性质旅游学旅游学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旅游学课程内容旅游学课程内容中心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中心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1)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2)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3)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三大基本要素):主体)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三大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

8、;旅游者;客体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旅游业。(4)旅游活动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旅游活动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正面、负面影响)的正面、负面影响) 。(5)其他相关问题,如旅游组织、旅游市场问题等。)其他相关问题,如旅游组织、旅游市场问题等。 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 中国旅游与就业中国旅游与就业 中国旅游教育现状中国旅游教育现状 资料资料1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doc 资料资料2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与改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革.doc199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首次确定了旅游业作为国民首次确

9、定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经济增长点的地位.2000年年,国家旅游局确定了中国实现国家旅游局确定了中国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目标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目标:即到即到2020年年,中国要实现由亚中国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战略思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想指导下,全国全国24个省个省(直辖市直辖市自治区自治区)将旅游业确定为将旅游业确定为本地的支柱产业本地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或先导产业龙头产业或先导产业.60%以上的省以上的省(直辖市直辖市自治区自治区)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70%以以上的省份和旅游城市

10、制定了有关的旅游法律法规上的省份和旅游城市制定了有关的旅游法律法规.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中国未来10年年,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100万人万人,而中国的而中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10万名毕业生万名毕业生,旅游人才旅游人才紧缺紧缺.世界旅游理事会世界旅游理事会1998年认为年认为:21世纪中国将成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一个主要旅游中心为世界的一个主要旅游中心,旅游业将为中国创旅游业将为中国创造庞大的财富和更大的就业机会造庞大的财富和更大的就业机会.1979年年,上海旅游专科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第一所旅游高上海

11、旅游专科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在上海成立等学校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年上海师范大学年上海师范大学合并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合并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20世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年代中后期,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形成了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形成了以国家旅游局为核心以国家旅游局为核心,以南开大学以南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杭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为龙头的格局学和中山大学为龙头的格局.现在现在,全国全国31个省个省自治区自治区直辖市都开设旅游直辖市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专业的高等院校,其中北京成为全国旅游高等教其中北京成为全国旅游高等教育力量最集

12、中的地区育力量最集中的地区.目前目前,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专业)的普通高等的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包括四个层次院校教育包括四个层次:大专大专,在高等旅游教育中占主导在高等旅游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地位, 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60%份额份额;本科本科,在高等在高等旅游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旅游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35%的份额的份额;硕士硕士,约占约占4%;博士约占博士约占1%.陈传康陈传康 韩也良韩也良 郭来喜郭来喜魏小安魏小安 吴必虎吴必虎 保继刚保继刚沈祖祥沈祖祥 李天元李天元蔡运龙蔡运龙翟辅东翟辅东

13、石培华石培华喻学才喻学才杜江杜江张凌云张凌云罗明义罗明义谢彦君谢彦君陈传康陈传康 陈传康陈传康 (1931年-1997年10月)在中国当代的理学家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康的旅游地理研究,无论在实践探索领域,还是理论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主编和出版了北京旅游地理、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深圳市旅游发展规划等三部著作;发表了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等100多篇文章。台湾观光管理杂志创刊号评价他说:以粤东游子自称的陈传康教授是大陆旅游地理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大陆旅游开发专家,被誉为中国泰斗级旅游地理专家。 韩也良韩也良韩也良韩也良,江苏宜兴人(祖籍苏州),1951年肄业于同济大

14、学理学院,1953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生物系。后从苏联专家深造,1957年毕业于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研究班。长期从事植被科学、生态学、资源开发、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现,任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资深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等职。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少数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之一。 韩也良教授是我国从事旅游研究和开发最早的专家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即提倡建立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经济区,促进了黄山及皖南的旅游建设,同时建议将原徽州地区(黄山市)建成生态旅游区,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同时他也是第一个主

15、持我国自然科学基金旅游地学研究的专家。 由于他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倡导开展旅游生态研究,建议创立旅游生态学的专家,为此中国生态学会委托他2001年筹建“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同时他也是“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的倡导者之一。个别媒体为此称之为“中国生态旅游之父”,学术界则推崇他是“旅游生态学”的第一人。郭来喜郭来喜郭来喜郭来喜,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1956年南京大学毕业,曾在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部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中加高级管理研讨班进修。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地理研究科学组织,担任多届研究所所长、副所长。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旅游

16、研究成果先后有两位总理、三位副总理给予批示和特别支持。另一项研究成果两次被中共中央副主席和8位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批示。 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九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四个研究所聘为名誉所长、所长顾问、特邀研究员等。 主持过5个省级旅游规划,8个市级旅游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15人,硕士26人。曾数十次出国考察、访问20多个国家以及多次访问香港和台湾。曾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新华社合作采编Journey into China大型图书(发行50万册);和日本岩坡映画社合作拍摄长城系列影片,担任科学顾问和主演;邀请美国学者欧挺木来华

17、从事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撰写博士论文,获得通过,现已升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魏小安魏小安魏小安,男, 1952年4月生,1969年2月工作。曾在北京市旅游局、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国家旅游局工作,历任旅行社饭店管理司司长、政策法规司司长、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与十几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起草国务院关于旅游发展的各项重要文件,参与各项旅游法规的制定。自1988年至1993年,历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主报告及国家旅游局其他主要文件主要起草人之一。1993年后,制定旅游行业管理的主要文件和各项标准。组织实施了旅游标准化、饭店星级评定、旅行社质量保证

18、金、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等重要工作。 多年从事旅游研究与实际工作,主编及专著40种,900多万字。主要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中国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目击中国旅游、旅游热点问题实说、旅游纵横、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旅游强国之路、世界旅游宣言及中国旅游发展创新丛书。此外,主编旅游调研杂志60期(500万字)及旅游管理与服务48期(280万字)。在中国旅游报、旅游学刊等几十种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上百万字。吴必虎吴必虎 吴必虎吴必虎 ,1962年生,江苏省阜宁县人。1980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北京大学地

19、理学(区域旅游规划)博士后出站。现任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必虎教授多年致力于旅游规划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在2001年完成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被国内同行专家评论为“中国区域旅游规划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地理研究20年来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少数成果之一”。 保继刚保继刚保继刚保继刚,男, 汉族,1964出生,云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20、。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编著的旅游地理学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主持湖北省、桂林市、苏州市、黄山市等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沈祖祥沈祖祥沈祖祥沈祖祥,男,1963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8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90年代中叶起, “喜新厌旧”,被迫转行旅游。现为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近百家市、县、区政府及企业旅游顾问。主持各类旅游规划及策划项目二百余项。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旅游策划学著作旅游策划学和旅游智业先锋-沈祖祥旅游策划理论与实践,主编有中国旅游MBA丛书、 “大学旅游系列教材”、 “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 “21世纪旅游管理

21、”丛书以及旅游与中国文化、 旅游文化概论、旅游文化学导论、中国宗教旅游、旅游心理学等著作。不经意间,成为一个著作等身的“现代文盲”。蔡运龙蔡运龙 蔡运龙蔡运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 1982年获贵州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大学地理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管理、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环境变化的人类方面、可持续农业等。翟辅东翟辅东翟辅东翟辅东, 1942年1月出生,山西太原人 .湖南师范大学

22、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旅游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和区域经济等方向的研究。2003年前曾担任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和湖南师大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现任湖南司大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国家批准的旅游规划设计乙级资质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湖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地名学和行政区划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经济地理刊物编委等职。 石培华石培华石培华石培华,区域经济学博士,1969年生,副研究员,贵州长顺人,布依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上市公司与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旅游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所党支部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委员

23、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规划、城市经营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学习气象、农业和经济专业。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合作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30余篇。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科技顾问,湘西州、西藏林芝等10个地市发展顾问。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民委研究课题3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计委青年科技论文奖各1项,主持各种地方规划及研究项目10余,参加各种地方规划项目50余项。策划组织了“中国东盟宏观经济论坛”、“长江三角洲15+1旅游高峰论坛”等高层论坛,曾兼职担任过中国市场经济报产业周刊副主编等职务。喻学才喻学才喻学才喻学才,男,1

24、954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文学硕士,现为东南大学旅游学系教授,东南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1986年以来,一直在旅游文化领域里耕耘。其学术轨迹是沿着早期的古典文学研究,进入旅游文学研究,由旅游文学研究扩大到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的应用研究,再到旅游规划领域的实践探索。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专家,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出版专著10部,主持旅游规划项目10多项。代表作品有中国旅游文化传统、旅游资源学、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 杜江杜江杜江杜江,汉族,1964年11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党委常委、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院学位委员会主任。要

25、研究领域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先后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科研项目近20项。主要代表著作有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中国旅行社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行为模式研究等。 张凌云张凌云張淩云張淩云,男,汉族,中国致公党员。1960年12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理学学士、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旅游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英国萨利大学访问研究员。先后在南开大学旅游学系、中国旅游报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现任中国旅游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26、特约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旅游学会常务理事和旅游学刊特邀学术委员。 研究领域较为宽泛,涉及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经济、旅游地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和旅游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是国内较早研究旅游业空间布局(区位论)的学者。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和专业文章,出版了10多本专著和译著。罗明义罗明义罗明义罗明义,博士,男,1951年12月出生于云南昭通;1979-1983年就学于云南大学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1997年就学于上海复旦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方向),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原云南省旅游局局长

27、,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教授,旅游管理博士生导师, 2007年至今任云南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国际旅游比较。由于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显著,曾多次被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亚太地区专家学者辞典、中国当代专家学者大辞典、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社科教授概览、云南当代专家学者辞典、科学中国人 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所收录。谢彦君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基础旅游学2004年4月出版,中国旅游出版社谢彦君,辽宁岫岩人。1982年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并于1993年和2002年先后留学英国和美国。现为东北财务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旅游教育学报

28、中国编委,旅游科学编委。主要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旅游方法论和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美国旅游研究年刊、印度旅游与休闲研究学报、中国旅游学刊等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并有多部专著和译著出版。谢彦君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基础旅游学一版序内容摘要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第四节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旅游的性质与特征第一节 旅游现象的历史考察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第三节 旅游的概念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第一节 旅游者第二节 旅游资源第三节 旅游产品第四节 旅游业第四章 旅游的发生第

29、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第二节 旅游需求第三节 旅游决策过程谢彦君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基础旅游学第五章 旅游体验第一节 旅游体验的意义第二节 旅游观赏第三节 旅游交往第四节 旅游消费第六章 旅游流第一节 旅游流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二节 旅游流的形成和运动模式第三节 旅游流运动的实证分析第七章 旅游效应第一节 旅游效应的概念与类型第二节 旅游的经济效应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效应第四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第八章 旅游容量第一节 旅游容量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 旅游容量的测定第三节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附录附录1 本书直接引用的文献附录2 可供参考的国内外旅游学研究领域其他主要文献附录3 正式公布的全国等级旅游内(点

30、)一览表(截止2002年)二版后记 李天元李天元李天元:李天元: 南开大学旅游系教授,旅游管理专家。南开大学旅游系教授,旅游管理专家。 社会兼职有:天津旅游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旅游社会兼职有:天津旅游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旅游工作高级顾问、人事部工作高级顾问、人事部旅游经济技术职务资格考旅游经济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试命题组成员、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命题组成员、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理论研究,旅游营销专题研究,专业英语。管理理论研究,旅游营销专题研究,专业英语。 主要论著:主要论著:旅游学概

31、论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南开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2007年6月第五版 旅游学刊旅游学刊 旅游调研旅游调研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 通过本讲学习通过本讲学习,我们对旅游学的学科性我们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历程、课程内容与体系、中质、研究历程、课程内容与体系、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国旅游高等教育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国内一些主要的旅同时也了解了国内一些主要的旅游学者及其研究方向游学者及其研究方向. 重点掌握旅游学的课程内容与旅游学重点掌握旅游学的课程内容与旅游学体系的两个基本模型体系的两个基本模型. 1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旅游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2 旅游学课程的内容有哪些旅游学课程的内容有哪些? 解释旅游学体系的两个模型解释旅游学体系的两个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