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规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4356350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析项目低空急流显著流线切变线(辐合线)等温度线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规范分析高度:925hpa技术要求当有2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12m/s时,沿12m/s以上大风区的几何中心分析低空急流轴,并在急流轴上标注最大风速值。当风速未达到低空急流的标准,但有风速明显比周围大的最大风带出现,且位于干湿气流区之间,或者位于切变线、靠近急流轴的位置时,分析显著流线,并在流线上标注最大风速值。当风场具有明显的风向切变时,沿风的交角最大(风向改变最大)的位置分析切变线。当风场具有明显的风速辐合时,沿最大风速的前端分析辐合线。以0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温线,如-2C,0C,2C等。分析方式人工分析人工分析人工

2、分析温度中心分别标注暖、冷中心。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温度脊从暖中心出发,沿等温度线曲率最大处分析温度脊。人工分析等露点温度等比湿线干线(露占八、锋)等温度露点差线湿舌以0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露点温度线,如10C,12C,14C等。4-9月每隔2g/kg分析等比湿线;其它月每隔1g/kg分析等比湿线。当相邻两站的露点温度相差10C以上时,沿湿度梯度最大处分析干线(露点锋)。以1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温度露点差线,如1C,3C,5C当温度露点差(T-Td)小于或等于5C,或相对湿度(RH)超过70%时,分析湿舌分析目的判断低层的辐合区;综合湿度分析判断水汽

3、输送条件;综合其它层的风场分析判断垂直风切变条件低空急流和辐合区的辅助分析判断低层的辐合区确定温度脊确定温度脊判断低层增暖引起的不稳定;综合低空急流及其显著流线分析判断暖平流分析符号灰色灰色灰色红色暖中心N,红色,冷中心L,蓝色红色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人工分析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人工分析绿色确定干线和湿区确定干线和湿区判断水平干湿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大气不稳定。当有显著流线自干线(露点锋)的干区一侧吹向湿区时,强对流天气易发生确定湿舌判断低层的显著湿区;综合低空急流和显著流线判断水汽输送条件绿色灰色iaoo绿色850hpa当有2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判断

4、低层的辐合区;综合湿度红色低空12m/s时,沿12m/s以上大风区人工分析分析判断水汽输送条件;综合急流的几何中心分析低空急流轴,并人工分析其它层的风场分析判断垂直在急流轴上标注最大风速值。风切变条件。当风速未达到低空急流的标红色准,但有风速明显比周围大的最显著大风带出现,且位于干湿气流区人工分析低空急流和辐合区的辅流线之间,或者位于切变线、靠近急人工分析助分析风流轴的位置时,分析显著流线,切变当风场具有明显的风向切变时,红色线沿风的交角最大(风向改变最大)(辐的位置分析切变线。当风场具有人工分析判断低层的辐合区合明显的风速辐合时,沿最大风速线)的前端分析辐合线。在客观分等温度线以0C为基准,

5、每隔2C分析等温线析基础上进行人工确定温度脊红色订正温度中心分别标注暖、冷中心人工分析确定温度脊暖中心N,红色;冷中心L,蓝色温度判断低层增暖引起的不稳定;脊综合低空急流及其显著流线(暖从暖中心出发,沿等温度线曲率人工分析分析判断暖平流脊)最大处分析温度脊。其它:最值得关注的温度脊位红色温度并在流线上标注最大风速值。于最强辐合区前等露点温度线等比湿线以0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露点温度线,如10C,12C,14C等4-9月每隔2g/kg分析等比湿线;其它月每隔1g/kg分析等比湿线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干线(露当相邻两站的露点温度相差点10C以上时,沿湿度梯度

6、最大处人工分析锋)分析干线(露点锋)等温度露点差线以1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温度露点差线,如1C,3C,5C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当温度露点差(T-Td)小于湿舌或等于5C,或相对湿度(RH)超人工分析过70%时,分析湿舌。850与在干线的湿区一侧,当850hPa500与500hPa的温度差超过28C时,人工分析温度间隔4C分析等温差线差确定干线和湿区确定干线和湿区判断水平干湿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大气不稳定。当有显著流线自干线(露点锋)的干区一侧吹向湿区时,强对流天气易发生帮助定义湿舌判断低层的显著湿区;综合低空急流和显著流线判断水汽输送条件判断大气稳定度。垂直温度递减率可反映大气的稳定

7、状态。在东部低海拔地区通常用850hPa与500hPa的温度差表征大气稳定度绿色绿色OIZZIOCZI红色绿色绿色橘黄色700hPa低空急流显著流线切变线(辐合线)等温度线温度中心温度脊(暖脊)温度槽(冷槽)变温(T)等露点温度线当有2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16m/s时,沿16m/s以上大风区的几何中心分析低空急流轴,并在急流轴上标注最大风速值。当风速未达到低空急流的标准,但有风速明显比周围大的最大风带出现,且位于干湿气流区之间,或者位于切变线、靠近急流轴的位置时,分析显著流线,并在流线上标注最大风速值。当风场具有明显的风向切变时,沿风的交角最大(风向改变最大)的位置分析切变线。当风场具有明显

8、的风速辐合时,沿最大风速的前端分析辐合线。以0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温线分别标注暖、冷中心。从暖中心出发,沿等温度线曲率最大处分析温度脊。从冷中心出发,沿等温度线曲率最大处分析温度槽。当变温超过-3C时,分析显著降温区。以0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露点温度线,如10C,12C,14C等。人工分析人工分析人工分析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人工分析人工分析人工分析人工分析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判断低层的辐合区;综合湿度分析判断水汽输送条件;综合其它层的风场分析判断垂直风切变条件低空急流和辐合区的辅助分析判断低层的辐合区确定温度脊和温度槽确定温度脊和温度槽。判断低层增暖引起的不稳定;综合低

9、空急流及其显著流线分析判断暖平流其它:最值得关注的温度脊位于最强辐合区前。当温度超过12C,对流容易被抑制,因此仅在高原地区(如云贵高原)分析温度脊判断降温引起的不稳定;综合低空急流及其显著流线分析判断冷平流其它:通常仅在冷季分析700hPa的冷槽确定显著降温区,表征冷平流和冷空气强度。此外12小时温度无变化线对于预报飑线最可能发展的位置有指示意义,必要时可考虑分析其它:夏半年分析24小时变温,冬半年分析12小时变温。变温分析通常在500hPa,当冷空气比较深厚时,分析700hPa变温确定干线棕色棕色棕色颜色:红色暖中心N,红色;冷中心L,蓝色棕色棕色棕色绿色等比湿线4-9月每隔2g/kg分析

10、等比湿线;其它月每隔1g/kg分析等比湿线。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确定干线干线判断水平干湿分布不均匀引(露当相邻两站的露点温度相差10C起的大气不稳定。当有显著流占八、以上时,沿湿度梯度最大处分析人工分析线自干线(露点锋)的干区一锋)干线(露点锋)。侧吹向湿区时,强对流天气易发生等温在客观分度露以1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析基础上确定干舌点差温度露点差线。进行人工线订正绿色C=)O=0=棕色绿色干舌当温度露点差(T-Td)大于15C,或相对湿度(RH)小于50%时,分析干舌。判断对流层低层上部的干区;综合850hPa和925hPa的水汽分析用以确定低层湿空气的厚度。当700hPa干舌对应

11、其LTT以下层的湿舌,则表明可能出橘黄色现的对流比较干,反之则可能出现深厚湿对流,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700与在干线的湿区一侧,当7000hPa500与500hPa的温度差超过20C时,温度间隔4C分析等温差线。差判断大气稳定度。垂直温度递减率可反映大气的稳定状态橘黄色500hPa分析当有2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中空20m/s时,沿20m/s以上大风区急流的几何中心分析中空急流轴,并在急流轴上标注最大风速值。当风速未达到中空急流的标准,但有风速明显比周围大的最大风显著带出现,且位于干湿气流区之间,流线或者位于切变线、靠近急流轴的风位置时,分析显著流线,并在流线上标注最大风速值切变当风场具有明显的

12、风向切变时,线沿风的交角最大(风向改变最大)的位置分析切变线。等温以0C为基准,每隔2C分析等温温度线线度温度冷中心(冷堆在具有类似切断低压状的温度场冷中心分析冷堆人工分析综合其它层的风场分析判断垂直风切变条件;综合温度分析判断中层的冷平流蓝色蓝色人工分析中空急流的辅助分析人工分析判断抬升条件;综合对流层低层切变线分析判断锋面的陡峭程度。当500hPa切变线超前或接近于低层切变线,表明锋区陡峭,有利于大尺度的强迫抬升蓝色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确定温度槽红色人工分析判断冷空气强度K蓝色温度槽(冷槽)从冷中心出发,沿等温度线曲率最大处分析温度槽人工分析判断冷空气的移动趋势蓝色变温当变温超过-

13、3C时,分析显著降温区。人工分析干舌当温度露点差(T-Td)大于15C,或相对湿度(RH)小于50%时,分析干舌。确定显著降温区,表征冷平流和冷空气强度注:夏半年分析24小时变温,冬半年分析12小时变温。综合急流和显著流线的分析蓝色等位势高度线位势高度位势高度中心槽线槽线是等压面图上低压槽内等位势高度线气旋性曲率最大处的连线。槽前为偏南风,槽后为偏北风。槽线的分析原则与大尺度天气图分析原则一致。人工分析合对流层低层的水汽分析用以确定湿空气的厚度橘黄色。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分析槽线黑色订正高中心G,人工分析分析槽线蓝色;低中心D,红色棕色人工分析判断大尺度强迫抬升条件等值线分析原则与大尺度天

14、气图分析原则一致。等位势高度线以580dgpm为基准,间隔4dgpm分析分别标注位势高度场的高、低中心24小时变高间隔3dgpm分析,如-3dgpm,-6dgpm等,分析等24小时负变高线。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判断槽线的移动趋势。负变高最大区是长波槽和短波槽移动位置的重要线索,也大致是最大正涡度区颜色,蓝色200hPa分析在客观分黑色等风速线以40m/s为基准,间隔4m/s分析等风速线。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分析高空急流和急流核风高急空流当有2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40m/s时,沿40m/s以上大风区的几何中心分析高空急流轴,并在急流轴上标注最大风速值人工分析综合急流核和低空急流判断大尺

15、度强迫抬升;综合其它层的风场分析判断垂直风切变。紫色综合高空急流判断大尺度强紫色急流穿越高空急流的闭合等风速线的人工分析迫抬升区。通常高空急流核入核最内圈为急流核,标注风速值流的右后侧和出流的左前侧为大尺度强迫的抬升区地面分析等压线等值线分析原则与大尺度天气图分析原则一致。为了突出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等压线分析间隔应由常规气压分析时的5hPa或2.5hPa加密到1hPa或0.5hPa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分析气压槽、气压不连续引起的中尺度边界线黑色气压中心分别标注高、低压中心人工分析分析气压槽、气压不连续引起的中尺度边界线气压场等3小时变压线3小时显著升压3小时显著降压等3小时变压线每

16、隔1hPa分析,以0hPa为基准。并在变压中心标注最大变压值当3小时变压值达到1hPa以上时分析显著升压区当3小时变压值小于或等于-1hPa时分析显著降压区。辐合线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人工分析人工分析分析显著升压和降压区分析出流边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和发展判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和发展风场温度场显著流线当地面风具有明显的风向气旋性切变时,沿风的交角最大(风向改变最大)的位置分析辐合线。当地面风具有明显的风速辐合时,沿最大风速的前端分析辐合线当有多个连续测站出现同向大风速,即可标注显著流线,流线走向与风向一致,并标注最大风速值。人工分析人工分析等温度线等温度线以0C为基准,每隔1C分

17、析一条等温线。等温度线仅在地势平坦地区分析。判断中尺度对流天气的抬升条件帮助确定地面最大辐合区或者低层的最大风带。,以判断中尺度对流天气的抬升条件湿度场等露点温度线以10C为基准,每隔2C分析条等露点温度等比湿线以10g/kg为基准,每隔2g/kg分析一条等比湿线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在客观分析基础上进行人工订正。分析温度不连续引起的中尺度边界线分析干线分析干线干线当相邻两站的露点温度相差5oC以上时,沿湿度梯度最大处分析干线人工分析判断由水平湿度不连续引起的不稳定高压中心G,蓝色;低压中心D,红色;热带风暴以上的热带气旋中心,红色小于0粉红色,蓝色大于或等于

18、0粉红色蓝色x黑色。黑色红色绿色绿色黑色温露11戋舌等度点线湿当温度露点差小于等于5C时,每隔2C分析一条等温度露点差线,人工分析如1C,3C,5C分析湿舌绿色当温度露点差(T-Td)小于或等于5C,或相对湿度(RH)超过人工分析70%时,分析湿舌。判断近地面的显著湿区绿色判断抬升条件中尺度对流性主要天气区的分析方法与大尺度天气图分析一致。当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短时人工分析强降水(20mm/h,西部干旱地区人工刀析可考虑10mm/h)等对流或强对流天气时,标注天气区锋的分析是地面分析中的重要内容。水平锋的两侧各种气象要素急剧变化。分析规范参照大尺度天气图分析。锋的动态分析对于人工分析判断系统

19、的移速有重要意义。地面分析图上应标注过去3小时或1小时锋面位置判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和发展当出现零星的天气时在发生地标注对应天气符号。当出现成片的天气时,将发生区域用浅灰色阴影覆盖,并在阴影区中心标注天气符号锋的分类和符号参照大尺度天气图分析边界线锋)当气象要素的变化幅度达不到锋的分析要求时,分析由温度、露点、气压、风、天气、云覆盖等的不连续产生的各种边界线。需要分析的中尺度不连续线根据其重要程度排序如下:温度、露点温度、气压槽、辐合线、干线、出流边界、变压、飑线等。业务人工分析。用地面锋判断中尺度抬升条件的符号代替预报中,在地势平坦地区参考气压场、温度场的等值线客观分析结果,沿等值线密集区的前沿分析由气压、温度的不连续产生的中尺度边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