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窒息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114356291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性窒息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机械性窒息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机械性窒息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机械性窒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性窒息(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机械性窒息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机械性窒息的概念、分类和形成机理,掌握各种机械性窒息死的鉴定和鉴别方法。第一节 机械性窒息概念、分类、过程和形态学改变一、机械性窒息概念凡因机械性外力(暴力)的作用,使鼻孔、口腔被阻塞或闭合,或呼吸道被压闭,或胸腹部受挤压导致呼吸障碍、全身缺氧,特别是脑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者称为机械性窒息。二、机械性窒息的分类(一) 压迫颈项部所致的窒息,包括缢死、勒死和扼死。(二) 封闭呼吸孔道所致的窒息,包括捂死等。(三) 异物堵塞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如固体异物堵塞咽喉或呼吸道所致的哽死。(四) 挤压胸腹部所致的窒息,包括挤死、踩死、压死、活埋等。(五) 液体吸入呼吸道

2、所致的窒息,如溺死。(六) 环境缺氧所致窒息,如长期关在小空间内,或头部被塑料袋套住引起的缺氧窒息。 三、机械性窒息的过程(一) 窒息前期;(二) 吸气性呼吸困难期;(三) 呼气性呼吸困难期;(四) 呼吸暂停期;(五) 终未呼吸期;(六) 呼吸停止期。上述各期的时间长短和表现明显与否,视个体的年龄、健康状况而有所差异。窒息全过程所经历时间大约56分钟。四、窒息死尸体外表征象(一) 口鼻部、颈项部、胸腹部皮肤有特征性损伤和其它病理改变;(二) 颜面部皮肤和眼结膜下点状出血;(三) 颜面部肿胀、发绀;(四) 尸斑显著,出现较早;(五) 尸冷缓慢;(六) 其它:流涎、流涕、大小便失禁、精液排出。五、

3、窒息死尸体内部改变(一) 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二) 内脏淤血;(三) 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四) 肺气肿或肺水肿,溺死呼吸道有泥沙等异物;(五) 溺死者内脏检出硅藻。六、机械性窒息的组织学改变(一) 脑神经细胞出现不可逆性的退行性改变;(二) 心肌细胞混浊肿胀,核内和胞浆内有空泡形成;(三) 间质性肺气肿;(四) 肝细胞出现空泡;(五) 肾组织淤血、间质水肿。第二节 缢死一、缢死的概念是利用全部或部分自身体重,使套在颈部的绳索(或索状物)压迫颈项部所引起的窒息性死亡。二、绳套及缢型绳套分固定型绳套、滑动型绳套和特殊型绳套。缢型表示绳套压迫颈部的位置和方向,可分为:典型缢型绳套主要着力部位

4、在颈前部;非典型缢型绳套在颈部一侧或在项部(又分为侧位缢型即缢绳主要着力部位在颈部的左侧或右侧;后位缢型即缢绳主要着力部位在项部)。根据缢者躯体是否悬空又分为完全性缢死(躯体完全悬空),不完全缢死(躯体不完全悬空,部分肢体由地面或其它物体支撑)。三、缢死的机理(一)呼吸道阻闭影响气体交换(二)颈部血管受压致脑部血供障碍(三)颈部神经受压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四)颈椎和颈髓损伤四、缢死的形态学改变(一) 颈部损伤1.缢索压迫颈部,在颈部皮肤所形成的印痕称为缢沟。缢沟的数目并不完全决定于缢绳绕颈的匝数,而是取决于缢绳直接压迫皮肤的匝数。2.颈部肌群因缢绳压迫而出现的压陷痕迹,也称内部缢沟。3.舌骨大

5、角和甲状软骨骨折,舌骨大角骨折多发生在舌骨大角外1/3和内2/3交界处。 (二) 颜面部改变 颜面苍白或发绀,取决于绳索压迫颈部的位置和动、静脉压闭的程度。鼻、口腔涕涎流注,舌尖露出齿列外。(三) 体表损伤;(四) 尸斑与尸僵的变化;尸斑常出现在前臂、手足、小腿等部位,在腰带压迫以上部位出现围腰带状尸斑。(五) 内脏器官的改变;(六) 其它。五、缢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缢死与死后悬尸的鉴别1.生前缢死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眼结合膜下有出血点,心、肺浆膜下有出血点,内脏淤血;死后悬尸则无;2.生前缢死颜面青紫肿胀;死后悬尸无;3.生前缢死索沟(缢沟)有生活反应;死后悬尸无。(二) 缢死性质的确定1

6、.自缢;2.他缢;3.意外性缢死。第三节 勒死一、勒死的概念以条索物缠绕颈项部,交叉勒紧压迫颈项部造成窒息死亡。二、勒索和勒死的方式勒索以绳索最常见,亦用能绕颈的其它索状物。勒死常见方式是将勒索两端交叉,以相反方向用力牵引,亦有一端固定在其它物体上,一端收紧,或用小棍绞紧绳索达到勒颈目的。勒索缠绕颈项部的匝数多,绳索间互相扣紧不易松脱故也有不打结者。三、勒死的机理(一) 呼吸道被压不能呼吸致死;(二) 颈部血管受压造成大脑缺氧致死;(三) 颈部神经受压导至反射性呼吸抑制致死。四、勒死的形态学改变(一) 颈部的损伤 勒沟勒索压迫颈部所形成的沟状痕迹成为勒沟。典型的勒沟多位于喉头下方,呈闭锁状态,

7、水平环绕颈项部。勒沟的数目只能反映直接压迫颈部勒索的圈数。勒沟表面的花纹印痕,可以反映出压迫颈部的勒索纹理结构。(二) 颜面部的改变 颜面淤血肿胀明显,呈青紫色,睑结膜、颈部勒沟以上的皮肤及颜面部有瘀点性出血。 (三) 体表损伤(挣扎抵抗伤);(四) 内脏器官的改变 各脏器淤血、水肿、出血。(五) 其它(背部、肘部、胯部损伤,指甲缝有血迹等,大小便失禁)。五、勒死的法医学鉴定 (一) 勒死与缢死的鉴别项 目勒 死缢 死索沟位置常在甲状软骨下方常在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索沟方向多水平环状着力处水平,两侧向上倾斜索沟深度深浅较为一致着力处深,近提空处较浅索沟出血多出血,颜色较深多不出血颈部骨折甲状软骨

8、,环状软骨纵向骨折舌骨大角,甲状软骨上角骨折颈部软组织损伤肌肉多有断裂或出血,颈动脉无明显损伤肌肉多无断裂出血,颈总动脉分叉下部内膜有横向裂伤舌尖外露舌尖多外露舌尖多不外露颅内淤血脑组织、脑膜淤血明显,常伴出血脑组织、脑膜淤血不明显颜面征象颜面青紫、肿胀,眼睑常有出血点颜面苍白,眼结膜出血点不明显(二) 自勒与他勒的鉴别项 目自 勒他 勒现 场多在室内,一般较整齐,无搏斗抵抗痕迹,都留有勒索野外多于室内,较混乱,有搏斗痕迹,不常见勒索勒 沟较浅,表皮剥脱轻微,边缘整齐,出血较少,常为完整的环形较深,表皮剥脱严重,边缘不整齐,出血较多,常为间断的环形尸体姿态常为仰卧,两臂屈曲,两手上举,绳端握在

9、手中体位不定,绳索不在手中损 伤无四肢的抵抗伤,骨折少见,勒沟下软组织出血轻微常有抵抗伤,甲状软骨、舌骨骨折多,偶有胸肋骨折,勒沟下软组织出血重第四节 扼死一、扼死的概念用手或肢体其它部位或器械压迫被害人颈部,使其窒息死亡,又称掐死。属他杀。二、扼颈方式(一)单手扼颈(二)双手同时扼颈(三)以肘部或前臂扼颈(四)用器械扼颈(五)其他扼颈方式三、扼死的机理(一)呼吸道受压(二)颈部血管受压(三)颈部神经受压四、扼死形态学改变(一) 颈部损伤1.扼痕:扼压颈部时,凶手的手指、指甲、虎口、手掌及前臂压迫被害人颈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皮肤损伤称为扼痕。有指压痕、指甲痕、虎口扼痕。2.深部出血: 颈部

10、肌肉及器官场可见出血。3.骨折: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舌骨可发生骨折,以甲状软骨上较多见,舌骨大角多为内向性骨折。 (二) 颜面青紫肿胀,眼结合膜出血;(三) 有抵抗伤等。五、扼死的法医学鉴定第五节 捂死一、捂死的概念用手或其它柔软物体,同时压闭鼻、口,阻碍呼吸运动导致窒息死亡。二、捂死的方式三、捂死的机理口鼻被同时压闭后,阻断气体交换,导致缺氧窒息死亡。四、捂死的形态学改变(一) 口、鼻部的改变用手捂鼻、口,在被捂部位皮肤出现指甲痕、擦伤、撕裂伤,口鼻受压变形。牙齿处挫伤出血,唇粘膜、口腔粘膜破损、出血,严重者牙齿可松动或脱落。(二) 窒息现象明显死者颜面部青紫,眼结合膜下针尖样出血,心、肺表

11、面点状出血。(三) 深部组织有改变口、鼻周围深部组织有片状皮下出血和肌肉出血。五、捂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发现尸体检查中的特殊改变,结合案情和现场情况,找出捂死的确凿证据。(二) 注意他杀、意外和自杀的鉴别。第六节 哽死一、哽死的概念由于固态异物堵塞呼吸道,阻碍气体交换,引起缺氧性窒息死亡。二、哽死的方式(一)外源性异物阻塞呼吸道(二)内源性异物阻塞呼吸道三、哽死的机理四、哽死的形态学改变体表改变主要表现为一般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变化。他杀梗死时,常可见口周围有表皮剥脱,牙龈、口腔或咽喉部等部位粘膜脱落及粘膜下出血。在咽喉部、气管以及支气管,甚至肺叶细支气管中可见异物,有时伴有血性液体。五、哽死的

12、法医学鉴定(一) 注意发现呼吸道内异物;(二) 注意检查呼吸道内有无粘膜下出血和粘膜脱落;(三) 排除其它形式的机械性窒息死亡。第七节 挤压性窒息死一、挤压死的概念胸部或腹部受到强烈挤压、阻碍了呼吸运动所引起的窒息性死亡。二、挤压死的方式三、挤压死的机理主要是胸腹部受压导致肋骨不能上举,膈肌不能下降,限制呼吸运动,使人体缺氧窒息死亡。四、挤压死的形态学改变(一) 严重的窒息现象。(二) 受压胸腹部出现皮下、肌肉出血,骨折及内脏破裂。五、挤压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身体各部分损伤是否符合挤压伤;(二) 与现场房屋倒塌,塌方、翻车是否相符;(三) 是否有胸腹部受压引起的明显窒息现象。此外,还注意灾害

13、性挤压死与他杀的区别。如损伤特征与挤压伤是否相符,死者有无抵抗伤,有无明显的窒息现象,有何伪装以及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定等加以区别。第八节 体位性窒息一、体位性窒息死的概念因长时间被限制于某种异常体位,使呼吸功能受限、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的窒息死亡。二、体位性窒息死的方式(一) 倒置体位;(二) 斜挂体位;(三) 屈曲体位;(四) 十字悬挂。三、体位性窒息死的机理(一) 肺换气功能障碍,呼吸道通气受阻;(二) 头部血液回流障碍,造成大脑缺氧;(三) 代谢障碍。四、体位性窒息死的形态学改变因体位性窒息死亡的尸体主要表现出一般的窒息征象, 如各内脏器官的痕血、水肿, 粘膜 及浆膜的灶性出血等, 无机械

14、性暴力直接作用于口鼻部或颈部的损伤改变。常见肢体被捆绑所致的印痕或表皮剥脱、皮下出血以及身体其它部位被殴打所致的体表损伤等。五、体位性窒息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有明显的体表及内部器官的窒息征象;(二) 有长时间固定在某一特定体位的事实;(三) 排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致死;(四) 排除中毒。第九节 性窒息一、性窒息的概念性心理变态者,以奇特方式(通常采用勒颈)造成一定的缺氧状态,刺激其性欲,由于实施过程中措施失误,意外导致窒息死亡。二、性窒息死的方式三、性窒息死的机理四、性窒息死的形态学改变五、性窒息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死者多是青壮年男性;(二) 死因为窒息死亡;(三) 现场

15、多在偏僻场所;(四) 死者常全裸或半全裸;(五) 现场常有女性用品或淫秽物品;(六) 无自杀或他杀证据;(七) 死者有性变态的历史。第十节 溺死一、溺死概念因液体堵塞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造成窒息死亡。二、溺水的过程及表现(一) 前驱期,表现溺液吸入气道引起呛咳,呼吸暂停;(二) 呼吸困难期,表现为吸气性呼吸急促和痉挛性呼气急促;(三) 失神期,意识逐渐丧失,反射功能消失;(四) 呼吸暂停期,呼吸活动暂停,意识完全丧失;(五) 终未呼吸期,呼吸活动暂时恢复,不断吸入溺液;(六) 呼吸停止期,呼吸活动完全停止,心脏微弱跳动,不及时抢救,逐渐死亡。溺死过程大约需6分钟左右。三、溺死的机理(一)缺氧

16、溺液吸入呼吸道和肺泡内,妨碍了正常的呼吸运动,导致人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气体交换,而发生窒息性死亡,这是溺水死亡的主要机理。(二)淡水溺死因淡水盐分较低,吸入的溺液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红细胞溶血,释放出大量钾离子,致血浆电解质紊乱,引起心室肌纤维颤动,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三)海水溺死因溺液中盐分较高,体液从血液循环渗入肺泡而引起严重肺水肿,引起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四)迷走神经兴奋有些神经敏感体质的人,入水后冷水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或者喉头粘膜,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或原发性休克。尸体解剖时,不仅呼吸道内无溺液,也无一般溺死的典型征象,属非典型溺死,有人称之

17、为水中休克死。另外有些生前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疾病,入水后因冷水刺激或在水中剧烈运动增加心脏负荷,突然死于水中,其溺死征象亦不明显,称之为水中猝死。(五)其他因素:极少数溺死者经抢救复苏后存活一段时间后又发生死亡的,称之为迟发性溺死。四、溺死的形态学改变(一) 体表改变1.尸体温度较低;2.尸斑浅淡,难以固定在某一个部位;3.口鼻部有蕈样泡沫:溺液进入呼吸道,由于冷水刺激呼吸道粘膜分泌大量粘液,在剧烈呼吸运动的作用下,粘液、溺液及空气相互混合搅拌,形成细小均匀的白色泡沫。当尸体打捞出水后,泡沫逐渐从口鼻涌出,并附着在口鼻周围,形成色如棉花团,状如蕈形,称为蕈样泡沫或蟹样泡沫。蕈样泡沫是一种生

18、活反应。4.眼结膜显著淤血,少数有出血点;5.皮肤呈鸡皮样改变:由于皮肤受冷水刺激,立毛肌收缩,毛囊隆起,毛根竖立,故皮肤呈鸡皮样改变。6.手及指甲中有时有异物;7.皮肤表皮膨胀、变白、起皱,特别是手足掌侧皮肤尤为明显:一般浸泡1小时左右,手足指趾皮肤出现,24小时左右可出现于手掌足底,48小时手足全部出现,12周或23周,表皮与真皮层脱离,脱落呈手套或袜套状,称溺死手套(或溺死袜套)。生前死后入水均可形成。8.口唇、指端青紫。(二) 内部器官征象1.上呼吸道见白色或血性泡沫液,或泥沙、水草等;2.水性肺气肿:是确定生前溺死的重要证据之一。3.右心淤血,血液呈暗红色;4.淡水中溺死左心血红蛋白

19、含量比右心低,海水中溺死则相反;5.消化道有溺液及异物;6.器官内有浮游生物(硅藻等);7.部分溺死者呼吸辅助肌出血;8.颞骨锥体出血。五、溺死的实验室检验(一) 硅藻检验(掌握取材方法)。(二) 血液化学检查1.左右心血氯离子浓度的测定2.心血和脑脊液中渗透压和钾、钠离子的测定3.心房尿钠肽测定六、水中尸体的损伤(一) 生前损伤;(二) 濒死过程中的损伤;(三) 尸体在水中形成的损伤。七、水中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一) 水中尸体沉浮时间应考虑下列因素:水的特性;身体本身的性状;腐败的发生。 (二) 水中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主要根据不同气温下尸体现象的发展程度来决定。八、溺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尸

20、体的个人识别;(二) 死因鉴定;(三) 落水现场勘查;(四) 确定溺死的性质(自杀、他杀、意外)。溺水与抛尸入水尸体的鉴别要点部位溺死抛尸入水手可能抓有异物(水草、泥沙等)无口腔、鼻孔口鼻部泡沫或蕈形泡沫无呼吸道各级支气管和肺泡内可有溺液、泡沫和异物仅上呼吸道有少量液体、异物,水压较大时可达下呼吸道,但无泡沫肺水性肺气肿,肺表面有肋骨压痕、溺死斑,切面有溺液流出无心左心血液比右心稀薄,各成分减少(淡水溺死)左、右心血液浓度、成分相同胃肠可以有溺液、水草、泥沙等异物仅胃内可能有少量溺液,一般不进入小肠内脏器官脑、肝、肾等器官淤血,但脾贫血呈收缩状不一定有淤血等改变硅藻检查肺、大循环各器官、骨髓、

21、牙齿中均可检出相当数量的硅藻内脏器官、骨髓、牙齿中硅藻检查阴性,有时仅在肺中检出少量思考题:1窒息尸体有哪些体表和体内的改变?2缢死与死后悬尸有哪些区别?3勒死与缢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有哪些区别?4自勒与他勒的尸体形态学改变有哪些区别?5捂死有哪些形态学改变?6如何确定体位性窒息死亡?7如何确定性窒息死亡?8如何鉴别溺水死亡与抛尸入水?第六章 高温与低温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概念、分类、致伤机理,掌握检验与鉴定标准和方法。第一节 烧伤和烧死一、烧伤、烧死、烫伤、烫死的概念以火焰、强辐射热等热源所致的损伤称烧伤;因烧而死亡者称烧死;高温液体或汽体所致的损伤为烫伤;因烫伤而死亡者称烫死。二、烧伤程度分

22、级(一) 一度烧伤(红斑性烧伤)(二) 二度烧伤(水疱性烧伤)(三) 三度烧伤(焦痂性烧伤)(四) 四度烧伤(炭化)三、烧伤面积的估计一般认为烧伤面积比烧伤深度更为重要,当二度烧伤占体表面积12或三度烧伤达体表面积13时,即可引起死亡。我国烧伤面积成人采用九分法中国新九分法部位占成人体表(%)占儿童体表(%)头颈:发部面部颈部333 共9%9+(12-年龄)上肢:双上臂双前臂双手765 共18%=2992躯干:躯干前躯干后会阴下肢:双臀大腿双小腿双足13131 共27%39521137 共46%5919295+1(12-年龄)成年女性的臀部和双足各占6%四、烧伤分度法(一) 轻度烧伤,二度烧伤

23、面积9%以下。(二) 中度烧伤,二度烧伤面积10%29%;或三度烧伤面积不足10%。(三) 重度烧伤,总面积达30%49%;或三度烧伤面积10%19%;或二度、三度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四) 特重烧伤,总面积达50%以上;或三度烧伤面积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五、烧死的机理六、烧死的形态学改变(一) 体表改变1.皮肤烧伤;2.尸体重量减轻、身长缩短;3.拳斗姿势;蛋白质受热凝固,骨骼肌收缩,产生“热强直”,尸体呈拳斗姿势。死后焚尸也可以形成。4.破裂创;5.有闭眼现象和睫毛征候。(二) 内部器官改变1.呼吸系统改变:呼吸道有烟灰、炭

24、末吸入。有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坏死,形成灰白色假膜(易剥离),粘膜上可见水泡。2.心血管及血液改变:心外膜有点状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含较多碳氧血红蛋白);3.胃内可有咽下的炭末;4.硬脑膜外热血肿;头部受火焰高温作用,脑及脑膜凝固收缩,与颅骨内板分离形成空隙,脑膜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常发生在颅顶部,以死后形成较多见,应与生前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区别。5.内脏有急性休克改变。(三) 热血肿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鉴别热血肿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鉴别要点烧死的热血肿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原因高温作用,多为死后形成,无生活反应外伤作用,均为生前形成,有生活反应血

25、肿部位多在颅顶部血肿部位不定,多在双颞部范围与形态范围较大,重可达100g以上,新月形,边缘锐利血肿常较局限,多为纺锤形血肿颜色为砖红色或暗红色均为暗红色血肿结构血肿松软,内含脂肪及气泡而呈蜂窝状血肿致密而坚硬与颅骨关系血肿与颅骨相贴,但不紧密血肿挤压颅骨,并与硬脑膜紧密粘连伴发情况头部无外伤,颅骨外板伴有烧焦、炭化头部有外伤痕迹,颅骨无烧痕,常伴有颅骨骨折七、烧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1.烧死者皮肤烧伤有生活反应;死后焚尸无;2.烧死者气管、支气管内有烟灰炭末沉着;死后焚尸无;3.烧死者眼睛有睫毛症候与“鹅爪状”改变;死后焚尸无此改变;4.烧死者呼吸道表现为热作用呼吸道综合

26、症;死后焚尸无;5.烧死者肺呈典型的休克肺改变;死后焚尸无;6.心血和深部大血管内查出致死量的HbCO;死后焚尸者无或含量极低;7.烧死者无其它可解释的死亡原因;死后焚尸者有其它死亡原因。(二) 烧伤时间推断;(三) 烧死的个人识别;(四) 烧死性质的鉴定(确定自杀、他杀或意外)。第二节 中暑死一、中暑死的概念二、中暑发生的条件三、中暑的临床表现四、中暑死的形态学改变五、中暑死亡的鉴定第三节 冻伤与冻死一、冻伤与冻死的概念低温造成体表局部损伤,称为冻伤。因寒冷个体散热量远超过产热量,严重引起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障碍而死亡,称为冻死。二、冻死发生的条件(一) 环境因素(低温、潮湿、风速大等)(

27、二) 机体因素(年龄与性别,饮酒和服药,饥饿、疲劳、外伤、慢性疾病等)三、冻伤程度(一) 一级冻伤(红斑)(二) 二级冻伤(水泡)(三) 三级冻伤(坏死)(四) 四级冻伤(坏死深达骨质,多呈干性坏疽)四、低温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五、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理(一) 兴奋增强期,体温下降初期,出现进行性寒颤,体温降至35时尤为剧烈。心跳和呼吸增快,血压上升,代谢增高,实现代偿适应。(二) 兴奋减弱期,体温继续下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逐渐减弱,血压降低,呼吸及脉搏减慢,运动能力低下。(三) 抑制期,体温在30-26,心率、呼吸和血压逐渐下降,意识处于朦胧状态,出现幻觉,发生反常脱衣现象。(四)完全麻痹期,

28、体温降至25以下,调温中枢功能衰竭,陷入昏迷,反射消失,心跳、呼吸抑制,很少有恢复的可能。 六、冻死的形态学改变(一) 外表改变(反常脱衣现象、尸斑鲜红色、局部少数见有冻伤,即肢体出现紫红色斑块等)(二) 内部脏器改变(胃粘膜下弥漫性斑点状出血等)七、冻死的法医学鉴定思考题:1烧死的尸体体表和体内有哪些形态学改变?2如何鉴别热血肿与硬膜外血肿?3如何鉴别烧死与死后焚尸?4发生冻死应具备哪些条件?5冻死有哪些形态学改变?第七章 电流损伤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概念及电流致死的机理,掌握电击死的征象和鉴定方法。第一节 电击伤与电击死一、电击伤和电击死的概念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皮肤及其它组织器官的损伤称电击

29、伤;因电流作用导致人体死亡称电击死。 二、电流作用于人体的影响因素(一) 电流类型与强度;(二) 电压;(三) 皮肤电阻;(四) 电流作用于机体的时间;(五) 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系电流入出口之间最短距离且电阻最小的路径;(六) 机体接触电流的状况;(七) 机体状况。三、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一)组织的电生理效应(二)电流损伤四、电击死的机理(一) 心室纤颤、心跳骤停;(二) 呼吸停止;(三) 窒息;(四) 脑损伤。五、电击伤及电击死者的形态学变化(一) 体表变化1.电流斑,电流通过完整皮肤时,在接触处产生的焦耳热及电解作用所造成的特殊皮肤损伤。典型电流斑为圆形,中央凹陷,周围隆

30、起,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质地坚硬,呈灰白或灰黄色。组织学检查:角质层与透明层肿胀,分裂,可见小空泡,颗粒层有较大的空泡,电流斑中央表皮层多缺如,深部细胞坏死(核溶解、浓缩),基底细胞及核极性化而变细变长呈栅栏状或漩窝状,真皮结缔组织均一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皮下组织的毛囊、汗腺细胞亦呈极性化表现,极性化细胞的长轴与电流方向一致。2.皮肤金属化,即皮肤金属异物沉积,接触铜导体皮肤呈淡绿色或黄褐色,接触铁导体呈灰褐色;接触铝导体,呈灰白色。3.电烧伤是皮肤与高压电流之间产生电弧、电火花时引起的,电烧伤使电流斑呈黄色或黄褐色。4.电流出口,因电流的轻度爆炸作用,使组织发生破裂或呈小炭化孔。5.电击纹

31、,高压电击时,由于皮下血管扩张、麻痹、充血,在皮肤表面可见树枝样花纹。 (二) 内部器官变化六、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确定电击死(触电现场存在,检见电流斑和其它电击征象)(二) 鉴别电击死的性质(即自杀、他杀、意外)第二节 雷击死一、雷击死的概念二、雷电对人体的作用三、雷击死者的形态学变化(一) 体表变化1.雷电击纹:雷电通过的皮肤上遗留下红色或蔷薇色树枝状或燕尾状斑纹。2.雷电烧伤3.衣服及金属物品的损坏。(二) 体内改变。四、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思考题:1.电击伤或电击死在体表上有哪些形态学改变?2.电流斑有哪些大体及镜下改变?3.电流作用于人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第八章 猝死学习目的和要

32、求:了解基本概念及各种猝死的类型,掌握鉴定要点。第一节 猝死的概念及特点一、猝死的概念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意外的死亡。二、猝死的特点(一) 发病后急速死亡,一般为24小时内死亡;(二) 意外性、貌似健康的人突然死亡;(三) 自然性与非暴力性;(四) 有诱因。如精神、心理因素、过冷过热,过度疲劳,暴饮暴食。三、猝死的原因成人猝死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居其次。四、猝死的法医学鉴定(一) 注意现场勘查;(二) 了解案情及发病过程;(三) 进行尸体解剖和辅助检查(如病理学检验及毒物检验);(四) 进行死因分析,排除暴力性及中毒死亡,明确鉴定结论。第二节 心血管病

33、猝死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 病理学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以前降支最高,根据冠状动脉内膜增厚并向管腔突出程度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分为级:级管腔狭窄程度在25%以下;级管腔狭窄程度在25%50%;级管腔狭窄程度51%75%;级管腔狭窄程度75%以上。心肌梗死大体所见:心肌梗死病灶发生6小时以后肉眼方可辨认。 最初病灶为灰白色,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8-9小时后呈土黄色,干燥缺少光泽;经过4天梗死灶边缘出现明显充血、出血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梗死2小时后,心肌纤维呈波浪状变及嗜酸性变。3小时后出现肌浆凝集、心肌横纹模糊不清或出现收缩小带。4小时后肌核可消失。(二) 鉴定要点排除暴力损伤

34、致死,排除其它自然性疾病致死,排除中毒,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理诊断成立,有诱因。二、高血压性心脏病(一) 病理学改变:左心代偿性肥厚,呈向心性肥大,重量增加。全身小动脉壁血管透明变性,管腔狭窄。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二) 鉴定要点排除暴力损伤致死,排除其他器官疾病致死,排除中毒,高血压性心脏病病理诊断成立。 三、主动脉瘤(一) 病理学改变1.主动脉窦动脉瘤:多位于主动脉窦的下部,呈锥型向外突出。2.主动脉瘤:根据结构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动脉瘤囊壁由动脉壁的一层或多层构成)、假性动脉瘤(动脉瘤的壁由血块机化物、相邻近的组织与动脉壁一起构成,并有纤维组织包裹)和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和中层弹

35、力纤维断裂,在血液的冲击下使中层逐渐分离,腔内积血使动脉壁呈瘤状向外突出。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的血流通过主动脉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中层内血肿,血肿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沿主动脉壁延伸,并向外隆起形成。(二) 鉴定要点起病急骤,胸前区突发剧烈疼痛,有休克和压迫症状,常有高血压史,尸检见主动脉瘤的病理学改变,排除其他致死性外伤及其他疾病。四、冠状动脉口狭窄(一)病理学改变(二) 鉴定要点排除外伤及其他疾病所致的死亡,死前段时间内有急性心肌缺血的症状,发现早期心肌缺血的依据,冠脉开口小于2.5mm。五、原发性心肌病(一) 病理学改变。(二) 鉴定要点。六、心肌炎(一) 病理学改

36、变:显微镜下发现局灶性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溶解、坏死,间质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二) 鉴定要点尸检见心肌炎的病理学改变,排除其他引起死亡的外伤及疾病。七、肺动脉栓塞(一) 病理学改变。(二) 鉴定要点排除其他疾病或暴力所致死亡,在肺动脉内及其分支发现血栓栓子,在静脉系统或右心腔内发现栓子来源。八、心传导系统异常所致猝死(一) 病理学改变。(二) 鉴定要点排除暴力所致的心传导系统损伤以及心脏意外病变引起的猝死及暴力死,心传导系统中有足以解释死亡的病变。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一、蛛网膜下腔出血(一) 病理学改变,通常以脑底部蛛网膜下池聚集的血液最为显著,血液沿

37、着大脑外侧裂向大脑凸面扩展。有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检见,好发部位在基底动脉环的前部和后部。(二) 鉴定要点,首先排除外伤及其它死因,查出引起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出血灶和血管病变。二、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瘤破裂。(一) 大脑出血,多发生在内囊四周的脑核。(二) 桥脑出血,桥脑中央有大块出血区(三) 小脑出血,通常在一侧小脑半球深部和蚓部见有出血。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猝死一、支气管哮喘(一) 病理学改变尸检时肺体积膨大,色浅。切面见支气管壁增厚以及管腔狭窄,中小支气管有粘液堵塞管腔。镜检见支气管腔内充满粘液、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粘

38、膜水肿,基底膜增厚。支气管管壁各层有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浆细胞浸润。(二) 鉴定要点:死者既往有哮喘发作时,本次发作后死亡,尸检有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变化。排除其他死因。二、肺炎(一) 病理学改变1.大叶性肺炎:常累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典型病变发展过程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显微镜下可见肺的纤维素性炎症。2.小叶性肺炎:多位于双肺下叶及背侧,大小不一,呈灶性分布,病灶呈暗红色或灰黄色。支气管内有炎性渗出物。显微镜下为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3.间质性肺炎:分布在各叶,无明显实变病灶,病变之肺叶充血,色暗红。显微镜下见细支气管壁及肺泡间隔充血、

39、水肿,炎细胞浸润,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萎陷。(二) 鉴定要点:首先排除外伤及其它死因,有明确肺炎的病理学变化。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猝死一、急性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并发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肠粘膜出血性糜烂和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导致猝死的原因是失血性休克。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常见原因是腹腔内脏器的穿孔、破裂。导致猝死的原因是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好发于中年男性,多有暴饮暴食、酗酒及胆道疾病史。尸检见胰腺增大,呈暗红色或暗紫红色。轻者仅见灶性出血或灶性坏死,重者胰腺质地较软易碎,包膜下及实质内弥漫性出血。胰腺

40、表面及胰腺周围组织可见散在混浊的黄白色斑点状脂肪钙化灶。显微镜下见胰腺组织大片凝固性坏死,细胞结构不清,胰腺小叶及间质有大量红细胞。坏死灶边缘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在坏死的脂肪组织内可见脂肪酸结晶。鉴定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必须有胰腺凝固性坏死、出血、炎细胞浸润以及脂肪坏死等病理改变,排除因损伤、窒息以及中毒等因素致死。第六节 其它猝死一、婴幼儿猝死综合症常见于发育良好的健康婴幼儿,绝大多数在睡眠中死亡,年龄在1岁以内,6个月内占绝大多数,通常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二、青壮年猝死综合症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育营养良好,既往体健;多在睡眠中死亡,死前有鼾声或惊叫,通常无说明死因的器质性病变。思

41、考题:1猝死有哪些特点?2如何鉴别外伤性和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理特点?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鉴定要点? 第九章 法医学尸体检验方法及证据保存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概念、目的和意义,掌握法医学尸体检验的程序和方法。第一节 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概述一、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概念法医学鉴定人受政法机关或有关部门委托,在检案过程中,对死者尸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剖验。二、法医学尸体检验的目的(一) 查明死因;(二) 判断死亡性质; (三) 推断死亡时间;(四) 确定死亡方式;(五) 推断致伤工具;(六) 进行个人识别。三、法医学尸体检验的程序(一) 现场尸体检验;

42、(二) 尸体外表检验;(三) 尸体解剖;(四) 特殊类型尸体检验(包括碎尸、开棺)。四、法医学尸体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一) 了解案情;(二) 器材准备;(三) 其它(解冻、照明等)。五、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一) 尸检前必须核对尸体姓名,证明确已死亡;(二) 应尽早进行尸体检验;(三) 认真仔细了解案情或病情;(四) 检验、拍照、记录要规范化;(五) 提取物证、病理检材要规范、准确;(六) 检验传染病尸体要注意尸检者自身安全防护。第二节 现场尸体检验一、现场尸体检验的项目和步骤(一) 确证死亡;(二) 观察尸体所处环境和方位;(三) 发现和收集物证;(四) 现场有无伪装;(五) 尸体衣着服饰

43、检查。二、现场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一) 注意保护现场;(二) 尽量了解现场情况,收集有关物证;(三) 尽可能少搬动尸体,搬动前要拍照、录像;(四) 注意保密。第三节 法医学尸体外表检验一、衣着检验二、尸体一般检验三、尸体外表损伤检验四、体表各部位的检验(一) 头部;(二) 颈部;(三) 胸腹部;(四) 腰背部;(五) 会阴部及肛门;(六) 四肢。五、尸体外表检验的注意事项(一) 对肉眼观察不清的微细损伤,应用放大镜帮助观察;(二) 疑似皮下出血应切开检查;(三) 有的损伤短时间未显现,应在24小时后再一次检查;(四) 注意体表隐蔽部位的检查(如腋窝、会阴部);(五) 对刺创、枪创仅尸表检查不完

44、整,应结合解剖分层遂一检查;(六) 尸表取材时应尽量不影响尸体露裸部位外观。第四节 法医学尸体解剖一、尸体解剖术式(一) 头部解剖术式1.成人头皮采取耳上冠状切开术。2.新生儿头部解剖采取篮状切开法。二、胸腹腔解剖术式1.直线切法,从下颌下缘正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正中之间切开,腹正中线绕脐左侧。2.T字弧形切法,从左肩峰经胸骨上切迹至右肩峰做一弧形横切口,然后在该弧形线中点向下作直线切口,绕脐左侧至耻骨联合上缘,本切法能保持颈部外形完整。3.Y字形切开法,分别从左右耳后乳突垂直向下切至锁骨上缘,再向前内方切开至胸骨切迹处会合,其余胸腹切口同直线切法。颈部有损伤时(如索讲、扼颈和创),采用本术式。4

45、.倒Y字形切开法,先按直线切法切开颈、胸部皮肤至上腹部,再作半圆形切开腹部,将皮瓣向下翻转,腹壁有损伤时可作此术式。二、尸体解剖的程序(有以下几种顺序)(一) 腹腔盆腔颈部胸腔颅腔(二) 腹腔盆腔胸腔颅腔颈部(避免颈部解剖时被血迹污染)(三) 颈部胸腔腹腔盆腔颅腔三、法医学尸体解剖方法(一) 腹腔;(二) 盆腔;(三) 颈部;(四) 胸部。1.心脏的摘取和切开;2.心传导系统的检查及取材;3.肺的检查;4.喉及气管的检查。(五) 头部。1.取脑方法。2.大脑切法。(1) 冠状切法;(2) 水平切法;(3) 矢状切法。3.小脑切法。4.脑干切法。5.脑检查注意事项。6.脑组织取材部位。7.颅底检

46、验。(六) 脊柱和脊髓1.脊柱的观察和检验。2.脊髓的取出和检验。第五节 法医尸体解剖的特殊检查中应注意事项一、空气栓塞检查分静脉空气栓塞和动脉空气栓塞两种。检查静脉空气栓塞时,应在开颅、开腹、解剖颈部之前进行,并应尽早解剖尸体,避免出现腐败气泡。二、脂肪栓塞的检验尸解时取肺、脑、肝、肾等组织做切片,用苏丹III染色,镜检见血管内染猩红色的脂滴。三、气胸检查应在腹、颈、颅三处解剖之前进行。四、挥鞭样损伤检查尸体呈俯卧位,沿项部正中线切开检查颈椎及关节、韧带、肌肉的损伤情况。第六节 特殊尸体的检验一、无名尸体验(一) 无名尸体的概念不知姓名又一时无主认领的尸体。(二) 检验目的为查找尸源及认定死

47、者提供线索和证据。(三) 检验方法1.分别拍摄死者全身和面部照片;2.详细检查衣着、服饰特征及随身所带物品,登记拍照;3.重点检查尸体外表的个人特征;4.采取血、毛、指纹作进一步检验和比对;5.注意胃内容物的种类、性状,消化程度,有何寄生虫及骨骼损伤等。二、碎尸的检验(一) 碎尸的概念尸体受暴力作用被肢解成数块或数段。(二) 检验目的1.种属鉴定,所发现的碎尸段块是否人的肢体和脏器组织;2.是否属同一人;3.推测或确定尸体的性别、年龄、身长、职业、血型、容貌及其他个人特征;4.确定死亡原因;5.推测死亡方式和死亡时间;6.推测碎尸的时间、方法手段及其工具;7.推测罪犯的职业及碎尸目的;8.收集

48、其他有关犯罪证据。(三) 检验方法1.勘查现场、了解案情;2.检查尸块所用包装和容器;3.按检验目的逐块进行法医学检查;4.检查碎尸的附着物(衣片等);5.提取病理、物证、毒化检材。三、开棺检验(尸体发掘)的方法和步骤四、传染病尸体检验中需注意的事项五、群体性交通事故的检验(一) 目的和任务(二) 检验方法和步骤(三) 注意事项第七节 尸体解剖结束前的工作回顾尸检要点,防止遗漏;整理和恢复尸体外观;能明确诊断的尸检内容,可向送检单位临场人员口头报告。第八节 组织病理学检材的采取、固定及送检一是尸体解剖时取材注意事项。二是制片用组织块的取材注意事项。三是组织病理学检材的种类和数量:心、肝、脑、双

49、侧器官、其他器官。四是标本检材的固定及送检。第九节 法医学尸体检验的证据保存主要是:文证的收集和保存;法医病理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图片保存;摄像保存;尸检档案资料的保存。思考题:1法医学尸体检验的目的是什么?2、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3尸体外表检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4、脂肪栓塞检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5、碎尸的检验目的是什么?第二部分 法医人类学第一章 法医人类学的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法医人类学的概念、对象、任务、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节 法医人类学的概念一、法医人类学的概念是运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法律中涉及人的(主要是骨骼)种族、性别、年龄、身高以及面貌特征的一门应用科

50、学。二、法医人类学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人体解剖学和体质人类学。第二节 法医人类学的对象、任务、内容一、法医人类学研究对象人的部分或全部骨骼、尸体、活体。二、法医人类学的任务主要通过对骨骼和人体的研究,解决个人识别、亲权鉴定、骨骼种类确定和入土时间的鉴定。三、法医人类学的内容包括:(一) 骨骼检验;(二) 牙齿检验;(三) 毛发检验;(四) 活体测量;(五) X线测量和检查;(六) 肤纹检验;(七) 血液、体液型物质检验;(八) DNA检验。第三节 法医人类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二、组织学方法三、血清学、遗传学方法四、放射技术五、微电子技术第二章 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并

51、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掌握主要测点。第一节 骨骼测量仪器一、直脚规二、弯脚规三、圆杆直脚规四、三脚平行规五、卷尺六、立方定颅器七、测骨盘八、活动直脚规第二节 骨骼测量方法一、颅骨的主要测点(一) 眉间点;(二) 前囟点矢状缝与冠状缝的交点;(三) 人字点矢状缝与人字缝的交点;(四) 颅后点;(五) 颅顶点;(六) 颅底点;(七) 颅侧点,颅侧壁最向外突出点;(八) 耳门上点,平分外耳门前后两半的垂线与外耳门上缘的交点;(九) 鼻尖点;(十) 鼻棘点;(十一) 眶下点,眶下缘的最低点,通常在眶下缘外三分之一处。二、颅骨的测量(一) 耳眼平面的确定是指颅骨左、右侧耳门上点(po)和左侧眶下

52、点(or)三点置于一个水平面上;(二) 颅骨最大长;(三) 颅宽;(四) 颅高;(五) 前囟角;(六) 颅容量;(七) 下颌联合高;(八)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所构成的夹角。三、体骨测量(一) 胸骨测量1.胸骨全长;2.胸骨柄长;3.胸骨体长。(二) 肱骨测量1.肱骨最大长,肱骨头最高点至滑车最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肱骨全长。(三) 髋骨测量1.坐骨大切迹宽,坐骨棘尖端与髂后下棘间的直线距离;2.坐骨大切迹深;3.耻骨下角左右耻骨下支相交之角。(四) 股骨测量1.股骨最大长,股骨头最高点至内侧踝最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股骨髁干角,股骨骨干轴与内外踝下端切线相交所成的外角。(五) 胫

53、骨测量1.胫骨最大长,胫骨髁间隆起最高点至内踝尖端最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胫骨上端宽。第三章 现场骨骼的发现、收集和处理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现场骨骼发现、收集、处理的方法。第一节 现场骨骼的发现和收集一、骨骼现场的勘查二、尸骨的收集(一) 收集尸骨附近土壤样本供化验用;(二) 按顺序收集尸骨,先小后大,先在上肢骨、下股骨的远端及颅骨附近,搜寻提取牙、手、足骨骼,然后收集上肢骨、躯干骨、下肢骨、颅骨。(三) 防止耳内小骨丢失,前牙脱落、碰坏。三、尸骨现场其它物证的提取第二节 现场骨骼处理一、白骨化尸骨的处理二、软组织附着尸骨的处理三、骨骼的修复方法第四章 骨骼种属鉴定和一人骨或多人骨检验第一节

54、 骨骼大体形态学检查一、颅骨的形态学鉴别二、牙齿形态学的鉴别三、骨盆的形态学的鉴别第二节 组织学和生物学上种属鉴定一、人骨与动物骨在组织学上的区别二、骨粉的抗人血清沉淀试验第三节 一人骨或多人骨的检验一、骨骼形态学检查二、X线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分子生物学检查第五章 骨骼的性别确定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骨骼性别确定的意义,不同骨骼性别鉴别的准确率,掌握主要骨骼性别鉴定方法。第一节 概述一、骨骼性别鉴定的原则(一) 青春期前应先进行年龄鉴定然后进行性别鉴定(注意青春期前男女骨骼差异不显著),青春期后先确定性别后鉴定年龄;(二) 成人骨骼判别性别,以骨盆最有价值,而后依次为:单块髋骨颅骨下颌骨胸骨

55、股骨;(三) 结合现场遗留物综合评判。二、性别鉴定的准确率一般认为成人全骨判定性别,准确率为100%;成人骨盆为95%;成人颅骨为92%;成人骨盆加颅骨为98%;成人长骨为80%。第二节 骨盆及其组成骨确定性别一、成人骨盆的性别差异男性骨盆:高而窄,上部大下部小,呈漏斗形;骨质重,肌嵴明显,骨面粗糙;骨盆上口,纵径大于横径,呈心形;耻骨联合较高;耻骨弓角约7075度,呈倒V形,似中指与示指形成的角;左右坐骨结节间距较短;闭孔较大,呈卵圆形,内角钝约100110度;髋臼较大,向外侧;坐骨结节不外翻。女性骨盆:低而宽广,骨盆腔矮而阔,呈圆柱形;骨质轻而表面细致光滑,肌嵴不明显;骨盆上口横径大于纵径

56、,呈横椭圆形,下口宽;耻骨联合较低,耻骨弓角约90110度,呈倒U形,似示指与拇指所形成的角;左右坐骨结节间距较长;闭孔较小,呈三角形,内角锐,约70度,髋臼较小,向前外侧;坐骨结节外翻。二、髋骨的性别差异(一) 耻骨支移行部1.男性窄而高,呈三角形;女性宽而矮,呈类方形;2.腹侧面女性有腹侧弧;男性无;3.腹侧面女性有直角三角形小区;男性无;4.耻骨联合面背侧缘和耻骨下支内缘构成的夹角(即缘支角),男性大于女性。(二) 耻骨支1.耻骨下支内侧缘(下缘),男性平直或外凸;女性凹入。2.从耻骨联合面下端延伸到耻骨下支内侧缘,男为粗壮的骨面;女性为锐薄的嵴。(三) 坐骨大切迹男性坐骨大切迹窄而深,

57、女性宽而浅。(四) 髂骨1.男性髂翼直而厚,女性较低且薄而向外张开;2.耳状面男性较大而直,女性小而倾斜;3.复合弧男性呈单一的弧线;女性分为两条弧线。三、骶骨的性别差异(一) 正面观,男性骶骨狭而长成等腰三角形;女性呈等边三角形。(二) 侧面观,男性骶骨弯曲度较大,骶骨岬明显突出;女性弯曲度较小,骶骨岬突出不明显。(三) 骶骨底部男性第一骶椎上关节面大,约占底部2/5;女性关节面小,约占底部1/3。第三节 颅骨确定性别一、颅骨形态的性别差异(一) 颅骨整体,男性较大、较重、颅骨较厚,表面粗糙,肌线明显;女性较小、较轻、颅骨较薄,表面较光滑,肌线不明显。(二) 额骨,男性额鳞向后斜度较大,额结节不明显;女性额鳞下部较陡直,额结节较显著。(三) 眉弓,男性中等到特别明显;女性微显到中等明显(四) 眉间凸度,男性明显,鼻根凹陷较深;女性不明显,鼻根凹陷较浅或无。(五) 颧骨,男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