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死亡的道德Я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14314056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死亡的道德Я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死亡的道德Я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死亡的道德Я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死亡的道德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死亡的道德Я(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 是对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实践中是对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实践中的道德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应用伦理学的道德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应用伦理学科。它主要探讨的是如何运用生命科学的问科。它主要探讨的是如何运用生命科学的问题,即生命科学应用中的价值选择问题。题,即生命科学应用中的价值选择问题。 主要讲四个问题:主要讲四个问题:一、计划生育与优生的伦理问题一、计划生育与优生的伦理问题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三、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三、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四、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四、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一、计划生育与优生的伦理问题一

2、、计划生育与优生的伦理问题( (一一)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育观、生命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育观、生命观( (二二) )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三三) )优生优育的伦理问题优生优育的伦理问题( (一一) )树立正确的树立正确的 人口观人口观生育观生育观生命观生命观1 1、正确的人口观、正确的人口观 是是“两种生产两种生产”保持最优的比例发展保持最优的比例发展 。2 2、正确的生育观、正确的生育观 是坚持优生优育的基本观点。是坚持优生优育的基本观点。3 3、正确的生命观、正确的生命观 是坚持生命神圣、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是坚持生命神圣、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 辩证统

3、一生命观。辩证统一生命观。( (二二) )计划生育工作的伦理问题计划生育工作的伦理问题 1 1、计划生育的概述、计划生育的概述 2 2、计划生育的伦理价值、计划生育的伦理价值 3 3、计划生育的伦理原则、计划生育的伦理原则 4 4、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1 1、 计划生育概述计划生育概述v计划生育的内涵计划生育的内涵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控制生育的时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控制生育的时机、数量、密度等来生育子女。机、数量、密度等来生育子女。与我国与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的人口政策相适应人口政策相适应2 2、计划生育的伦

4、理价值、计划生育的伦理价值v(1)计划生育有)计划生育有利于使人口与国家利于使人口与国家的经济、社会、资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协调发源和环境等协调发展展v(2)计划生育有)计划生育有利于公众的健康和利于公众的健康和幸福幸福3 3、计划生育的的伦理原则、计划生育的的伦理原则v(一)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和人口观(一)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和人口观v(二)遵守执行法律政策原则(二)遵守执行法律政策原则v(三)提供优质服务原则(三)提供优质服务原则v(四)贯彻知情同意原则(四)贯彻知情同意原则4 4、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1避孕指导工作中的伦理避孕指导工作中的伦理 避孕的伦理要

5、求:避孕的伦理要求: 一是要耐心细微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要耐心细微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要适时地将避孕技术用于适宜的个人。二是要适时地将避孕技术用于适宜的个人。 2人流、引产中的伦理人流、引产中的伦理 人流、引产的伦理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胎人流、引产的伦理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胎儿的本体论地位、道德地位及人流、引产中儿的本体论地位、道德地位及人流、引产中价值冲突的性质。价值冲突的性质。3施行绝育术的伦理施行绝育术的伦理 绝育手术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绝育手术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知情同意原则,应向手术对象说明一是知情同意原则,应向手术对象说明其具有不可逆性。其具有不可逆性。 一是要贯彻一是要贯

6、彻“因人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男女的原则,男女均可施行,但男性绝育术更简便、安全、可均可施行,但男性绝育术更简便、安全、可靠,应予提倡靠,应予提倡 。三三优生优育的伦理优生优育的伦理 1 1、优生优育的概述、优生优育的概述 2 2、伦理讨论、伦理讨论 3 3、优生优育的医学伦理原则、优生优育的医学伦理原则 1 1、优生概述、优生概述v(1 1)优生的涵义:优生就是通过医学手)优生的涵义:优生就是通过医学手段改良人的遗传素质,提高人们的体力段改良人的遗传素质,提高人们的体力和智力质量。和智力质量。预防性优生预防性优生演进性优生演进性优生v(2 2)“优生学(优生学(eugenicseugenic

7、s)”的最早提的最早提出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出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高尔顿(Francis GloltonFrancis Glolton) v(3 3)我国的优生措施)我国的优生措施结婚管理:结婚管理:v禁止结婚。禁止结婚。 v暂缓结婚。暂缓结婚。 生育控制:生育控制:v可以结婚,但禁止生育。可以结婚,但禁止生育。 v可以结婚,但限制生育。可以结婚,但限制生育。 生育保健生育保健v婚前保健。婚前保健。 v孕产期保健。孕产期保健。 2 2、伦理讨论、伦理讨论v(1 1)伦理意义)伦理意义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有利于节约有限的社会资源有利于节约有限的社会资源 有利于家庭

8、幸福有利于家庭幸福 v(2 2)伦理疑问)伦理疑问优生给人类带来的不一定是好处优生给人类带来的不一定是好处 优生政策是对个人生育权利的过度干预优生政策是对个人生育权利的过度干预 v非自愿绝育能否得到伦理学辩护?非自愿绝育能否得到伦理学辩护?3 3、优生医学伦理原则、优生医学伦理原则v(1)公益与个人利益)公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有机结合的原则v(2)知情同意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v(3)精益求精的原则)精益求精的原则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一一)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概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概述( (二二)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要求人类辅助生殖技

9、术的伦理要求( (三三)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使用的伦理原则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使用的伦理原则一人类辅助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概述生殖技术的概述1 1、生殖技术的涵义:是指替代自然生殖过程的、生殖技术的涵义:是指替代自然生殖过程的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技术。人的自然生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技术。人的自然生殖,由性交、输卵管受精、植入子宫、子宫内殖,由性交、输卵管受精、植入子宫、子宫内妊娠、分娩等步骤组成。生殖技术就是替代上妊娠、分娩等步骤组成。生殖技术就是替代上述自然生殖的一个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手段。述自然生殖的一个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手段。 2 2、生殖技术的类型、生殖技术的类型v人工授精人工

10、授精(AIAI,artificial inseminationartificial insemination) v体外受精体外受精(IVFIVF,in virto ertilizationin virto ertilization) v无性生殖无性生殖(cloneclone)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v按照精液的来源不同,人工按照精液的来源不同,人工授精可以分为:授精可以分为:同源人工授精(同源人工授精(AIHAIH,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husbandof husband)异源人工授精(异源人工授精(AIDAID,a

11、rtificial inseminatio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donorof donor)宫腔内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宫腔内丈夫精液人工授精体外受精:体外受精:v是用人工方法,让卵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人体以外子和精子在人体以外受精和发育的生殖方受精和发育的生殖方法。体外受精实际上法。体外受精实际上和胚胎移植技术是联和胚胎移植技术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系在一起的。由于受精是实验室的试管中精是实验室的试管中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诞生的婴儿,人们通诞生的婴儿,人们通常叫做常叫做“试管婴儿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单精子卵胞

12、浆注射技术无性生殖技术:无性生殖技术:v又叫又叫克隆技术克隆技术,就是运用现,就是运用现代医学技术,不通过两性结代医学技术,不通过两性结合,而进行高等动物(包括合,而进行高等动物(包括人)生殖的技术。严格意义人)生殖的技术。严格意义的无性生殖技术,又叫成体的无性生殖技术,又叫成体细胞克隆技术。是取出高等细胞克隆技术。是取出高等动物的成体细胞,把其携带动物的成体细胞,把其携带遗传信息的细胞核植入去核遗传信息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中,通过技术让结合体的卵中,通过技术让结合体继续发育,再将发育到一定继续发育,再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妊程度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妊娠直至分娩。娠直至分娩。 多利绵

13、羊多利绵羊 二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一一) )人工受精的伦理问题人工受精的伦理问题( (二二) )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 (三三)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1 1、人工授精的伦理问题、人工授精的伦理问题1 1婚姻、家庭的道德问题婚姻、家庭的道德问题2 2谁是孩子的父亲问题谁是孩子的父亲问题3 3关于供精报酬问题关于供精报酬问题4 4用用“名人名人”精子制造精子制造“天才天才”的的问题问题2 2、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 1 1婚姻、家庭的道德问题婚姻、家庭的道德问题 2 2 “代理母亲代理母亲”( (代孕代孕)

14、)的伦理问题的伦理问题 3 3 “人造人造”多胎的伦理问题多胎的伦理问题 4 4独身女性可否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独身女性可否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 手段生育子女问题手段生育子女问题3 3、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1 1克隆的定义克隆的定义 2 2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续)(续)v支持者的观点:支持者的观点:技术发展阻挡不住技术发展阻挡不住人类需要无性生殖技术人类需要无性生殖技术我们不做就会落后我们不做就会落后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续)(续

15、)v反对者的观点:反对者的观点:一、现在社会还不具备接纳克隆人的条件一、现在社会还不具备接纳克隆人的条件 v1 1、血缘生育构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血缘生育构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v2 2、身份和社会权利难以分辨。、身份和社会权利难以分辨。v3 3、支持克隆人的人有一个观点:解决无法生育的、支持克隆人的人有一个观点:解决无法生育的问题。但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克隆的下一代还问题。但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克隆的下一代还会没有生育能力。会没有生育能力。 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讨论:是否应允许克隆人?(续)(续)v反对者的观点:反对者的观点: 二、克隆人会引起家庭伦理混乱二、克隆人会引起家庭伦理

16、混乱三、无性生殖广泛运用,还可能引起性比例失调三、无性生殖广泛运用,还可能引起性比例失调四、对人的识别,主要是依靠指纹、相貌、四、对人的识别,主要是依靠指纹、相貌、DNADNA,而克隆人在这些方面完全相同,这会造成在法律而克隆人在这些方面完全相同,这会造成在法律认定上自然人和克隆人的难以区分。认定上自然人和克隆人的难以区分。 这会给刑这会给刑侦工作带来麻烦。侦工作带来麻烦。v夫妻双方自愿的原则;夫妻双方自愿的原则;v供精或供卵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供精或供卵者知情同意的原则;v严格控制实施范围的原则;严格控制实施范围的原则;v互盲和保密原则;互盲和保密原则;v确保生殖质量的原则;确保生殖质量的原则

17、;v严防商品化的原则。严防商品化的原则。三、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三、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一一) )器官移植的现状器官移植的现状( (二二) )器官移植的伦理难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难题( (三三) )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四四) )推进器官移植的思考推进器官移植的思考( (一一) )器官移植的现状器官移植的现状1 1、器官移植的含义、器官移植的含义 器官移植是摘取人体的某器官,并器官移植是摘取人体的某器官,并将其移入同个体将其移入同个体( (自体移植自体移植) )或另一个体或另一个体( (异体移植异体移植) )的相同部位的相同部位( (常位常位) )和或不同和或不同部位部位(

18、(异位异位) )的临床医学技术的临床医学技术 。2 2、器官移植的现状、器官移植的现状 1954 1954年,美国年,美国MurryMurry医生为一同卵双生姐妹医生为一同卵双生姐妹进行肾移植获得成功;进行肾移植获得成功;19671967年在南非开普敦的年在南非开普敦的舒尔格鲁特医院里,克里斯蒂安舒尔格鲁特医院里,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大夫成巴纳德大夫成功地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日本于功地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日本于19581958年制定年制定了了角膜移植法角膜移植法,19791979年又将其修改为年又将其修改为角角膜肾脏移植法膜肾脏移植法,19971997年年1010月起实施月起实施器官移器官移植法植

19、法;丹麦于;丹麦于19671967年制定了年制定了人体组织摘取人体组织摘取法法;美国于;美国于19681968年制定了年制定了统一尸体提供统一尸体提供法法;挪威于;挪威于19731973年制定了年制定了器官移植法器官移植法;法国于法国于19761976年制定了年制定了器官摘取法器官摘取法;新加坡;新加坡于于19871987年通过了年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法案人体器官移植法案 上个世纪上个世纪9090年代,由于技术的突破,年代,由于技术的突破,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以每年超过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以每年超过10001000例例的速度扩大。的速度扩大。19931993年到年到20022002年的十年间,年的十

20、年间,中国肾移植的增长率为中国肾移植的增长率为322%322%,美国为,美国为141%141%;年均增长率达到;年均增长率达到14%14%,美国为,美国为4%4%。 在我国,上海市已于在我国,上海市已于20012001年率先实施了年率先实施了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深圳市也在,深圳市也在20032003年年通过了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后者已于后者已于20032003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施行,规定了人体日起施行,规定了人体器官移植的原则,人体器官只能以捐献的方式器官移植的原则,人体器官只能以捐献的方式且实行自愿、无偿原则,禁止以任何方

21、式买卖且实行自愿、无偿原则,禁止以任何方式买卖人体器官,死亡需两名以上医师确认,亲属享人体器官,死亡需两名以上医师确认,亲属享有优先权。这些都为我国规范人体器官移植立有优先权。这些都为我国规范人体器官移植立法铺垫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法铺垫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0072007年年3 3月月2121日国务院常务会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首次出台的议通过)首次出台的人体器官移植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草案)条例(草案)( (二二) )器官移植的伦理难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难题1 1、器官移植是否合乎伦理道德、器官移植是否合乎伦理道德 一般均认为是台乎伦理原则的,因为一般均认为是台乎伦理原则的,因为它是一种利他

22、的、善的行为。它是一种利他的、善的行为。 2 2、供体与受体选择的伦理问题、供体与受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1)(1)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2)(2)受体选择的伦理问题受体选择的伦理问题器官来源主渠道器官来源主渠道v活体器官活体器官v尸体器官尸体器官v胎儿器官胎儿器官v异种器官异种器官v人工器官人工器官 获取器官的方式获取器官的方式1.1.捐献捐献: :v活体器官捐献;活体器官捐献;v尸体器官捐献。尸体器官捐献。2.2.器官商品化器官商品化 v器官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受体往往难以了解器官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受体往往难以了解所购买器官是否安全和健康,如供体是否有所购买器官是否安全和健康

23、,如供体是否有遗传病等。会导致在生死面前表现出极度不遗传病等。会导致在生死面前表现出极度不平等,极易诱发犯罪。平等,极易诱发犯罪。 3 3推定同意推定同意 v由国家推定,所有公民都同意在死后捐献器由国家推定,所有公民都同意在死后捐献器官。医院则被允许假定,当一个人去世后同官。医院则被允许假定,当一个人去世后同意摘除他的器官以供移植,除非死者生前或意摘除他的器官以供移植,除非死者生前或死后其家属反对。死后其家属反对。v由国家推定,所有公民都同意在死后捐献器由国家推定,所有公民都同意在死后捐献器官,因而由政府授权给医生,允许他在尸体官,因而由政府授权给医生,允许他在尸体上收集所需要的组织器官,而不

24、需考虑死者上收集所需要的组织器官,而不需考虑死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及其家属的意愿。 其他国家的器官捐献其他国家的器官捐献o 荷兰荷兰: : 18 18岁以上的荷兰男女公民都应填写岁以上的荷兰男女公民都应填写人人体器官捐献普查表体器官捐献普查表,然后由各级政府将普查,然后由各级政府将普查结果逐级汇总到年中央档案库。不满结果逐级汇总到年中央档案库。不满1818岁的公岁的公民不得捐献自身器官,。民不得捐献自身器官,。o 美国美国: :鼓励器官捐献,并在学生中开展器官捐鼓励器官捐献,并在学生中开展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活动献的宣传、教育活动. .o 英国英国: :19721972年就开始发起题为年就开始发

25、起题为“我愿死后帮助我愿死后帮助某些人活着某些人活着”的器官捐献活动,每年散发的器官捐献活动,每年散发550550万张捐献卡。万张捐献卡。我国目前的问题 一是许多患者在久久等待合适的供体器一是许多患者在久久等待合适的供体器官中痛苦地死亡官中痛苦地死亡 二是器官买卖在我国已形成市场二是器官买卖在我国已形成市场 三是利用权势金钱或各种关系,三是利用权势金钱或各种关系,“插队插队”来获取供体器官。来获取供体器官。受体选择标准受体选择标准 临床医学标准临床医学标准1 1、适应症、适应症 2 2、适宜年龄、适宜年龄3 3、无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无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4 4、组织配型良好、组织配型良好 大医

26、学标准大医学标准1 1、预期寿命、预期寿命 2 2、个人行为、个人行为 3 3、生命质量、生命质量 社会标准社会标准1 1、对社会的重要性、对社会的重要性 2 2、对周围人的重要性、对周围人的重要性3 3、以往对社会的贡献、以往对社会的贡献 4 4、等待时间、等待时间( (三三) )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1 1、要树立新的伦理观;、要树立新的伦理观;2 2、要坚持知情同意原则;、要坚持知情同意原则;3 3、要坚持生命价值原则;、要坚持生命价值原则;4 4、要坚持利益与风险并存原则;、要坚持利益与风险并存原则;5 5、要设置医学伦理委员会。、要设置医学伦理委员会。医护人员在器官移植

27、中的道德责任医护人员在器官移植中的道德责任1 1、坚持医学标准、坚持医学标准2 2、捐献者自愿、捐献者自愿3 3、家属知情同意、家属知情同意4 4、2 2名以上医生判定死亡,抢救人员不得参与移植手术名以上医生判定死亡,抢救人员不得参与移植手术5 5、公正、公平分配器官、公正、公平分配器官6 6、告知受者手术风险、告知受者手术风险7 7、不参与商业行为、不参与商业行为8 8、减少移植引起的道德问题和医疗纠纷、减少移植引起的道德问题和医疗纠纷( (四四) )推进器官移植的思考推进器官移植的思考1 1、供体及供体有限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供体及供体有限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2 2、器官移植的立法:、器

28、官移植的立法:3 3、加强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宣传力度问题、加强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宣传力度问题四四、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安乐死、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死亡方式的两种选择死亡方式的两种选择安乐死安乐死临终关怀临终关怀 ( (一一) )死亡的概念与死亡的标准死亡的概念与死亡的标准 1 1、死亡的概念、死亡的概念 死亡究竟是什么?中外古今的哲学家和思死亡究竟是什么?中外古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给死亡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想家给死亡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认认为为死死亡亡“是灵魂与躯体的暂时分离是灵魂与躯体的暂时分离”。(毕达克拉斯)。(毕达克拉斯)”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现象,是人所固有的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

29、的现象,是人所固有的属性属性”。(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是灵魂静化的根本途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是灵魂静化的根本途径径”。(柏拉图)。(柏拉图)“是一种是一种“扬弃扬弃 , ,是精神的自我和解是精神的自我和解 ” ”。(黑格尔)(黑格尔)“不知生,焉知死不知生,焉知死“。(孔子)。(孔子)“死生,命也死生,命也”。(庄子)。(庄子)“死,人之终也死,人之终也”。(荀子)。(荀子) 现代医学伦理学则认为:死亡是人的本现代医学伦理学则认为:死亡是人的本质特征的消失,是一个人的整个大脑功能出质特征的消失,是一个人的整个大脑功能出现不可逆性的终结。现不可逆性的终结。 死亡是不

30、可抗拒的,是一种自然规律。死亡是不可抗拒的,是一种自然规律。椐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死亡椐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死亡870870亿人,中国每亿人,中国每年死亡年死亡700700万人。万人。 死亡观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死亡观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对死亡的认识、理解和态度。要树立正是人对死亡的认识、理解和态度。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也要树立好正确的死亡观。确的生命观,也要树立好正确的死亡观。 2 2、死亡的标准、死亡的标准 (1 1)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心肺死心肺死= =人死人死。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心肺功能看作是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心肺功能看作是 生命本质的东西,

31、所以,传统的死亡概念实生命本质的东西,所以,传统的死亡概念实质上是一种质上是一种“心肺死亡心肺死亡”的标准。的标准。(2 2)现代的)现代的“脑死亡脑死亡”标准:标准:脑死脑死= =人人死死 1968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了以功能为特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了以功能为特征的征的“哈佛哈佛”死亡诊断的四个指标:死亡诊断的四个指标:没有感受性和反没有感受性和反应性应性脑电波平脑电波平直直没有自主运动和没有自主运动和呼吸呼吸诱导反射消诱导反射消失失 以上四个指标,在排除了体温低于以上四个指标,在排除了体温低于3232及刚服用过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刚服用过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药物后,

32、经过了性药物后,经过了2424小时连续检测无变小时连续检测无变化即定为死亡。化即定为死亡。(3 3)脑死亡标准和心肺死亡标准的关系)脑死亡标准和心肺死亡标准的关系 脑死亡标准的提出并不是对心肺死亡标脑死亡标准的提出并不是对心肺死亡标准的排斥和全盘替换,在临床实践上两者是准的排斥和全盘替换,在临床实践上两者是相互补充、同时并用的。相互补充、同时并用的。 (4 4)提出脑死标准的伦理意义)提出脑死标准的伦理意义 提出脑死亡标准,使死亡的定义、人提出脑死亡标准,使死亡的定义、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死亡判断标准发生了根们对死亡的认识和死亡判断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也标志着人们对生命与死亡认识本变化,也标志着

33、人们对生命与死亡认识上的飞跃,提出脑死亡标准的伦理道德意上的飞跃,提出脑死亡标准的伦理道德意义有四点:义有四点: 第一,能够及时地抢救假死状态的患者,及时维第一,能够及时地抢救假死状态的患者,及时维护人的生命。护人的生命。 第二,为处置大脑处于不可逆昏迷状态的患者提第二,为处置大脑处于不可逆昏迷状态的患者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也减轻了家庭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和社会的负担。 第三,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为解决器官移植第三,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为解决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开辟了新的途径。的供体来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四,脑死亡标准的设立,还涉及医

34、学界之外的第四,脑死亡标准的设立,还涉及医学界之外的其他部门,如人寿保险、遗产继承、纳税、其他部门,如人寿保险、遗产继承、纳税、 民事和刑民事和刑事诉讼等问题的解决也都有所帮助。事诉讼等问题的解决也都有所帮助。 (二)安乐死及其伦理问题(二)安乐死及其伦理问题1 1、安乐死的含义、安乐死的含义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dlasia)(euthdlasia),是好与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是好与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好死好死”。 我国原译为无痛致死术,现在通译为安我国原译为无痛致死术,现在通译为安乐死,即安乐地死亡。乐死,即安乐地死亡。 2 2、安乐死的道德问题之争、安乐死

35、的道德问题之争(1 1)支持安乐死的理由)支持安乐死的理由 安乐死是临终病人的权利;安乐死是临终病人的权利; 安乐死符合生命质量和价值原则;安乐死符合生命质量和价值原则; 安乐死符合社会和家庭利益;安乐死符合社会和家庭利益; 安乐死是人类自身生产文明化的必要环节。安乐死是人类自身生产文明化的必要环节。(2 2)反对安乐死的理由)反对安乐死的理由 安乐死违背人道主义原则;安乐死违背人道主义原则; 安乐死会错过安乐死会错过“三个三个”机会:病情自然改机会:病情自然改善的机会;继续治疗可望恢复的机会;新技术善的机会;继续治疗可望恢复的机会;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使该病得到治疗的机会;新方法的产生使该病得

36、到治疗的机会;安乐死会阻碍医学对安乐死会阻碍医学对“不治之症不治之症”的攻克;的攻克;安乐死会被滥用。安乐死会被滥用。(3 3)实施安乐死需要研究和注意的问题)实施安乐死需要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要加强宣传、更新观念要加强宣传、更新观念要加深、加快安乐死立法的理论研究要加深、加快安乐死立法的理论研究要制定实施安乐死的制度和程序要制定实施安乐死的制度和程序(三)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三)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1 1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关怀的概念 (1)1)临终关怀的含义临终关怀的含义 是对身是对身患绝症必死无疑的病人临终前给予患绝症必死无疑的病人临终前给予关怀和安慰的一种综合性卫生服务行为。关怀和安慰的一种

37、综合性卫生服务行为。 (2)(2)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关怀的对象 是身患绝症已救治无效的面临死亡的病人。是身患绝症已救治无效的面临死亡的病人。(3)(3)临终关怀的性质临终关怀的性质 是属于社会医疗服务,隶属于第三产业。是属于社会医疗服务,隶属于第三产业。(4)(4)临终关怀的范围临终关怀的范围 必须是在特殊医院中接受临终服务者必须是在特殊医院中接受临终服务者, ,非在非在家庭中对病人的照顾。家庭中对病人的照顾。 (5)(5)临终关怀的宗旨临终关怀的宗旨 以提高、完善临终病人有限生命质量为宗旨,以提高、完善临终病人有限生命质量为宗旨,使之:使之: 在肉体上缓解病痛在肉体上缓解病痛心灵上保持安宁心

38、灵上保持安宁在生活上得到照料在生活上得到照料在权利上获得保障在权利上获得保障在人格上得尊重在人格上得尊重2 2临终关怀的社会伦理意义临终关怀的社会伦理意义 (1)(1)它是人道主义在医学中的升华;它是人道主义在医学中的升华;(2)(2)它体现了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它体现了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 命价值的统一;命价值的统一; (3)(3)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3 3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关系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联系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 (1)(1)相同点相同点 服务对象面临的都是必死无疑的服务对象面临的

39、都是必死无疑的绝症及重大疼痛患者。绝症及重大疼痛患者。 (2)(2)不同点不同点 临终关怀临终关怀 安乐死安乐死是贯穿生命全过程的医疗是贯穿生命全过程的医疗 是为临终关怀打上是为临终关怀打上 卫生服务卫生服务 完整的句号完整的句号是优生工程是优生工程 是优死工程是优死工程是强调活的尊严是强调活的尊严 是强调死的尊严是强调死的尊严是死亡前的过渡期是死亡前的过渡期 是主动实施是主动实施是实施际遇上宽泛、恢宏是实施际遇上宽泛、恢宏 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不需立法不需立法 需要立法需要立法是病人能自感活的价值是病人能自感活的价值 是病人感到自己生命是病人感到自己生命 无质量的痛苦无质量的

40、痛苦 (四)安乐死和临终关怀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四)安乐死和临终关怀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1 1、安乐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安乐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安乐死的现状安乐死的现状安乐死发展存在的问题安乐死发展存在的问题 (1 1)安乐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安乐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 复杂的问题。复杂的问题。 (2 2)安乐死立法难,依法更难,执法难上加)安乐死立法难,依法更难,执法难上加 难。总之,安乐死之路是艰难的。难。总之,安乐死之路是艰难的。我国安乐死立法现状我国安乐死立法现状 1989 1989年,卫生部在研究七届人大代表建议年,卫生部在研究七届人大代表建议安乐死立法的提案后答复:

41、安乐死立法的提案后答复:“安乐死安乐死”是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死亡类型,它既是一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死亡类型,它既是一个复杂的医学、法学问题,又是一个极为个复杂的医学、法学问题,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伦理问题,因此制定敏感的社会、伦理问题,因此制定“安乐安乐死死”法规目前条件尚不成熟。法规目前条件尚不成熟。v19941994年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年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和19951995年八届人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都有代表联名提案,建议就大三次会议上都有代表联名提案,建议就“安乐死安乐死”立法。立法。v19961996年,上海市人代会上年,上海市人代会上2424名代表提出名代表提出“建议制定上海市实施建议制定上海市实施安乐死安乐死法规法规”的议案。的议案。2 2、临终关怀的现状与前展前景临终关怀的现状与前展前景临终关怀的现状临终关怀的现状临终关怀当前存在的六个问题临终关怀当前存在的六个问题(1 1)服务机构偏少;)服务机构偏少;(2 2)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3 3)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模式单一;(4 4)医疗政策支持不足;)医疗政策支持不足;(5 5)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缺乏;)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缺乏;(6 6)出入院标准的界定也不相同。)出入院标准的界定也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