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培一体化条件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4307901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研培一体化条件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研培一体化条件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研培一体化条件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研培一体化条件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培一体化条件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B 级一般课题结题报告 研培一体化条件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新时期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目前国家最新的教育统领文件,它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其中还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 略定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也在于教师

2、,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而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抓住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是抓住教师队伍的建设,所以造就一批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21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提到:全面推进中小学继续教育要以全员培训为目标,突出骨干教师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建设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结 构的不断优化。骨干教师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驱动、稳定和 促进的作用,能够影响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带动教师群体共同进步,推动整 个集体的工作,稳定并提高整

3、个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教师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所以培养骨干教师是解决中 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在当前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尤其要抓 紧培养中学青年骨干教师。所以造就一批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21 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 而传统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一般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为主导,由上而 下地推行实施。而这个课题所研究的模式,是由基层学校自发推行实施,更具有 普遍性,这就是本课题的创新意义。2、本校的现实处境及前景追求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海珠区的东部薄弱学校,经过多年的艰苦奋

4、斗,由一间相对薄弱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市一级中学。2007 年,学校有专任教师77人,其中高级教师仅有1人,占了全校专任教师的1.3 ,中级教师 56 人,占了全校专任教师的72.7,35岁以下的教师39人,占了全校专任教师的50.6,教师队伍的发展还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缺乏骨干教师的引领,所以培养新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是迫在眉睫。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才流失越严重。我校是城 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几乎每年都有优秀教师想调动,调往市中心的重点中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必须加快速度培养中学骨干教师,扭转这个被动的 局面,化被动为主动。而且中学教育发展的需

5、求与中学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着差距。 目前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必 须抓紧培养中学骨干教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二)课题的基本学术观点1、研培一体化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涵义与价值探索骨干教师的培养的模式,是一条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实施经过了一段时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因 此,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加快学校骨干教师成长的速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水平,推动新课标进一步实施,这是当前学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 教师专业化的大势所趋。而结合学校的实际,以校本研培一体化来促进教师的专 业化成长,“研培一体化的培养模

6、式”,其本质特征是校本教研。这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教师为主体,融研究和学习为一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其宗旨是针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校长的带领下,教师与有关的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人员形成合作伙伴,在实践中创建自立、有效、适切的教育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培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在学校的层面上展开的,是学校行为。一方面,学校通过这个模式的探讨,致力解决学校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即教师群体所碰到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这个模式强调团体合作和团体互助精神,学校积极创造平等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同时,这个模式还强

7、调教师即研究者,还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教学改革的问 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把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 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在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 方式。2、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基本模式的文献研究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 为是专家的“专利”。教师即使有机会参与研究,也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的弊端,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研究 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教育实践上

8、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Stenhouse,L.)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观点:教师即研究者。后来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而英国学者、斯腾豪斯的同事埃里奥特(Elliot,J.)认为,尽管斯腾豪斯鼓励教师成为研究者,但在实际做法上许多课程研究方案均是由课程专家或学者提出来的,教师所做的只是验证假设,而没有彻底解决促进教师专业自主的问题。所以,埃里奥特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行为研究者”,教师不应再把可能带有偏见的“专家”思想视为当然,而应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提出问题并着手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评价,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才能获得专业自主

9、和发展。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Kenmis,S.)在斯腾豪斯提出的“教师即研究者”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解放性行为研究者”,教师不是在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展开研究,而是在教师自己的共同指导下展开研究,专家只是帮助形成共同体。这种情况也保障了教师对研究过程的充分介入,这一过程也使得教师“解放”自己其专业,从而获得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校本培训(schoolbasedinservicetraining),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实行教师教育发展计划,强调从事教师教育

10、的机构与中小学校共同合作,形成伙伴关系,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英国提出了“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培训把 80%的时间放在中小学进行,欧美各国都注重对教师的培养,重点加强 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关于“骨干教师”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是 比较缺乏。我国的校本在职进修起步于 90 年代后期,是伴随着“八五”师资培 训的进程而逐渐探索形成的。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骨 干教师培养,广东省于 1997 年启动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 核心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 兴行动计划(1998.12.24)中的“跨

11、世纪园丁工程”提出“1999 年、2000 年, 在全国选培 10 万名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其中 1 万名由教育部组织重点 培训)。”当前,国内外关于教育科研回归到学校的理论研究是比较丰富的,国内各级行政部门培养骨干教师的实践探讨也很多,但是,作为基层学校如何有效的利用研培一体化的模式来培养骨干教师的研究还不多,而研培一体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有效的研培一体化,培养骨干教师,还有很多探索的空间。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设计(一)研究的目的与目标1、完善研培一体化机制,架构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2、提高骨干教师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是培养一支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

12、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具有较高素养,有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的价值追求,使他们能在教育历程中敢于自我超越,自我提升, 将教师职业变成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二)研究的内容1、研培一体化条件下,骨干教师培训的基本策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逐级而上的,都经历过一个个“关键事件”。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必须为他们搭建飞翔的舞台。学校要尽其所能,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唤起骨干教师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2、骨干教师培训的常规形式理论培训与实战培训相结合;师德培养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的互动结合;拓展视野与内涵修身相结合;师徒结对与优劣互补的结合;传统继承与

13、现代创新的结合。3、构建校本骨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对各个阶段的骨干教师 培养规划出台细则,明确骨干教师评选、实施、考核等细则,每一位骨干教师的 发展营造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相信和挖掘骨干教师的潜能,激发其 积极性,努力将骨干教师个体的发展与学校整体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4、骨干教师管理及评价良好运行机制的研究。学校虽然意识到只有提高骨干教师数量,才能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 展。然而,在实践中,尤其是在骨干教师的选拔及效果评估、经费投入的走向、 实施内容等环节,学校仍缺乏积极有效地的制度管理,难以保障效果。骨干教师 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的

14、同时,学校应让骨干教师享受更多的权利,以此激励 骨干教师在学校发展上不断发挥显著作用。例如,我校在劬劳中学聘用制岗位津贴分配方案(又名“二次分配方案”)中明确了关于教师参加科研、论文及教 学设计(获奖或发表)、学科技能竞赛的绩效加分,从本质上直接给骨干教师以 待遇上的激励。(三)研究设计1、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和查阅有关该课题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已有的经验,特别是具有实效性 的结论,结合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吸取成功的 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的基础。(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课题研究的活动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 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尝试

15、培养出教学或科研的骨干教师。(3)问卷调查法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在课题研究前测,实施课题研 究后测,实验得出教师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能否符合骨干教师的标准。(4)经验总结法在平时的课题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2、课题研究的对象劬劳中学全体教师3、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7年9月)选题、制定课题的方案、课题人员的分工、课题申报、立项(2)前实施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开题论证、初步形成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中期成果分析(3)后实施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建立并完善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16、(4)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0月)各类课例的整理和出版、收集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出版课题论文成果集、成果鉴定(5)推广阶段(2010年11月起)总结经验,继续实施,不断深化,推广成果三、研培一体化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一)模式程序骨干教师形成一般在参加后的5-12年期间,这是教师在顺利适应教育教学 工作以后,在教育教学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方面逐渐积累的时期, 也是一名青年优秀教师逐渐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并且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针对我校有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班主任工作效果显著,但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较低,未曾在教学中真正开展科研课题研

17、究;未能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中研,以研促教;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较少,无从下笔;教育教学中缺少教育理论的支撑。提高这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关键,所以我校提出研培一体化条件下培养学校骨干教师,使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有机融合在一起实施,在研究和培训中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使其成长为我校新一批的骨干教师,增强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归纳出研培一体化培养骨干教师的模 式的实施环节:(二)模式策略1、确定培养对象2007年6月,要求我校教龄在5-10年的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填写青年优秀教师考核评价表(见附录1),根据教师填写考核评价表的具体情况,选取了部分青年优秀教师作为本次主要的培养对

18、象,课题研究三年后,尝试使其 成长为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新一批骨干教师。确定的培养对象有:语文科5人,数学科5人,英语科2人,政治科1人,物理科 2人,化学科1人,地理科1人,生物科1人,电脑1人,历史1人,一共是20 人。2、选定研究问题学校研究的课题有五个课题,分别为:1、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2、学习习 惯的养成教育;3、毕业班新授课与考点复习有机结合的研究;4、感恩教育的探 索与实践。3、实施课题研究各子课题按照学校总课题的计划和本课题的计划进行课题研究,在实施过程 中,子课题积极召开子课题组的课题会议和举办各种活动,其中有效课堂教学组 开展说课比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组举行关于学

19、习习惯的写作大赛,感恩教育组 举办感恩活动和感恩主题班会比赛,生物实践组开展实验比赛和化学考点有机结 合组举行化学竞赛等等。课题组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原始资料,如会议记录、公 开课记录、调查问卷和教师学生的作品等等,建立子课题的档案资料袋。4、课题专题讲座针对我校子课题的实际情况,邀请相关专家做课题的相关讲座,特别是广州 大学的聂衍刚博士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了详细的阐述,对每位教师有实 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对子课题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广州 市教科所的万华老师作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和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讲座,从课题的 开题、课题研究的实施到课题研究的结题等八大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

20、指导,特 别介绍教育叙事研究比较适合教师的教学实际,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研究,记录成叙事研究报告,真实深入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 思考;还邀请了区教育发展中心的教研员李宪老师对如何听课和评课,探解课堂 现场的真谛,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如何做好听课的记录,使听、看、记和思有 机结合。5、骨干教师培训(1)参加海珠区的骨干教师培训2009年10月,我校数学科的骨干教师曾辉玉、林遂香老师参加海珠区中学 数学骨干教师北师大培训,学到数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等等;2010 年 3月,我校英语科的骨干教师何启致老师、数学科的陈杰老师和语文的

21、陆慧凌老师参加广州市心理健康培训,学到教学心理学和班主任心理学,在课堂上遇到突发的情况,结合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该如何处理问题,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够更有效的进行;2010年5月,我校语文科的骨干教师卫雾珠老师参加海珠区中学语文的骨干教师培训;学到语文学科的最新教学理论,语文新教材的处理方法,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教材,使语文教学具有实效性。(2)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学校除了邀请教育专家开展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还开展校本培训。 定期召开初三毕业班的教学研讨会和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研讨会,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在研的每一个课题进行 中期成果汇报,让学校教

22、师学习本校的老师是如何做课题研究,取得哪些成果; 对每个学期的区统测后,学校召开各学科质量分析会,教师针对本学科存在的问 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还召开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交流会等等。6、实行师徒制每年的新教师都会安排科组里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做新老师的师傅, 新老师这三年里要跟师傅学习备课,上课以及其他问题,规定要互相听课,提出 意见,新老师要细心修改,师傅要帮助新教师了解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重点难 点的把握等等,指导新教师提高教学常规能力,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教学策略 和课堂教学机智,培养新教师组织课堂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每学年结束时必须填 写师徒总结表。师徒结对是良方,学校为了促进

23、骨干教师的培养,实行师徒结对 策略,以老带新,以新促旧。让本校的原有骨干教师和本校的年轻教师结对做 “师 傅”。前者,让年青教师通过师傅的指导迅速成长,同时让本校的骨干教师身上压担子,一定的压力可以促进人的成长,为了给徒弟更多更好的指导,其自身必 须更努力地学习,提升自己。而年轻教师具备有冲劲、现代信息技能强、对学生 亲和力更好的优势,对老骨干教师可起到互补的作用。为了尽快让青年教师适应 教学工作岗位,并逐步走向规范。学校一般做法是,在学期初,为他们精心挑选 了“师傅”,由工作认真、教学成绩突出的中老年教师与新教师结成了“一帮一” 的师徒对子,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让新手不会手忙脚乱和迷茫

24、。现在已 经成为习惯,在学校人数多的科组内流行“拜师傅”的做法,例如我校的数学科、 语文科就是如此,年青的教师很虚心、年长的教师也很坦然,科组气氛融洽。7、拓宽视野,修炼提升学校利用一切机会拓宽骨干教师的视野。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该学科若有市区级的骨干研修培训活动,学校应积极的让本校的骨干教师参与研修活动。例如我校选派了何启智、陈咏虹几位年青教师到香港参加英语教学精英班研学,选派了林遂香、曾辉玉老师到北京参加中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去年学校还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深圳海滨中学学习“东庐”经验等。在参与的过程中,视野在交流中拓宽了,技能在观摩中提高了。另外,学校寻找机会委派骨干教师到国外学校学习锻炼

25、,吸收外来经验,提升运用到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本校其他教 师起到了辐射作用。对于在职教师参加教育硕士进修,学校也是不遗余力,现在 我校去读教育硕士的老师越来越多,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学历层次结构,笔者亦曾 是多年前首批获准此项进修的受惠者。视野拓宽的途径还可采取校际间的交流, 加强本区域内或跨市跨省的学校交流,建立手拉手结对子的两所学校联谊交流机 制,让骨干教师的接触面更大,互补而容纳。例如,我校与南武中学的结对子机制就实行了几年,还有与香港龙翔中学的交流以及与从化旗杆中学的交流等。学 校今后将借助更多的途径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拓宽视野,修炼提升。8、创设平台绽风采当骨干教师培养进入一定的阶段

26、后,学校必须给他们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 发展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专业。 骨干教师的发展也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一些契机。比如,对于在课堂教学方面有 特长的老师,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市区级层面的教学研讨会、公开展示课等方法, 总结提炼骨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同时选送他们参加市区级的优质课评 比,提高他们在同行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对于科研方面的骨干,就应该创造 条件让他们主持或者参与一些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科研 的能力。学校还可以设立“教师讲坛”不定期地让骨干教师在全校教师面前展示 自己的风采,例如,我校结合科研课题,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网

27、上劬劳论坛,让 老师们随时能交流或共享教育教学心得。此外,鼓励教师外出参赛,尽量提供参 赛援助,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让教师争取多点炼胆练兵的机会,同时在多参 赛的几率上自然获奖就多,老师们的信心就更足了,非常有利于骨干教师的成长。 例如,学校积极推动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的教学技能竞赛,并为之创设条件, “团 体作战”的形式对参赛老师进行扶持,在08年“海教杯”的讲课评比中获得“6 人参赛,6 名获奖”并都是一二等奖,是区里参赛获奖率最高的学校,这些老师 后来都成为了骨干教师,其中林遂香老师还提升为学校中层干部。另外,提供教师的展示舞台还可以定期出版教师的论文集,通过联系某些有影响的教育杂志单位帮

28、助出版学校的论文集,让教师们写得较好的文章得以发表,展现自我。从而促其勤于练笔,研究理论,再次学习。这样教师在“风采绽放”的 过程中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体味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三)模式的制度保障对中学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评价是关键,考核为培养活动和评价活动服务, 评价是最后认定服务,评价发挥导向作用。首先我们要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表, 分数达到80分才称为合格,优胜劣汰,以确保骨干教师培养的质量;其次,我们要为每一位培养对象建立成长记录袋,当培养对象在培养期(三年)满后,经 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然后,确定为骨干教师后,不是终生制, 而是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为三年,三年期满

29、后再进行重新考核评价,考核不合 格者,取消骨干教师称号;最后,建立奖励机制,学校对骨干教师在评先评优及 学历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在学校绩效中有所体现,以调动其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制度保障是关键,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对各个阶段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出台细则,明确骨干教师评选、实施、考核等细则,每一位骨干教师的发展营造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相信和挖掘骨干教师的潜能,激发其积极性,努力将骨干教师个体的发展与学校整体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我校,能积极参与课题的一般都成为骨干教师,对于他们完成 科研课题资料,学校每个学期期末奖励 4 个绩效分,从而给骨干教师注入了动力

30、,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能在市区教研会担任理事的老师给予一定经济和时间保 障,在“二次分配”的福利制度上与一般教师有所差别。近年来我校的区市教研 会理事人数增加了12%,有个别教师已经在区域内小有名气。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理论成果1、建构了“研培一体化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 2、制定了一套科研管理制度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日常管理制度、课题档案制度、经费保障制度 和课题研究奖励制度等方面,详细的制定了具体的科研管理制度。(见附录: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各类规则制度汇编);还有针对学校各学科组,制定了学科教研管理及评先制度,其中具体提到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的加分情况,以及区级 以上公

31、开课的加分情况(见附录: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各类规则制度汇编)。 骨干教师激励机制确实关键,任何权利和义务都是以对等作为平衡的。骨干教师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学校应让骨干教师享受更多的权利,以此激励骨干教师在学校发展上不断发挥显著作用。例如,我校在劬劳中学聘用制岗位津贴分配方案(又名“二次分配方案”)中明确了关于教师参加科研、论文及教学设计(获奖或发表)、学科技能竞赛的绩效加分,从本质上直接给骨干教师以待遇上的激励。这样起到的作用不可小看,我校的青年教师也好,老教师也好,都能比较积极地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都敢于放手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从而得到锻炼。(二)实践成果1、教师的发展我们学校通

32、过校园网的互动交流和各教研组的学习,提高教师相互交流、相 互提高的积极性,开展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教师介绍自己教育教学经验,在教 学过程中如何作课题研究等等,在校内构建一个学习、研究、探讨的学习模式, 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学校还邀请专家来我校做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讲座,比如广州大学教授聂衍刚教授做关于有效教学的讲座、广州市教科所万华老师做关于如何撰写课题的开题和结题报告的讲座等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聚焦教学课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我们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切入点。我校每个学科定期召开科组讲课比赛,学校还每年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在平 时的工作中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在 2008

33、 年海珠区教师课堂教学“海教杯”课堂教学比赛中,有 6 位老师获奖,其中语文科温俞和数学科林遂香两位教师获得一等奖,英语科陈咏虹、音乐科的林筱静老师和政治课的黄红冰老师获二等奖,英语科的林愫湫获得三等奖。我校还注重学习他校的教学经验,组织一批骨干教师到深圳海滨中学学习交流,学习江苏东庐中学的教学经验,学习如何快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主要是如何编写和使用讲学稿;还有组织“同根同心”穗港两地奥数交流,香港龙翔中学来我校交流学习奥数,我校杨卓华老师为香港学生介绍奥数的起源的一节生动的理论课,林遂香老师的互动的数学趣味游戏课,还有司徒老师和周春光老师组织的康体活动课,深入学生的欢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

34、精神,通过这次活动,加深香港中学师生和我校师生的感情。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每年论文获奖的数量都成正比例增长,其中梁松添校长撰写的论文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校本培训在中国名校文化博览的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吴广帜主任在海上明珠大学堂杂志发表 论文针对中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一些思考 ;陈咏虹老师在现代教育理论创新 与实践中发表文章初中英语阅读课学案教学初探并获二等奖;陈燕玲老师 在教育改革一创新问题研究中发表文章初中化学的探究式教与学的思考与 实践等等,具体如下表:2007年我校教师是区中心组成员只有2人,占全校教师的 2.5 %,实施课题 研究三年后,2010年我校教师是区中心组成员增长到8人

35、,占全校教师的 8.9 %,并且承担区的公开课,在区教研是交流教学经验和复习建议,还参与论文宣读。 2007年我校的教师进修教育硕士只有3人,占全校教师的3.8 %,实施课题研究 三年后,2010年我校教师是区中心组成员增长到9人,占全校教师的10%。具体数据如下表和图:2、学生的发展近三年来学生获奖的数量日益增加,无论是区级,还是国家级,都有不同程 度的增长,特别是2009年广州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南越国 VS 古蜀国” 历史人物原创 COSPLAY 大赛,我校徐丽老师指导的杜宇化鹃获得海珠区初赛一等奖,和珠江中学作为海珠区的两支代表队参加广州市的决赛,我校获得三等奖,其中初一(7)的

36、区倩鸣获得最佳台风奖。具体情况如下表:劬劳中学学生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除了竞赛获奖明显增加外,学生的中考成绩 也提高了,主要以我校近三年的学生中考各科平均分和总分来说明情况。2007 学年至 2009 学年中考各科成绩统计表2007 学年至 2009 学年中考各科成绩统计图由上述统计表和统计图中可发现:(1)实施课题研究的三年来,我校学生的中考成绩稳步上升,在海珠区参加中考 的 37 所中学中,2007 学年我校的总平均分排名区 21 名,2008 学年我校的总平 均分区排名上升到 16 名,2009 学年我校的总平均分排名上升到区 14 名。(2) 参与学习习惯养成

37、教育课题研究的语文科,2009 学年的语文中考平均分达 到 92.84 分,比 2007 学年的语文中考平均分进步了 10.29 分,语文成绩区排名 由 28 名上升到 17 名。(3) 参与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数学科, 2009 学年的数学中考平均分达到 92.84 分, 比 2007 学年的数学中考平均分进步了 7.76 分,数学成绩区排名由 21 名上升到 12 名。(4) 参与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英语科, 2009 学年的英语中考平均分达到 64.37 分,比 2007 学年的英语中考平均分进步了 14.26 分,英语成绩区排名由 24 名上升到 14 名。(5) 参与有效课堂教学

38、课题研究的物理科, 2009 学年的物理中考平均分达到 86.07 分,比 2007 学年的物理中考平均分进步了 10.25 分,物理成绩区排名由 25 名上升到 15 名。3、学校的发展课题研究是一所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教育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2003 年,我校顺利完成区级课题“研究性学习”的结题验收;2004 年成功申报了区 级课题“主体成功差异”中差异组的子课题,其中我校数学科的子课题的结 题报告发表在“主体成功差异”课题结题报告成果集中,并荣获二等奖,语 文科陆慧凌老师的论文荣获二等奖。吴广帜、孙静吟老师参与区级重点课题初 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效复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并成功结题,

39、产生一批成 果;而有不少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在市、区获奖并宣读,例如,吴广帜和林遂香 的论文在广州市校本行动研究评比活动中宣读, 黄莉老师的论文在海珠区教研中 宣读交流。 课题研究营造了学校的研究性学术文化氛围,培养了教师的教育科研 意识和能力,让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为了推动课题的深入研究, 促进群众性教育科研新格局的形成,学校提出人 人有课题,人人参与,人人研究,人人有成果,人人有转变。学校以各种考核评 价制度激励教师参与各种培训和竞赛活动,推动校本教研,使课题研究密切结合 学校教育教学实际。 教师参加科研活动本身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开展科研活动,我校的教师从知识型向创造型、从

40、经验型向研究型进行转变。全体教师相 互学习、共同研究的氛围日渐浓厚,各子课题的研究已有了初步成果,突出了特 色,体现了亮点。还收集教师的课题成果出版劬劳中学课题成果集 (2010) 。 从 2007 年到 2009 年, 我校中考成绩突出, 多次被评为海珠区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特别是 09 年中考,700 分以上的学生有 30 人,最高分 775 分。我校教学成绩连 续几年得到稳步上升,一直位于同类型学校的前列,并且,从劬劳中学毕业的学 生都人品纯朴,知礼仪识廉耻,所以周围小学的推荐生都到我们学校里,改善生 源,扩大学校的辐射作用。五、反思与展望骨干教师的培养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

41、。骨干教师的考核制 度是有效督促骨干教师持续发展的保障。如果没有过程的监督,骨干教师的培养 就可能流于形式。定期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起到过程督促作用,同时,骨干教 师的考核也应明确权力与义务, 对考核合格以及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以此激励 教师不断努力发展自我。学校也应从长远规划中明确骨干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 展,在学校的三年规划、学年计划等文件中以重要内容出现,并有其延续性。 骨干教师的培养并不是孤立的,它不仅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而且是 学校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是教师,惟有赢得教师, 才能赢得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惟有教师群体素质的提升,才能促进学校的持续发 展, 希

42、望通过骨干教师的培养来打造一支具有良好师德、 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 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后续主要 研究:1、将部分骨干教师培养为学科带头人;2、骨干教师管理及评价机制继续 完善。 “培养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致模” 。培养需要模式,但不能模 式化,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我们在借鉴别人的 培养模式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改进。参考文献: 1 冉乃彦.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高尚刚,徐万山

43、.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 闫祯.试谈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激励和培养 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8) 5 胡中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科林兰克希尔.教师研究:从设计到实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附录 1: 表1:所确定的青年优秀教师所研究的课题内容附录2:表2: 研究的教师对象取得的成绩 附录3: 表3: 教师论文突出的代表性成果 附录 4: 陈琼琳 劬劳中学青年优秀教师评选条件 1、热爱教育和教师工作,热爱学生,对自己要求较高,积极进取,虚心好学, 工作认真负责,服从学校工作

44、安排,具有一定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教育教学基本功较好,能够运用基本的教育理论 和教学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很快站稳讲台,并显示出较强的可塑性; 3、在学科教学比赛中获得过校级以上的奖项; 4、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成绩较好; 5、得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附录 5: 劬劳中学骨干教师评选条件 1、热爱教育的教师工作,热爱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积极主动,形成比较成熟的教 育观和学生管; 2、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初步形 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教学效果好; 3、每年承担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或观摩课,效果

45、良好; 4、渴求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曾承担 或参与校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有教育教学论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 获奖; 5、班主任工作成绩好,曾被评为校级以上的优秀班主任称呼; 6、在学科教学比赛中获得过校级一等以上的奖项; 7、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龄在 8 年以上,具有中学一级以上职务,在一线任教,具有良好 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8、得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附录 6: 劬劳中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1、忠诚于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了正确的教 育思想,形成自身的人格魅力; 2、具有广博的专业

46、知识和深厚的教学功底,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材处理、教法 15 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B 级一般课题结题报告 运用恰当自如,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有很好的调控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 个性和风格,承担过区级以上的公开课; 3、获得过校级以上“骨干教师”称号,获得过区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 4、在学科教学比赛中获得过区级以上的奖项; 5、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担任过校级以上科研课题的负责人,取得一定的科研 成果,在报刊发表过教育教学论文或在市级以上研讨会作过学术交流; 6、具有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成为学校 教育教学骨干; 7、在教师群体中具有相当高的威信,成为教师群体中的优秀者,并成为校领导和上级部门 所接受、认可。 8、具有中学高级职称,在一线任教,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