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4302652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工作理念(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学校德育工作理念学校德育工作理念学校德育工作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主体性投入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的兴起,正改变着社会形态、社会理念等方方面面,体现在谁拥有更高素质的人才,就意味着谁掌握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意味着谁就能在21世纪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对学校教育及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成绩是可喜

2、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1)德育体制简单化。一是以管代导。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服从管理,遵守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二是主客体颠倒。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三是目前的德育工作还基本上以学校包办为主,家庭和社会没有和学校形成有机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社会环境没有充分净化,所以往往造成“在校教育三年,出校变坏三天”的现象屡屡发生。(2)德育内容过于传统和陈旧。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一是在确定德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不同的教育

3、对象而提出适度的要求,缺乏可接受性,尤其是缺少一些高品位且又使人信服的权威读本;二是不能把握德育内容的基础性,不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守法和用法意识,自学遵守社会伦理规范;三是不能坚持德育内容的一贯性,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3)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和生硬。德育实施者只局限于用一种单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去要求受教育者,把对某些现成的道德规范的掌握等同于德育的全部。以“注入式”为主的教育方法和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只能是迫使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从而使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挫伤甚至消失。(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

4、不仅要继承传统德育内容,还要结合时代特征拓宽德育空间,深化德育内容在现有条件下,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可以突出以下主要内容:(1)开展系列教育,推进终身全面素质教育。针对目前中学基本实行封闭管理的实际,可以进行“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治,人格自尊,精神自强”的“五自”教育,确保教学生活学习秩序正常进行;在我校就推出了“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的“三比三不比”校训教育,勤学之风再掀*。(2)开设专题讲座,照亮青春路教育。知识经济社会中,形成的是“知识驱动”,通过获取新知识及获得公众认可的驱动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做出更大贡献。当今一代,思想活跃有余,意志坚强不

5、足,他们观念开放,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社会,常常会迷失自己。学校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经常开设不同内容的讲座。如“青春永恒”、“拨亮心灯,拥有健康”、“十八岁,人生的新起点”、“自信、勤奋”等专题讲座,通过讲座教育学生成为有政治头脑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3)点燃青春的火把,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推崇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价值观念的核心。*同志曾经振聋发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即人的现代化。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开发,都依赖于学校德育工作。学

6、校德育工作应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和科学精神来实现。(4)正确疏导,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拓宽德育渠道,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功能也成为必需。在过去,我们用“堵”的手段,禁止的方法防止腐朽及黄色的思想蔓延,在信息化社会,已经不现实。当今学校德育应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明辨是非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德育实效性。通过网络触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真实思想,根据学生特点,掌握热点、焦点和心理动态,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德育工作的娱乐性和针对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三)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的新思考21世纪

7、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时代动力的崭新世纪,人才培育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特征。新世纪的人才尤其要重视德育工作,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与成才的摇篮,学校人才培育政策必须与国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际接轨。在知识经济时代浪潮中,德育工作创新研究是一个常出常新的课题。现在结合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工作方法和手段的与大家共同探讨,主要可以从五个“转轨”加以探索。(1)在教育目标上实现从里智轻德到德才兼备的转轨。要成才,必先成人。一个缺乏深厚的爱国情感,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缺乏必要的纪律和法制观念的青年,即使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甚至还会用他的知识为求一己之私而危害社会。一直以来

8、,受“升学率”等急功近利社会气候的影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实施规范的教育体系,加强品德教育。如笔者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规划实施了以“在新世纪闪光”教育工作为基本方案的思想政治工作工程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具体、实在而富有操作性,实现了从重智轻德到培养德才兼备有用人才的转轨。这一闪光工作荣获了首届永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一等奖,并在湖南省内很多学校推广。(2)在教育途径上实现从重课堂传授到与实践结合的转轨。要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各方面知识,离不开课堂传授,也离不开社会实践。可以激活来自课堂的知识,

9、提高动手能力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3)在教育方法上实现从重知识继承到更重创新的转轨。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把创新教育与振兴我们民族,实现我国几代人的强国之梦联系起来。把创造教育作为突破口,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从而更好地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体系,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德育空间提出了开放性要求,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具有开放意识、开放的教育手段和开放的教育方式,促成德育空间的开放化。根据社会发展方向,在新时代条件下,空间模式应力主课内和课外结合,实行多渠道施教;主导与主体结合,坚持学生本位观;知识与能力综合

10、,倡导实践本源论三个结合,实现德育空间全方位开放,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4)在教育对象上实现只重学生到既重学生又重教师的转轨。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往往只是学生,而不包括教师。其实,教师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缺乏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缺乏敬业爱生的思想情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缺乏*意识和平等观念,那么他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爱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全体教师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整体的数育教学效果,切实承担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责任。要把教师师德建设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认清形势,苦练内

11、功,成为一名德育专家,从而适应日益繁重、复杂、艰巨和高标准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要在大众化、经验式的工作水平上来一个质的飞跃,经过努力学习实践,研究提高,成为学校德育理论工作或实践工作一方面或教学方面专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5)在教育着眼点上实现从重学生在校三年到重学生一生的转轨。从人的一生看,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人生影响最大,对人的理想信念起决定作用的是高中阶段教育。无论是从学生所处的当前极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角度看,还是从学生一生的发展阶段角度看,都呼唤着要不断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传统德育方法主要采用榜样示范法、说理疏导法、自我教育法、品德

12、评价法、情感陶冶法、品德实践法等。要求改变过去工作中存在的对学生在校期间考虑过多,学生毕业以后如何适应社会考虑过少;简单灌输多,有效引导少;被动应付多,主动出击少的状况。在现实中,学生能接受而行动有效的途径主要有校园文化建设、课外文娱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不断创新要求,实现学校德育方法的科学化。要求根据时代要求达到德育方法的多样化并各具特色,不能墨守成规、死板僵化,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增强直观性、可操作性、娱乐性和渗透性,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教育之中。改变这一状态,可以采取整体规划,全方位渗透,多样化引导的办法,在着眼点上由为了在校三年转向为了学生一生,方法上由简单灌输转为灵活多样,工作上由被动应付转向超前思考,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实现从重在校三年到重学生一生的转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