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结题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4277875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美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美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美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美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结题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优质文档中美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结题报告学 校:顺义第一中学课题组长:张晓明课题组成员:石润乔、高雅、林熠、张宇、刘洪淼、杨泽宇、赵昕指导教师:田玉红【内容摘要】民族节日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显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中美两国在长期的历程积淀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日文化,我们课题组以中美重大节日春节和圣诞节、中秋节和感恩节这四个代表着中国和美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差异的节日为探究对象,对它们在起源和形成、庆祝方式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方面进展探究。最终我们发觉中美节日的差异源于其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的文化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颇具神话色调及浪漫主义气息;美国的文化独特性缔造性强,具较强的现代化气息。关键

2、词中美重大节日春节、中秋节、圣诞节、感恩节 文化差异一、探究缘起在21世纪的今日,全球一体化飞速开展,因而中西文化也呈现出异彩纷呈,渐渐沟通的形式。此时此刻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见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特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见虚心慎重、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同等意识较强、家庭构造简洁,由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构造较困难,传统的华蜜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会,甚至损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为难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会为荒谬粗俗。因此,探

3、究文化差异,探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行无视的问题。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缘由和人们生活有亲密的联系, 它表达了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 寄予了人民对生活的酷爱。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需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点。二、探究内容中美重大节日春节和圣诞节、中秋节和感恩节,这四个在中西方颇为重要的节日,代表着中国和美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差异,我们将要对它们在起源和形成、庆祝方式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方面进展探究。三、探究目的和意义作为一名中国中

4、学生,探究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对我们来说不仅意味着跳出课本的束缚,拓宽视野,从而提高英语水平。更是我们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在不断探究中完善自己的一个必不行少的窗口。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协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敬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正确的交际效果。四、探究过程确定探究课题,做好课题探究打算,详细任务分工到人搜集中美节日的起源、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代表意义的资料,进展归纳整合。对资料进展深化分析,找出节日中隐藏的中美文化差异。汇总探究资料,整理探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五、探究成果一春节和圣诞节的文化差异1.起源和历史背景的

5、差异:春节: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起先,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起先的, 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始终持续到今日。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成功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运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运用

6、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必须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始终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教会起先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建议举办。而教

7、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那么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今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其实哪一天并没关系,重要的是应当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2.表现形式的差异:春节:食物:扫尘:门画: 春联: 爆竹: 拜年: 压岁钱:圣诞节:圣诞大餐:圣诞party: 圣诞帽: 圣诞袜: 圣诞卡: 报佳音: 3.代表意义的差异春节:原先的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8、”。立春是春季的起先,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古代统治者都极端重视这个节气。“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吕氏春秋孟春纪立春这一天,天子要率领百官到东郊迎接春天的到来。回到朝廷,接着要进展颁奖活动。这应当是春节的第一个意义。此时此刻的春节是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过去称“元旦”。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去春季三个月是正月、二月、三月。正月是一年中的首月,又称端月。这一月的第一天,其重要性,古代颇多论述。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董仲舒说:“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 。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

9、亲载耒耜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 汉书文帝纪: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圣诞节:圣诞节对传统的基督徒来说,是在庆祝耶稣的诞生。他们会在圣诞节的早上去做圣诞礼拜,以纪念耶稣和发扬基督的精神。不过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种群众化的民俗活动,是一个大家共享彼此对於家人、挚友甚至于他人的爱和关心的日子。它也象征着人们对于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感恩、银善、信实、温顺以及节制的期望。印象中,圣诞节好像应当在皑皑白雪中度过的节日,但是好玩的是,对住在南半球的人们,例如澳洲或南美洲的人们而言,圣诞节可是夏日的节庆呦!(二)中秋节和感恩节的文化差异1.起源和历史背景的

10、差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依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此时此刻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和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和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依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其次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很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展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

11、聚,因而又叫“团聚节”。 感恩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是美国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始终追溯到美国历史(american history)的发端。1620年,闻名的五月花(the mayflower)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the pilgrims)102人到达美洲(america)。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不可思议的困难,处在啼饥号寒之中,冬天过去时,

12、活下来的移民(settlers)只有50多人。这时,心地和善的印第安人(the indians)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协助下,移民们最终获得了丰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遵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确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协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在第一个感恩节的第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办盛大宴会。其次天和第三天又举办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特别成功。其中很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始终保存到今日。 最

13、初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确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1863年,林肯总统(president lincoln)把感恩节定为法定假日。到1941年,美国国会(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通过一项法令,把感恩节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2.表现形式的差异 中秋节:文人赏月: 民间拜月: 月光马儿: 兔儿爷: 玩花灯: 感恩节:感恩节食物: 感恩节嬉戏: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时时做些传统嬉戏。有种嬉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四周,每人发给针线一份。竞赛一起先,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

14、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还有一种玉米嬉戏也很古老。嬉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与竞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竞赛起先,五个人就快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与竞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人们最宠爱的嬉戏要算南瓜赛跑了。竞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那么是肯定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竞赛用的勺子越小,嬉戏就越有意思。3.代表意义的差异中秋节:有了离别,自然就有了思念之苦,有了这思念之苦的味道,就有了团聚的愿望和幻想

15、。中国人文化乡愁的这口心井,自古迄今,大抵从未枯竭过。遥远而亲近,古老而别致。 人们的怀旧心理往往由于时空的切换日月的更迭而拥有距离上的凄美感。像鸟儿找寻巢,像船儿找寻岸,游子们的心情多是归心似箭的。为了实现团聚的愿望和幻想,国人特地设立了一个节日来填补内心对团聚的企盼和憧憬。于是,中秋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具有特别文化内涵和时空意义的难解情结。这一夜,皓月当空,清晖万里,人们盼的是亲人的团聚,求的是亲人的平安。感恩节:起初的美国人过感恩节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虔诚的感谢上苍 一年来风调雨顺,使庄稼获得了丰收;二是忠心的感谢勤劳和善的土著人对自己的协助才保全了性命。社会开展到了今日,过感恩节的意义和方式

16、已拓展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和形式:一、亲人团聚。劳燕分飞了一年的家人从天南海北赶回来,会聚在一起倾吐衷肠。感谢亲人对自己关爱和付出。二、挚友聚会。共享美餐,共叙友情。三、同事联欢。感谢同事的问候和协助,感谢同事付出的努力使自己赖以生存的企业又平安安康的度过了一年。四、探望师长。感谢师长对自己的训诲、协助和关心。五、协助他人。尽自己的实力关爱和协助须要协助的人们,对生活和自己的职业充溢盼望和热忱。六、珍惜拥有。常存感恩之心,因为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是一个自私和可耻的人。要付出行动,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成长。三节日背后中美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

17、,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形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观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沟通的媒介。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相互加菜,在美妙的食物面前,表达了人们之间相互敬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缺乏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聚”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沟通,因而保存至今。和中国饮食方式形成显明比照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即把全部食物一一陈设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

18、的情感沟通,表现了西方人对特性、对自我的敬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聚餐的情调。中国的传统节日,根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行幸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年轻人必需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聚饭,要阖家共庆,阖家节日。即使是春节的相互串门拜年,也根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生疏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行想象的。即使是户外多人参与的扭秧歌活动,也只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没有全民狂欢的性质。此外,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表达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分于其他节日。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

19、饼等等。中国的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气,尊老爱幼,互叙亲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当接着发扬,所以国人始终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即使宠爱过洋节的人,也没有谁想要摒弃中国节。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和性、狂欢性、热情心情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特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和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表达了社会开展的须要、社会前进的势必,表达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和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相互沟通、群体参和、共同发泄心情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和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表达了人人

20、同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而在吃的方面,那么没有那些严格的要求,过什么节并不在吃的不同上。 节日风俗以旖旎的风情和独特的风貌展此时此刻人们面前,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具有显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包涵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构造内涵的价值。透过对中美重要的四个节日的探究,我们发觉:中美节日的差异较大,这是和其历史背景的不同为缘由的;而不同的表现形式说明中国的文化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颇具神话色调及浪漫主义气息,美国的文化独特性缔造性强,具较强的现代化气息。六、探究中的缺乏l 探究时

21、范围过于广泛,不懂得筛选信息,在探究春节时,大家搜集到了很多好玩的小故事,都兴趣盎然地一一阅读,但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偏离的核心内容,奢侈了时间。l 分析实力有待提高。通过了解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大家着实从这些五彩缤纷的资料中获益不少。但这并不能赐予我们思想上的升华。我们应从这些资料中得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一种思辨的实力,让思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l 表达实力有待改善。这或许是由于前两者的原因吧,我们在表达上也有着空洞,章法上的缺点。七、探究体会由于第一次进展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所欠缺。带着新奇,带着爱好,我们用高涨的热忱,充足的精力将每一项工作一一落实,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都

22、一一克制。但是在探究丰富多彩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发觉假设干问题。如“感恩节、春节这些传统的节日在更迭中是走向鼎盛,还是走向衰败的”“这些节日的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民族性格”等由于时间、条件的制约,我们暂无法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探究,但这将成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应思索的东西。张晓明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很好的发挥了团队精神,共同搜集资料,共同分析资料,共同整理,共同最终得出我们的成功。 这次活动虽然很累,又须要很多打算,但我们从探究性学习当中相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我想,这是最重要的。石润乔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各项实力都得到了提高,如搜集整理学问的实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动手操作的实力等。平常的学习,

23、多半都是教师的学问灌输,而此时此刻我们必需用自己的脑子和双手,将纷繁困难的资料查询出来、整理出来,为己所用。还要依据这些材料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找到表象下深藏的事物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客观公正地对待问题,用全面开展的眼光来分析解决问题。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无疑说明白在这种自学过程中他们的动手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林熠本学期的探究性学习已经圆满完毕了,但它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潜力发挥却是无穷的,它将漫长地影响着我们以后的学习。学问的重要性、实力的重要性也在我的心目中更进一步明确,我们再一次醒悟得相识到,只有持之以恒、耐性严谨才能有所成就,只有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才能发挥更大的潜力,只有

24、驾驭更多的学问和技能才能在时代的竞争中力争上游。高雅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树立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原来,像探究、创新这样的字眼,我们觉得很生疏,特别遥远。在我们拟定了提纲打算动手写论文前,我问过爸爸:论文应当写多少字?爸爸说像你们这样的论文3000字左右就可以了。我大吃一惊:3000字怎么能写得出来!爸爸笑着说:你遵照提纲写写看。不料一写,初稿就写了3000字,后来经过修改到达了4000多字。经过这次探究性学习课题的探究,一下子消退了和“探究”、“创新”的距离感,我们起先感到探究并不是特别神奇的事。这种意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将具有不行估量的踊跃影响。刘洪淼我的收获是了解了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根

25、本方法。虽然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探究过程还不是很标准,但我们对设计问卷、问卷统计、查找资料、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等主要环节都有了一些亲身的体验和初步的体会,对展板的设计制作也有了一些感性相识。赵昕我的收获是感到学无止境。平常各科的学习一般是先学学问再学学问如何用,有的学问学了以后一时还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往往只感到学问太多而感受不到学问的缺乏。而探究性学习正好是反过来: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再回过来找寻解决问题所须要的学问。这样我们才深切地体会到学问的缺乏,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课题探究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到学问不够用,在探究的实力方面也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如起先时对问卷调查得来的资

26、料不知道该如何概括,对查阅到的报刊资料不知道如何归纳,虽然后来经过努力完成了论文,但缺乏之处仍旧很多。这种学无止境的感受将鼓励我们今后更加努力地学习。张宇我的收获是深切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气,合作就是力气。探究过程就是团结合作的过程,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自不待言,指导教师的细心指导,班主任教师和其他教师的热忱关心,填写问卷的同学的踊跃协作,班里其他同学的大力支持,家长的关心鼓舞,学校供应的各种有利条件,都对课题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由衷地表示感谢。杨泽宇八、参考文献【指导教师点评】本课题是高一学生所做的第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选题是目前学生所关注的中美差异问题,在选题中他们选择了重大节日进展差异比拟。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进展提升,形成了探究成果。虽然成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突破,难能珍贵的是学生踏实严谨的探究看法,和指导教师和探究性学习教师一次次的沟通,使得此课题的探究使学生真正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