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说明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4181593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说明.精品文档.一、规划背景中共中央在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城乡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董家河乡的新农村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按照国务院和建设部关于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有关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睡仙桥村急需一个科学

2、、合理的发展建设蓝图予以引导,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村民建设自己家园的需要,集约居住,方便公共设施的改进,改善居住环境的需要。基于上述发展背景和条件,受信阳市规划管理局浉河分局委托,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承担了此次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任务。二、规划总则(一)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发展平原、丘陵和山区的多方位特色经济,强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的战略性发展的推动和服务作用。3、改善优化居住环境,配套农村各项设施,改善农村面貌和提升农村整体竞争力;4、结合当地经济实力,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到位,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二)规划原则1、整体的原则:睡仙桥村空间布局应既有利于自身整体的发展,同样有利于周边村镇的发展。在顺应整个乡域以及周边村镇空间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寻求村庄的发展。2、高效的原则:严格按实际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充分挖掘现有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改建与新建相结合,使村庄紧凑发展,节约基础设施布设的成本。3、强化用地的空间时序配置原则:规划布局要同时考虑土地开发的空间安排和时序安排,以保持各阶段用地布局的

4、相对完整与集中,以及对发展机会的适应性。4、方便的原则:村民主要的行为包括生产、生活、休憩、居住等,应在空间布局上体现方便性、丰富性、实用性等原则。(三)规划目标在2006到2020年间,依托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优势,发挥自身潜力,把董家河乡睡仙桥村建设成为一个以高效农业、高附加值乡村企业、经济农作物种植等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型中心村;建设成为一个功能结构合理,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聚居地。(四)规划期限近期 2006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3、村庄及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河南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5、信阳市

5、城镇体系规划(1998-2000)6、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7、董家河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8、董家河乡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9、有关睡仙桥村的基本材料及其他有关法规和文件四、村庄现状概况睡仙桥村位于董家河乡东端,东与南湾乡交界。环湖路从中穿过,位处信阳市及董家河镇区中间,各相距约13公里。全村现辖8个村民组,79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1400人;各组离中心居民点距离均约2至3公里。村中产业以生产茶叶、板栗为主。村部所在地现有居民300人左右,建成区面积5公顷。居民住房基本沿乡路两侧修建,建筑较新,建筑质量较好,沿

6、街设有经营小商铺。村部以北的小山下沿山势有一些居民住房,以平房为主。村部在过境路北侧东端,小学设置在村部北面小山,占地0.32公顷,现有学生140人。五、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以现有村部建成区为基础,以过境环湖路为依托,规划范围南起南湾水库,北到小学所在小山体,东起圆门,西到进罗湾组村路,规划区总面积约20公顷,其中,现农业生产用地约7.8公顷。六、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村庄建设沿环湖公路展开,进深偏窄。用地松散,人均占地面积偏大,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公共设施缺乏,市政基础设施大多还是空白;道路质量、环境卫生、村容村貌较差,造成了村民生活不便,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村庄的发展。七、村庄规划

7、布局(一)用地选择规划结合地形特点,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主要利用原村部周边的旱地,发展为可建设用地。(二)村庄定位睡仙桥村行政、文化、经济中心,农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三)村庄功能u 居住集中周边村组的居民居住,以居住功能为主。u 文体娱乐规划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场地等公共设施。u 小学扩大小学规模,为整个村服务。u 村部完善各类公共管理服务设施。u 商业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流通市场。u 企业预留企业发展用地。(四)村庄用地布局1、居住建筑用地参考本地民宅基地的标准为每户128平方米(8*16)。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0.19公顷,占总面积58%。住宅以二层单元式住宅楼为主。每

8、户均有独立的出入口,庭院环境以绿为主,为绿色生态村的住宅形式和环境做出典范。2、公共建筑用地规划公建用地1.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6%,人均10平方米。规划将村委会、卫生所、文化站以及商业服务网点等沿路布置,结合原有沿路建筑的改造,集中形成一个服务点,以便服务于全村。在环湖路南规划一集中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南北各规划沿街店面,经营日常生活、生产用品。3、道路广场用地1)对外交通睡仙村主要通过环湖路与外界联系,道路红线以26米控制。2)道路交通道路用地面积为2.52公顷,占村内建设用地的14.4%。采用格网式的道路结构,分二级布置:主干道:道路红线20米。次干道:道路红线12米。3)停车除在农贸

9、市场布置集中停车场外,在居民住宅后设置停车位,达到1/2的配备率。4、园林绿地规划绿化用地3.1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8%。1)公共绿地在村内安置六处公共绿地,公共绿地以开敞式公园的形式,为村民提供休闲、交往的绿色空间。2)道路绿地沿环湖路两侧各设置10米宽的道路绿带,形成“绿色生态走廊”。3)山体林地重点绿化规划范围内两处山体林地,形成村部绿肺,兼顾景观功能。4)滨湖绿带沿南湾湖岸设置10米宽的滨湖绿带,形成滨湖绿色景观、休闲步廊。规划新增居民322户左右,规划新增人口1300人,总人口达到1600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110平方米。(五)搬迁计划村名组别人口(人)与中心居民点距离(km)睡

10、仙桥中心村五组1502.5六组1002七组1903三组1602四组2003(六)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公顷)比例(%)居住用地(R)二类居住(R2)101958公共设施用地(C)行政办公用地(C1)014160996商业金融用地(C2)04528文体教育用地(C6)09656医疗卫生(C5)0050.3道路广场用地(S)25214.4绿地(G)31518合 计1756 100其他用地(E)244 规划范围总用地20.0(七)景观环境规划1、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重点加强村庄主要出入口与公共中心的景观环境建设,营造标志性景观效果。2)合理利用地形,形成地方特色。3)结合民俗民风,展示

11、地方文化,体现乡土气息。4)植栽树种以本地特色树木为主,注重季相景观,结合农业生产,体现乡村风貌。2、建筑风貌设计原则1)根据村庄整体风格特色、居民生活习惯、地形与外部环境条件、传统文化等因素,确定建筑风格及建筑群组合方式。2)村庄建筑风格应协调统一,并能体现地方特色。3)住宅应以坡屋顶为主,尽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联排住宅长度不宜超过60米。4)各类公共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和方便人的活动外,必须与村庄环境充分协调,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5)新建建筑应强调与原有建筑风貌的协调,反映地方特色。(八)住宅、主要公共建筑的标准1、住宅规划设计原则 1)住宅应以双拼式、连排式为主,积极引

12、导公寓式住宅建设,限制独立式住宅。2)住宅组团应避免单一、呆板的布局方式。应结合地形,灵活布局,空间围合丰富,户型设计多样。3)住宅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节能的原则,积极推广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4)住宅建筑风格应适合农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2、住宅平面设计原则1)平面功能应方便农民生活,布局合理。2)各功能空间应减少干扰,分区明确,实现三分离: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净污分离。3)应为住户提供适宜的室外活动空间。3、住宅立面设计原则1)立面设计协调统一,突出地方特色。2)外墙材料立足于就地取材,因材设计

13、。3)色彩应与地方环境协调,体现乡土气息。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预测农村人均日用水量为200升,则1600人用水量为320吨日。2)水源新建高位水池(由专业部门设计),并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供水。3)管网布置给水管网采用网状埋设,干管DN300从高水位出来沿主干道内侧埋设,其余DN200给水管也成网状埋设,以服务各片区。供水管网成环网布置。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本村排水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采用雨污分流制。2)雨水排放雨水规划根据就近排放的原则,各片区由雨水明(暗)渠收集后就近排入溪流或水沟。3)排污规划污水量预测污水量以总用水量的80%计,则日产生污水量为2

14、56吨日。排污设施和管网本村排污规划分近远期实施,近期采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过处理净化达到标准后就近排入各溪流或水沟。远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净化处理。本村排污管网的埋设遵循分片就近原则,布置DN400管道分片收集,就近排入简易水处理装置。3、供电规划1)负荷预测本村规划采用户均负荷法预测用电负荷指标取4kw/户。总户数为400户,由此估算用电负荷1600KW。2)供电设施10KV高压线路自东向西沿环湖路经过村部,规划安排配电箱一处。4、电讯规划规划远期村内电话普及率90%。在中心绿地附近设置邮政服务网点。九、环卫规划1、公厕设置无公害厕所8处,每所占地

15、面积30平方米。2、垃圾处理规划垃圾收集点4处,垃圾转运站1处,将垃圾运送乡镇垃圾处理场综合处理。积极鼓励农户利用生产的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3、能源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积极推进使用沼气、太阳能、秸秆制气等再生型、清洁型能源。村庄沼气工程由沼气建设专业部门统一规划、分步建设。4、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按以下指标进行控制:生活污水入库为二类标准,其他排放为三类标准;环境噪声为二类标准;垃圾综合处理率100%。十、防灾、防洪规划1、防灾规划村庄按照规范设置消防通道,主要建筑物,如成片住宅区、村部、幼儿园、沿街商铺、集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等应设置消防设施。2、防洪规划按照二十年一遇以上标准,安排各类防洪工程设施。图则1、 村庄位置图2、 建设用地现状图3、 土地使用规划图4、 建设规划图5、 道路交通规划图6、 景观环境规划图7、 综合管线规划图8、 分期建设图9、 刘湾小甘岭建设规划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