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4104545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论文摘要:黄鳝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网论文关键词:黄鳝,发病,原因,防治,技术人工养殖黄鳝,由于放养密度大,以及环境剧烈变化等原因,常使黄鳝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病,如防治不当,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使养鳝功亏一篑。故此,笔者就黄鳝几种易发病的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借鉴。一、打印病1病因:此病常因鳝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夏秋两季。病鳝常将头部伸出水面,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充血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豆大小,主要分布于腹部两侧。病情严重时,红斑处表皮腐烂,形成不规则的小洞,可见肌肉下的骨骼及内脏。2防治

2、技术措施: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防止鳝鱼体表受伤;2日常可在鳝池中按每5平方米投放一只蟾蜍,因其分泌的蟾酥对此病有较好的防治功效。亦可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7克化水进行全池泼洒,每半个月一次,加以预防;3已发病的鳝池,可取几只剥去皮的蟾蜍用绳子系好,在池中来回拖动几次,23天后病情可明显好转。或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用3日。二、出血病1病因:此病多发生于盛夏及初秋季节,是由假单胞菌侵入鳝体受伤皮肤所致。病鳝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充血斑点,尤以腹部较明显。解剖黄鳝,可看到病鳝内脏器官出血,特别是肝脏损坏较严重。2防治技术措施:其预防措施同打印病。治疗按每100千克黄

3、鳝,用水花生4千克、大蒜头0.5千克,捣烂,加少量食盐,拌入蚯蚓糊,每天投喂2次,连喂3天。三、肠炎病亦叫烂肠瘟1病因:主要是黄鳝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导致消化道感染所致。黄鳝整个生长过程中均可发生此病。病鳝表现活动、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不摄食。解剖发现肠壁充血,外观呈紫色,肠道变薄,肠内无食,并且充满黄色脓血状粘液。手压腹部,病鳝的口腔及肛门皆有大量粘液溢出。2防治技术措施:1发病季节,每10天按100千克黄鳝用辣蓼茎叶5千克,薄荷叶3千克,加水熬汤全池泼洒,有较好的预防效果;2发病鳝池,每100千克黄鳝用地锦草、铁苋菜、水辣蓼干草各0.5千克,或鲜草各2千克,捣烂或研粉末拌蚯蚓糊投喂,每天1

4、次,连喂3天,同时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克化水全池泼洒,效果较好。四、毛细线虫病1病因:此病是人工养殖黄鳝过程中最常见的病之一,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主要是由毛细线虫体寄生于黄鳝肠壁粘膜层,破坏肠壁组织,并形成胞囊引起的肠壁炎症。病鳝表现为体表瘦弱,食欲锐减,严重时有挣扎性滚动、窜游的现象,解剖发现虫体淡红色,长约23厘米。2防治技术措施:1在流行季节,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生石灰消毒池水,以杀死虫卵;2发病黄鳝,按每千克黄鳝体重用0.10.5毫升鱼虫灵拌入蚯蚓糊或人工配合饲料制成药饵,连喂1周;3或用贯众、荆芥、苏梗、苦楝树皮合剂(6:5:3:5),每1千克黄鳝用药5克,加入比总量重3倍的水,

5、煎至原来的12,倒出药汁,再按上法煎两次,将先后三次的药汁混合,拌入蚯蚓糊投喂,连喂7天,效果很好。五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1病因: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现。主要是由于鳝体受伤,感染水霉菌所致。肉眼可见伤处“生白毛”,呈灰白棉毛状。病鳝表现焦躁不安,患病处肌肉糜烂,食欲不振。2防治技术措施:发生水霉病的鳝池,每立方米水体使用甲基蓝3克化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效果显著。六、发烧病1病因:黄鳝养殖密度过高,此病多发于每年78月,病鳝表现烦躁不安,头胸部伸出水面挣扎摆动或互相缠绕,头部膨大,体表粘液积聚发酵,池水粘性增加,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黄鳝发烧暴死。2.防治技术措施:夏季要搭棚遮荫,勤换新活水,及时消除残饵,或在池内混养少量泥鳅,防止鳝鱼缠绕。发病后,可按每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0.07硫酸铜溶液1012毫升,以抑制粘液发酵,缓解病情。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