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 (2)

上传人:wjs****19 文档编号:114094495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复习 (2)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文言文复习 (2)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文言文复习 (2)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 (2)(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习题习题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3.写听觉感受的: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3、,猿则百叫不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岸高山,皆生寒树。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疏条交映,有时见日。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

4、石,直视无碍。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看了使人充满寒意的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看了使人充满寒意的树。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

5、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了优美介绍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的特点

6、,在描绘奇山时,紧扣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的特征。山水小品山水小品 “千丈见底千丈见底”“”“直视无碍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找出具体语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的实际意思是什么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_4、在文中找出从视

7、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视觉:_ 听觉:听觉:_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_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句式整

8、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3、文中、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文中、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9、?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五柳先生传习题五柳先生传习题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给下列加点的注音造饮造饮辄辄尽(尽( ) 箪箪瓢屡空瓢屡空 ( )短短褐褐穿结(穿结( ) 衔衔觞觞赋诗赋诗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有每有会会意:意: 造饮造饮辄辄尽:尽: 环堵环堵萧然萧然: 晏如晏如也:也: 不不戚戚戚戚于贫贱:于贫贱: 不不汲汲汲汲于富贵:于富

10、贵: 3、翻译:好读书,不求甚解、翻译:好读书,不求甚解 4、本文是一篇、本文是一篇 ,作者,作者 , (朝代)著名诗(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对书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对书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 就就 冷清的样子冷清的样子安然自若的样子安然自若的样子忧愁的样子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就就 盛饭的容器盛饭的容器 粗布衣服粗布衣服 酒杯酒杯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传记传记陶渊明陶渊明东晋东晋7、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

11、了一个_的形象,赞美了他的形象,赞美了他_的精神。的精神。8、“不求甚解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好读书,不求甚解”?9、饮酒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作简单赏析。答:答: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12、。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中“悠然悠然”“”“见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由而平静的心境; 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超凡脱俗的、高尚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超凡脱俗的、高尚马说马说练习练习 1、填空。、填空。韩愈,字韩愈,字_,_代著名代著名_家,他的著作收在家,他的著作收在_里。里。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13、: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2.本文中有五个本文中有五个“也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解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是马也,虽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有千里之能 _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求其能千里也_其真无马邪?其真不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知马也_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称也_表示猜测语气表示猜测语气退之退之唐唐文学文学昌黎先生集昌黎先生集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示肯定语气表示肯定语气表示句中停顿表示句中停顿表示反诘语气表示反诘语气表陈述语气表陈述语气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

14、系的语句是: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句子是: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15、其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马”吗吗? 1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15本文中本文中“伯乐伯乐”“”“千里马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状作了揭露。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表达作者怀才不遇,

16、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千里马即人才。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习题精选 1.对上段中对上段中“舍舍”“”“腰腰”“”“略略”“”“知知”解释正确的是解释正确的是( ) A房子腰间丝毫感觉房子腰间丝毫感觉 B房子腰上挂着稍微知道房子腰上挂着稍微知道 C房子腰上挂着丝毫感觉房子腰上挂着丝毫感觉 D房子腰间挂着丝毫知道房子腰间挂着丝毫知道 2.“日再食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的正确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每天的第二顿B每天吃两顿每天吃两顿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候 3.“以中有足乐者以中有足乐者”是指(是指(

17、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CBAB 1本文作者本文作者 ,字,字 ,号,号 ,浙江金华人。明,浙江金华人。明初初 家,本文是一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赠序是指,赠序是指 临

18、别送别性质的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文字,内容多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余幼时即嗜嗜学(学( ) (2)无从)无从致致书以观(书以观( ) (3)每)每假借假借于藏书之家(于藏书之家( ) (4) 弗之弗之怠怠( ) (5) 走走送之送之( ) (6)不敢稍不敢稍逾约逾约( ) (7) 既既加冠加冠( ) (8) 无无硕师硕师名人与游(名人与游( ) (9) 尝尝趋趋百里外(百里外( ) (10) 门人弟子门人弟子填填其室其室( ) (11) 未尝稍将未尝稍将辞色辞色( ) (12) 援援疑疑质质理理 ( ) 宋濂宋濂景濂景濂

19、潜溪潜溪散文散文勉励,推崇,赞许勉励,推崇,赞许爱好,喜爱爱好,喜爱取得,买到取得,买到借借懈怠,放松懈怠,放松跑跑超过超过指成人指成人才学渊博的老师才学渊博的老师快步走快步走充满充满语言和脸色语言和脸色提出;询问提出;询问(13) 或遇其或遇其叱咄叱咄( ) (14) 俟俟其欣悦(其欣悦( ) (15) 负负箧箧曳曳屣屣 ( ) (16) 持持汤汤沃灌(沃灌( ) (17) 以以衾衾拥覆拥覆 ( ) (18) 寓逆寓逆旅旅主人主人( ) (19) 腰腰白玉之环白玉之环 ( ) (20) 烨然烨然若神人若神人 ( ) (21) 緼緼袍袍敝敝衣衣 ( ) (22)略无)略无慕艳慕艳意意( ) 训

20、斥,呵责训斥,呵责等到等到书箱;鞋书箱;鞋热水热水被子被子旅社旅社挂在腰间挂在腰间光彩照耀光彩照耀旧絮;破旧絮;破羡慕;欣赏羡慕;欣赏3. 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同舍生皆被绮绣4根据要求默写: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略无慕艳意”的

21、原因是:的原因是: 5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通通“肢肢”肢体肢体通通“披披”,穿着,穿着余幼时即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6.“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7作者作者“緼袍敝衣緼袍敝衣”处在处在“披绮绣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烨然若神人”的的同学

22、之间,却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对此你有何评价?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也是会有收获的。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精神上的富裕战胜物质上的贫穷。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精神上的富裕战胜物质上的贫穷。1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三国

23、演义中有那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练习题 (1)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的作者_,是,是_代代 家。字家。字_,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

24、长,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异水”二字,运用二字,运用 和和 _的修辞手法,抓住的修辞手法,抓住“_”和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奇山”二字,紧扣二字,紧扣_的特征。的特征。(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体;从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文章

25、的内容看,它属于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于 。吴均吴均南朝南朝叔庠叔庠“吴均体吴均体”天下独绝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奇山异水比喻比喻 夸张夸张清澈清澈湍急湍急山高、树多、景美山高、树多、景美书信书信游记游记散文散文 骈文骈文10、用原文填空。(、用原文填空。(10分)分)总领全文的句子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是: , 。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是: , 。(3)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

26、的对偶句各)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一句: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分)缥(缥( )碧)碧 轩(轩( )邈()邈( )泠()泠( )泠)泠 千转(千转( )不穷)不穷 柯(柯( ) 鸢(鸢( )飞戾()飞戾( )天天 经纶(经纶( ) 窥(窥( )嘤()嘤( )嘤成韵()嘤成韵(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yn

27、 pioxunmiolngzhunkyunllnkuyng12、在正确的译句后面画、在正确的译句后面画“”,在错误的译句后面画,在错误的译句后面画“”。猛浪若奔猛浪若奔 译句:凶猛的波浪好像奔跑一样。(译句:凶猛的波浪好像奔跑一样。( )直视无碍直视无碍 译句: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译句: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 障碍。(障碍。( )天下独绝天下独绝 译句:世上独一无二。(译句:世上独一无二。( )窥谷忘反窥谷忘反 译句:偷看山谷忘却返回的路。(译句:偷看山谷忘却返回的路。(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分)风烟俱风烟俱净净( ) 一百一百许许(

28、)里)里 猛浪若猛浪若奔奔( ) 蝉则千蝉则千转转( )不)不穷穷 窥谷忘窥谷忘反反( ) 横横柯柯( )上蔽)上蔽经纶经纶( )世务者)世务者 鸢飞鸢飞戾戾( )天者)天者消净,散净消净,散净左右,上下左右,上下飞奔的马飞奔的马通通“啭啭”,鸟叫声,鸟叫声通通“返返”,返回,返回树木的枝干树木的枝干筹划,治理筹划,治理至至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29、,窥谷忘反。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忙于

30、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显得昏暗。15选择题:(选择题:(6分)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夹岸高山,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处伸展。)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平息)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31、(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下列与)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中的中的“绝绝”意义和用法相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同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动词作名词,奔马动词作名词,奔马CD小石潭记小石潭记练习题练习题1

32、、本文选自、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河东集作者作者 柳宗元柳宗元 ,唐唐代文学家,代文学家,字字子厚子厚 ,河东人,也称,河东人,也称“柳河东柳河东”。改革失败后,被贬。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又称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柳州”,与,与 韩韩愈愈 共同发起了古文运动,二人并称为韩柳。又和刘禹锡共同发起了古文运动,二人并称为韩柳。又和刘禹锡交好,与其并称为刘柳,是交好,与其并称为刘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柳宗元在永州任上所作的八篇山水游记,合称在永州任上所作的八篇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本,本文是第四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作者按

33、游览顺序组织材文是第四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作者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凄苦忧伤的料,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凄苦忧伤的感情。感情。2、“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托物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托物言志。言志。1、心乐之(、心乐之( ) 2、水尤清冽(、水尤清冽( ) 3坻坻 ( ) 4、 屿(屿( )5、堪(、堪( ) 6、蔓、蔓 ( ) 7、蒙络摇缀、蒙络摇缀 ( )()( ) 8、 可百许头可百许头( ) 9、下澈(、下

34、澈( )影)影10、布(、布( ) 11、怡然(、怡然( ) 12、 斗折蛇行斗折蛇行 ( )13、犬牙(、犬牙( )差互()差互( ) 14、凄神寒骨(、凄神寒骨( )15、 叔尔(叔尔( ) 16、 翕忽(翕忽( )17、悄怆(、悄怆( )18、幽邃(、幽邃( ) 19、以其境过清(、以其境过清( )高兴高兴格外格外水中高地水中高地小岛小岛不平的岩石不平的岩石藤蔓藤蔓遮掩遮掩下垂下垂表示约数表示约数照到水底照到水底映在映在呆呆的样子呆呆的样子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蜿蜒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蜿蜒像狗牙那样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参差不齐感到凄凉感到凄凉忽然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轻快敏捷的样子忧伤的样子

35、忧伤的样子深远深远凄清凄清四、理解性默写类(用原文回答):四、理解性默写类(用原文回答):1、小石潭的全貌:、小石潭的全貌: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游鱼和潭水的特点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4、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5、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7、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8、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9、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

36、的句子:( )10、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是、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是“全石以为底为岩全石以为底为岩”照应此特征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的语句是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澈,布石影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

37、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五、阅读分析类:五、阅读分析类:1、本文是作者被贬以后写的山水游记,作者将自己的感、本文是作者被贬以后写的山水游记,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请结合课文,评论一下作者在文中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请结合课文,评论一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流露的情感。2、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作者

38、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翻译过来)(翻译过来)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景物描写中渗透被贬后的心情,借景抒情,反映他心景物描写中渗透被贬后的心情,借景抒情,反映他心情寂寞、心境凄怆,因而在欣赏小石潭优美景致后,便认情寂寞、心境凄怆,因而在欣赏小石潭优美景致后,便认为为“不可久居不可久居”。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骨,悄怆幽邃。4、文章第一段、文章第一段“全为岩全为岩”句有什么作用?句有什么作用?5、文章开

39、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种效果的原因?6、作者由、作者由“闻水声闻水声”到到“伐竹取道伐竹取道”,才,才“下见小潭下见小潭”,其中的其中的“闻闻”“”“伐伐”“”“见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感?交代小石潭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40、,为堪,为岩为岩”。(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奇的情趣。)7、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A抓住了溪流的斗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抓住了溪流的斗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B比喻。比喻。C形象写出小溪流的曲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形象写出小溪流的曲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和莫测。小潭源的神秘和莫测。8、文中写游鱼,用、文中写游鱼,用“皆若空游无所依

41、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有何作用?一句有何作用?又说鱼又说鱼“似与游者相乐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 衬托水的清澈。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衬托水的清澈。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9、文章前面写、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心乐之”,后面写,后面写“悄怆幽邃悄怆幽邃”,一乐,一乐一忧难形容,该如何理解?一忧难形容,该如何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

42、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0、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即移步换景来描写的:发现小石潭、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即移步换景来描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小石潭特点:小石潭特点: 幽静;幽静;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岳阳楼记

43、练习题岳阳楼记练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给加点字注音。 谪谪守(守( ) 霪霪雨霏雨霏霏霏( )()( ) 岸岸芷芷汀兰(汀兰( )()( ) 樯樯倾倾楫楫摧(摧( )()( ) 浩浩浩浩汤汤汤(汤( ) 阴风怒阴风怒号号( ) 2.解释加点的词。解释加点的词。 增其旧增其旧制制( ) 前人之述前人之述备备矣(矣( ) 沙鸥翔沙鸥翔集集( ) 滕子京谪滕子京谪守守巴陵郡(巴陵郡( )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

44、.用课文原句填空。用课文原句填空。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前人之述备矣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哪一句照应。与上文哪一句照应。 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规模规模详尽详尽栖止栖止做太守做太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夕阴,气象万千。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45、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远则忧其君。10.翻译画线的句子。翻译画线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11.“或异二者之为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中的“二者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中的“进进”和和“退退”分别指什么?分别指什么?13.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46、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14. 分别默写描写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衔远山衔远山,吞长江吞长江,浩浩汤汤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选文中选文中“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之心”指指_(用原文填空用原

47、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联系全文看,这里的这里的“古仁人古仁人”与与_形成了对比。形成了对比。(2分分) 4“微斯人,吾淮与归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分)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谈你的认识。(3分分)提示

48、: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迁客骚人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试题试题 1与与“宴酣之乐宴酣之乐”中的中的“之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辍耕之垄上 C邻人之孀妻邻人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渔人甚异之 2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伛偻提

49、携伛偻提携”和和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中的中的“黄发垂髻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均指老人和小孩。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样子。 C“至于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3第二段紧扣一个第二段紧扣一个“乐乐”字来写,用字来写,用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之乐衬托游人

50、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C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动词,动词,“到,往到,往”“之之”是代词是代词B 太守太守 禽鸟禽鸟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人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的慨叹。 5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51、“滁人游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滁人游”,衬托了,衬托了“太守醉太守醉”。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欧阳修。6、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7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山水之乐。 D“醉醉”与与“乐乐”的统一关系。的统一关系。D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不在酒B 8.把把“醉醉”与与“乐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醉能同其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