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114078103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7.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第三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应遵循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刚正的原则。第四条 依据本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

2、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称税收征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称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第五条 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全国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第二章 组织与实施第六条 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组成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为:(一)确定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方向,审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二)协调、解决认定管理及相关政策落实中的重大问题;(三)裁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事项中的重大争议,监督、检查各地区认定管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指导整改。第七条 领导小组下

3、设办公室,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其主要职责为:(一)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研究提出政策完善建议;(二)指导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处理建议;(三)负责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备案管理,公布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核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四)建设并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五)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税务部门组成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以下称“认定机构”)。认定机构下设办公室

4、,由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财政、税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机构主要职责为:(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每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二)负责将认定后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要求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对通过备案的企业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三)负责遴选参与认定工作的评审专家(包括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并加强监督管理;(四)负责对已认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并处理复核申请及有关举报等事项,落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提出的整改建议;(五)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九条 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资格自颁

5、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第十条 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自高新技术企业证书颁发之日所在年度起享受税收优惠,可依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收优惠手续。 第三章 认定条件与程序第十一条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二)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10%;(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

6、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 5,000 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5%;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5,000 万元至 2 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4%;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2 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 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 60%;(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60%;(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7、。第十二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程序如下:(一)企业申请企业对照本办法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注册登记,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申请时提交下列材料: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2. 证明企业依法成立的相关注册登记证件;3. 知识产权相关材料、科研项目立项证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等相关材料;4. 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生产批文、认证认可和相关资质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材料;5. 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说明材料;6.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和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

8、审计 或鉴证报告,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7.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8. 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二)专家评审认定机构应在符合评审要求的专家中,随机抽取组成专家组。专家组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三)审查认定认定机构结合专家组评审意见,对申请企业进行综合审查,提出认定意见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企业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公示 10 个工作日,无异议的,予以备案,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通告,由认定机构向企业颁发统一印制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9、;有异议的,由认定机构进行核实处理。第十三条 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应每年 5 月底前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填报上一年度知识产权、科技人员、研发费用、经营收入等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第十四条 对于涉密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工作规定,在确保涉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按认定工作程序组织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第十五条 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建立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机制,加强对各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认定机构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改正,问题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逾期不改的暂停其认定管理工作。第十六条 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关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其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

10、提请认定机构复核。复核后确认不符合认定条件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通知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符合认定条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税收优惠。第十七条 高新技术企业发生更名或与认定条件有关的重大变化(如分立、合并、重组以及经营业务发生变化等)应在三个月内向认定机构报告。经认定机构审核符合认定条件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不变,对于企业更名的,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不符合认定条件的,自更名或条件变化年度起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第十八条 跨认定机构管理区域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内完成迁移的,其资格继续有效;跨认定机构管理区域部分搬迁的,由迁入地认定机构按照本办法

11、重新认定。 第十九条 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一)在申请认定过程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二)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三)未按期报告与认定条件有关重大变化情况,或累计两年未填报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对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由认定机构通知税务机关按税收征管法及有关规定,追缴其自发生上述行为之日所属年度起已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第二十条 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各类机谈判人员对所承担的有关工作负有诚信、合规、义务。违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相关要求和纪律的,给予相应处理。第五章 附 则第二十一条 科技部、财

12、政部、税务总局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 号)同时废止。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一、电子信息二、生物与新医药三、航空航天四、新材料五、高技术服务六、新能源与节能七、资源与环境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电子信息(一)软件1. 基础软件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系统;通用及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发、测试、运行、运维等支撑技术,以及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包/组、软件生成、软件封

13、装、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定义网络、虚拟化软件、云服务等支撑技术;中间件软件开发技术等。2. 嵌入式软件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生成技术;嵌入式专用资源管理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技术;嵌入式设备间互联技术;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支撑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支撑技

14、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执行制造系统(MES)技术等。4.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中文、外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的识别、处理、编码转换与翻译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手写/语音应用技术;多语种应用支撑技术;字体设计与生成技术;字库管理技术;支撑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书法及绘画研究的相关技术;语言、音乐和电声信号的处理技术;支撑文物器物、文物建筑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文物基础资源的信息采集、转换、记录、保存的相关技术等。5.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

15、理软件;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多通道用户界面技术;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视频图像及影视画面的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裸眼 3D 内容制作技术;3D 图像处理技术;3D 模型原创性鉴定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 析技术;虚拟现实与现实增强技术;复杂公式图表智能识别转换技术;位图矢量化技术和工程文件智能化分层管理技术;实现 2D 动画和 3D 动画的自主切换和交互技术等。6.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的 GIS 软件平台构建技术;组件式和可移动应用的 GIS 软件包技术;基于 3D 和动态多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技术;面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库构建技术

16、;电子通用地图构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应用技术等。7. 电子商务软件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事务处理、支付服务等支撑与应用技术;行业电子商务、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支撑与协同应用技术等。8. 电子政务软件电子政务资源、环境、服务体系构建技术;电子政务流程管理技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电子政务决策支持技术等。9. 企业管理软件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 件;基 于 RFID和 GPS 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软件;企业集群协同的提供链管理(SCM)软件;基于大数据和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17、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资源协同管理技术;跨企业/跨区域提供链/物流管理技术;个性化服务应用技术;商业智能技术等。10. 物联网应用软件基于通信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支撑平台构建技术;基于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海量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等。11.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虚拟化软件;分布式架谈判数据管理软件;虚拟计算资源调度与管理软件;云计算环境下的流程管理与控制软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采集、分类、处理、分析、个性 化推送软件;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大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软件;人工智能技术等。12. Web 服务与

18、集成软件Web 服务发现软件;Web 服务质量软件;Web 服务组合与匹配软件;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软件;服务总线软件;异构信息集成软件;工作流软件;业务流程管理与集成软件;集成平台软件等。(二)微电子技术1.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辅助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器件模型、参数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专用技术和工艺设计技术。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新型通用与专用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设备技术;高端通用集成电路芯片 CPU、DSP 等设计技术;面向整机配套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用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新型移动终端、数字电视、无线局域网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小外形封装(SOP)、塑

19、料方块平面封装(PQFP)、有引线塑封芯片载体(PLCC)等高密度塑封技术;新型封装技术;电荷耦合元件(CCD)/微机电系统(MEMS)特种器件封装工艺技术等。4.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芯片设计分析与验证测试技术,以及测试自动连接技术等。5.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MOS 工艺技术、CMOS 工艺技术、双极工艺技术、BiCMOS 工艺技术、HKMG 工艺技术、FinFET 工艺技术,以及各种与 CMOS 兼容的 SoC 工艺技术;宽带隙半导体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GeSi /SoI 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CCD 图像传感器工艺技术;MEMS集成器件工艺技术;高压集成器件工艺技术等。

20、6.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超高速半导体激光器、调制器等设 计、制造与工艺技术;高速 PIN 和 APD 模块、阵列探测器、光发射及接收模块、非线性光电器件等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平面波导器件(PLC)液晶器件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的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等。(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1.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及服务器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等。2.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存储设备、移动互联网设备、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设

21、计与制造技术;基于标识管理和强认证技术;基于视频、射频的识别技术等。3.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无线收发技术;高性能网络核心设备、网络传输和接入设备、TD-LTE 设备等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智能家居、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融合型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等。4. 网络应用技术基于标准契约的信息服务管理和网络管理软件的关键技术;ISP、ICP 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的关键技术;网络融合技术;网络增值业务应用技术;网络服务质量与运营管理技术;可信网络管理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技术;TD-LTE 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平台/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网络资源调度管理技术等。(四)通信技术1. 通信网络技术光

22、传送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微波通信网络、IP 承载网络的组网与规划、控制管理、交换、测试、节能等技术;三网融合通信技术;光网络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及其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核心路由器和边缘路由器及其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软交换技术;SDN 技术;IPv6 技术等。2. 光传输系统技术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新型光接入设备和系统技术;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复用传 输设备和系统技术;新型关键模块光传输系统仿真计算等专用软件技术;高速光传输技术;超大容量复用技术;可变带宽光传输技术;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低能耗光传输技术;自由空间光传输技术;光传输测试技术;光传输关键模

23、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3. 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FTTx 光纤接入技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及其控制管理技术;三网融合接入技术;新型综合接入技术;宽带有线接入测试技术;有线宽带接入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4.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宽带移动通信基站技术;宽带移动系统交换、控制管理、基站互连、拉远传输、分布式覆盖、测试等技术;宽带移动通信终端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宽带移动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数字集群系统的配套技术;其他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应用的配套技术等。5.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宽带无线应用终端技术;低能耗宽带无线通

24、信技术;宽带无线通信测试技术;宽带无线通信行业应用技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6. 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卫星通信转发器及其控制管理与电源技术;卫星地面站系统及其控制管理技术;卫星通信天线馈线、发射接收、信道终端、测试、应用等技术;卫星通信应用终端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应用技术;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应用技术;卫星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7. 微波通信系统技术新型微波通信系统技术;微波通信天线馈线、发射接收、测试、应用等技术;微波应急通信系统技术;微波通信系统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8. 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面向物联网应用的 M2M 终

25、端、通信模块和网关等设备和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9.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基于固网、宽带移动网及其混合网络的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等。10.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基于固网、宽带移动网、互联网及其混合网络的增值业务应用平台技术及其中间件技术;电信网络增值新业务应用技术、互联网+的业务应用技术等。(五)广播影视技术1. 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与数字电视系统相适应的广播电视节目采集、编辑、制作与播出技术;节目制播网设备与软件的关键支撑技术;面向数字媒体保护的加解密和密钥管理的关键支撑技术;电台、电视台自动化网络化技术、云制作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存

26、储转发及检索交互技术;系统规划与系统集成、音视频质量测试评估技术等。2. 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集成系统、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支撑技术;电子节目指南(EPG)及数据业务相关系统的支撑技术;交互数字电视业务集成和用户认证系统的支撑技术;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集成播控平台技术;内容聚合技术,云平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分析技术;可用于多终端的自适应编码系统的支撑技术;跨域服务运营支持系统的支撑技术等。3.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可用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骨干网、城域网的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支持高清、超高清、3D 业务的内容分发设备技术;FTTH 和 EoC 等宽

27、带接入设备技术,数字家庭网络设备、智慧城市设备技术,多业务融合终端和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与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庭媒体网关技术;用户收视行为调查与分析技术;可用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运营支撑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优化、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4.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技术;用于数字声音广播传输系统技术;调频/调幅同步广播系统技术;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智能接收天线和多业务融合终端技术;无线传输与覆盖频率规划、系统集成、发射台站自动化管理、电磁防护和测试评估技术;用于广播电 视卫星传输系统的编码复用加扰系统技术、调制上变频及高功放系统、天馈线系统技术等;卫星直播内容分发系统和用户

28、管理系统技术;广播电视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技术及测试评估技术等。5.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声音广播、卫星直播系统等广播电视业务技术、频谱监测设备技术;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互联网音视频等视听新媒体内容监管设备和内容甄别分析软件技术;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技术服务系统及信息安全测评技术;新媒体视听节目的监测、监控、监管技术等。6.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数字电影专业级拍摄设备及数字成像技术;数字电影虚拟摄影、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CG/CGI)、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AR)制作技术;数字电影前后期制作、存储、

29、传输与放映技术;数字电影网络化分布式协同制作云服务技术;数字电影声音制作与还原技术;电影放映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新一代数字电影保护技术等。7.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新型数字电视系统技术;三维电视系统技术;超高清电视系统技术;移动多媒体电视系统技术;智能电视嵌入式应用技术;数字电视安全系统技术;多种传输方式融合的数字电视终端技术;新型投影技术;数字电视终端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8.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智能化、网络化视频监控平台技术;跨平台、跨领域数字内容服务与应用平台技术;多业务应用平台技术;高清、宽动态、低照度摄像技术;大容量、高压缩监控后端处理技术;面向视频服务的云存储系统技术;

30、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互动与融合技术;视频应用服务内容保护技术等。9. 音响、光盘技术高保真音响器件与系统技术;高保真音源技术;专业数字音响系统技术;大容量、可刻录、三维播放、高保真的新型光盘技术;音响、光盘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 半导体发光技术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抗静电的外延片生长技术;大功率、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半导体照明用、长寿命、高效率的荧光粉材料;半导体照明用、高可靠、长寿命的驱动电源技术;低衰耗、热匹配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封装树脂材料和热沉材料技术;其他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半导体发光技术;与半导体照明相关

31、的智能控制、光通信技术等。2.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高可靠片式元器件、片式 EMI/EMP 复合元件和 LTCC 集成无源元件制造技术;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制造技术;片式 NTC、PTC 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技术;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制造技术等。3.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高可靠、长寿命、低成本 VDMOS 垂直栅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技术;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IGBT);用于大型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制造技术;其他新机理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4. 专用特种器件高可靠微波器件、抗幅照器件制造技术,其他新机理的专用特种器件制造技术。

32、5.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基于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敏感元器件的传感器与工艺技术;采用半导体、陶瓷、金属、高分子、超导、光纤、纳米等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传感器与工艺技术;多效用复合传感器与工艺技术等。6. 中高档机电组件超小型、高可靠、高密度的高速连接器制造技术;新型高可靠通信继电器制造技术;小型化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制造技术;高可靠固体光/MOS 继电器制造技术;高保真、高灵敏、低功耗电声器件制造技术;刚挠结合板和 HDI 高密度积层板技术等。7. 平板显示器件大屏幕液晶显示(TFT-LCD)、等离子显示(PDP)、场致发光显示(FED)、硅基液晶(LCoS)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

3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技术及相关的 光学引擎技术;长寿命、高亮度投影技术;裸眼 3D 膜技术等。(七)信息安全技术1. 密码技术加解密技术;密码认证技术;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密码芯片技术;基于密码技术的集成化应用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2. 认证授权技术电子认证技术;生物认证技术;身份管理技术;数字保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授权件安全技术管理技术;网络信任技术等。3.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硬件和固件安全技术;工控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技术;可信计算技术;中间件安全技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云计算安全技术;大数据安全技术;密文数据库技术等。4. 网络与通信安全

34、技术网络与通信进攻检测及防护技术;网络边界安全防护技术;恶意代码分析与防护技术;网络监测/监控技术;网络安全审计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预警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契约技术;安全接入技术;网络内容安全管理技术;移动通信安全技术;宽带无线安全技术;卫星通信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RFID 安全技术等。5. 安全技术网络信息防失窃泄密技术;安全隔离与交换技术;数据单向导入技术;屏蔽、抑制与干扰防护和检测技术;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技术;存储介质中信息的安全防护技术;数据恢复技术;数据销毁及检测技术;安全检查技术;文化、文物及文物衍生产品防伪技术等。6. 安全测评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性能测试、评价与风险评估技

35、术;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技术;安全产品测评技术;等级保护、分级保护测评技术;安全可控性仿真验证技术;认证、认可管理支撑技术等。7. 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技术;面向网络日志、报警、流量等数据的安全综合分析与管理技术;安全策略和安全控制措施配置、分发及审核的管理技术等。8. 应用安全技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安全技术;民众信息服务应用安全技术;数字取证、分析与证据保全技术;终端安全应用技术等。* 低水平、应用前景不明的技术除外。(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1.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具备可扩展性的信号控制技术;可支持多种下端契约的上端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软件和专用硬件技术;网络环境下交

36、通数据综合接入设备技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软件技术等。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交通量遥测技术;设施状况及交通环境感知技术;车辆身份照识别技术;营运车辆安全状态检测技术;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技术;交通专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内河船舶交通量自动检测技术等。3.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路网运行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综合交通枢纽调度和应急指挥技术;多车道自动收费管理技术;多模式运输组织与管理技术等。4. 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车、船载动态信息导航技术;车、船载安全驾驶辅助技术;车、船载信息管理技术等。5.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轨道交通列车在途状态检测与预警技术;轨道交通车载传感网技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保障与运维支持一体化技术;轨道交通列车牵引传动、制动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列车安全防护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等技术;轨道交通列车关键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6.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轨道交通车-地数据传输技术;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广域网、局域网技术;轨道交通安全苛求数据可信传输技术;终端综合检测技术;新型车地一体化综合大众信息网络平台技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检测与数据管理技术;列车运行实时控制与指挥技术;科教兴国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