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14078054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习题教学中,老师科学设计内容,学生可以在老师讲解中充分领会习题的数学内涵,并通过习题训练来考虑与掌握数量关系,在习题中有效展开逻辑分析p ,在思辨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可以审视答案的合理性与多解性,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苏教版四上的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关键词】:p 】: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数学思维当前,小学数学习题教学往往是练习强度过于集中,而对数感培养的重视缺乏,以致于学生的思维辨析才能欠缺,进而导致学生依赖于习题而不能充分领会数学思想。因此,从教材入手,加强对

2、小学生的数感培养,使其从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从乐学到会学,层层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深化教材,落实数感培养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将文字、游戏、故事等有效转化为数学情境,并在数学情境中学会审清数量关系,找出条件与未知条件,明确二者之间的数学联络。在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例题的条件与未知条件进展分析p 。条件:28个男生跳绳,17个女生跳绳,23个女生踢毽子。未知条件:参加跳绳的共有多少人?针对条件与未知条件,在二者之间建立等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如下:28+17=45人或17+28=45人。师:上面的两个算式是否可以变为28+17=45=17+28

3、?生:可以,等式仍然成立。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考虑,大胆猜测假如去掉“45”与其中一个等号,变为28+17=17+28,等式能不能继续成立?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将中间局部去掉后,等式仍然是成立的。这时,老师进一步设疑:认真观察等式28+17=17+28,我们会发现等号的两边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发现:两个加数没变,位置交换了,等式照旧成立。老师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而感知加法运算律:类似的数学算式,你能尝试模拟写出来几个吗?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写算式。这样一来,学生书写数学算式,老师相机板书,并顺势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算式之间的共同点,培养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使其提炼出加法运算律:a+b=b+a,以此

4、强化“加法交换律”的内涵。于是,学生就在“列式计算观察考虑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考虑与理解加法运算律,进而落实了数感的培养。二、灵敏变式,加强思维辨析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老师要通过灵敏变式对习题创新设计来引导学生进展发散性思维,以增强他们的数理逻辑与思维辨析才能。在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教学中,老师根据教材,继续设疑:参加锻炼的学生共有多少人?请列算式计算。生:28+17+23=68人或17+23+28=68人师: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哪个能更快地计算出结果?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得出结论:显然是17+23+28=68中的前两个加数之和为整十数,更容易计算出结果。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对已有

5、的算式展开考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变式28+17+23=28+17+23,等式是否仍然成立?学生计算推理,得出等式照旧成立的结论。于是,推而广之,学生运用数学逻辑思维,提炼出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深对“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的理解。在理解加法结合律的根底上,老师出示练习题如“37+24+63”“79+144+56”之类的算式,让学生展开口算小竞赛,充分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稳固对加法结合律的深度理解与多样运用。三、逆向练习,培养探究精神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老师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给老师出题,

6、变换教与学的角色,既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参与兴趣,也能使其深化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稳固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才能。在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习题教学中,学生以填空、判断等形式给老师出题,看似是在挑战老师,实那么是在稳固自身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常规题目如:你能把得数一样的算式连一连吗?99+26256+88+1275+39+2575+25+3926+99256+88+12而在逆向练习中,学生的数学想象空间得到极大拓宽,他们求新求变,在数学习题上精心设计:请你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1+3+5+7+97+99=2+4+6+8+98+100=在此根底上,尝试计算:1

7、+2+3+4+99+100=假如说“256+44+107= + + ”类似问题的灵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通过逆向练习的形式,深化理解“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等概念内涵,那么,对于“1+2+3+4+99+100”此类数学问题的逆向练习,那么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运算规律的探究兴趣,使其真正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理解教材内容。由此可见,从数学核心素养出发的逆向练习,既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训练,更是对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在这一逆向练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打破了千篇一律的习题训练,在个性化的“学”中感受

8、数学思维的缜密性与内在逻辑特点,既可以让根底薄弱的学生“学得会”,又可以让根底较好的学生“吃得饱”。四、寻求拓展,推动数学应用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深化习题而又可以跳出题海,真正领会数学思想,并最终能在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根底上推动数学应用。对此,老师不妨在“加法交换律”的稳固环节,以“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创设数学情境,寻求拓展,以推动学生对运算律的数学应用。师:从前,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他养了一大群猕猴。为了限制猴子的口粮而又不惹怒对方,养猴人就跟猴子们商量,说:“我给你们的橡栗果子,每个猕猴每天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这些猴子一听,都生气地跳了起来。养猴人见势不妙,便改口说:“

9、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些猴子听了都很快乐,他们认为自己多得了果子,对养猴人也变得服服帖帖起来。那么,你认为猴子是否多得了果子?生:猴子并没有多得果子,3+4=7,同样4+3=7。师:能否运用你所学的加法运算律来解释原因?学生联络所学内容,考虑加法运算律与“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之间的数学联络,“朝三暮四”中的猴子之所以受欺骗,是因为它们不懂加法交换律。由此可见,加法交换律这一数学运算规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于是老师再次强化对“加法交换律”概念的理解: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总和不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巧妙整合资,创设富有兴趣性的数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使其强化了对“加法交换律”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深化理解,从而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在拓展练习中推动了对所学运算律的数学应用。总之,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老师切不可急于求成,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练”,让学生陷在题海之中而忽略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而是应当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又可以跳出教材,充分开掘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感知情境、领会概念、灵敏变式、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领会数学思想,进步逻辑思维品质。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