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契机与方法研究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14039758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契机与方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契机与方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契机与方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契机与方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契机与方法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0导 论10.1选题背景及意义10.2 文献综述10.3 论文思路与方法10.4 研究的框架结构20.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1 资本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31.1资本结构31.2最优资本结构32有关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42.1资本成本理论的前提(局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资本市场42.2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无关的理论42.3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有关的理论52.3.1传统理论52.3.2 含税的MM理论52.3.3 权衡模型理论63决定最优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73.1 利率73.2当前经济状况73.3 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83.4 资产结构83.5 所有者和经营者对公司控制权和风险的态度93.6 在实

2、际中的应用94 资本结构调整的方法104.1 增量调整104.1.1 概念104.1.2 应用104.2 减量调整104.2.1 概念104.2.2 应用104.3 存量调整114.3.1 概念114.3.2 应用114.3.3 典型应用举例可转换债券115. 结语13参考文献14附录115附录221致 谢26 0导 论0.1选题背景及意义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股东手中权益的价值的标准,自然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就成了企业股东的目标,他们会用这个目标去评价管理层的管理绩效,因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成为企业管理层在追求利润时必须要追求的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就成了企业筹资决策中最核心的问题。而企业价值

3、想要最大,就要实现企业的资本成本最低,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企业的筹资和经营过程中不断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鉴于资本结构调整在融资过程中的重要性,笔者对资本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展开了论述。0.2 文献综述 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不断有国内外学者做出研究。首先,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能够识别所有的风险并能够通过持有多元化证券组合分散掉一项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 由此引出了资本结构中不同种类资本相结合并不断调整的理论。关于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莫底格里安尼与米勒(简称M&M)的理论是最重要且最有代表性的,其中包括考虑税务因素和基于完美资本市场的不考虑税务因素的理论,将在第二章做具体说明。My

4、ers(1984)Leary和Roberts(2005)等人研究表明:公司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处于最优资本结构状态,随机事件的发生和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实际资本结构必然偏离其目标资本结构。企业不得不在调整收益与调整成本之间权衡,选择合适的调整时机并采用最为合适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调整,以求向企业最优资本结构靠拢。关于影响资本结构调整的因素的研究也很多,比如Jensen和Meckling(1976)在关于代理成本的文章中指出,就债务而言,也是存在代理成本的。1984年,迈尔斯和梅勒夫在分析了管理者与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后认为,企业通过发行由抵押担保的债务可以降低债权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

5、Campello(2006)对债务融资和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构造一个非单调的模型,发现负债既可以改善企业的竞争绩效,也可以恶化企业的竞争绩效。朱武祥(2002)以中国企业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充分竞争的行业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相对垄断的行业更倾向于债务融资。0.3 论文思路与方法本文先定义了资本结构和最优资本结构,由此引出资本结构调整的一些理论,其中包括认为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和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接着就影响资本结构的一系列因素展开了论述,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契机定位于那些影响调整成本与调整效益的,决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各主要因素的具体改变量;而调整方法如何则视企业对资本的需求情况而定

6、。最后指出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和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对我国资本结构现状的调整进行了分析。0.4 研究的框架结构本文共分为六章。第零章为导论,其中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研究重点和难点。第一章介绍资本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的相关概念。第二章介绍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其中分为与资本成本有关的和与资本成本无关的。第三章介绍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从影响资本结构的要素的角度论述了资本结构调整的契机。第四章介绍了资本结构调整的三种方法和它们在实际中

7、的应用。第五章为总结。0.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契机与方法上,难点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由于特殊的国情在调整方法上还不能与国际接轨,研究资料较少,研究具有一定困难。1 资本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1.1资本结构所谓的资本结构广义上指的是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狭义上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指的就是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一般来说,在资本结构概念中不包含短期负债。短期资本的需要量和筹集是经常变化的,且在整个资本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稳定,因此不

8、列入资本结构管理范围,而作为营运资金管理。1.2最优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是判定资本结构最优的最主要标准。追求企业价值最高,归根结底是要让企业的资本成本降到最低,此时的资本结构有利于使所有者财富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加,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优资本结构不仅要做到这些要求,还不能影响资产的流动性,这样资本结构才能富有弹性,不会陷入现金流不充足之类的流动性问题所引发的困境。_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0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P2912有关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一直以来,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都停留在

9、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很多理论,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传统理论(Traditional Approach)、MM理论和均衡理论等。从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般把这些理论分为两大类:以不含税的MM理论为代表的认为企业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无关的理论和一系列如传统理论,含税的MM理论、均衡理论等认为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相关的理论。现在,如不含税的MM理论这样认为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无关的理论随着这些理论的发展已经被淘汰,因为现在人们广泛地接受了认为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相关,并且能影响企业价值这样的观点。在这一系列的理论中,不同理论也会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因为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思路

10、来研究资本结构对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式这一问题。在下面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前提,也可以认为是其局限。2.1资本成本理论的前提(局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与大多是散户的资本市场相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本市场会更为有效,这样的资本市场也被认为是更为成熟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称他们为一种以资本逐利性为根本本性的特殊的经济人。在一个市场中,如果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就会加强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这个市场的理性程度就会增强,也就更趋于动态稳定。所以说,机构投资者在总体上有利于使资本市场

11、的运作效率得到提高。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具有更专业的知识和分析能力,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分析金融市场,因此他们的投资相对更加理性。因而,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好的资本成本意识,也只有他们,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确定和分析不同资本组成的资本成本。而以散户为主的资本市场,资本成本意识薄弱,也无力分析和比较不同资本组成的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理论的应用将受到很大的削弱。中国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因而也正在致力于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本市场。正式由于这种不健全的资本市场,我们时常能够看到某些企业资本意识淡薄,几乎从不考虑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比如五粮液)。笔者只是对这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局限提出自己的看法,使本文的分

12、析更为全面,但这并不是本文的重点。2.2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无关的理论这一观点的代表性理论就是不含税的MM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是由莫底格里安尼与米勒(简称MM)基于完美资本市场的假设条件提出的,不含税的MM理论认为,无论企业资本结构,也就是资产负债率,如何变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企业价值都是固定的。企业增加债务资本虽然成本较低,却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权益资本成本就会提高,并且权益资本成本的提高会刚好抵消债务资本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所带来的收益,因此企业的资本成本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即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没有关系,由此得出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结论。不含税的MM理论的问题就在于它建立在很

13、多假设之上,而这些假设条件与现实中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比如完全信息、没有公司所得税等等,在现实中就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理论在现实中就不会成立,而最优资本结构在现实中确实是存在的,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2.3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有关的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价值的理论主要有传统理论,含税的MM理论、权衡理论等,下面针对每个理论展开论述。2.3.1传统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权益资本成本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加,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而负债资本成本则只有当负债比率较高时才会递增。因此,在刚开始公司仍处于低杠杆水平时的,负债比率的增加会降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因为负债相较于权益更为便宜),随着

14、财务杠杆开始发挥作用,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在降低到某一点之后,不断升高的杠杆比率使得财务风险的升高也提高了股东所承受的风险,这样权益资本成本也开始不断增加,增加到无法使用负债资本的低成本带来的利益抵消这个影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只能不断上升了。此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因高杠杆条件下债务和权益资本成本的显著提高而快速增加。传统理论的结论就是当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时企业价值最大,也就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处于由降低到升高的临界点时的资本结构就是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传统理论没有局限于原先认为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不变的假设,明确了财务风险的效果,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更相符。但该理论的最大缺点就是仅仅建立在经验判断

15、的基础上,没有严格的推理和证明,因此在现实中无法根据公司的不同情况找到最优资本结构。2.3.2 含税的MM理论含税的MM理论针对不含税的MM理论的假设太多现实中无法应用的问题做了改进,考虑了公司所得税的影响,结论就完全不同了。含税的MM理论认为,由_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0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P298于税法规定企业可以用利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在存在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息费用就会带来企业所得税的减少,这就称为税盾效应,可以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这样债务成本相较于无税条件下的MM理论更低了,因而随着负债比率的不断提升,总的资本成本会不断下降,而企业的价值也会相应的不断上升

16、。并且这种趋势是不会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变化的。在这种理论下,企业的债务资本比重越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越低,极端情况就是当企业由负债组成全部资本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是最低的,也就是说企业价值最高。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含税的MM理论主张企业使用几乎100%的债务资本,本身就是种很极端的情况,由于它过分强调了债务资本能使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降低的好处,却没有考虑负债经营的风险,这在现实中是不能被忽略的,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完全依靠负债经营,因此含税的MM理论是不全面的,而且是不现实的。2.3.3 权衡模型理论权衡模型理论改进了MM理论在现实中无法应用的问题,引入了破产成本、代理成本的概念,考虑了

17、更多的现实因素,认为企业负债过多会陷入财务危机,影响持续经营假设,可能会因此破产。企业的债务资本越多,倒闭的风险就越大,即使没有破产企业也会发生额外的损失和费用。所以,企业资本结构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债务资本带来的的利益和带来的各种费用,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权衡模型理论对企业价值的表述如下:VL=V + PV(利息抵税)- PV(财务困境成本)- PV(债务的代理成本)+ PV(债务的代理收益)这个公式表明,利用负债筹资的公司的市场价值,等于相同条件下没有负债的公司的市场价值,加利息抵税,再减财务困境成本及债务的代理成本加债务的代理收益的现值。权衡理论认为,当利息抵税大于财务困境成本和债务代理成本

18、的现值时,增加负债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如果利息抵税额小,企业价值就会减少。企业价值最大的点处于利息抵税的边际等于财务困境成本和债务代理成本的现值时, 此时企业达到最优资本结构。这个理论让人们清楚地看到负债为企业带来利益和增加的成本。因此,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找一个负债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之间均衡点。为了使企业价值升高,只能在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大于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时才能利用好债务资本,这样企业的资本成本才能降低。_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0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P3013决定最优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决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众因素的具体改变量不同则意味着会有不同的

19、调整成本和调整收益,所以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调整契机时,关键在于分析研究那些因素在事实上的变化情况。3.1 利率纯粹利率是指无风险证券在预期通货膨胀为零时的利率。纯粹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因素是借款人对于实物投资回报率的预期,它决定了借款人为借入资金而愿意支付利息的上限。第二个因素是储蓄人对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偏好,它决定了愿意出借资金的数量。储蓄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决定了他们愿意递延多少当前的消费,换取未来更多的消费,进而决定了在不同利率水平下他们愿意出借的资金数量。 利率的变化对资本结构的调整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如果当时的利率低于正常水平,那么企业就会认为利率存在上升的趋势,为了得到现在较

20、低的利率能带来的较低成本,企业就会愿意趁现在发行大量的债券,甚至会调整资本结构,用发行债券所得赎回一些可赎回债券甚至回购一些权益资本。所以说,利率不仅直接影响债权资本成本,还会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然而要注意的是如果大量企业都这么做,又会对利率产生反作用。3.2当前经济状况只有当企业资本回报率ROCE在一定幅度上高出负债利息率,负债融资才有利可图,这是因为负债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可能和债权代理成本增加。在经济低迷时会伴随有投资者信心不足,银行谨慎放贷,证券市场疲软等现象。除了以上外部原因,内部也会出现问题,当经济衰退导致市场需求不活跃,就会相应的引发企业现金流量不足,进而使财务状况陷入困境中。这

21、种情况下的企业资本结构通常都需要调整。这时由于市场信心不足,新发证券往往会被低估,所以通常定向增发、配股,甚至回购债券,才能到较高的收益。在经济转好上行时,由于需求和利润都上升就会导致资本回报率的增加。企业有理由在预期未来市场需求保持旺盛,资本回报可观的时侯扩大投资如果。而且因为经济转好,市场信心增长,市场对证券投资的热情也会随之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做出的资本增量调整决策往往能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根据不同情况,企业可以发行新债、举借贷款、进行融资租赁、发行新股票等,通过资本重置,企业并购,新的投资等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利润空间。3.3 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一般地,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

22、较弱甚至自身处于垄断竞争地位,如航空运输等行业,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破产风险几乎没有,其产品市场需求弹性低,企业盈利有绝对保证,破产风险很小甚至不存在,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水平。相反,如零售业等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较高,其产品市场需求有弹性,利润处于降低的趋势且受经济状况影响较大,为了保证稳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负债水平也会相应降低,以此降低流动性或破产风险。如表1是我国部分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统计:表1: 2008年度中国部分行业的上市公司行业名称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权益比率净资产收益率(ROCE)利息保障倍数医药制造业44.9%7.3%8.8%8.83航空运输业97.2%329.9%-35.9%-

23、7.23通信设备制造业48.3%13.1%5.9%0.92零售业59.2%24.1%6.2%8.32房地厂开发与经营业56.2%40.9%8.6%8.49公共设施服务业52.0%30.2%13.9%4.64旅游业45.1%19.4%4.6%8.01 所以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状况的改变意味着是否会产生资本结构调整净效益。通常政府新颁布的关于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或者某些新技术发明的应用会极大改变行业状况,影响竞争格局。当有这方面的情况时,企业就有分析调整成本效益的必要了。3.4 资产结构资产结构会以多种方式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比如,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多流动资产,就会有更多流动负债;而如果一个企业拥

24、有大量固定资产,就会更倾向于靠长期负债和股票筹集资金;又比如,以技术开发为主的企业就很难靠负债筹到资金,而可以用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企业就会有更多负债,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企业。鉴于此,当企业要大幅调整其资产结构时,其负债成本也可能会有相应的改变,所以就有必要考虑是否相应调整其资本结构。_数据来源:中国证券市场学术研究数据库(CSMAR)3.5 所有者和经营者对公司控制权和风险的态度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最终是由所有者和经营者做出。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想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则应选择负债融资,因为增加股票的发行量或扩大其他权益资本范围,有可能稀释所有者权益和分散经营权。同时,所有者和经营者

25、对风险的态度也会影响资本结构:对于风险厌恶型的所有者及经营者,偏向尽可能使用权益资本,负债比重相对较小;对于风险偏好型的、对经济发展前景比较乐观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偏向于负债融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不同的人对风险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一旦企业的主要所有者或是经营者出现变化,都会伴随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3.6 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某一特定的时点对资本结构调整可能性作分析时,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的改变经常是相伴相生的,需要综合把各个因素考虑进去。如20062007年全球经济繁荣,股市持续上涨,;当时政府为了抑制过度投资防止可能的经济泡沫相继推出提升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于是债务融资成本也水涨

26、船高,最终大多数公司都像中国移动那样调低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另一个事实是在这次自08年持续至今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产品市场需求持续走低,股市也总是不温不火,各国政府为了对抗经济危机,摆脱可能的长期性衰退,都陆续大幅调低了利率水平。于是在09年5月份的时候微软凭借其在市场上的近似垄断竞争力,以及投资者普遍对其发展前景看好而当且市场利率又处于难得的低位的时机,一改其在资产负债管理上传统的保守立场,进行了公司历史上首次发债融资。据知情人士称,微软希望利用当时有利的市场条件,通过发债来降低整体资金成本,并提高财务效率微软具有强劲的信用评级而当时市场利率又达历史低点,最终发售债券的利息仅仅略高于美国国债的

27、收益率,而明显低于其他公司债。而且采取类似行动的还包括一些拥有充裕现金储备而一度回避债券市场的成熟科技公司。例如,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今年2月便发债融资40亿美元。_ 许 征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11-11来源:赤子第14期供稿文4 资本结构调整的方法4.1 增量调整4.1.1 概念即通过追加筹资量,用增加总资产的方式来调整资本结构。其主要途径是从外部投资者处取得新增资本,对象既可以是已存在的投资者,也可以是新的投资者。相应的行为有发行新债券、增加贷款、增发新股等,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是增加融资租赁,应该认清它的实质。获得额外的资本额是增量调整的主要目的,也可能是为了

28、应对可能的资金流动性不足,或者企业扩张需要资金,进行资本重置,企业并购,新的投资等。4.1.2 应用增量调整应用的一种情况是当企业处于上升阶段时,为发挥财务杠杆的增加资本能带来超额收益的作用和利用负债融资可以少交负债部分的税的作用,企业就会想要增大负债的比重,相应降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另一种情况与之相对,当企业处于下降阶段时,经营不景气,为减少财务杠杆多增加资本就会增加超额亏损的调节作用,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就会减少负债融资并且负债的内部结构也会改变,相应地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就会提高。签于此,要保持最优资本结构就该在企业高成长期间保持适度负债,但要注意及时偿还流动负债,不要让负债比例太高,特别是流

29、动负债比。企业在产品经营期间为了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应该增加负债,可以发行新债券,提高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比例。当企业需要大量资金且负债比例较低时,可以采用发行债券方式筹资,这样可以利用减税优惠,降低企业总资金成本。在资金宽裕时,企业就该加速资金运转,抓住机会进行短期投资,以此避免资金的闲置而带来的机会成本并且吸收投资,提高权益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发行股票虽然比发行债券资金成本高,但风险比债券低,因为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共同承担了投资风险,而且报表上不增加负债,企业也没有到期还债的压力。4.2 减量调整4.2.1 概念通过减少资产总额的方式来调整资金结构。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愿意扩大资本规模的,而且减少

30、资本可能会让投资者认为企业在预计的将来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其实不一定如此,也可能会有比如管理层收购这样的事由。减量调整的实例有股票回购,企业分立和回购发行在外的可提前赎回的债券等。4.2.2 应用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这种调整方式会有很大的用途,因为国有企业一般会存在国有股权比重过高的问题。国有股减持就是一种减量调整,这样国有股权占总股本的比重就降低了,资本结构得到了优化。国有股减持不仅是资本结构调整的问题,因为国有股减持不仅仅降低国有股权比重,也可以提高资本增值率,看出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也是一种政治问题。国有股减持可以结合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这也就意味着划分企业类型,采取不同模式的国有股权持

31、有方式,改变了所有的企业都有国有资本而且国有资本占绝对比重的畸形状况。国有股减持试点实行两步减持,第一步是将国有股权比例降至51%,第二步是将国有股权比例降至30%,这样就可以调度更多的社会资本,减少国有资本投入。许多企业为了同时得到增量调整和减量调整的好处,会将增量调整和减量调整结合起来,比如先发行可转债,到期进行债转股,这是一种投资者和企业都比较愿意接受的方式。4.3 存量调整4.3.1 概念即根据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不改变现有资产规模,对现有资本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存量调整从技术层面上说目的在于调整资本负债率,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从主管层面上可以是由于管理层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的态度和方

32、法产生变化。这种调整方法涉及到债股互转,如可转换债券到期实行债转股,还可以增发新股用所得资金赎回流通在外的债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将长期负债转为短期负债或者反之。4.3.2 应用如在企业负债水平过高,但是经营状况不佳导致现金不足以支付利息的情况下,为了规避过高的财务风险只能减少负债;或当企业经营处于上升时期,为发挥财务杠杆的增加资本能带来超额收益的作用和利用负债融资可以少交负债部分的税的作用,企业就会想要增大负债的比重,相应降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总之,存量调整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资本总量保持不变,只是将现有资本中某一部分转化为另一种资本。4.3.3 典型应用举例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

33、券是说明这一问题的很好例子。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它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普通股。可转换债券发行之时,明确了一种怎样的价格转换为普通股,这一规定的价格就是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也称转股价格),即转换发生是投资者为取得普通股每股所支付的实际价格。以下三点需要深入了解一下,首先,可转换债券的第一步无论如何对企业都会是有益的。可转换债券对企业来说可以是一种优惠,因为债权需要到期还本,并且_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0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P376企业即使不能盈利,都必须按期在财务费用中计提利息费用,并且利息要在税前列支;而股权就不会有还本的压力,而且股利都在税后支

34、付。也就是说,在一个亏损或只有很少的利润的企业中,股东就只能分到很少的股利甚至没有股利,因此,许多企业都会认为降低负债比率,减少利息费用是降低资本成本的好办法。第二点,可转换债券的实质只是使企业在成本负担上拖延了一段时间,没有实质性的减少成本负担的效果,最终还是要承担权益资本的成本,也就只能靠提高企业收益水平来补偿资本成本。随着国有企业的可转换债券改革的进行短期内可以减轻企业得到第一点所说的优惠,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权益资本成本高于债权资本成本。可转换债券作为债务重组的方式,应与其他改革结合起来。第三,可转换债券的量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假如可转换债券数量有限,在可转换债券转换后,作为股权拥有者

35、的资产治理公司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治理,就不足以或不能够决定和左右企业经营治理,所以,一般来说,债转股要使投资者持有足以影响企业运营的股份。5. 结语不同的调整成本可以由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资本结构调整方法导致。也就是说实行不同的资本结构调整将导致企业以后的不同发展状况,所以企业在准备进行资本结构调整时要比较各种可能的调整方案,选取最优方案来降低调整成本。为了降低调整成本,企业在调整资本结构时,可以在成本通常都很低而且弹性较大的资本上下功夫,比如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银行透支等。一般来说,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三种类型中,增量调整和减量调整因涉及资本总量的变动,因为较高的财务风险会相应提高调整成本,

36、就会被资本市场制约。相对的,存量调整因不涉及资本总量的变化,就不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但是事情有利就有弊,由于企业注册资本受法律约束更多了,虽然调整成本在金额上低了,但资本结构调整的难度却增大了,也就是说,受的外部约束条件少,受到内部资本结构的约束就大。所以没有绝对好的调整方法,要根据条件确定不同的调整方法,才能发挥调整的作用。我国从目前情况看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资本结构调整方面的经验还不够成熟,又由于特殊的国情,就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一是资本总量不足,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资产负债率不完全合理,财务杠杆不能被积极利用。过度负债是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最大的问题,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字

37、,1980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为18.7%。到90年代中期,负债率一度达到70%左右。尽管这几年通过债转股等多项改革,降低了负债率,但是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61.51%。在企业负债率过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能按时偿付本息而导致的财务风险,运营资金就不会充足,企业就会因此失去很多投资机会,非常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因此,鉴于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比较多,我国采用的资本结构调整的方式中增量调整就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具体来讲,在企业资本总额增加的过程中,追加权益资本或债务资本要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资本结构的不同需求进行,整个过程中要时刻牢记最优资本

38、结构的要求。企业选择适合企业的方式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现状进行,但调整之前一定要确认最优资本结构已经被正确确定。_ 李桓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分析J科技信息,2006(4):219-220参考文献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0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任喜文 “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顾乃康张超孙进军 “影响资本结构决定的核心变量识别研究”当代财经2007年第11期 4 李桓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分析J科技信息,2006(4):219-220 5 许 征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

39、9-11-11来源:赤子第14期供稿文6 Kaplan Publishing,P4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for 2009 Dec7 www.ashri The Ashridge Journal Achieving Fair Value Autumn 2005 Mark Scott8 Mackay Peter,Phillips GordonMHow Does Industry Affect Firm Financial Structure 【J】The Review 0f Financial Studies,2005,18:143314669 Welch

40、ICapital structure and stock retur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10613110 Korajczyk R,kvy ACapital Structure Choice: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apital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11Chevalier J,Scharfstein D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Markup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85:39039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