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4014669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改 建 铁 路重 庆 至 怀 化 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二八年十二月 成都前 言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铁路以下简称渝涪二线位于重庆市境内.线路起于既有重庆北站,止于既有涪陵站,是川渝地区联系我国华中、华东地区最重要的铁路运输通道.本线主要工程数量为:共占用土地371.8hm2,其中耕地139.5hm2;全线挖方548.0104m2,填方139104m2,取土45104m2,利用方94104m2,弃方366104m2;共建特大桥1座898.5延长米,大桥48座12105.31延长米,中小桥11座845

2、.27延长米,涵洞204座4451横延米;隧道18座2169.7延长米;新建车站1个,改建车站8个;工程总投资411124.70万元,总工期为3年.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理论,结合重庆自然条件、区位状况及产业基础,规划在21世纪初叶,重庆工业及国有企业布局调整,依托重庆主城区特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开发沿长江经济带,重庆现已经规划沿长江布局长寿化工和长寿晏家工业等园区,将形成沿江工业走廊.本线恰位于重庆沿江走廊工业布局规划区,工程的建设对于完善重庆工业布局调整和建设沿江工业走廊有重要意义.根据铁道部一九九七年铁路勘测设计计划,我公司于1997年11月完成了渝怀线的补充可行性研究文件上

3、报铁道部,1998年10月铁道部进行了审查.1999年11月完成初步设计上报,2000年3月铁道部进行了审查.2000年8月完成了渝怀线站前专业技术设计文件,并由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进行了鉴定.2000年12月,渝怀线全线开工建设, 2005年底竣工,2006年初开通货运, 2007年4月18日全线开通运营.2003年6月,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的要求,我公司对利用在建渝怀线重庆至涪陵段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结合工程进展情况从工程改造的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得出了不可行的研究结论.2005年12月,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计长函2005361号关于开展涪陵至利川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的函的要求,

4、首先对渝怀线重庆至涪陵段在预留工程基础上实施增建第二线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深细度的研究工作,根据研究结果和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再结合涪陵利川铁路的建设,从形成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和双层集装箱铁路运输通道的需要、提高铁路运输质量、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工程投资等方面对重庆涪陵段新建双线的建设方案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深细度的研究,通过对增建第二线与新建双线建设方案综合比选,从形成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需要,推荐新建双线方案V=200km/h.2008年6月,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的要求,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于2008年6月完成了改建铁路重庆至怀

5、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预可行性研究,于2008年10月完成了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可行性研究.中铁二院依据铁计20071号文附件2007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线沿线区域分布有铁山坪、玉峰山森林公园、张关白岩风景名胜区、太极森林公园、小溪风景名胜区,由于本线为既有铁路增建二线工程,既有铁路在桥、隧等工程上均为二线预留一定的铺轨条件,因此本线基本沿既有铁路并行,选线余地较小.本线不可避免的在重庆市江北区与既有铁路并行,以全隧道形式穿越铁山坪重庆市级森林公园.本项目还多方征集了沿线区域环保、林业、农业、国土、规划、水保等部门的意见,在此基

6、础上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最新资料编制完成本报告书.1 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年1月1日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

7、护实施条例1993年10月5日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月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实施;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实施;1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实施;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实施;1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8月18日实施;1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起实施;19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文关于公路、铁

8、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2国家环保总局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1.2 地方法规1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9月1日实施;2重庆市实施办法2001年6月26日修正实施;3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重庆市部分地表水域适用功能类别的通知渝环发200715号,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规定渝府发200283号;4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2006年8月实施;5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

9、00715号,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2006-2010;6重庆市森林公园管理办法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7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2004年3月1日实施;1.1.3 环境评价有关技术规定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7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8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

10、T6113-1995;9交流电气化铁道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15708-1995;10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1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与标准HJ/T10.3-1996;12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1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543.116453.6-1996;15 铁计200644号文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的通知.1.1.4项目有关技术文件改建

11、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可行性研究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0月1.2 评价目的和原则1.2.1 评价目的通过对渝涪二线沿线地区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了解区域环境现状,预测本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段铁路建设的合理性、可行性.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使铁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达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为工程设计、环境管理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本次评价采用以点为主,点线结合,突出重点的评价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范要求开展评价工作,按环境要素分别

12、选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城市规划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作重点评价;同时考虑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1.3 环境要素的选定及评价等级1.3.1 环境要素的选定及评价重点1环境要素的选定根据本工程的建设特点及建设规模,以及沿线环境特征,通过因子筛选,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素为生态、噪声、振动、水、电磁、固体废物、社会经济等.2评价重点施工期评价重点以生态为重点,运营期以声、振动和水环境要素为评价重点. 评价等级确定根据本工程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

13、各评价要素的评价等级.1、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2、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3、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4、振动评价: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II级5、电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II级1.4 评价范围及时段1.4.1 工程评价范围重庆北站至涪陵站相关工程及增建二线引入相关工程.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及重点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中的规定和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具体划分如下:1、生态环境评价一般地段,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2、声环境评价线路两侧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200m以内区域.3

14、、水环境评价评价范围内的水污染源及其主要受纳水体.4、振动环境评价线路两侧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60m以内区域.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50m以内的电视用户,牵引变电所围墙外30m以内区域. 评价时段根据本工程建设特点,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根据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北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可行性研究总说明书,本项目拟于2009年1月开工,2011年12月竣工,总工期3年.1项目施工期:2009年1月2011年12月;2项目营运期: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1.5 评价标准 水环境沿线河流、河段执行类标准,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

15、入农灌水体水体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站段污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空气环境沿线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声环境环境质量标准: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的昼/夜70/70dBA;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60m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昼/夜70/55dBA标准,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以外区域有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城镇执行其规定的功能区标准;没有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地区按2类区执行;沿线的学校、医院等无住校生学校

16、、无住院部的医院不控制夜间噪声按2类区执行.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中相应标准. 振动环境铁路干线两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即昼夜80dBA. 电磁环境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相应标准;对沿线电视接收的影响按信噪比不低于35dB控制.1.6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特点及现场踏勘调情况,确定本次环境影响重点保护目标详见表1.6-1.56 / 56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表表1.6-1环境要素保护

17、目标与线路位置关系概 况保护要求工程影响行为影响要素生态环境铁山坪森林公园以全隧道形式于既有铁路左侧并行穿越森林公园生态游览区及多功能生态园区范围,穿越里程AK45+092AK47+904,穿越总长2.812km,隧道埋深为700800m该森林公园于2000年被重庆市林业局批准为重庆市级森林公园.该公园西南隔长江铜锣峡与南岸区南山风景区相遥望,北与玉峰山风景名胜区相辉映,东南临江中休闲胜地-广阳岛休闲度假区,东与望江厂相连,西与唐家沱街首,面积1026.9hm2.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避免地下水漏失、景观破坏、植被破坏.隧道施工地下及地表水漏失土壤、植被、水土保持设施、野生动植

18、物、珍稀动全线范围全线位于重庆市丘陵河谷区,地质属平行或燕行排列的隔挡式构造,背斜狭窄、向斜宽阔线路经过的两侧区域的森林覆盖率都较高,土地利用平缓地区多为农田,山地多为林地、灌木丛.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征地、土石方工程、取弃土等土地占用及水土流失基本农田全线范围工程占用基本农田占补平衡主体工程征地土地占用声环境、振动环境、电磁环境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声环境为线路两侧200m范围内,振动环境为线路两侧60m范围内,电磁环境为线路两侧50m范围内有声环境、振动环境敏感点15处,另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电磁环境敏感点15处声环境满足相应功能区要求、振动环境线路两侧30m外昼夜达80dB,电视信号信噪比大于3

19、5dB,牵引变电所工频磁场满足GB8702-88要求工程施工、列车运行电力机车运行时因受电弓和接触网滑动接触、牵引变电所产生工频电磁场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空气环境沿线地区乡村、城镇全线区域空气环境GB3095-1996二级工程施工扬尘、运输车辆尾气固体废物车站区域环境卫生及景观沿线各站沿线各站垃圾列车运行职工、旅客垃圾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1 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及路径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以下简称渝涪二线起于既有重庆北站,沿途与既有铁路并行,途径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长寿区、涪陵区,止于既有涪陵站.既有线路全长98.523 km,新建正线76.78km. 设计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1

20、、铁路等级:级.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行车速度:120km/h.4、线间距:区间正线线间距为4.0m.5、最小曲线半径: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800m.6、限制坡度:6.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货机HXD3,客机SS7C9、牵引质量:3500t10、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11、闭塞类型:自动闭塞12、建筑限界:满足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146.1和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要求.设计年度和运量1、设计年度根据本项目建设工期和国家五年计划,确定本项目研究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2、列车对数渝涪二线全日列车开行计划见表2.1-1. 渝涪线增建二

21、线全日列车开行计划表单位:对/小时表2.1-1区段客车集装箱直货摘挂合计近期重庆长寿20816246长寿涪陵20819249远期重庆长寿301123266长寿涪陵301129272 主要工程内容渝涪二线正线全长76.78km,引入重庆北相关工程、引入唐家沱站相关工程、引入涪陵站相关工程;新建洛碛站;改建重庆北、唐家沱、鱼嘴、长寿、王家坝、蔺市、涪陵西、涪陵车站. 主要工程数量1 、轨道既有线改建、增建第二线地段正线按重型轨道标准和一次铺设区间无缝线路,有砟轨道设计.既有非改建地段均维持既有轨道结构.钢轨:正线采用定尺长100m、60kg/m全长淬火无螺栓孔钢轨,缓冲轨采用60kg/m,25m长

22、淬火有螺栓孔新.轨枕:采用型有挡肩轨枕,按1667根/km铺设;其中设有护轮轨的有砟桥和路肩挡土墙需铺设护轮轨地段采用新型桥枕.在补偿电容节距和电气绝缘节安装区段,按信号专业要求铺设轨道电路专用枕;岔区铺设配套的混凝土岔枕.扣件:采用与型轨枕配套的型弹条扣件,扣件铁件进行防锈处理.当桥上及无缝道岔经检算需铺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时,伸缩调节器基本轨接头以外的线路宜采用小阻力扣件.道床:正线采用有砟轨道,道砟采用一级道砟.土质路基采用面层30cm、底层20cm厚双层道床,岩石路基及桥、隧地段采用35cm厚单层道床厚.道床顶面宽度3.4m,道床边坡1:1.75.正线铺设有碴轨道102.29铺轨公里,铺砟

23、304.86千立方米.2、路基渝怀二线重庆枢纽引入工程重庆北不含出站至渔嘴含不含唐家沱站K19+750K41+200线路长15.31km,区间路基长度6.1585km; 唐家沱站ZCK28+600K33+200;渔嘴不含出站至涪陵不含进站不含王家坝站K41+200K129+904.87线路长73.60743km,区间路基长度33.21391km;王家坝站YCK81+600YC84+800线路长3.2km,区间路基长度0.4432km.线路全长92.11743km,区间路基长度:39.81561km,其中单绕18.24904km、并行21.56657km.3、隧道渝涪二线既有隧道共有27座,其中

24、单线隧道长26037.39米,双线隧道长301米,喇叭口隧道长249米,总长26587.39延长米,占该段正线长度的26.99,其中界牌坡隧道为最长隧道,长3550.70米.渝涪二线新建隧道24座,均为单线电化隧道,总长27.0647km,约占线路总长度的27.51%.涪陵西站增设货场联络线方案,隧道1座,总长253m.4、桥函重庆北站至涪陵站拉通方案共设桥梁76座,计20261.29m,其中正线桥74座计19092.39m,占线路长度的19.4%.按桥长分特大桥3座计1909.48m,大桥53座计14048.98m;中桥13座计997.82m,既有利用大桥4座计863.80m,按结构形式分特

25、殊桥8座计4390.69m,占桥长的23.0%;按墩高分最大墩高大于50m的桥5座计3735.28m,占总桥长的19.6%,最大墩高大于70m的桥1座计825.8m,占总桥长的4.3%.拉通方案重庆北站至涪陵站正线桥涵分布汇总表表2.1-1线别类别重庆北站鱼嘴含鱼嘴涪陵站涪陵站配套工程座数总长座 数总长座 数总长单线中桥2150.411847.42大 桥103078.984210773.71特大桥22010.98双线中桥大桥1193.6特大桥1898.5三线大桥51138.8涵洞5276020444517110地道21084110人行天桥5396373039公路跨线桥54805225渡槽176

26、4260框架桥115375设计洪水频率桥梁:1/100,技术复杂、修复困难和重要的特大桥或大桥的检算洪水频率为1/300.涵洞:如没水害的既有涵洞接长原则上按与既有涵相同标准:1/50.5、站场既有渝怀线重庆北含涪陵含段共有车站12个,目前开站11个,缓开站1个.其中重庆北为客运站,其余为中间站或会让站,办理货运作业的车站3个.本次新开车站1个,改建车站8个;其中中间站8个,客运站1个;其中重庆北站为重庆枢纽的客运站,涪陵站为渝怀线上办理客运作业的中间站,原预留的洛碛站为新开中间站.各站线路条件及设置情况见表2.1-2.渝涪二线车站表表表2.1-2序号站名车站中心站间距离km车站性质站房位置备

27、注1重庆北K18+790客运站右侧11.3722唐家坨K30+152.55中间站右侧10.263鱼嘴K40+417.41会让站右侧25.2834洛碛K65+700中间站左侧新开8.9055长寿K74+604.52中间站左侧8.5326王家坝K83 +136.27中间站右侧18.3367蔺市K101 +473中间站右侧11.2058涪陵西K112 +678.45中间站右侧6.49涪陵K130 +728.43中间站左侧渝怀线竣工图里程6、电气化本次研究推荐既有线路维持既有供电方式不变,新建线路采用与既有一致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鱼嘴涪陵端新建牵引变电所1座,改造既有长寿、涪陵牵引变电所2座;

28、利用渝利线拟建的唐家沱分区所兼开闭所1座,在太洪YCK57+900、蔺市4.773K96+700新建分区所2座.7、机务既有线机务设备有重庆北机务车间、重庆机务段、兴隆场派驻机车折返段、重庆南机务车间、涪陵机务折返所.本次研究范围内的机务设备分布为:重庆枢纽内的重庆北车间、重庆机务段、兴隆场派驻机车折返段、重庆南车间和涪陵机务折返所.本次研究范围内机务设备的规模及改建意见如下:重庆北车间:本次设计维持襄渝、渝利线引入重庆枢纽设计规模.重庆机务段:本次设计维持襄渝、渝利线引入重庆枢纽设计规模.兴隆场派驻机车折返段:本次设计维持兰渝线引入重庆枢纽设计规模.重庆南车间:本次设计维持现状.涪陵机务折返

29、所:本次设计维持南涪线电气化改造设计规模.王家坝车站:由于有区段货车,在王家坝车站设机待线1条.8、车辆重庆枢纽:根据重庆枢纽总图规划各线引入工程的分工原则,以及本线研究范围,本次研究仅完善本线引入重庆枢纽相关5T系统,枢纽内其它车辆设备在其它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渝怀线重庆北至涪陵段:本线除相关5T系统外,无其他车辆设备.9、给排水新建渝涪铁路研究范围内共有9个车站.其中既有给水站2个;既有生活供水站6个;新建生活供水站1个;桥隧守护及消防供水点4处.既有给水站为重庆北、涪陵站.其中重庆北站为既有旅客列车上水站,涪陵站为渝怀线既有生活给水站.重庆北站:本站既有水源为接取地方自来水.并配套设给水

30、配水构筑物及管网一套.目前该站既有给排水设施能力充足,可满足目前生产生活及新增用水的要求.故本次设计对本站新增用水量拟采用就近接管,以此满足本站新增生产、生活需要.涪陵站:本站既有水源为接取地方自来水.并配套设给水配水构筑物及管网一套.目前该站既有给排水设施能力充足,可满足目前生产生活及新增用水的要求.故本次设计对本站新增用水量拟采用就近接管,以此满足本站新增生产、生活需要.新建生活供水站、点:新建洛碛生活供水站及黄家湾隧道进口等2处桥隧守护消防供水点采用地表水,界牌坡隧道出口等2处桥隧守护消防供水点采用地下水.采用地下水的设有除铁除锰设备和消毒设备.采用地表水设有净水和消毒设备.既有生活供水

31、站:既有生活供水站唐家沱站、鱼嘴站、长寿站、王家坝站、蔺市站、涪陵西站新增用水均就近接管.既有给水站重庆北、涪陵站新增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排入既有排水系统.新建洛碛生活供水站生活污水经模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新建桥隧守护消防供水点生活污水经净化沼气池处理后排至低洼处.既有生活供水站唐家沱站、鱼嘴站、长寿站、王家坝站、蔺市站、涪陵西站新增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净化沼气池处理后就近排入既有排水系统或低洼处.10、通信全线双线绕行段敷设HEYFLT234x4x0.9+5x2x0.7电缆一条11、房屋建筑本次设计共新增定员正线44人,平均每正线公里0.42人.全线设计新增房屋建筑面积7

32、321m2,其中生产及办公房屋7021m2,居住房屋300m2.2.1.4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1、工程总投资全线估算总额为411124.70万元,每正线公里指标为4172.88万元.其中,静态投资为364978.04万元,每正线公里指标为3704.50万元.2、资金来源筹措既有渝怀线为国家铁路,由铁道部负责建设和管理.增建第二线项目的资本金按50%考虑其中铁道部出资70%、重庆市出资30%,资本金以外使用国内银行贷款.因此,建议增建第二线参照既有模式,仍由铁道部负责建设和管理.2.1.5施工工期拟于2009年1月开工,2011年12月竣工,总工期3年.2.2 工程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影响

33、特征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为施工噪声、废水、扬尘和固体废物等排放对周围环境形成的暂时性影响.工程征地拆迁将永久性地改变所征地的使用功能,破坏地表植被和农作物,对沿线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施工期临时用地也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农作物,但其影响可在施工期后基本得到恢复.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扬尘、废水、垃圾等对施工营地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2、土石方工程数量渝涪二线全线挖方548.0104m2,填方139104m2,取土45104m2,利用方94104m2,弃方366104m2.3、占用土地类型及数量渝涪二线用地共5577.7亩,其中水田833.1亩、旱

34、地2518.0亩、菜地29.2亩、果园22.5亩、水塘41.0亩、经济林0亩、树林562.4亩、宅地242.1亩、荒地1329.4亩.4、工程拆迁和对植被的影响工程拆迁将砍伐一定数量的树木,使沿线生物量有所减少.5、对铁山坪森林公园的影响拟建工程以全隧道形式于既有重庆至怀化铁路左侧穿越该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生态游览区及多功能生态园区范围.穿越里程AK45+092AK47+904,穿越总长2.812km,隧道埋深为700800m,隧道进出口均在保护区外.隧道施工可能会对隧道顶部地表水产生一定的漏失影响.2.2.2 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及污染源分析1、工程投入运营后,列车运行时机车鸣笛、轮轨碰撞等,将对

35、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列车轮轨与钢轨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地面,从而对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产生振动影响.2、全线新增污水主要为沿线各站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80m3/d,主要污染物为SS、COD等.重庆北、唐家沱、鱼嘴、长寿、王家坝、蔺市、涪陵站生活污水均纳入既有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洛碛、涪陵西站新增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要求.3、工程完成后,列车运行产生的电磁辐射会使线路两侧50m范围内采用天线收看电视的用户接收信噪比下降,收看质量明显变差,沿线采用有线电视收看的电视用户不会受到影响.4、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沿线车站

36、和旅客列车产生的生活垃圾,将采取集中定点排放后统一处理的原则.5、工程投入运营后,将改善当地的交通环境,促进沿线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有关部门也应当重视由此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运营期的环境问题是持续的、长期的,但是只要加强环境监控,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就能将各种不利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渝涪二线主要污染源特征及其处理方式见表2.2-1.主要污染源特征及处理方式表表2.2-1种类产生场所性 质处 理 方 式 噪声、振动铁路沿线及车站采用封闭线路、无缝线路、碎石道床,修建声屏障、隔声窗、振动防护等方式减轻噪声、振动影响废水渝涪二线新建1个车站,利用既有8个车站生活污水

37、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生物处理、模块厌氧生物滤池装置处理后排放电磁铁路沿线影响电视收看效果预留接入有线网的资金,在工程运营后根据实际监测情况进行补偿.固体废物沿线车站生活垃圾定点排放并交由地方环卫部门处理.旅客列车生活垃圾定点车站排放并交由地方环卫部门处理.2.3线位及站位与规划的相容性分析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说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工程沿途经过重庆市江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四个地区,在城市基本走行于城市或规划区的边缘地带,在乡镇基本走行于规划区以外,但结合其他综合因素考虑,部分方案对规划有干扰.在江北区,线路将规划区域进行了切割,规划区域的土地开发有一定的限

38、制,但从本铁路对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综合考虑,并且所选方案已尽量减少对其影响,本次建议维持现行方案.地方政府部门对铁路选线选址的意见本项目在线路方案选择和车站选址时,均以函件关于改 建 铁 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北至涪陵段增建第二线线路走向方案意见征求了沿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规划单位的意见.地方均同意线位方案.2、符合国家供地政策的说明本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地不在国土资源部、国家经贸委发布的禁止供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限制供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禁限之列,其用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其他国家供地政策、法规.3 铁路沿线地区环境概况3

39、.1 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测区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平行岭谷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受地质构造控制,背斜成条状中低山,向斜成宽缓低山丘陵谷地,山脊与构造线一致,呈北东向展布.地势北低南高,线路沿长江两岸前行,在重庆市长寿区扇沱场经由长寿长江大桥由江北换至江南.沿线途经丘陵区与低山区.丘陵区:丘陵区多为剥蚀残丘与槽谷、洼地相间,地面标高200300m,局部地段300500m,相对高差50200m,自然坡度1545,沿线除北北东向狭窄背斜形成的山体外都为丘陵区.低山区:铁山坪左线及右线隧道、黄家湾隧道及比较方案、界牌坡左线隧道所处地貌为低山区,为近北东走向的区域性背斜形成的条状山脉,地面标高300650m

40、,相对高差200350m,自然横坡3050.地层岩性沿线出露有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地层,其中三叠系地层主要分布于背斜山岭地带,为碎屑岩及碳酸盐类岩石,局部地段夹煤线及薄煤层,其余向斜谷地均为侏罗系红层内陆河湖相碎屑岩.第四系松散层主要分布于长江及支流以及丘间沟槽中,斜坡地带零星覆盖少量坡、残积层,在部分陡崖下堆积崩、坡积体.地质构造与地震动参数测区属新华夏系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由紧密的背斜和宽缓的向斜组成北北东向隔挡式构造,石沱车站涪陵车站线路沿漓香溪箱形构造的边缘前进.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铁路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

4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1989年11月29日,相邻地区铜罗峡背斜统景地区发生5.25.4级地震,震中距测区近,对测区有明显影响.3.1.4水文地质特征全线地表水属于长江水系,长江及支流御临河、安澜溪、龙桥河等大小江河为常年地表水流,河水面为当地侵蚀基准面.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叶脉状分布.地下水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有不同的特征.沿线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和岩溶管道水三种类型.气象特征沿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云多雾及雨量充沛等特点.沿线主要市县全年气象资料详见沿线主要气象资料汇总表.沿线主要气象资料汇总表表3.1-

42、1地名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降雨量mm日最大降雨量mm年平均风速m/s最大风速重庆17.8-1.842.21151.5195.31.516.3江北17.5-2.640.21159.3229.62.018.7长寿17.6-2.340.21124.2196.32.119.0涪陵18.2-2.742.21073.5113.13.017.0水文渝涪二线起于重庆北站,终于涪陵站,全线水系属于长江水系,线路经过的地区主要河流有长江以及两昌河、御临河、梨香溪等长江支流.3.2 社会环境概况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和产值本线直接辐射范围包括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长寿区及涪陵区.截止于2007年末

43、各区行政区划、人口概况为:渝北区:土地面积1452 km2,全区12个街道、12个镇,人口90.18万人,全区生产总值183亿元.江北区:土地面积221.28 km2,全区9街3镇51个村69个社区,人口16.86万人;全区生产总值133.72亿元.长寿区: 土地面积1830.3 km2,全区16镇228个村,人口28.88万人;全区生产总值64.6亿元.涪陵区:土地面积2941.46km2,共全区17个镇、22个乡,人口113.45万人;全区生产总值为192.27亿元.吸引区内江北区、长寿区、涪陵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33.7、40.7、192.2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54.4:44.

44、4、17:51:32、11.9:54.1:34.0;同时区内工业优势突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区内四大支柱行业,全年实现产值占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2%吸引区内是重要的大米、蔗糖、花生、茶叶、水果、蔬菜和蚕等生产基地,2007年农业总产值385亿元,粮食产量354104t.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情况江北区的铁山坪森林公园被誉为绿色宝珠系重庆四大天然公园之一,园内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园内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据史载明初就有人在此居住,公园内有著名的历史古迹僧官寺遗址,有清代奉直大夫李庭秀墓.长寿区主要有长寿湖、大洪湖,黄草山森林公园等自然

45、景观和怀青台、张飞庙、天台寺东林寺等人文景观.长寿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被誉为西南明珠,湖中大小岛屿200多个,山清水秀,鱼鲜果美,是闻名遐迩的休闲旅游胜地.涪陵地区喀斯特自然地貌造就的奇山异水,几千年文化沉淀形成的历史遗迹,多资多彩,神奇迷人,极具魅力.主要旅游资源有乌江、武陵山、雨台山、小溪、天台峡谷、大溪河、石夹沟、聚云山、望州山、平西坝、水磨滩等自然旅游资源,巴人遗址小田溪、水下碑林白鹤梁、理学圣地北岩点易园、佛教寺庙天子殿、天宝寺、普陀寺和独特的榨菜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运输现状铁路:区域内以形成重庆、成都枢纽为龙头,以宝成、成昆、成渝、襄渝、达成、内昆、渝黔、襄渝、渝怀、达

46、万等干线为骨架的路网格局.2007年区域铁路里程4229km,占全国的5.5,路网密度74.6km/104k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3 km/104km2.由于目前各线路技术标准较低、输送能力小,不能适应便捷快速的运输需求,规划开辟成九兰、兰渝、贵广区际大能力通道,改建渝黔、黔桂、渝怀等既有通道,西北、西南与华南区际间的铁路运力将得到极大改善.公路:基本形成以国道主干线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28.7104km,其中高速公路2837km,占全国的6.2%.目前尚无贯通西北西南华南的区际高速公路,西南至华南主要依靠重庆至湛江高速公路,规划年度重点建设我国高速公路网

47、九纵中的兰州至海口、包头至茂名高速公路,形成贯通西北经川渝至华南的高速公路通道.水运:主要有长江、岷江、嘉陵江等,2007年川渝地区内河航道里程12509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10.区内规划以重庆主城、涪陵枢纽港区的建设为重点,打造区域性枢纽港,建设泸州港和宜宾港,完成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管道:主要有德阳成都重庆开县达州干线输气管道和忠武输气管道,以及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等.航空:区域内拥有双流和江北两个国际机场,10个支线机场,在建的有康定机场和乐山机场,列入十一五规划的有稻城机场和马尔康机场,已形成以省会城市机场为主,支线机场为辅的航空运输网络.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1 生态环境现

48、状评价1、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现状土地利用根据沿线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沿线区域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集中在山间或沿江平坝地带,林地则集中在中低山区;乡镇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比例很低,未利用地比例达到10%以上;这表明沿线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用地是主要的用地类型.沿线各县、市土地利用情况见表4.1-1.沿线各县、市土地利用情况表 单位:万亩 表4.1-1县市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园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面积交通用地未利用地长寿213.597.15.5432.6617.21.1843.06涪陵441.9181.927.83143.8720.963.1257.91沿线以丘陵和中低山地形为主,泥岩

49、和页岩出露面积大,抗侵蚀能力极弱;且降水强度大,暴雨次数多,集中在夏季,导致沿线地区水土流失比例较高.另外修路、开矿等人为活动也是水土流失成因之一.沿线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见表4.1-2.沿线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表4.1-2区 县重庆市长寿区涪陵区幅员面积km282313.81830.32941.46水土流失面积km235641.87613.851775.65占国土总面积43.3033.5460.37平均侵蚀模数t/km2a3754.6033673607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破坏地面完整,回避下游洪涝灾害,淤塞下游河道,破坏当地水利、交通等工程设施.上述危害使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50、2、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渝北区植被覆盖率30%、江北区36%,长寿区22,涪陵区35.3%.渝涪二线沿线地处低山丘陵地区,为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其植被类型分布无明显区域变化.本项目为既有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区域范围人为开发严重,原生植被已被人工植被取代,区域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分布.铁路沿线区域内常见、分布较广的的乔木主要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榕树Ficus Lacor、桦木Betula、油桐Vernicia fordii、乌桕Sau

51、ropus sebiferum、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青冈Fagus sp.、楝树Melia azedarach、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甜槠Castanopsis eyrei、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丝栗Castanobsis rargesn、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桉树Eucalyptu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桤木Alnus c

52、remastogyne、杨树Populus sp.、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nis以及经济树种柑橘Citrus spp.、桃Amygdalus persica、李Prunus armeniaca、杏Armeniaca vulgaris、石榴Punica granatum等.常见的灌木主要有黄荆Vitex negundo、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映山红Rhododendron sp.、悬钩子Rubus sp.、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山鸡椒Litsea cubeba、盐肤木Rhus chin

53、ensis、冬青Ilex purpurea、山柳Clethra fargesii、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木姜子Litsea pungens、楤木Aralia elata、荚蒾Viburnum dilatatum、杜茎山Maesa japonica、细枝柃Eurya loquaniana等.常见的草本有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蕨Pteridium aquilin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小白酒草Conyza concdensis、蒿Artemisia sp.、苔草Carex sp.

54、、荩草Arthraxon hispid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山麦冬Liriope spicata、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楼梯草Elatostema involucratum、冷水花Pilea notata、蕨类以及人工种植的农作物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红薯Ipomoea batatas、大豆Glycine max及各种蔬菜.3、动物资源分布情况本工程为既有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线路主要位于丘陵区和低山区,人为活动频繁.区域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集中分布.人类活动频繁地段分布有常见动物资源主要是一些家禽.其余低山

55、丘陵路段分布有中华大蟾蜍、泽蛙、黑斑蛙等两栖类动物、鬣蜥科、石龙子科爬行类动物、鹭科、杜鹃科、鹡鸰科的鸟类以及灰麝鼩、黄喉貂、黄腹鼬、鼬獾、狗獾、猪獾、黄胸鼠、拟家鼠、褐家鼠、小家鼠等兽类.4.2生态敏感区影响评价渝涪二线涉及敏感区为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4.2.1铁山坪森林公园概况铁山坪森林公园于2000年被重庆市林业局批准为重庆市级森林公园.该公园西南隔长江铜锣峡与南岸区南山风景区相遥望,北与玉峰山风景名胜区相辉映,东南临江中休闲胜地-广阳岛休闲度假区,东与望江厂相连,西与唐家沱街首,面积1026.9hm2.工程与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及影响分析拟建工程以全隧道形式于既有重庆至怀化铁路左侧

56、穿越该森林公园.穿越里程AK45+092AK47+904,穿越总长2.812km,隧道埋深为700800m,隧道进出口均位于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外.具体线路与公园位置关系见图1.图1 渝涪二线与重庆市铁山坪森林公园位置关系图既有渝怀铁路渝涪二线根据该森林公园规划资料,穿越地段处于森林公园生态游览区及多功能生态园区范围.工程对该森林公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洞口开挖对洞口地表植被破坏以及隧道开挖引起地下水漏失从而对隧道顶部植被生长产生影响.本线以全隧道形式于既有重庆至怀化铁路左侧穿越该森林公园生态游赏区及多功能生态园区,区内植物多为马尾松、杉木等常见树种.隧道洞口位于森林公园外,隧道开挖仅会对森林公园

57、保护范围外常见植被生物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期后,通过加强隧道口的绿化,可使隧道施工对植被的影响降至最低.工程实施不会对森林公园内植被生存产生影响.根据该隧道地质资料,隧横穿铁山坪山脉,穿J2XS.J2X.J1-2Z.T3xj地层 ,岩性以砂岩为主,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赋存在T3xj之砂岩中.该隧道穿越非可溶岩地区且砂岩具有一定的隔水作用,因此隧道开挖不会造成隧道顶部地表及地下水大量漏失,只要在施工期做好相应防护措施,水体漏失影响甚微.隧道开挖不会对隧道顶部地表植生长产生影响.4.2.3主管部门意见我院已以关于征求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重庆至涪陵段增建二线工程穿越铁山坪森林公园意见的函中

58、铁二院环研函2008439号及中铁二院环研函2008475号向重庆市林业局及江北区农林水利局征求穿越铁山坪森林公园的意见以及相关环境保护要求,江北区农林水利局以江北农发2008153号文回复.复函中表示渝涪二线建设不宜穿越铁山坪森林公园,主要原因如下:1、渝涪二线铁路施工易导致地下水渗漏,将严重影响隧道顶部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植被生长;2、隧道洞口施工易引起水土流失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要求我公司提出专题报告并由政府部门决策.因此,在施工前还应办理线路方案穿越该森林公园相关手续.4.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土地资源环境影响分析渝涪二线共占地5577余亩其中耕地2092.1亩.铁

59、路工程占用土地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永久占地使土地原有使用功能丧失.本线基本延既有渝怀铁路行进,占用耕地相对较少,经初步估算占吸引区内耕地总面积的0.09%.征地将导致部分居民搬迁.2、动植物资源影响初步分析1动物资源影响初步分析本线为既有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线路沿既有铁路两侧行进,区域内分布的动物主要为家禽、家畜等常见的鸟类、兽类,线路沿线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工程建设不会对野生陆生动物产生影响.2植物资源影响初步分析渝涪二线线路两侧植被主要为农田植被及马尾松、杉木、柏木等常见人工植被,无国家重点保护树种.铁路工程建设仅对植被生物量产生影响.3、扰动地表影响因铁路工程建设对地表开挖、填埋等扰动影响主要集中在土石方工程施工上.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造成原地表结构及植被的破坏,造成沿线施工期水土流失.4、工程取、弃土场环境影响工程实施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