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13984050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摘要:留唐日本僧人灵仙,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出色的奉献,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此博学的一位高僧,却没有人为其树碑立传,成为千古之谜,需要后人作进一步的考证。关键词:日本;遣唐使(僧);灵仙大师灵仙,生卒年代不详。留传于世的有关灵仙的资料极为稀少,据现有的零星史料看,他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出色的奉献,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对灵仙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灵仙本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作为一代高僧的灵仙,为何没有像空海、最澄等人那样,学成后归国,传播佛教

2、成为一代宗师,而是分开长安,进住五台山?具有爱国赤子之心的灵仙,为何不亲自回日本而是托人将新经舍利等物转送天皇。从而造成了天皇转赐的百两黄金失踪之谜,黄金终究落入谁人之手?灵仙在五台山而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终究是怎么死的,真的像圆仁所记载的那样是被毒杀的吗?如此博学的一位高僧,却没有人为其树碑立传,这固然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增添了许多困难,但就灵仙本人在当时的影响来看,绝不亚于空海等人,这种没有文字传世的情况正常吗?本文无力解开这众多的千古之谜,只是想做一些有益的研究,算是抛砖引玉吧。灵仙人唐前的情况,不像其他日本高僧,从出生到成长有很详细的记载。关于灵仙在日本的事迹,在源信僧都所著?一乘要诀

3、卷下?中略有提及。由于这是唯一的一条史料,现转引如下(原文见?大正藏74?):“假设言法尔无漏种子无经说者。云何心地观经第四卷。佛说言因三善根及以信等。增长无漏法尔种子。能起无漏法尔三昧神通。答。彼经笔受灵仙法师。本住当朝兴福寺。习学法相宗,乘彼本习。润色经文。自谓无谬如青谓黄。假设彼梵文正如此者。天竺诸师。何言无文谬。护法论师。何不引之。或复真如所缘种子,名为法尔了。?一乘要诀?是源信僧都用问答体的形式写成的有关佛经教义的文章,在谈及“法尔无漏种子无经说这一佛教问题时,以灵仙作为例子,加以阐述,说灵仙在学习法相宗时,经常修改经文,并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实际上是把青的说成黄的了。假设经文像灵仙所

4、认为的那样,那么印度大师的话,还有哪一句是没有错误的呢?很显然,源信僧都大师,对灵仙大师的做法,是持批评态度的,对灵仙是否认的。其否认的根据就是“自谓无谬、“如青谓黄。假设把这段史料反过来看,不难发现,灵仙大师确实是一位才高八斗之人。可以在阅读佛经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展修改,其智慧必有过人之处,也就是说,灵仙要具备如下素质:通晓经文,精通汉文,掌握梵文。事实证明,入唐后的灵仙参与了大唐的译经事业,他确实具有这些别人所没有的素质,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才高的人难免气傲,招致别人的批评乃至于嫉妒,也是情理中事。透过以上史料,我们大致可以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灵仙是奈良兴福寺和尚;第二,入唐前灵仙学习的

5、是法相宗;第三,灵仙是才华横溢之人,这一点为其入唐后作为参与大唐译经事业的唯一外国僧人埋下了伏笔。灵仙入唐的时间,?灵仙三藏行历考?载为“延历二十二年为遣唐留学僧入唐。接着推测说:“人唐恐系延历二十三年与传教、空海同时。这是关于灵仙人唐时间的唯一一那么史料。但据木宫泰彦氏研究:“桓武朝的遣唐使于延历二十二年(803)四月十六日从难波津出发,不久船就因暴风雨而破损,溺死明经请益大学助教授丰村宗长以下多人。船经修理后,于次年七月六日,又从肥前松浦郡田浦出海,又遇暴风,大使藤原葛麻吕的第一舶,在海上飘流三十四日,于八月十日到达福州长溪县,副使石川道益的第二舶到达明州。第三舶于七月四日从松浦郡庇良岛出

6、发,忽遇南风而飘流,判官三栋今嗣脱身登岸,船上载着射手数人,竟不知飘流到哪里去了,可能没有到达唐朝。第四舶是否到达唐朝不详,大同元年(806)八月,判官高阶远成和空海,桔逸势等一同回国时所乘的船也许就是第四舶。从史料记载和木宫泰彦氏的研究比较来看,灵仙确实是在延历二十二年作为遣唐留学僧被派遣,出发的时间也确实是在延历二十二年,只是在途中遇风暴,船只破损又返回了日本。船只经在日本修理后再次出发的时间是延历二十三年(804)。至于灵仙所乘船舶不详。照理推算应该是第一舶或第二舶船上。在航海技术极不兴隆的唐朝,灵仙不可能会乘坐其他船舶而不与遣唐使们一起入唐。从延历二十三年到弘仁元年(810)灵仙再次见

7、诸于史料记载的六年时间内,活动情况不详。也许灵仙与空海等人或者与最澄等人登岸后直赴长安;也许灵仙大师未与众人结伴同行,而是一个人云游四方,到处巡礼,最后到达了长安。从后来灵仙在长安完成译经事业,自己去五台山居住这一史实来看,后者的可能性很大。这可能与大师博学多才,气盛孤傲的性格有关,与众人格格不入,为众人所排斥。否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像大师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无论是在日本国内,或是在大唐中国,其活动情况却没有同时代的人的文字记载。纵览那个时代的资料,给人一个极深的印象:似乎灵仙是个默默无闻,被人遗忘之人。假设非后来灵仙托人将新经舍利进呈天皇,也不会在?续日本后记?中被人提起。事实上,灵仙作为一个

8、伟大的人物引起近代人们的兴趣,也是一件极为偶然的事情。1913年,日本国宗教局在进展宝物调查时,获野仲三郎氏对江州石山寺的藏经做了调查,得到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古写断卷。在第一卷所记载的译场列位的名单中,发现了灵仙的名字。据此,妻木直良氏写出了其著名的论文?唐代款塲参唯一日本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灵仙在长安,创始了其一生中最辉煌的业绩,这是不争的事实。据?灵仙三藏行历考?载:“元和五年(弘仁元年,810)七月三日出大乘心地观经梵夹。同二十七日於长安礼泉寺奉诏译。般假设三藏宣梵文。灵仙笔受并译语。“同六年(弘仁二年)三月八日译成进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翻译工作,历时九个月完成。元和五年

9、开始的译经工作,是确实存在的。有两那么史料可以佐证:其一,?宋高僧传?卷三?唐礼泉寺般假设传?:“释般假设,罽宾国人也。貌质魁梧,执戒严整,在京师,充义学沙门,宪宗敦崇佛门,深思翻译,奈何有事于蜀部,刘辟阻命,王承宗未平,朝廷多故。至元和五年庚寅,诏工部侍朗归登、孟简、刘伯刍、萧俛等就礼泉寺译出经八卷,号本生心地观,此之梵夹乃高宗朝师子国所进者,写毕进上。帝览有敕,朕愿为序。寻颁下其文,冠于经首,三藏赐帛,证义诸沙门锡赉有差。唐宪宗对此事极为重视,亲自作序,冠于经首,对参与译经的诸位,根据其功绩的大小而有多少不同的恩赐。其二,?旧唐书列传?一百一十三?孟简传?:“六年(元和六年)诏。与给事中刘

10、伯刍,工部侍郎归登,右补阙萧俛等,同就礼泉佛寺,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简最檀其理。这两那么中国方面的史料,记载了元和六年由宪宗帝下诏翻译佛经之事,并涉及到了部分参与译经的人名,遗憾的是,都末列举灵大师的名字。可以证实灵仙大师参与此次译经事业的唯一文献,是于1913年在江州石山寺发现的史料,现列举如下:转贴于论文联盟.ll.?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奥书?(石山寺藏写本)元和五年七月三日内出梵夹其月二十七日奉诏于长安礼泉寺至六年三月八日翻译进上罽宾国三藏赐紫沙门般假设宣梵文礼泉寺日本国沙门灵仙笔受并译语经行寺沙门令谟润文礼泉寺沙门少諲回文济法寺沙门藏英润文福寿寺沙门恒济回文惣持寺沙门大辨证义右街都

11、勾当大德庄严寺沙门一微详定都勾当译经押衙散兵马使兼正将朝议郎前行陇州司功参军上柱国赐绯鱼袋臣李霸给事朗守右补阙云骑袭徐国公臣萧俛奉敕详定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朗充皇太子及诸王侍读长洲县开国男臣归登奉朝请大夫守给事中充集贤殿御书院学士判院事臣刘伯刍奉敕详定朝议朗守谏议大夫知匦使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孟简奉敕详定敕详定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右街功德使扈从特进展右武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上柱国剡国公食邑三千雇第五从直。以上是译场列位的全文。灵仙是作为笔受并译语,参与了译经事业。这件事情的本身就要求灵仙大师不仅要精通佛理,而且还要精通梵语、汉文,可以准确地将梵语经文译成汉文经文,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作为唯一参与

12、大唐译经工作的日本僧人来讲,不仅本人值得自豪,也足以引起日本人的自豪和骄傲。灵仙在长安完成译经工作以后,前往五台山,何时去的五台山,不详。但有史可查的是灵仙于元和十五年(820)完成了五台山的巡礼。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319条载:“人停点普通院,礼拜文殊师利菩萨象。因见西亭壁上题云日本国内供奉翻经大德灵仙,元和十五年到此兰假设云云。院中僧等见日本国僧来,奇异,示以壁上之题,故记著之。从圆仁的这段记述来看,西壁亭上的题字应是灵仙所写。灵仙在完成巡礼后,居住于五台山金阁寺稳固菩萨院,三年后,移向七佛教诫院,在稳固菩萨院居住期间。灵仙竟自剥手皮一一长四寸阔三寸一一画佛像,造金铜塔安置。此事可以

13、看出灵仙的性格与做事的风格,确实是与众不同。灵仙在五台山居住期间,日本天皇两次赐金于他。第一次是长庆五年(825),灵仙为谢国恩,献舍利万粒,新经两部给天皇;第二次是天长三年(826),两次赐金均由渤海国僧贞素转交,但不幸的是,当贞素第二次携带黄金到灵境寺时(828),灵仙已“亡来日久。其死亡原因据圆仁记载是被人毒杀的,对此说法目前学术界看法不一。还历史真相,有待于新的史料开掘和做进一步的研究。其死亡时间大约可能推定为826年至827年之间。灵仙大师的死,是给后人留下的又一千古之谜。在日本,有许多人认为灵仙是被人“毒杀的,其主要根据是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据圆仁开成五年(840)七月三日

14、记事:“从台顶向南下,行十七里许,於谷里有一院。屋舍破落,无人。名为七佛教诫院。院额题云八地超兰假设。日本僧灵仙曾居此处,身亡。南行三里许,到大历灵境寺。向老宿问灵仙三藏亡处。乃云:灵仙三藏先曾多在铁懃兰假设及七佛教诫院。后来此寺,住浴室院。被人药杀,中毒而亡过。弟子等埋殡,未知何处。云云。这是圆仁根据传闻记述的有关灵仙死亡的消息。上面我已提到,假设灵仙确实是死在五台山灵境寺的话,其死亡时间,据贞素的?哭诗并序?推断,应该是在826年至827年之间。圆仁巡礼五台山,查访灵仙埋骨之地的时间是唐开成五年七月,即公元840年,据灵仙去世,仅有13年。事隔13年,灵境寺的老僧,居然会对灵仙埋骨之地说出

15、“未知何处四字,这不能不使人对其真实性产生疑心。个外国僧人,被毒死于本寺浴室院这么一件大事,而老僧对其埋骨之地却一无所知,于情于理都不通。关于灵仙的死,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不是圆仁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而是与灵仙有着浓重友谊的贞素,写于木板之上,并钉在灵境寺墙上的?哭诗并序?,贞素到达灵仙境寺的时间是太和二年(828年)四月七日,而?哭诗并序?写于四月十四日,在这七日之内,贞素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弄清灵仙的死因,死亡时间,及埋骨之地。因为贞素到达灵境寺的时间距灵仙死亡的时间并不长,仅有一到两年。事实上,贞素在?哭序并序?中只用了“亡来日久这极为模糊的词语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贞素对灵仙一事似乎也是“讳莫如深。这里边是否包含有政治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灵仙自剥手皮画像留于后人这一与众不同的事情来看,灵仙极有可能是没有死。他也许是厌倦了尘世生活,为了专心清修,不受俗世的干扰,个人去深山密林,不为人知的地方修行去了,而让人对外声称他已死亡。从灵仙大师博学多才,不为人容这一角度来看,是有这种可能性的。这只是本人的一种推测而已。综上所述,灵仙大师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出色的奉献,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要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有待于新的史料的发现,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