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施肥方法的研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3858312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科学施肥方法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科学施肥方法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科学施肥方法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对科学施肥方法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科学施肥方法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科学施肥方法的研究 摘 要 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技术,选用优质的配方肥能够实现稳产、丰产,同时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关键词 农业 施肥 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 S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55-01c 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既能够减少肥料的投入数量,降低成本,同时能够获得最大的产出率,并能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土壤资源不受破坏,使高产地块在保持稳产的条件下连年创出高产,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产品品质。经过大量、多地试验、示范结果及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施肥具体措施如下: 一、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在测定土壤养分的

2、基础上,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的供肥性能,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化肥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1)“测土”,即在自己的土地上采集土样,送交当地土肥站或农产品检测中心进行土壤化验,检测其养分含量;(2)“配方”,即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施化肥的养分配比;(3)“生产配方肥”由企业完成;(4)“供肥”即到各地土肥站指定的配方肥经销单位购买配方肥;(5)“施肥及指导”,即各地土肥站制作施肥建议卡,通过各配方肥经销单位或各地农业站发放施肥建议卡,农民按卡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应该遵循三条原则:1、农家肥与化肥相配合,实 施配方施肥一定要以有机肥料为基础。2、大量、中

3、量、微量元素配合。3、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 二、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 农家肥最好选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粪尿肥、堆沤肥、绿肥、饼肥及泥炭等为好。一般农作物每亩施用20003000公斤,施用时间为作物播种或移栽前715天,以底施为主。提倡在设施农业上配合追施经腐熟处理的人粪尿或沼渣沼液。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农肥肥作底肥,化肥作追肥或种肥施用;第二种是有机肥与化肥直接混合施用,需要注意的是二者不可以任意混合,有些混合提高肥效,有些则降低肥效,如硝态氮肥与未腐熟的有机肥混在一起,在厌氧条件下,由于反硝化作用,易引起硝态氮素转为气体跑掉而损失养分。 三、土壤施

4、肥要因地制宜 沙土地:“少吃多餐” 沙土保肥能力差,养分易流失,但沙土有良好的通透性能,供肥好,施肥后见效快,肥劲猛却短,没后劲,“发小苗不发老苗”。沙土施用化肥应“少吃多餐”,分次少量施用,或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粘土地:粘土保肥性能强,养分不易流失,但施肥后肥效慢,肥劲儿长,土壤紧实,通透性差,作物生根也难,“发老苗不发小苗”。施肥注意磷肥、钾肥集中施用,氮素控制总量,防止贪青晚熟。 旱地:旱地土壤水分供应不足,阻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向根表面迁移,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施肥原则是应适量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内部大小空隙配合得当,如果使用化肥应选择含有腐殖酸的

5、复合肥料,以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 四、农民的不良施肥习惯及改进方法 1.注重磷酸二铵(二铵)施用,忽视钾肥投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土壤“缺磷、少氮、钾不足”,施用美国磷酸二铵对作物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而现在我市土壤“缺钾、少氮、磷不足”,再继续施用磷酸二铵就发挥不了增产作用。 2.注重氮肥追肥的投入,忽视钾肥投入 看作物苗长得小,长得慢,往往盲目增加追施氮肥次数和数量,其结果是水稻长臭了,瓜果不甜,品质下降。 3.注重磷酸二铵做口肥施用,忽视做基肥施用,肥料利用率低 4.表面撒肥尿素,不刨埯深施,导致肥料养分挥发,流失等 上述施肥习惯应该改正,正确施肥方法是: 4.1氮、磷、钾配合施肥,玉米、水稻其比例为1:0.5:0.5,大豆比例0.5:1:1,果菜类蔬菜1.2:0.8:1.2,叶菜类蔬菜1:0.5:0.6,苹果为1:0.8:1.2。 4.2化肥和农肥配合施用,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 4.3磷、钾肥做基肥撒施在农肥上。 4.4氮肥(包括尿素、氢铵、氯化铵)旱田刨埯深施。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