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课件2中央级校课件中央党校师资力量培训班课件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童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13852431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3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党校课件2中央级校课件中央党校师资力量培训班课件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童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党校课件2中央级校课件中央党校师资力量培训班课件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童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党校课件2中央级校课件中央党校师资力量培训班课件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童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资源描述:

《党校课件2中央级校课件中央党校师资力量培训班课件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校课件2中央级校课件中央党校师资力量培训班课件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童(10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村规民约的运作方式与调整路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童吉渝童吉渝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n“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与男孩偏好有什么关系?与男孩偏好有什么关系?n“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在关爱女孩的综合治在关爱女孩的综合治理中能发挥什么作用?理中能发挥什么作用?n调整调整“村规民约村规民约” 、推动性别平等、推动性别平等之路在何方?之路在何方?主要内容:一、认识一、认识 “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二、解析:村规民约的运作二、解析:村规民约的运作 与与“男孩男孩偏好偏好”三、调整村规民约的路径探索三、调整村规民约的路径探索一、认识一、认识“村规民约村规民约”1、什么是村规民约

2、、什么是村规民约?2、村规民约的内容、村规民约的内容?3、村规民约的形式、村规民约的形式和特点和特点?4、村规民约与村民、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自治的关系?1、什么是村规民约?、什么是村规民约?n广义:一切乡土社会所具有的国家法之广义:一切乡土社会所具有的国家法之外的外的公共性规则公共性规则。n狭义:依照法律法规,适应村民自治要狭义:依照法律法规,适应村民自治要求,由共居一村的村民根据习俗和本村求,由共居一村的村民根据习俗和本村实际共同约定,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实际共同约定,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和和利益表达利益表达。n“村规村规”:乡村社会中村民共

3、同制定和遵守的:乡村社会中村民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规则,维护的是整体利益,事关全部或绝大部规则,维护的是整体利益,事关全部或绝大部分居住于该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村民,相对长效分居住于该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村民,相对长效的;的; n“民约民约”:对部分村民或某一特定事项而进行:对部分村民或某一特定事项而进行的某种约定(自约、受约和互约),一事一议,的某种约定(自约、受约和互约),一事一议,因人(男女)而异,以传统的乡土文化为核心因人(男女)而异,以传统的乡土文化为核心价值。价值。n“村规村规”与与“民约民约”在实际运行中亦分亦合。在实际运行中亦分亦合。n“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礼治的延

4、续,礼治的延续,是治理乡土社会、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是治理乡土社会、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形式和手段。n “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作为一种自治规范和基层作为一种自治规范和基层民主政治的形式,是民主政治的形式,是1980年以后出现的,年以后出现的,82年修订的年修订的宪法宪法第第111条条 :“村民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1998年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颁布实施,“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正式步入法制轨道。正式步入法制轨道。 2、倡导性倡导性内容:内容:提倡建立提倡建立良俗美风良俗美风和睦家庭和睦家庭邻里关系邻里关系和公共道和公共道德德规范性

5、规范性内容:内容:禁赌、吸禁赌、吸毒贩毒,毒贩毒,禁打架斗禁打架斗殴,禁偷殴,禁偷盗、抢盗、抢 管理管理/惩罚性内容:惩罚性内容:惩治破坏乡村秩序和惩治破坏乡村秩序和治安的,拖欠、抗缴治安的,拖欠、抗缴各项上交任务的、不各项上交任务的、不按村组要求进行承包按村组要求进行承包土地调整的、违章搭土地调整的、违章搭建、不执行划生育、建、不执行划生育、 溺婴弃婴、参与赌博溺婴弃婴、参与赌博利益分配利益分配内容内容:宅基地分男不宅基地分男不分女;承包地分女;承包地待嫁女、出嫁待嫁女、出嫁女、离婚女调整女、离婚女调整时收回;女儿时收回;女儿婚嫁户口须迁婚嫁户口须迁出;双女户只出;双女户只能一女招赘能一女招

6、赘3、村规民约的形式与特点:、村规民约的形式与特点:n文本和非文本(成文和不成文);文本和非文本(成文和不成文);n显性和隐性(明确规定与潜规则);显性和隐性(明确规定与潜规则);n草根和高级形式(约定俗成的习惯草根和高级形式(约定俗成的习惯法与村民会议正式通过法与村民会议正式通过“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章程章程”)。)。村规民约的特点村规民约的特点n村规民约是一种社会建构,可以建构村村规民约是一种社会建构,可以建构村落的社会生活。落的社会生活。 n基于合意产生,是一种社会动员和社会基于合意产生,是一种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的方式,具有自生自发和内生性,参与的方式,具有自生自发和内生性,但受国家现行法律

7、、法规精神的引导。但受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精神的引导。n具有综合性和软法性(社会整合具有综合性和软法性(社会整合/责任义责任义务倾向的小宪法)。务倾向的小宪法)。n是具有高度内生性的民间法是具有高度内生性的民间法/习惯法(特习惯法(特定时期、社区的文化传统)。定时期、社区的文化传统)。n融乡土性与现代性于一体(以公开或隐融乡土性与现代性于一体(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承接和接受了传统文化,带有蔽的方式承接和接受了传统文化,带有浓厚乡土色彩的内容;为适应变化了的浓厚乡土色彩的内容;为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村落生活的实际需要,又必社会环境和村落生活的实际需要,又必须进行新的乡土化改造)须进行新的乡土化改造

8、)。4、“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与村民自治n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村民依法管理自己事务的基层民主是村民依法管理自己事务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是村规民约和乡村治理的政治制度,是村规民约和乡村治理的前提和基前提和基础础;n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一种社会动是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一种社会动员和参与方式,是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员和参与方式,是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基石基石和保障和保障;n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为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实现提供了为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依据;现实依据;n农村法治农村法治是村规民约建设和乡村治理的是村规民约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重要保证证。n乡土社会是一个熟

9、人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文化习俗文化习俗/民约有强民约有强大的趋同压力大的趋同压力),村规民约无论成文还是不成,村规民约无论成文还是不成文,对村民而言,就是他们有秩序地生活的规文,对村民而言,就是他们有秩序地生活的规范。范。n村规民约具有村规民约具有“类法律类法律”性质,村委会处理村性质,村委会处理村务时,只要所依据的务时,只要所依据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条款不违反条款不违反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就具有相当效力。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就具有相当效力。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本村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本村“小宪法小宪法”。民间法往往自然指向传统文化民间法往往自然指向传统文化n村规民约是乡土社会内

10、生性的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是乡土社会内生性的行为规范,是运用广泛、数量庞大的习惯法、民间是运用广泛、数量庞大的习惯法、民间法,具有草根性和历史延续性,如果没法,具有草根性和历史延续性,如果没有政府的监督指导和将国家法律规范转有政府的监督指导和将国家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规范的运作,往往自然指向传化为内在规范的运作,往往自然指向传统文化(包括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统文化(包括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这与村民自治的法理精神(平等、独立这与村民自治的法理精神(平等、独立主体基础上的契约与民主)是有本质差主体基础上的契约与民主)是有本质差异的。异的。二、解析:村规民约的运作与二、解析:村规民约的运作与“男

11、孩偏好男孩偏好”(一)从村规民约的功能看(一)从村规民约的功能看 作用作用?(二)从村规民约的运作过程看(二)从村规民约的运作过程看 制定制定的影响因素与男孩偏好的利益导向的影响因素与男孩偏好的利益导向?(三)从村规民约的内生基础看(三)从村规民约的内生基础看 男孩男孩偏好的深层原因偏好的深层原因?(一)村规民约的功能:(一)村规民约的功能:1、身份认定功能身份认定功能(剥夺(剥夺/给予)给予) n“游戏规则游戏规则” 确定游戏圈边界确定游戏圈边界;n前提前提 对集体、村组的归属对集体、村组的归属;n认定标准认定标准 “户口户口” 。村民身份待定的:。村民身份待定的:出出/待嫁女、离婚返村女、

12、上门婿、收养待嫁女、离婚返村女、上门婿、收养/过继过继的,外出读书或工作者。的,外出读书或工作者。n潜规则潜规则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男性可无条件。男性可无条件获得,女性因婚姻而定,在某些状况下被获得,女性因婚姻而定,在某些状况下被“合合法法”剥夺。剥夺。n例例1:湖北十堰市某村规定,对湖北十堰市某村规定,对“不正当户不正当户口口”“未经村民小组、村委会签字认可的未经村民小组、村委会签字认可的户口户口”不予承认村民资格。不予承认村民资格。n例例2:玉溪:玉溪HT区区LQ镇的所有村都规定,镇的所有村都规定,“凡凡是出嫁女无论户口迁出与否,均不视为本村村是出嫁女无论户口迁出与否,均不视为本村村民

13、,不得在本村参加分配。民,不得在本村参加分配。” 剥夺出嫁女的剥夺出嫁女的村民资格(村民资格(出嫁女被边缘化出嫁女被边缘化/权利被剥夺权利被剥夺 )。)。08年,该镇出嫁女未迁出户口年,该镇出嫁女未迁出户口“挂空户挂空户”的达的达238人。人。n例例3、广东某村规定:、广东某村规定:“外村妇女嫁到本外村妇女嫁到本村,若其离婚,则就不再享有本村的村村,若其离婚,则就不再享有本村的村民待遇民待遇”的决定为由,拒绝发放给离婚的决定为由,拒绝发放给离婚妇女林某土地补偿费。(妇女林某土地补偿费。(离婚女权利被离婚女权利被剥夺剥夺) n例例4、河南省西峡县某村三组的村规民约、河南省西峡县某村三组的村规民约

14、规定:规定:“男到女方家落户的对象必须是男到女方家落户的对象必须是独生女或纯女户独生女或纯女户”。(。(入赘女婿权利被入赘女婿权利被剥夺剥夺) 2、维护乡村秩序功能、维护乡村秩序功能n维护生产、生活和社会治安等秩序;维护生产、生活和社会治安等秩序;n保护集体资源:水利设施及水资源、集保护集体资源:水利设施及水资源、集体林、田园、村道路和其他集体设施;体林、田园、村道路和其他集体设施;n调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家族调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家族/邻里等纠纷,邻里等纠纷,惩治违反乡村秩序和村规民约的村民。惩治违反乡村秩序和村规民约的村民。n协调相关群体利益:村民与政府、村民协调相关群体利益:村民与政府、村民

15、与村集体、村民之间,村民家庭成员之与村集体、村民之间,村民家庭成员之间(供间(供/赡养及继承等赡养及继承等涉及两性利益涉及两性利益)的关系。的关系。 n例例1:云南德宏州很多傣族村寨的:云南德宏州很多傣族村寨的“民民约约”/习俗里规定:男性村民造成未婚女习俗里规定:男性村民造成未婚女青年怀孕而不愿与其结婚的,只需到女青年怀孕而不愿与其结婚的,只需到女青年所在村寨摆酒席(青年所在村寨摆酒席(“洗寨子洗寨子”)宴)宴请村里的长老及女方父母就可以免除一请村里的长老及女方父母就可以免除一切责任。(切责任。(两性利益关系:男性付出经两性利益关系:男性付出经济济/钱,女性丧失健康和权力钱,女性丧失健康和权

16、力)n例例2:云南德宏州很多傣族村寨的云南德宏州很多傣族村寨的“村规村规民约民约”和习俗里规定:男到女家和习俗里规定:男到女家“入赘入赘”或儿子娶媳妇进门,都是同等的村民待或儿子娶媳妇进门,都是同等的村民待遇。家庭财产由承担父母养老责任的儿遇。家庭财产由承担父母养老责任的儿子或女儿继承。傣族村寨很多老人更愿子或女儿继承。傣族村寨很多老人更愿意将儿子意将儿子“嫁嫁”出去,由女儿招婿上门,出去,由女儿招婿上门,由女儿女婿养老(由女儿女婿养老(“民间法民间法”在不同地在不同地区、文化传统中区、文化传统中对社会性别关系有不同对社会性别关系有不同的规范、正负效应的规范、正负效应)。)。3、集体资源和福利

17、分配功能、集体资源和福利分配功能n水源、土地、山林、宅基地、土地水源、土地、山林、宅基地、土地股权、征地补偿款等。股权、征地补偿款等。n往往都是按习惯法往往都是按习惯法/潜规则来操潜规则来操作的,作的,都涉及了性别利益关系都涉及了性别利益关系(优(优先排序、剥夺与给予、利益倾斜、先排序、剥夺与给予、利益倾斜、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n例例1、玉溪、玉溪YH村规定:出嫁女的承包地村规定:出嫁女的承包地一律收回归集体所有,离婚妇女户口迁一律收回归集体所有,离婚妇女户口迁回的也一律不得再参与村集体分配。回的也一律不得再参与村集体分配。n例例2、湖北省、湖北省ZT村明确规定:村内宅基村明确规定:村内宅

18、基地的价格标准是地的价格标准是平价:每间平价:每间1200元;元;出嫁女:每间出嫁女:每间2000元;元;外来户:每外来户:每间间2400元元 n(以男性、以男性、“本村人本村人”为中心的优先排序、利为中心的优先排序、利益倾斜与分配)益倾斜与分配)4、道德教化、礼俗的仪式功能道德教化、礼俗的仪式功能n评选道德楷模、红白喜事;评选道德楷模、红白喜事;n不成文的风俗习惯、禁忌等。不成文的风俗习惯、禁忌等。n可以起到或可以起到或维护、强化或削弱维护、强化或削弱男性中心性别秩序男性中心性别秩序的作用。的作用。n例例1:湖北省湖北省LW村规民约中的村风民俗共村规民约中的村风民俗共6条条涉及到:热爱祖国、

19、热爱家乡、遵纪守法,倡涉及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遵纪守法,倡导精神文明、弘扬正气、学好科学文化、诚实导精神文明、弘扬正气、学好科学文化、诚实信用,勤劳致富,反对封建迷信,抵制信用,勤劳致富,反对封建迷信,抵制“黄、黄、赌、毒赌、毒”等。等。n例例2:河南:河南YC的丧葬习俗规定:报丧必须由儿的丧葬习俗规定:报丧必须由儿子去;女儿的钱要入礼单(子去;女儿的钱要入礼单(女儿是外人女儿是外人)儿子)儿子的不入礼单,办丧事剩的钱都是儿子的;出殡的不入礼单,办丧事剩的钱都是儿子的;出殡时摔老盆一定是儿子摔(象征时摔老盆一定是儿子摔(象征儿子继承儿子继承)。)。5、乡村治理的整合功能、乡村治理的整合功能

20、n融乡土性与现代性为一体融乡土性与现代性为一体适应社会适应社会变迁,城市化进程、男女平等国策、村变迁,城市化进程、男女平等国策、村民自治等新的制度安排;民自治等新的制度安排;n协调内生秩序与外在条件协调内生秩序与外在条件不同地域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乡土秩序,与国家现行法律、传统文化的乡土秩序,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精神的引导法规精神的引导 ,基层政府指导、人大,基层政府指导、人大的监督;的监督;n村务村务/公权力运作与公民权益的维护等。公权力运作与公民权益的维护等。案例:案例: 修订村规民约,维护上门婿权益修订村规民约,维护上门婿权益n安徽居巢区烔炀镇中李村,以前的入赘女婿,安徽居巢区烔炀镇中李

21、村,以前的入赘女婿,不分配自留地和自留山等。不分配自留地和自留山等。05年实施促进性别年实施促进性别平等的平等的“关爱女孩关爱女孩”项目,结合农业税取消、项目,结合农业税取消、独生子女已到婚配年龄等,修订了村规民约,独生子女已到婚配年龄等,修订了村规民约,明确规定要给入赘女婿户分配土地和宅基地,明确规定要给入赘女婿户分配土地和宅基地,优先自留地和自留山,优先推荐招工、评选模优先自留地和自留山,优先推荐招工、评选模范等。现全村范等。现全村1200户,有户,有23户是上门女婿户,户是上门女婿户,改变了单一、传统的改变了单一、传统的 “从夫居从夫居”婚居模式婚居模式 。(二)村规民约的运作(二)村规

22、民约的运作 制定的影响因素与利益导向制定的影响因素与利益导向1、村规民约的制定主要受哪些因素、村规民约的制定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影响?2、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潜规则的利益导向潜规则的利益导向集体资源分配的集体资源分配的“男孩偏好男孩偏好”!1、村规民约的制定主要受哪些因、村规民约的制定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素影响?(1)国家指导与监督)国家指导与监督(通过(通过法律、外在法律、外在性规范)。性规范)。 “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

23、议或者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第20条条国家指导与监督(法律规范):国家指导与监督(法律规范):n制定程序制定程序要民主、合法:村民会议是制定主体;要民主、合法:村民会议是制定主体;n内容内容要合法: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要合法: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

24、得有侵犯村民合法权利的内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合法权利的内容;容;n合法监督:合法监督:村规民约要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村规民约要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助。n法律法律/正式的规范是一种外在性规范,需要转正式的规范是一种外在性规范,需要转化为内在性规范才能发挥实际效力。化为内在性规范才能发挥实际效力。(2)本土资源环境制约本土资源环境制约n本土资源环境制约(包括文化传统资源本土资源环境制约(包括文化传统资源风风俗、地方性知识),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紧张造俗、地方性知识),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紧张造成的土地资源的成的土地资

25、源的“性别争夺性别争夺”。n外嫁女困境问题:外嫁女困境问题: “外嫁女外嫁女”问题是在我国问题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如广东番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如广东番禺,91万万人口中,外嫁女有人口中,外嫁女有12万,占万,占1%,实际发生,实际发生纠纷纠纷242宗)。可以预计,城市化延伸到什么宗)。可以预计,城市化延伸到什么地方,地方,“外嫁女外嫁女”的问题就会延伸到那个地方。的问题就会延伸到那个地方。n为什么土地资源紧张时,被牺牲的往往是女性为什么土地资源紧张时,被牺牲的往往是女性权益?权益?(3)村民自治制度的成熟程度村民自治制度的成熟程度n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制度,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

26、是一种民主制度,村规民约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以平等、自由、实现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以平等、自由、共意的共意的“契约契约”精神为核心,村民实现精神为核心,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与利益表达。规范与利益表达。n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生活,男女能否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生活,男女能否平等参与是其制度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平等参与是其制度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n案例:案例: 云南云南HT区区11个乡镇,个乡镇,08年农村妇女年农村妇女因为结婚、离婚、招婿、上学毕业回来因为结婚、离婚、招婿、上学毕业回来等而剥夺村民资格,等而剥夺村民资格,“挂空户挂空户”

27、的达的达4315人,这些人不仅没有参与承包土地、人,这些人不仅没有参与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资源福利分配的资格,也宅基地和集体资源福利分配的资格,也没有参与村委会选举和村民会议(制定没有参与村委会选举和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等)的资格。村规民约等)的资格。n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程序是否民主、合法制定程序是否民主、合法,也,也是衡量村民自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衡量村民自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n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会议规定:村民会议及在村民会议授权下村民代表会议才是及在村民会议授权下村民代表会议才是村规民约的合法制定主体。村规民约的合法制定主体。n对对53个村的一项调查发现

28、:村两委、基个村的一项调查发现:村两委、基层政府等越俎代庖较普遍。层政府等越俎代庖较普遍。 村规民约的制定主体村规民约的制定主体制定制定主体主体村民村民会议会议村民代村民代表会议表会议村委会村委会村党支村党支 县乡政府县乡政府制定印发制定印发合计合计村数村数量量717169453百分百分比比 %133230178100“多数决结果多数决结果”: 与国家法律相冲突!与国家法律相冲突!n男女村民身份、权利的差别对待,用简男女村民身份、权利的差别对待,用简单单“多数决多数决”剥夺少数人合法权利的剥夺少数人合法权利的“性别不平等。性别不平等。n取消农业税后,取消农业税后,“一事一议一事一议”成为村民成

29、为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分配宅基地、调整承自治的重要方式,分配宅基地、调整承包地(给予或剥夺)主要由村民小组开包地(给予或剥夺)主要由村民小组开会用会用“多数决多数决”决定决定性别不平等。性别不平等。政府的监督与指导缺失或失灵?政府的监督与指导缺失或失灵?n村规民约披上了村规民约披上了“民主自治民主自治” 的外衣,具有的外衣,具有多数性和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拥护。多数性和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拥护。n对村小组的不当决定,村委会干部往往先用私对村小组的不当决定,村委会干部往往先用私人感情、威信处理,再召集村干或村民会议讨人感情、威信处理,再召集村干或村民会议讨论协调,很少用法律去指导与规范。论协调,很少用法

30、律去指导与规范。n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村民大会处理妇女土地权益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村民大会处理妇女土地权益分配上的违法决定,属于村民自治范围,政府分配上的违法决定,属于村民自治范围,政府没有进行监控的权力,放弃监控、指导与法治没有进行监控的权力,放弃监控、指导与法治建设原则。建设原则。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 政府救济途径?政府救济途径? 因村规民约,农村妇女被剥夺合法的因村规民约,农村妇女被剥夺合法的土地权益、不能平等享受村集体利益分土地权益、不能平等享受村集体利益分配时,有的通过集体上访的行政途径,配时,有的通过集体上访的行政途径,但出现了市委领导、县委书记的指示在但出现了市委领导

31、、县委书记的指示在村民组长、村长面前行不通的情况。村民组长、村长面前行不通的情况。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 司法救济途径?司法救济途径?n通过法律途径:许多地方法院在处理涉及妇女通过法律途径:许多地方法院在处理涉及妇女土地权益案件中一般都不愿受理这类诉讼,或土地权益案件中一般都不愿受理这类诉讼,或称没有诉讼主体;有的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称没有诉讼主体;有的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也被村、组置之不理。也被村、组置之不理。 n1982年年3月月29日通过的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

32、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集体经济:第一条第(二)款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管部门申请解决。“农村妇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损的现实困土地权益受损的现实困境:境:村规民约制定:妇女失声;合法权益被村集体以“村民自治”名义侵害政府救济的缺失政府救济的缺失 司法救济的缺失司法救济的缺失 国家对村规民约国家对村规民约监督指导的缺失监督指导的缺失(4)民间法的影响程度(特定时空)民间法的影响程度(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条件条件下的社会条件内

33、生基础、内生基础、内在性规范),以内在性规范),以“男女有别男女有别”的的潜规则为自发秩序,剥夺女性权利。潜规则为自发秩序,剥夺女性权利。(5)制定者观念意识与村落文化的)制定者观念意识与村落文化的自发倾向(父权制历史文化的延续自发倾向(父权制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影响)与影响)男尊女卑。男尊女卑。2、 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民间法民间法” 的运作的运作 “男孩偏好男孩偏好”的利益导的利益导向向n在资源配置上,村民自治本来是要对涉在资源配置上,村民自治本来是要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在合意基础上自由、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在合意基础上自由、平等地以契约方式解决村集体公共品的平等地以契约方式解决村集体公共品的供给

34、问题。供给问题。n村规民约是村民改变权力和资源分配合村规民约是村民改变权力和资源分配合法性的一种获得方式,但涉及村民切身法性的一种获得方式,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时往往是运用没有写进村规民约文利益时往往是运用没有写进村规民约文本的民间法本的民间法/潜规则。潜规则。n民间法具有自生自发性和内在性,在乡民间法具有自生自发性和内在性,在乡土社会往往最有效力、最容易实现。土社会往往最有效力、最容易实现。n河南河南YC县民政局长说:分宅基地分男不县民政局长说:分宅基地分男不分女,女儿出嫁就没有承包地,是农村分女,女儿出嫁就没有承包地,是农村习惯性的做法习惯性的做法,不需要再具体规范写进,不需要再具体规范写进

35、村规民约。村规民约。nZHS村干说:这村干说:这很正常很正常嘛,男的结婚可嘛,男的结婚可以回来,女的回来就不行;分钱更不行,以回来,女的回来就不行;分钱更不行,这是这是天经地义天经地义的。的。 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河南、安徽等地的调查发现:河南、安徽等地的调查发现:n作为文本的村规民约,千篇一律,在村作为文本的村规民约,千篇一律,在村民自治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民自治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n基于传统性别文化和民间法的潜规则,基于传统性别文化和民间法的潜规则,在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身份认定、集体在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身份认定、集体资源和福利分配问题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资源和福利分配

36、问题上起着决定性作用;n潜规则往往通过村委会委员、村小组组潜规则往往通过村委会委员、村小组组长及村民代表的长及村民代表的“一事一议一事一议”制度制度 、“少数服从多数少数服从多数” 方式作出决定并方式作出决定并“合合法化法化”。 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n在村小组(自然村)范围内的集体资源在村小组(自然村)范围内的集体资源分配(承包地、宅基地、征地赔偿款的分配(承包地、宅基地、征地赔偿款的分配与调整等),小组的权力甚至大于分配与调整等),小组的权力甚至大于村委会,村小组无法解决的,再由村委村委会,村小组无法解决的,再由村委会讨论协调解决。会讨论协调解决。n这些涉及村民切身利

37、益、依潜规则作出这些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依潜规则作出的的 “决定决定”村规民约,参与决策的村规民约,参与决策的主要是参加村小组及村民代表会议的村主要是参加村小组及村民代表会议的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小组长、村民代表和村干部。 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1)农嫁非妇女不能享受村民待遇)农嫁非妇女不能享受村民待遇n有的地方村规民约规定:本农村妇女一有的地方村规民约规定:本农村妇女一旦同村外人(无论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旦同村外人(无论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结婚或宣布成亲(事实婚姻),其口)结婚或宣布成亲(事实婚姻),其承包份地要被村集体收回,而无论其是承包份地要被村集体收回,而

38、无论其是否能够从夫家所在村庄获得承包土地。否能够从夫家所在村庄获得承包土地。同时,失去其承包土地的一切经济收益。同时,失去其承包土地的一切经济收益。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2)结婚妇女的承包地及经济权益)结婚妇女的承包地及经济权益被剥夺被剥夺n结婚农村妇女,一旦与外人结婚(无论结婚农村妇女,一旦与外人结婚(无论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或宣布成亲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或宣布成亲(事实婚姻),其承包地要被村集体收(事实婚姻),其承包地要被村集体收回,而无论其是否能够从夫家所在村庄回,而无论其是否能够从夫家所在村庄获得承包土地。同时,她也失去其承包获得承包土地。同时,她也失去其承

39、包土地的一切经济收益。土地的一切经济收益。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3)女孩与男孩的集体资源分配、)女孩与男孩的集体资源分配、待遇不一样待遇不一样n一些地方规定:新出生的男孩享受村民的一切一些地方规定:新出生的男孩享受村民的一切待遇,宅基地、承包地等,而新出生的女孩则待遇,宅基地、承包地等,而新出生的女孩则不能分得土地和宅基地。不能分得土地和宅基地。n未婚姑娘及待嫁妇女未婚姑娘及待嫁妇女不能获得应得的承包份额不能获得应得的承包份额甚至预先取消了土地承包资格。甚至预先取消了土地承包资格。n一些地方对未婚女性进行一些地方对未婚女性进行“测婚测嫁测婚测嫁”,制定,制定了对妇女不分

40、或少分土地的村规民约。还有的了对妇女不分或少分土地的村规民约。还有的地方规定,女性到一定年龄不出嫁也要被收回地方规定,女性到一定年龄不出嫁也要被收回土地。土地。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4)女孩户不分或少分宅基地和土)女孩户不分或少分宅基地和土地等资源地等资源nCH村宅基地的规定:有几个儿子有村宅基地的规定:有几个儿子有几份宅基地,双女户只有一份。几份宅基地,双女户只有一份。nXZY村:俩儿子两份宅基地都不收村:俩儿子两份宅基地都不收钱、女儿的一份宅基地要花钱买。钱、女儿的一份宅基地要花钱买。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5)离婚妇女的土地被离婚妇女的土地被

41、“合法合法”收回收回n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规定,离婚后女方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规定,离婚后女方必须将户口迁回娘家并收回责任田。还必须将户口迁回娘家并收回责任田。还有的地方规定,离婚后男方再婚的,村有的地方规定,离婚后男方再婚的,村里只给前妻或后妻中的一人落户分田;里只给前妻或后妻中的一人落户分田;丧偶的妇女,村里只保留其子女的户口丧偶的妇女,村里只保留其子女的户口和田地,而将女方的户口取消,并收回和田地,而将女方的户口取消,并收回土地。土地。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6)上门女婿应享权益受到损害门女婿应享权益受到损害n入赘丈夫不能获得承包土地权,或获得少量耕入赘丈夫不能获得承包

42、土地权,或获得少量耕地,或只能分给旱地、荒地、荒坡、滩涂等次地,或只能分给旱地、荒地、荒坡、滩涂等次等土地。同时,没有资格享受村集体分红。等土地。同时,没有资格享受村集体分红。n有女无儿户只允许一个女儿招婿、落户分田,有女无儿户只允许一个女儿招婿、落户分田,其他女儿招婿则不能落户分田,或落空户。其他女儿招婿则不能落户分田,或落空户。n妇女要招上门女婿,必须经村、组同意,否则妇女要招上门女婿,必须经村、组同意,否则不仅男方和孩子不能享受村民待遇,女方的责不仅男方和孩子不能享受村民待遇,女方的责任田也要被收回。任田也要被收回。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7)离婚、再婚及丧偶的妇女

43、及其子离婚、再婚及丧偶的妇女及其子女受村集体歧视女受村集体歧视n离婚、再婚及丧偶的妇女及其子女受村离婚、再婚及丧偶的妇女及其子女受村集体歧视:他们的其他权利也难以实现,集体歧视:他们的其他权利也难以实现,如不能参加村民小组会议、户代表会议如不能参加村民小组会议、户代表会议以及村民会议。有些农村甚至连她们的以及村民会议。有些农村甚至连她们的选举与被选举权都被剥夺了。使这些农选举与被选举权都被剥夺了。使这些农村妇女成了村庄里的边缘群体。村妇女成了村庄里的边缘群体。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n全国妇联最近在对全国农村抽样调查发全国妇联最近在对全国农村抽样调查发现,在没有地的人群中,

44、妇女占了七成;现,在没有地的人群中,妇女占了七成;有有26.3的妇女从来没有分到过地,有的妇女从来没有分到过地,有43.8的妇女因为结婚而失去土地,有的妇女因为结婚而失去土地,有07的妇女在离婚后失去了土地。妇的妇女在离婚后失去了土地。妇女土地权益被侵害,成为一个影响农村女土地权益被侵害,成为一个影响农村社会安定的严重因素。社会安定的严重因素。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n云南玉溪市云南玉溪市HT区是城市化、经济发展都比较区是城市化、经济发展都比较快的地区,自快的地区,自90年代以来,该地区女村民一旦年代以来,该地区女村民一旦出嫁,无论户口迁出与否,就失去了自己所属出嫁,无论户

45、口迁出与否,就失去了自己所属的一份土地,娘家和婆家所在的村都没有再给的一份土地,娘家和婆家所在的村都没有再给她们分地。据区信访部门不完全统计,该区已她们分地。据区信访部门不完全统计,该区已有有4325名农村女性处于名农村女性处于“挂空户挂空户”、“失地失地”状况。现在该地区村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但状况。现在该地区村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但失地妇女因为没有土地而得不到任何补偿。失地妇女因为没有土地而得不到任何补偿。08年奥运期间,该区失地妇女上访的达年奥运期间,该区失地妇女上访的达200多人。多人。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n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平等参与集体资源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平

46、等参与集体资源与福利分配权利受到民间法侵犯,一般与福利分配权利受到民间法侵犯,一般不是个人行为所致,而是村组织领导人不是个人行为所致,而是村组织领导人利用利用“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或村落或村落“习惯法习惯法”,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有根据的侵犯有根据的侵犯用用“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方式否认女孩户、的方式否认女孩户、“外嫁女外嫁女”、上门婿的合法权益。、上门婿的合法权益。潜规则潜规则“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运作的运作村民身份村民身份(男性无条件获得、(男性无条件获得、女性因姻状况而定,在某些女性因姻状况而定,在某些情况下被剥夺)情况下被剥夺)维护秩序维护秩序/两性的利益关系两性的利益关

47、系(倾向于男性优先、男性中心)(倾向于男性优先、男性中心)资源和福利分配资源和福利分配(男女不一样的配置,部分(男女不一样的配置,部分女性被剥夺)女性被剥夺)道德教化和礼俗仪式道德教化和礼俗仪式(两性权利义务不对等,(两性权利义务不对等,强化男性优越)强化男性优越)乡村治理与整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习惯法导向男性习惯法导向男性中心价值与利益)中心价值与利益)生男生女生男生女不一样不一样!男孩偏好男孩偏好体现男女平等的村规民约:体现男女平等的村规民约:n江西梅湾村的案例:对上门婿的平等待遇,招江西梅湾村的案例:对上门婿的平等待遇,招上门婿户占上门婿户占36%。n河南小寨杨村案例:出嫁女仍可以不

48、迁户口、河南小寨杨村案例:出嫁女仍可以不迁户口、享有土地权益、参与集体分配。享有土地权益、参与集体分配。n安徽肥西县罗坝村案例:出嫁女可以不迁户口、安徽肥西县罗坝村案例:出嫁女可以不迁户口、享受林地租金等分配享受林地租金等分配 。 n安徽居巢区烔炀镇中李村案例:安徽居巢区烔炀镇中李村案例:05年修改村规年修改村规民约,对入赘女户优先自留地和自留山、优先民约,对入赘女户优先自留地和自留山、优先推荐招工推荐招工 、评选先进等。、评选先进等。体现男女平等的村规民约体现男女平等的村规民约支持并激励支持并激励从妻居的婚居模式从妻居的婚居模式男女男女享有集体资源享有集体资源分配的平等权利分配的平等权利倡导

49、倡导移风易俗移风易俗的新风尚的新风尚生男生女一个样生男生女一个样传统村落文化的性别歧视倾向传统村落文化的性别歧视倾向n在一个男性文化传统还占主要地位在一个男性文化传统还占主要地位的乡土社会,村规民约的制定往往的乡土社会,村规民约的制定往往自然存在性别歧视倾向。自然存在性别歧视倾向。n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损等问题,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损等问题,集中地凸现了父权制结构和由此而来中地凸现了父权制结构和由此而来的文化规则,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的文化规则,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间法中。间法中。性别制度结构的特点:性别制度结构的特点:家庭社区父权制政府不作为男孩偏好男孩偏好民间法民间法村民村民自治自治章程章程村规

50、村规民约民约风俗风俗习惯习惯残存残存宗法宗法制度制度具备具备合法性合法性民间性民间性草根性草根性经村民代表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会议通过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三)村规民约的内生基础(三)村规民约的内生基础 男孩偏好的深层原因分析男孩偏好的深层原因分析1、村落文化的自发倾向、村落文化的自发倾向: 在资源贫乏的农村社会,村庄集体的首在资源贫乏的农村社会,村庄集体的首要任务是维护世居者的生存条件。因此要任务是维护世居者的生存条件。因此民间法最终都以牺牲民间法最终都以牺牲非世居者非世居者的利益来的利益来维护村庄集体的生存利益。在传统农村维护村庄集体的生存利益。在传统农村伦理中,生于斯、死于斯

51、的人的利益要伦理中,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的利益要高于不生于斯者的利益的。高于不生于斯者的利益的。分亲疏别内外:分亲疏别内外: 谁是谁是非世居非世居者?者?外嫁女、上门女婿、外嫁女、上门女婿、外来户外来户2、基于父姓父系继承、从夫居制的、基于父姓父系继承、从夫居制的民间法特点:民间法特点:(1)丁口制度丁口制度 男为丁,女为口,男为丁,女为口,男孩对于父母来说是男孩对于父母来说是“共共同性财产同性财产”,女孩是,女孩是“分离性财产分离性财产”。这种男这种男权主宰的民间制度与民间法则至今仍存在并产权主宰的民间制度与民间法则至今仍存在并产生实际影响:一旦家庭破裂,以家庭为单位的生实际影响:一旦家庭破裂

52、,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地、宅基地及其附着物、集体分红等家庭承包地、宅基地及其附着物、集体分红等家庭财产的分割,有利于男性而不利于女性。财产的分割,有利于男性而不利于女性。()从夫居制度()从夫居制度n中国的大多数农村采取从夫居住的家庭组合形中国的大多数农村采取从夫居住的家庭组合形式。式。n从夫居从夫居规定了儿子为父母养老送终,将女儿排除在外,就标志着男孩是有用/有价值的,女孩是没用/没价值的;使女儿分散、儿子可在女儿分散、儿子可在社区聚集为家族势力。社区聚集为家族势力。 n没有任何人可以回避这一现实。从夫居使男尊女卑的现状和价值追求在家庭、社区被复制和强化。 (3)土地财产的村庄内转)土地财产的

53、村庄内转 传统的土地家族内转的现代变形传统的土地家族内转的现代变形 在乡土中国,土地使用权在自然村内部转在乡土中国,土地使用权在自然村内部转移以保障村庄土地不流落外姓人或村外人的手移以保障村庄土地不流落外姓人或村外人的手中,以维护土地的家族共有制度。中,以维护土地的家族共有制度。 维护家族共有的土地财产是家族法的根本职维护家族共有的土地财产是家族法的根本职责,保证土地族内流转,是守住祖宗基业的根责,保证土地族内流转,是守住祖宗基业的根本法则。本法则。 在传统的村落社会,入赘的男人或出嫁女都在传统的村落社会,入赘的男人或出嫁女都被视为外家人,因此,都没有资格分配土地。被视为外家人,因此,都没有资

54、格分配土地。(4 4)男权中心的价值取向男权中心的价值取向n传统农村的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继承制度、传统农村的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继承制度、姓氏制等,都是维护男权中心主义的制度。姓氏制等,都是维护男权中心主义的制度。n多数农村都是按照男权中心的价值取向与规则多数农村都是按照男权中心的价值取向与规则进行集体资源分配:宅基地、责任田、土地赔进行集体资源分配:宅基地、责任田、土地赔偿金、福利等。偿金、福利等。n男权中心主义的习惯势力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男权中心主义的习惯势力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是农村实现男女平等的内生机制性障碍。是农村实现男女平等的内生机制性障碍。n传宗接代是村落文化男孩偏好的本体性

55、价值,传宗接代是村落文化男孩偏好的本体性价值,也是村规民约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社会文化根也是村规民约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社会文化根源。源。村规民约运作中村规民约运作中 “男孩偏好男孩偏好”的利益导向的利益导向n父权制是核心,男权中心是规则。父权制是核心,男权中心是规则。n不仅是历史传统,更是社会现实的不仅是历史传统,更是社会现实的复制。复制。n不仅是文化观念,更是强制性的制不仅是文化观念,更是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度安排。n不仅是乡村习俗,更是政府的不作不仅是乡村习俗,更是政府的不作为。为。三、三、调整村规民约的路径探索调整村规民约的路径探索(一)调整村规民约的依据与原则(一)调整村规民约的依据与原则

56、(二)村规民约调整的难点(二)村规民约调整的难点(三)村规民约调整的路径探索(三)村规民约调整的路径探索(一)调整的依据(一)调整的依据n村民自治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部分,是村民自治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部分,是由国家主导的基层民主制度和政治行为。由国家主导的基层民主制度和政治行为。n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受国家宪法保护。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受国家宪法保护。n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应学习和实践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应学习和实践“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n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生活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生活 ,妇女有权,妇女有权参与和制约村落公共权力的运作进程,参与和制约村落公共权力的运作

57、进程,参与村民自治,依法履行自己的公民权。参与村民自治,依法履行自己的公民权。 n基层民主与社会规范不是天然的。让社基层民主与社会规范不是天然的。让社区最边缘、最弱势的人群也能发出自己区最边缘、最弱势的人群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是需的声音、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是需要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能力建设的要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能力建设的过程。过程。n 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依法对村民自治、村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依法对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的制定进行指导监督和帮助,对规民约的制定进行指导监督和帮助,对资源分配中的歧视性村规民约和潜规则资源分配中的歧视性村规民约和潜规则进行清理和干预。进行清理和

58、干预。 (二)村规民约调整的难点(二)村规民约调整的难点1、怎样看、怎样看“村民自治村民自治”与与“民主程序民主程序”的合法性?的合法性?n村规民约披上了村规民约披上了“民主自治民主自治” 的外衣,的外衣,具有多数性和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拥护。具有多数性和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拥护。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权益被侵害披上了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权益被侵害披上了合法和正当的外衣。合法和正当的外衣。n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属于村民自治范围,政府没有进行监控的权力,造成基层政政府没有进行监控的权力,造成基层政府不作为或难作为。府不作为或难作为。要坚持一个根本原则:要坚持一个根本原则: “村民

59、自治与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村民自治与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触。”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怎样看、怎样看“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多数人的是多数人的决定?决定? “外嫁女外嫁女”、离婚妇女、上门婿在村、离婚妇女、上门婿在村中永远只占少数。中永远只占少数。 民主程序,结果有时却表现出一种民主程序,结果有时却表现出一种对少数人的不民主,甚至成为多数人剥对少数人的不民主,甚至成为多数人剥夺少数人权益的夺少数人权益的“暴政暴政”。防止防止“多数决多数决”滥用!滥用!村落具有相对封闭性、乡土性,村落文化有村落具有相对封闭性、乡土性,村落文化有

60、复制传统性别歧视的自发倾向;复制传统性别歧视的自发倾向;“多数决多数决”原则不可能也不应当是绝对的,原则不可能也不应当是绝对的,逾越了必要限度,即构成了村民自治逾越了必要限度,即构成了村民自治“多数决多数决”的滥用,对少数和弱势群体的不公正。的滥用,对少数和弱势群体的不公正。 外嫁女的集体身份不应剥夺!外嫁女的集体身份不应剥夺!n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用“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水”的原理排斥的原理排斥“外嫁女外嫁女”的财产权是的财产权是不成立的。因为这一原理的基础是父权不成立的。因为这一原理的基础是父权制家庭财产制。制家庭财产制。n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新中国成

61、立后建立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正是对父权制家庭财产制的否定,制,正是对父权制家庭财产制的否定,也一并废除了与原来的土地家庭私有制也一并废除了与原来的土地家庭私有制相伴随的父权宗法制。相伴随的父权宗法制。n农村集体土地属于所有集体组织的成员农村集体土地属于所有集体组织的成员共有(不分性别),共有(不分性别), “外嫁女外嫁女”的集体的集体身份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赋予的。身份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赋予的。n“外嫁女外嫁女”不能参加分配的村规民约,不能参加分配的村规民约,违背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权的规定。违背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权的规定。n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所废弃的父权宗法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所废弃的父权宗法制,在

62、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又有了相当程制,在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又有了相当程度的回潮。度的回潮。父权制家庭财产制父权制家庭财产制土地家族内转、土地家族内转、村庄内转村庄内转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集体组织成员共有集体组织成员共有(不分性别和属于(不分性别和属于哪个家庭成员)哪个家庭成员)村规民约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废除父权废除父权宗法制宗法制 习惯法习惯法国家法律国家法律 3、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时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时(1)厘清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关)厘清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系n无论文本和非文本的潜规则,都属于厘无论文本和非文本的潜规则,都属于厘清范围。清范

63、围。n村规民约并不是正式法律规范,它独立村规民约并不是正式法律规范,它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体系之外,是在农村中实于国家制定法体系之外,是在农村中实际发挥规范作用的规则,但不得村法大际发挥规范作用的规则,但不得村法大于国法!于国法!n政府对村规民约的制定负有监督指政府对村规民约的制定负有监督指导的责任。导的责任。n剥夺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和福利等传剥夺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和福利等传统乡规民约、明显违反现行国家法统乡规民约、明显违反现行国家法律的内容。律的内容。 (2)村规民约(包括潜规则)不得与国)村规民约(包括潜规则)不得与国家法律与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村民权家法律与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村民权利。利。 “

64、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不得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权利、民族权力和触,不得有侵犯村民权利、民族权力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第2020条条(3)必须强调村规民约的调节范围)必须强调村规民约的调节范围是有限的是有限的 村规民约必须受国家法引导和制约,是村规民约必须受国家法引导和制约,是非正式社会控制方式,其作用只涉及到非正式社会控制方式,其作用只涉及到村庄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以维护村

65、村庄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以维护村落整体利益和秩序为目的,并不协调更落整体利益和秩序为目的,并不协调更大范围的公共和个体利益关系。大范围的公共和个体利益关系。 (4)加强政府对村民自治进行监督指加强政府对村民自治进行监督指导导n清理和清除村规民约中各种与宪法、法清理和清除村规民约中各种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的性别歧视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的性别歧视的资源分配规则和潜规则。的资源分配规则和潜规则。n依法指导和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与运作依法指导和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与运作程序,关注妇女、上门女婿等弱势群体程序,关注妇女、上门女婿等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和平等权。的参与权和平等权。n对以对以“多

66、数决多数决” 、“自治自治”为由,公然为由,公然歧视农村妇女的行为、侵害农村妇女土歧视农村妇女的行为、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现象要予以指导帮助和纠地承包权益的现象要予以指导帮助和纠正;正;n对侵权行为的受害者提供行政和司法救对侵权行为的受害者提供行政和司法救济途径,使受害者可以主张权利,制止济途径,使受害者可以主张权利,制止 “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大于大于“法律法律”的做法,以的做法,以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4、传统性别观念、传统性别观念/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影响n村规民约中的性别歧视与男权中心等,村规民约中的性别歧视与男权中心等,不仅是一个权利和社会性别问题,也是不仅是一个权利和社会性别问题,也是一个文化观念意识问题,是特定历史的一个文化观念意识问题,是特定历史的产物。产物。n对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潜规则中的性别歧视集体无潜规则中的性别歧视集体无意识,是村规民约得以在乡土社会长期意识,是村规民约得以在乡土社会长期运作主要因素。运作主要因素。n观念改变是行为改变的先导,不可能用观念改变是行为改变的先导,不可能用强制和强暴的方式进行,也不可能一蹴强制和强暴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