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总说明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13829706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排水管道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排水管道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排水管道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排水管道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道总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排 水 管 道 总 说 明 一、工程概述1.1设计依据1、业主提出的委托要求;2、业主提供的1:1000带状地形图;3、业主同本单位现场确定管网敷设线路的决定。1.2采用的规范、标准和标准设计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年版)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89-98)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

2、268-2008)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9、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0、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1.3地质详堪资料1.3.1地形地貌工程区所在地现状为农田,地面较为平坦,沿线地面标高在336.5m338.80m之间,相对高差2.3m左右。1.3.2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工程区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新建污水管网工程沿线现状简单,但施工时应联系有关部门,进一步查清地下管线埋藏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避让或移出措施。1.3.3污水管网管道线路工程地质评价污水管网采用明挖沟埋敷设方式,以粉质粘土、粉土作为管基的持力层,

3、局部杂填土需采取碾压夯实处理或砂卵石换填处理措施。对于局部的上层滞水,可采取基坑内降水措施。当管线穿越软弱地基与坚实地基交界部位时,应考虑由于地基土差异沉降导致管道损坏。二、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示范项目附属内容,场镇污水管网的设计。三、设计原则1、截污干管按远期规划设计。2、污水管道布置力求符合地形变化趋势。尽量采用重力形式的顺坡排水,避免提升以节省运行能耗;尽可能线路短捷,减少管道埋深和管道迂回往返,降低工程造价,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3、仔细研究管道敷设坡度与地面坡度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管道坡度,既能满足最小设计流速的要求,又不使管道的埋深过大。4、确定合理的管道埋深

4、。污水管起端埋深以使所服务范围污水管能顺利接入为准,并满足与其他管线竖向交叉的需要。干管最小履土为0.6m。四、截污干管设计4.1污水流量计算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确定管网污水量为200t/d。综合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2.3。管网流量为5.33L/s。4.2污水管网设计1、管道计算计算公式:Q=AVV=(1/n)R2/3 i1/2式中Q流量(m3/s),V流速(m/s),n粗糙系数,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A水流断面(m2)。根据上式,在规范要求最小管径d300的条件下,分别按最小坡度和最大充满度计算,均不满足最小坡度要求。因此该管段定义为不计算管段。污水量的组成与污水收集系统有关,通常由

5、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综合生活污水: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设施污水;为了便于管网的维护及清淤,本次设计将管网调整为d400。2、设计充满度本次设计的污水管道d400,最大充满度按下表取值。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10000.753、设计流速最大控制设计流速:5.0m/s;最小控制流速:0.6m/s。4、管线定位本次设计污水管网根据和业主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位置。该污水管网共一条线路。管道按管网里程进行定位。具体位置见平面图。5、管材、基础和接口管材:本次设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基础和接口:管径de400,采用120砂石基础,橡

6、胶圈接口。当管道埋深小于0.6m时,采用360混凝土包封。排水管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级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6、检查井污水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检查井,检查井做法详见国标图06MS201-3。间隔2个检查井设置一个沉砂井,砂室深0.5m。沉沙井位置见污水平面图。检查井井盖荷载等级应满足GB23858-2009的相关要求,检查井井盖、盖座采用铸铁成品,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选用D400型;人行道及绿地内的检查井井盖选用B152型。检查井井盖、盖座均应设置防盗与防坠落装置。对于车行道范围内的检查井,井圈周围路面需进行加固。井内爬梯采用塑钢踏步(TG)或球墨铸铁踏步(TQ),详见06MS2

7、01-6.7、污水排出点污水管网根据场镇实际情况进行布置,污水经原有管道、渠道以及新建管道收集,最终汇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根据粗格栅池位置,自行将截污干管接入。五、管道施工1、管道放线本工程管道放线均按管道中线坐标、相应桩号及检查井里程或检查井坐标进行放线。2、现场复核本工程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管线、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沟槽开挖沟槽开挖时,应谨慎开挖。开挖不得破坏、挖断其他管线。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详“沟槽开挖及回填断面图”。特别提示在部分街道无放坡开挖

8、的条件,沟槽采用直壁开挖。沟槽直壁开挖时,要根据土质的情况做好槽壁的支护措施,防止沟槽坍塌。排水管道敷设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有效地降低沟槽内地下水,并做好槽壁加固措施,以保证沟槽开挖的安全。施工排水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要求。4、地基处理(1)、管道基础如果槽底局部超挖或被扰动,则采用直径20mm50mm级配碎石混合沙土和黏土等材料垫平,垫层厚度为150mm,夯实的密实度应大于90%。本次设计因无详细地勘资料,无法确定沟槽是否存在需换填位置。若遇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用卵石、级配砂砾石

9、等,换填深度至管底设计标高以下0.8m,然后采用石屑或中砂作30cm的找平层。若出现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对管网影响较大的情况,需会同甲方、设计、监理及施工等相关责任主体单位现场研究处理。(2)、构筑物基础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必须100Kpa。基础在杂填土层,应采用换填方式处理,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用砂石、砂夹卵石等,换填前应将杂填土全部清除,用砂碎石换填,换填厚度不小于600mm,换填垫层地面宽度从基础板外按45扩散,并且不小于500mm。并予以分层压实,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6,基础施工完毕后填土应及时回填,两侧填土应均匀对称进行,基坑填土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4.5、管底安装所有管底的安

10、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排水管道安装应从上游往下游进行施工。雨水施工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6、沟槽回填回填材料必须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排水管从管道基础底到管道顶上500mm回填石屑或中粗砂,密实度不小于95%,其余回填级配砂砾石,回填密实度要求详“沟槽开挖及回填断面图”。沟槽两侧应对称回填,每层回填土厚度不宜大于0.2m。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应采用石灰土、砂、沙砾等材料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管槽不允许长时间积水,若管槽长时间积水,应出去管槽基础积水扰动层再回填。具体回填要求见沟槽开挖

11、及回填断面图。7、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开挖均采用机械开挖。土方开挖和强风化岩根据土质情况,按沟槽开挖及回填断面图坡度进行机械开挖。中风化岩开挖采用液压岩石破碎机进行破碎后开挖。由于该工程为沟槽开挖,石方均在土方之下,开挖时根据管道深度确定开挖面宽度,对土石进行分层开挖。因无地质详堪资料,本次沟槽开挖土石比例暂估为1:1,具体土石开挖工程量根据现场开挖情况确定。六、管道交叉处理当排水管道交叉时,应在保证排水坡度及高程的情况下,根据小管让大管的原则进行处理。管道交叉处采用C20混凝土做支墩对交叉的管道进行固定。七、施工中特别注意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的施工质量,防治拉裂漏水。连接方法详:06MS201-3

12、。施工中注意排水管与其他管线及构筑物的水平距、垂直净距。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附录B表。八、测试与实验污水管在覆土前必须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2008)进行闭水实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以覆土。压力管道在安装后,应进行压力试验;在压力试验前应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压力试验,试验要求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须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管道在橡胶圈承插接口或热熔连接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标准见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九、竣工验收工程中间

13、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部分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到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检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十、运转管理注意事项1、污水管道在投入使用后,相关部门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污水管道进行管理。应定期对污水系统进行维护、清淤等,以保证污水系统正常运行。2、所有生活污水在排入污水管之前必须经过化粪池处理。工业废水则需要满足其工艺排放标准后才可排入污水管。十一、其他1、由于该工程的施工条件有限,施工工作面小,因此施工中应注意处理好机械的使用,合理的施工组织等。2、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检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3、管网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最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达标标准、国家安全生产强制性条列规范实施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同时在其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对危险路段应加强防护,确保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4、本说明及设计图说明中未特变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执行。5、坐标系为假定坐标系,高程系统为假定高程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