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3801978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2.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注息: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2 .试卷共10页,34题,不要漏页,漏题。3 .可能用到的相关数据:(1) g=10N/kg(2)相对原子质量:H-1O-16 N-14 Na-23 Cl-35.5 S-32 Fe-56学科专业知识部分(共100分。)、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1 .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也是同素异形体。某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铁有&Fe、丫Fe、”-Fe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以下转化:帛降2 上& h-Fe,卜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2、B、C、D、8-Fe、丫Fe、a-Fe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Fe、Fe、a-Fe 一定不属于同种兀素讦e、Fe、”-Fe属于同种物质8-Fe、丫Fe、a-Fe三种铁单质的性质都相同2.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A .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 .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3 .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在日光下数小时后,摘下一个叶片,用碘试法测定叶内的淀粉,然后将含有丰富淀粉的这株天竺葵作如下处理:(1)

3、用蘸有乙醍的棉花缠绕在一叶柄上,外包塑料薄膜,再用线系牢。(2)选取另一个生长情况和位置大体相同的叶片作为对照,用蘸有自来水的棉花对其叶柄作同样处理。(3)将上述植株暗处理 2天后,用碘液去检验叶片中淀粉含量。结果:用乙醍处理叶柄的叶片淀粉含量高;而对照叶片淀粉消失。这个实验证明了()A .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韧皮部向下运输的B .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木质部向下运输的C .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韧皮部向上运输的D.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木质部向上运输的4 .目前,一种用于摧毁人造卫星或空间站的激光武器正在研 制中。右图所示,某

4、空间站位于地平线上方,现准备用一 束激光射击该空间站,由于大气层对激光的折射作用,应 把激光器()A.沿视线对着看到的空间站瞄高一些B.沿视线对着看到的空间站瞄低一些C.沿视线对着看到的空间站直接瞄准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 . 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为代表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 温度差会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造成了太阳照 射后地球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于是提出如下假没:地 球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若规定地磁场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称为磁子午线”如图所示),则安培假没中的电流方向应该是()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D.由北向南沿磁

5、子午线6 .下图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甲、乙为轨道上 的两位置。依据此图,下列有关此时北半球的季节与地球公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为夏季,地球公转方向朝甲前进B.北半球为夏季,地球公转方向朝乙前进C.北半球为冬季,地球公转方向朝甲前进D.北半球为冬季,地球公转方向朝乙前进7 .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和致癌等副作用,我国已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孔雀石绿中含有C、H、Cl、N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 Cl元素质量分数为9.74%。一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Cl原子()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8 . ti C时,分别将20g

6、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 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iC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 tiC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16.7%C. 12c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D. 12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130g9.如图所示,一块 0c的冰放在盛有 0c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 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 0c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D.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10.在右

7、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同时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同时变小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11 .如左图所示,长 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A、5N B、10NC、20N D、40N12 .某家庭电路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图中的四个插座是并联的B.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零线上C.彩灯接入电路后都不亮,是由于其中的一个小彩灯短路 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确保安全,积雪、.13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 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 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 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14 .将镁、铁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不计盐酸的挥发),产生等质量的氢气,现列举了如下四个理由:盐酸

9、的质量相等,且盐酸均反应完毕;镁、铁质量相等,且镁、铁均已反应完毕;镁、铁的质量比为 3: 7,盐酸足量;镁、铁质量相等,盐酸的质量也相等。你认 为正确的是 ()A. B. C. D.15 .初中科学课程基本内容涉及的三个领域包括()A.生命科学,物理和化学B.生命科学,物理和地理C.物理,化学和地理D.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二、简答题(每空 2分,共30分。)16 .有一气体可能有 CO、CO2、H2、HCl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1)澄清的石灰水时 无沉淀,(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但无水出现。将剩余气体通过澄清石 灰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见:混合物气体

10、中一定有: ;肯定没有: 。17 . 一由三种易溶物质组成的固体,可能含Ba2+、K+、Fe3+、NOI、SO4 CO3 C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固体,与水混合,得白色沉淀,过滤得无色滤液;在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体。则原固体的组成是 或。18 .某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两电阻丝的阻值相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它有加热和保温两个工作状态。当开关Si接b, S2断开时,它是处于状态,此时电路功率为Pi;当开关Si接a,S2闭合时,电路功率为P2,则Pi:P2=。19 .如图,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A端1/3L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

11、1将A端抬高h (B端仍在地面上)时,F1做功为W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 F2将B20 .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玻璃管内 C点的气体压强为P1,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 ;改变风速后, 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 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上述实验 现象比较P1与p2的大小,则P1P2。(选填 大于“、等于“或 小于”)21 .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 提出问题一确定研究方案一解决问题一总结和评价。某校研究性学习小

12、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 C0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 题:阴消石队水甲乙(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 A中的实验现象。(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 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填a或“b”0通入。(3)小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进行设计:在 CO通入CuO之 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 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 由:_O22 .在探究 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活动中,

1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1:取三支编号为 a、b、c的洁净试管并分别注入 1 %的淀粉溶液2毫升;步骤2: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毫升新鲜的唾液,并摇匀;步骤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人盛有沸水、恒为37c的水和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步骤4:在3支试管中各滴加1滴碘液,并摇匀;步骤5:观察并记录这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1)在步骤4中,如果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变成蓝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2)该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 发现在三支试管中滴人碘液后,溶液都没有变成蓝色针对这个问题,应对此实验方案作出的改进是(3)为了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在25c和37c时的催化能力,按正确的方法实验,则

14、可通过观察并比较实验中的,判断唾液淀粉酶在这两种温度时的催化能力强弱。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20分。)23 .小明在参观大桥工地时,发现江中心与江岸边水流速度不同,岸 边水流速度几乎为零, 离岸远一点的地方水流速度较大,小明想:河水流速与到岸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他邀请爸爸一起探究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两端开口的L形玻璃管,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在实验室模拟实验,将两端开口的L形玻璃管的水平部分置于水流中,竖直部分露出水面,当水流以速度u正对 L形玻璃管 的水平部分开口端匀速流动时,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ho改变水流速度u的大小,分别测出与u对应的h值,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1

15、234567/-1u / m s00.40.81.21.62.02.4h/mm01664144256400576(1)根据表中数据反映的规律可知,当h为196mm时对应的水流速度为 m/s。(2)再到江边进行实地测量,你认为他们要测量的物理量是:(3)实验中,测量点江水浑浊,流向不定,怎样才能保证L形玻璃管的水平部分开口端正对着水流呢?请你帮小明想一个判断的方法。(不添加其他实验器材)24 .实验室中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约5V)、学生用电压表(06V)、电阻箱 R(09999a 5A)、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现要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

16、实验电路图。甲小虎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根据实验电路图, 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但存在连接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 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i,将S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则电源电压为:闭合Si,将S2拨到触点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 R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2,则待测 电阻的阻值Rx=o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提供电压表,现再提供一只电流表(00.6A),利用上述器材,你认为选填(能”或 不能”)较准确测出该待测电阻的阻值。25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氧化铜和过 量的炭粉均匀混合,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

17、 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有关 问题:(1)同学们想通过测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和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以进一步分析氧化铜 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是否还有其装置反应前反应后A试管的质量36.2克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质量20.0克试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 54.8克B反应后瓶内液体比反应前增重 1.1克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如下:分析数据发现,反应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质量(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下列4项中跟这一结果有关的有哪几项?。(填编号)它产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气体XA.装置中还有一部分 CO2未被NaOH溶液吸收B.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

18、体除CO2外还有COC.氧化铜和炭粉没有完全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2)有同学认为用图示装置 C代替上面的装置 A,加热前先通一会气体 X,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该气体,这样可使实验测得的数据更能准确的说明问题。你认为在。2、N2和H2三种气体中,X应选择哪一种气体?。四、分析计算题(26题12分,27题8分。共20分。)26 .阳光牌小包装 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 NaCl、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 的Fe粉会转变成F&O3而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步骤(1):取食品包装

19、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步骤(2):取步骤(1)中的滤渣8.0 g,加入足量的稀 H2SO4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洗 涤、干燥得固体1.2 go步骤(3):取步骤(2)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增期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 8.0g Fe2O3 (注:滤液中的 Fe元素已全部转化 为 Fe2O3)o 求:(1) 8.0 g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为。(2)该脱氧剂”在未变质时,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为。(3)该 脱氧剂”的变质程度为。27 . 一个内部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在密度为p0=0.95 X 1

20、03 kg/m 3的液体中恰好能悬浮。一个底面积为S=10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水,将这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入水中后,容器中的水面较原来升高了h1=2.09厘米。待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h2=0.1厘米。若冰的密度0.9X103 kg/m 3,则冰块内石块的密度是多少?教学理论知识部分( 50 分)28 (课程标准题)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请简要说出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5 分)29 (学情分析题)浙教版科学教材第一册“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中,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蜗牛作为观察对象,教学进度大约在 10 月份,但在北方,已经

21、进入冬季,蜗牛“睡觉”去了。 “找不到蜗牛怎么办?”你认为最好采用下列办法中哪种方法,并请说明期中缘由。 ( 5 分)( 1)算了,让学生看看课本。( 2)让学生观看有关录像;( 3)换用另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 4)想办法到南方购买蜗牛。30 (教材分析题)关于“动能和势能”的教学,科学教材分别在七年级下册第2 章第 1 节运动和能的形式 和九年级上册第3 章第 4 节动能和势能都有涉及, 请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8 分)31 (文本研读题)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

22、 科学新课程实施中,很多科学教师积极尝试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可现实状况是,有很多声音都在质疑科学探究课堂, 认为大多科学探究课都是伪探究。 由此, 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什么样的科学探究才是真探究呢?如何来区分科学探究的真与伪呢?真科学探究又如何实施呢?请你就这些问题谈下自己的看法。 ( 8 分)32 (考试评价题)( 2009 年衢州市中考题第18 题) 在做 “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 的实验时,取一颗体积为 V 的高锰酸钾小颗粒配制成10 毫升溶液, 从中取 1 毫升溶液加入 9 毫升水稀释, 溶液颜色变浅; 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 毫升溶液加入 9 毫升水稀释, 溶液颜色变得

23、更浅; 再从第二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 1 毫升溶液加入 9 毫升水稀释, 溶液略显紫红;再从第三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 1 毫升溶液加入 9 毫升水稀释, 此时溶液无色。 已知最后能看出略显紫红色的 1 0 毫升溶液中存在 n 个高锰酸根离子, 则高锰酸根离子的体积大约为( )A V/10n B V/10 2n C V/10 3nD V/10 4n( 1 )请选择本题正确的答案是。 ( 1 分)( 2 ) 简要说明本题的立意, 并分析学生在做该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和产生的原因。 ( 3分)3 )并简单叙述一下本试题有什么功能?( 4 分)33 (教学设计题)科学教学要体现情景设计,即“从生活走向科学

24、,从科学走向生活”这一理念,请你以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 3 节 神经调节第一课时这一课题,进行教学设计,要求简要叙述教学过程并体现这一原则。 ( 8 分)34 (案例分析题) ( 8 分)血液循环1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和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会联系、比较、综合和逻辑推理等思维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循环意义的掌握,体会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2教学模式设计选择“谈话模式”进行本课的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也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性质。3教学策略设计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教师通过边问、边讲、边绘图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采用与课件相结合的形式讲解。4教学过程设计(略)5教学评价设计(略)请你从“教学设计的程序”的顺序、 “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三方面对本案例进行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