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整理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796250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U=2fFu2fU=f0uf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一.选择题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

2、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

3、205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8.蜡烛从离凸透镜距

4、离为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先变小,后变大 先变大后变小9.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成倒立、缩小的像 成倒立、放大的像 成正立、放大的像 不能成像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20厘米 30厘米 40厘米 50厘米 6.有一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离透镜12cm处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离透镜7cm处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等于( ) A8cm B10cm

5、 C11cm D14cm7. 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倒立的像都是实像C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u=2f处 D物距越小时,成像一定越大8. 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以在距离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9. 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沿主光轴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A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小C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大 D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小10.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一个物体从8f处,沿主光轴向f

6、处移动,在这一过程中,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11.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有一小黑点a,将一个半球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球心与a重合,在斜上方透过玻璃砖观察a,如图所示则看到a的像()A、在a的正上方B、在a的正下方C、在a的位置上D、在a的右上方12.粗细均匀的物体AB横放在焦点之外的凸透镜L的主轴上(如图),关于AB通过L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在主轴上,且A端在左边,B端在右边 B像在主轴上,且B端在左边,A端在右边 C像的A端粗、B端细D像的A、B端粗细相同13.如图4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下列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

7、成放大的像是 A凸透镜不动,蜡烛、光屏互换位置 B凸透镜、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C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 D凸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二.填空题14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 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 处。15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_f(选填“”、“=”或“”)。16.如图,

8、在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凸透镜放在a、b、c、d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 处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烛焰放在 处时,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屏距凸透镜最远。烛焰放在 处时,屏上不会出现蜡烛的像。如果发现成像在光屏的上方,从实验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应该调整 (透镜,光屏,蜡烛),调整方向为向 。三.作图与简答17.画出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并画出光线A折射的大致传播方向;ASS18.S是光源,S是光源S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的实像,试确定透镜及其焦点的位置;19.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铅笔斜插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如图

9、(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水面处横断面的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四.综合题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 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为止。甲 乙 丙(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3)如图16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

10、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l_s2。(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21题2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并使光屏与透镜所在的平面 。(2)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某点时,移动光屏找到像,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3)将蜡烛从a点沿光具座移动一倍焦

11、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的某点b的过程中,所成的像。(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先是缩小的后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4)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找像时,看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大致是环状的暗区,如图所示。这个暗区是怎样产生的(注:该实验所用的凸透镜没有边框)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