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上传作者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3747788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氧化碳的性质上传作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上传作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上传作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性质上传作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的性质上传作者(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性质 上传作者:刘学忠 上传时间:2011/10/4 12:15:04 作者单位:同心县海如女子中学邹德毅 作品点击:21 作品回复:0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题教学的重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内容的特点是不仅实验多,而且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无论是讲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可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听起来亲切,接受起来自然,从而便于学生以后从它们的性质去了解其用途。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我们继学

2、习氧气后第二次系统学习到的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课程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2 的性质以及CO2 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真正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三、学情分析(1)在前面已经对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有所了解,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难度不会太难。(2)由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尤其是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再加上我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比较好动、活跃,但正因为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学生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应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边教边做”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四、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讲解法 4、多媒体辅助法 5、比较归纳法五、学法指导1、观察分析法,探究法: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物化性质。2、归纳法、列表法: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比如可以从密度、 溶解性、收集方法等方面将“CO2”与之前学习过的“O2”进行对比。3、小组合作、互补长短六、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温室效应。明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知道一氧化碳为什么会有损失人体健康。2、通过对一氧化碳和二

4、氧化碳的结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3、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七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八实验准备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稀醋酸、紫色石蕊试液、蜡烛、稀盐酸、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试管、烧杯、试管夹、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导气管、火柴、酒精灯。九教学过程(一)创设良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

5、习状态问题与情境一:实验6-4: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观察实验现象。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请你猜一猜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实验现象该气体的性质你的猜想你的实验(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证明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讨论与交流你还可以用什么事实或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学生讨论与交流:一个两端(均有纸筒)的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的纸筒中倾倒二氧化碳,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一端倾斜。同体积的气球充入二氧化碳比充入空气下沉得快。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6、要正放在桌面上。若学生答得不全,教师可适当补充。如:“屠狗洞”的故事。引入与过度二氧化碳除了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以外,还有哪些性质?(二)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新课问题与情景二实验6-5:猜想:如果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结论:从该实验说明中你获取了什么结论?你的猜想实验现象获取的结论联想与应用请你再列举出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如,可乐、汽水等)问题与情景三:在实验6-5中,塑料瓶为什么会变瘪?请说出你的理由。哪位同学对上述理由提出质疑?(是否生成其它物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

7、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补充实验1如右图,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塑料瓶中的液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请你大胆进行猜想。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可能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生成的产物使紫色石蕊变红活动与探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石蕊是一种植物色素,能在酸性、中性、碱性环境中显示出三种不同的颜色)。教师:提出探究任务:石蕊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你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教师:是什么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教师引导:在滴入石蕊之前塑料瓶中都放了哪些物质?教师

8、:难道还有其它新物质吗?到底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成红色?到底是水?还是二氧化碳使小花变红?教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几朵石蕊小花,下面利用桌上的用品赶快行动吧。说明课件配合提示: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教师:(演示)将醋酸喷在石蕊小花上,小花变成红色。教师引导:通过对比实验你得到答案了吗?请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现象并将你的答案填写在学案上。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5,启发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使小花变红的物质叫碳酸。可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填写学案并写

9、出有关化学方程式。使学生明确探究任务。在“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试液变成红色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的疑问上,引导学生做出新的猜想和假设,真正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展现和提高。预备实验:稀醋酸和稀盐酸是我们熟悉的酸,现分别向两朵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上喷稀醋酸和稀盐酸,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可获得什么结论?实验现象获取的结论实验6-6实验1234现象结论问题:从实验6-6中,你可获取哪些结论?(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取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

10、学探究的方法)问题与情境四:从上述实验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是否稳定呢?活动与探究补充实验2:将补充实验1中变红的溶液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获取的结论小结: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CO2+H2O问题与情境五:教师:下面我请大家变个魔术“吹水变奶”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小烧杯。里面有一种澄清的溶液,请大家那吸管往里面不停的吹气,看看有什么现象?指导分析并归纳出其反应原理。强调:个实验是检验CO2的常用方法,要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个知识点。 小结: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这是实验室检查二氧

11、化碳气体的方法.联想与应用展示:一瓶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问题: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会出现白膜?(教师引导观察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答:略(三)引导学生小结所学内容:1、引导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引导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全球变暖图,讨论分析变成效应的原因、危害及防护措施。(四)布置作业1、课本练习题1、2、3题。 十、板书设计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气态 无味 大于空气 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不能供

12、给呼吸。(3)与水反应:CO2+H2O=H2CO3 碳酸的不稳定性:H2CO3=CO2+H2O(4)与Ca(OH)2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三、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利:灭火、制汽水、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干冰作制冷剂、化工原料(用途) 弊: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二氧化碳过量危害人体健康十一、教学反思本课题教学再设计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多个学习情境,分组实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

13、间,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2、实验设计巧妙,选材贴近生活本教学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大胆改进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教学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新课引入中,借用视频播放“屠狗妖之谜”,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多参与,多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