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复习测试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13730026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复习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复习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复习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复习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复习测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书练习册)复习测试姓名得分、填空题:1、A类网络地址127.0.0.0是一个保留地址,称为()。2、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用于实现()到(。的转换。3、TCP/IP模型中网络互联层的主要功能是()4、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主要提供()5、TCP/IP模型中传输层使用()和()两种协议来支持数据的传送6、IP地址中C类地址范围是()7、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子网掩码又称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的掩码9、IP地址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用来标识一个物理网络,()用来标

2、识这个网络中的一台主机。10、地址解析协议是一个网络互联层协议,用于实现()到(。的转换。11、子网掩码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使用连续的1来标识()地址,后一部分使用连续的0来标识(。地址。12、在IP地址中,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是通过(。来分开的。13、C类IP地址中的前三个8位组表示(。地址,后一个8位位组表示()地址。14、B类IP地址中的前二个8位组表示(。地址,后二个8位位组表示()地址。15、A类IP地址中的前一个8位组表示(。地址,后三个8位位组表示()地址。16、传输控制协议TCP属于TCP/IP协议群中的(),是一种面向()的子协议,在该协议上准备发送数据时,通信节点之间必

3、须建立起一个(),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17、IP协议属于TCP/IP模型的(。,其基本任务是通过(。传输数据报,提供关于数据应如何传输以及传输到何处的信息,各个数据报之间是互相独立的。1&TCP/IP模型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和()19、TCP/IP将网络分为()、()、()、()4个层次。20、虽然OSI参考模型得到业界的认可,但是目前遍及全球的互联网却使用了模型。21、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和()两大类。22、网络层主要完成()、()、()、(。等功能。23、交换机是工作在(。层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具有物理寻址功能。24、数据链路层中传送的数据块被称为()25、数据链

4、路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层,位于(的上访和(。的下方26、(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直接面向27、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的功能范畴,第五层到第七层属于()的范畴,第四层起着衔接上下三层的作用。28、OSI/RM从下向上的7个层次分别为()、()、()、()、()、()和()。最高层为应用层,面向(。提供服务;最低层为物理层,连接(。实现数据传输29、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是由。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30、在网络体系中,为了保证()能正确而自动地进行通信,针对过程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整套(),这就是网络系统的通信协议。31、语法是

5、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构,规定()与()的结构和格式。32、一台计算机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计算机上对应的第N层进行对话,通话规则就是()。33、在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N层是N-1层的(),同时又是N+1层的()34、网络协议主要由三要素组成:(八()和()。35、协议是一组()的集合,是进行交互的双方必须遵守的()。36、按照结构化设计方法,计算机网络将其功能划分为(),较高层次建立在较低层次的基础上,并为其更高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37、计算机网络结构可以从()、()和()三个方面来描述。二、选择题1、在TCP/IP环境中,如果以太网上的站点初始化后,只有自己的物理地址而没有IP地

6、址,则可能通过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负责这一服务的协议是()AARPBRARPCICMPDIP2、以下IP地址中可以作为主机IP地址的是()A210.223.198.0B220.193.277.81CC189.210.255.255D202.38.64.43、默认情况下子网掩码255.255.255.0代表()网络。AA类B、B类CCC类DD类4、下列选项中,合法的IP地址是()A210.2.233B、115.123.20.245C、101.3.305.77D、202.38.64.2555、一般来说,TCP/IP模型中的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A、传输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C、表示层服务

7、D会话层服务6、以下协议中不属于TCP/IP的网络层协议的是()AICMPBARPCPPPDRARP7、C类IP地址最多可以代()位来创建子网。A4B、2C、6D、88、在IP地址分类中,192.168.0.1属于()AA类B、B类C、C类DD类9、下列IP地址中,属于A类地址的是()A192.168.233.25B、115.123.20.245C、10.3.25.77D、212.38.64.210、下面关于IP地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类地址每个网络中主机数最多,多为大型网络使用B、C类地址适用于小规模网络C、B类地址范围为128-191DC类地址为保留地址,目前不使用11、为了避免I

8、P地址的浪费,需要对IP地址中的主机号部分进行再次划分,将其划分成两部分,即()A、子网号和主机号B、子网号和网络号C、主机号和网络号D子网号和分机号12、TCP/IP模型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13、OSI参考模型网络层中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A、帧B、分组C、报文D信元14、如果IP地址为202.130.191.3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那么网络地址是()A202.130.0.0B、202.0.0.0C、202.130.191.33D、202.130.191.015、IPv4版本的IP地址中,共有(

9、)个A类地址网络A65000B、200万C、126D、1281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表示层功能的是()A、数据格式的转换B、数据压缩C、数据解压D路由选择17、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A、组成结构B、参考模型C体系结构D协议簇18、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中,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的是()A、应用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19、网络中实现远程登录的协议是()AHTTPBFTPCCPOP3DTelnet20、在应用层的各协议中,()协议提供文件传输服务。AFTPBWWWCSMTPDDNS21、实现逻辑地址到域名地址转换的服务是()ADNSBWWWC

10、SMTPDFTP22、在应用层协议中,负责电子邮件传递的是()AWWWBDNSCTCPDSMTP23、以下属于专用IP地址的是()A11.0.0.1B、152.168.1.5C、182.16.1.1D、192.168.1.23324、下列关于IP地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IP地址在网络中必须唯一B、全部五类IP地址都可以分配给用户使用C网络地址不能全为0,也不能全为1D、主机地址不能全为0,也不能全为125、下列关于IP地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类网络最大网络数是126B、B类网络最大网络数是2097151C三类地址中,C类地址网络数最多,但每个网络中主机数最少D、三类地址中,A类地址

11、网络数最少,但每个网络中主机数最多26、下面关于IP地址128.11.3.31的描述,错误的是()A它是一个B类地址B、网络标识128.11.0.0C主机标识3.31.0.0D、子网掩码255.255.0.027、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功能分成7个层次来实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层与层之间通过传输介质进行通信B、各对等层之间通过协议进行通信C、层与层之间通过硬件进行通信D、除物理层以外,各对等层之间均存在直接的通信关系28、当一台主机从一个B类网络移动到另一个C类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M址B、不需要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C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

12、要改变MAC地址D必须改变MAC地址,但不需改变IP地址29、IP地址3.255.255.255是()A个主机地址B个网段地址C、一个有限广播地址D一个直接广播地址30、网段地址154.27.0.0的网络,若不进行子网划分,能支持()台主机。A254B、1024C、65534D、1677720631、计算机的网络结构可以用()来描述。A、网络体系结构B网络组织C、网络配置D以上三者32、在下列阐述研究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中,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网络将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较高层次建立在较低层次的基础上B、较高层次为其更低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C、网络中的每一个层都起到隔离作用D低层功能

13、具体实现方法的变更不会影响到高一层所执行的功能33、下列对网络协议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约定B、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过程的一组术语C、协议是事先约定的一种规则D协议和系统硬件与软件有很大的关系34、在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模式、编码及信号等的内容属于网络协议的()要素。A、语法B、语义C、定时D语用35、在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层是N+1层的用户B、N层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C、对N层而言,N+1层用户直接获得了N层提供的服务DN层的服务是建立在N-1层所提供的服务基础之上的36、一台计算机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计算机上对

14、应的第N层进行对话,通话的规则就是第()层协议AN-1B、NC、N+1D、不能确定37在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层易于实现标准化B、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必关心低层的实现细节C、某个层次实现细节的变化不会对其他层次产生影响D层数越多越细,每一层的功能就越明确,实现各层功能也就越容易38、到了20世纪()年代以后,网络才变得普及起来A50B、60C、70D、8039、OSI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层的模型。A8B、9C、6D、740、在OSI参考模型中,只有两个()之间才通过媒体进行真正的数据通信。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41、在OSI参考模型中,主要功能是

15、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42、在OSI模型中,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通信的层次是()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传输层43、在OSI的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房提供共同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以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是()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传输层44、在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把传输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分组层45、计算机网络中,允许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被称为()A、协议B、寻址C、轮询D对话46、在OSI模型中,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

16、的特性的层次是()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传输层47、物理层的基本作用是()A、规定具体的物理设备B规定传输信号的物理媒体C在物理媒体上提供传输信息帧的逻辑链路D在物理媒体上提供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48、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49、在分层结构中,每一层都通过()向上一层提供服务A、接口B、硬件C、软件D连接50、OSI参考模型中位于数据链路层的上方、传输层的下方的层是()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51、TCP/IP协议把整个网络协议分为()个层次A4B、5C、6D、752、网际协议(IP)工作于TCP/IP模型的()层。A、网络接口B

17、、网络C、传输D应用53、传输控制协议(TCP工作于TCP/IP模型的()层A、网络接口B、网络C、传输D应用54、常见的HTTP协议、DNS协议工作于TCP/IP模型的()层。A、网络接口B、网络C、传输D应用55、目前广泛使用的IP版本为IPv4,根据TCP/IP协议,它是由()位二进制数组成的。A8B、16C、32D、6456、在OSI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57、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A、信息B、分组C、比特流D帧58、TCP通信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TCP连接的建立采用()次握手的过程。A1B、2C、3D、

18、459、ISO的中文名称是()A、国际标准认证B国际标准化组织C、国际指标D国际经济组织60、Internet采用的通信协议是()AFTPB、SPX/IPXC、TCP/IPD、WWW三、简答题1、简述通信协议的特点。2、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层次化的优点是什么?3、简述OSI网络层的主要功能9、IP地址为192.168.9.101的默认的子网掩码是什么?4、什么是子网?使用其的目的是什么?10、一个C类地址为192.9.200.13,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请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量最多有多少?5、TCP/IP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是什么?10、简述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6、简述IP协议的功能12、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7、简述TCP协议的功能&一个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主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