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13703204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三章第三章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二节第二节 大气质量预测模型大气质量预测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2.2.掌握大气污染监测评价;掌握大气污染监测评价;3.3.了解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了解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4.4.了解大气污染的环境卫生学评价;了解大气污染的环境卫生学评价;袁兆华环

2、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1.源的形态源的形态2.源强源强3.源的排放规律源的排放规律4.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二)评价工作程序(二)评价工作程序1.调查准备阶段调查准备阶段2.污染监测阶段污染监测阶段3.评价分析阶段评价分析阶段4.成果运用阶段成果运用阶段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三)大气污染监测评价(三)大气污染监测评价1.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择

3、2.评价标准的选择评价标准的选择3.监测监测n布点布点n采样采样n监测频率监测频率n同步气象观测同步气象观测4.评价评价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一)上海大气质量指数(一)上海大气质量指数XYI上)max(iiSCX KiiiSCKY11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污染物的实测浓度;i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iCiS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二)均值型大气质量指数(二)均值型大气质量指数飘尘飘尘北SCSCISOSO222122223

4、1NONOSOSOSCSCSCI飘尘飘尘南飘尘飘尘飘尘飘尘广SCSCSCSCISOSOSOSO222231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三)沈阳大气质量指数(三)沈阳大气质量指数40. 04151012. 1iiiSCI沈(四)分级评分法(四)分级评分法41iiAM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五)美国格林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五)美国格林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六)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六)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七)美国污染物标准指数(七)美国污染物标准指

5、数(PSI)(八)美国密特大气质量指数(八)美国密特大气质量指数(MAQI)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一)植物监测机理(一)植物监测机理(二)植物监测(二)植物监测1.植物可见症状的应用植物可见症状的应用2.用地衣作为生物监测器用地衣作为生物监测器3.以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作为监测指标以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作为监测指标n经济方便;经济方便;n通过详细的研究也可以提供相对的大气通过详细的研究也可以提供相对的大气浓度;浓度;n能同时监测多种污染物。能同时监测多种污染物。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三、大气污染

6、生物学评价(三)样品的采集(三)样品的采集n以叶片为主,并通过叶片的生长量、叶以叶片为主,并通过叶片的生长量、叶片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来指示大气污染的片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来指示大气污染的程度。也可以采集树皮或木质部。程度。也可以采集树皮或木质部。n叶片的采集以叶片定型的季节为好,北叶片的采集以叶片定型的季节为好,北方一般在方一般在9月份。月份。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四)评价方法(四)评价方法1.应用植物的可见症状进行评价;应用植物的可见症状进行评价;2.根据植物的长势和生产量进行评价;根据植物的长势和生产量进行评价;3.根据植物的生理生

7、化指标进行评价;根据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价;4.根据植物叶片中污染物质的含量进行评价;根据植物叶片中污染物质的含量进行评价;5.根据低等敏感植物的种群结构进行评价;根据低等敏感植物的种群结构进行评价;6.根据综合生态指标进行评价。根据综合生态指标进行评价。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四、大气污染的环境卫生学评价四、大气污染的环境卫生学评价(一)用临床医学方法对污染区儿童健康(一)用临床医学方法对污染区儿童健康检查;检查;(二)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二)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不同污染区居民肺癌的死亡率;不同污染区居民肺癌的死亡率;(三)用居民体内含铅量评价大气污

8、染。(三)用居民体内含铅量评价大气污染。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二节第二节 大气质量预测模型大气质量预测模型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了解大气扩散模式;了解大气扩散模式;2.掌握系数估值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系数估值的原理和方法;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大气扩散模型一、大气扩散模型(一)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型(一)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型1.连续点源的高斯模式连续点源的高斯模式)(21exp22222),(zyzyzyxzyUQCtkyy22tkzz22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2.高斯公式的地面及源高的修正高斯公式的地面及源高的修正(1)实源的作用)实源的作

9、用(2)像源的作用)像源的作用)(21exp222221zeyzyHzyUQC)(21exp222222zeyzyHzyUQC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3)P点的实际污染物浓度点的实际污染物浓度21),(CCCzyx式中:式中:uu排气筒高度处的风速,排气筒高度处的风速,m/sm/s; y y垂直于主导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垂直于主导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m m; z z铅直扩散系数,铅直扩散系数,m m; QQ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mg/smg/s; H He e有效源高度,有效源高度,H He e=H+H=H+H,m m。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

10、量评价3.3.污染物在地面浓度的分布污染物在地面浓度的分布 )(21exp2222)0,(zeyzyyxHyUQC4.4.污染物沿下风轴线的分布污染物沿下风轴线的分布21exp22)0, 0,(zezyxHUQC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5.5.最大地面浓度及其位置最大地面浓度及其位置122)(puHeQxCmm2/121/12221aamaaHx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6.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1)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方)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方地面任一点的浓度:地面任一点的浓度:21exp222FyUQCyzy式中:式中:Q源

11、强,源强,mg/s; y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面上的垂直距离,m;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uu排气筒高度处的风速,排气筒高度处的风速,m/sm/s;y y垂直于主导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垂直于主导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m m;z z铅直扩散系数,铅直扩散系数,m m;hh混合层厚度,混合层厚度,m m;HH有效源高,有效源高,m m。kknzzHnhHnhF22222)2(exp2)2(exp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7.静风点源扩散模型静风点源扩散模型8.熏烟模型熏烟模型GrQyxC202231)2(2),(

12、)(2exp222PyuhQCyfyfff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线源扩散模型(二)线源扩散模型(三)面源扩散模型(三)面源扩散模型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系数估值二、系数估值(一)有效源高(一)有效源高(二)大气稳定度分级(二)大气稳定度分级(三)扩散参数的确定(三)扩散参数的确定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定量地评价拟建设项目建设前大气定量地评价拟建设项目建设前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识别对大气环境的哪环境质量的现状,识别对大气环境的哪些质量参数产生影响和预测建设项目投些质量参数产生影响和预测

13、建设项目投产后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解释污染物产后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解释污染物质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和变化的规律,质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和变化的规律,提出建设项目污染源的控制治理对策。提出建设项目污染源的控制治理对策。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1、评价工作的分级 /(m3/h) 2.5 109 2.5108 复杂地形平 原二三ipipipip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 2、评价范围的确定、评价范围的确定 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中心,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

14、染源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的方形或矩形区域。如主导风向为主轴的方形或矩形区域。如无明显的主导风向,可取东西向或南北无明显的主导风向,可取东西向或南北向为主轴。向为主轴。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一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一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1620公里;公里;二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二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10 14公里;公里;三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三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4 6公里;公里;注: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注: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工程分析和环

15、境调查二、工程分析和环境调查(一)评价区污染源调查(一)评价区污染源调查(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三)工程分析(三)工程分析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高斯模式、平流扩散方程、随机游高斯模式、平流扩散方程、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动等数值模式。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选择综合项目工程特征及项目所在地、选择综合项目工程特征及项目所在地地形、气象特征的扩散模式;地形、气象特征的扩散模式;2、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因子;3、确定预测范围;、确定预测范围;4、确定

16、源参数和模式参数;、确定源参数和模式参数;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n预测内容:预测内容:(1)最大落地浓度及位置;)最大落地浓度及位置;(2)各稳定度条件下的地面轴线浓度;)各稳定度条件下的地面轴线浓度;(3)薰烟浓度及薰烟可能持续的时间及)薰烟浓度及薰烟可能持续的时间及频率;频率;(4)静风频率)静风频率 20%的地区应作小风、的地区应作小风、静风时的浓度预测。静风时的浓度预测。6、模式验证、模式验证7、预测结果整理、预测结果整理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四、大气环

17、境影响评价(一)评价方法(一)评价方法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目标值判断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目标值判断法2、容许排放量判断法、容许排放量判断法在区域环境规划中确定的。在区域环境规划中确定的。如果项目排放量超过容许排放量。如果项目排放量超过容许排放量。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3、指数法、指数法4、污染分担率(、污染分担率( )判别法)判别法 各源对控制点各源对控制点j形成的总浓度为形成的总浓度为ijKniijjCC1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令令 由由 可判断拟建项目影响的重大性。可判断拟建

18、项目影响的重大性。如果如果 50%,可以认为影响重大。,可以认为影响重大。 jijijCCK ijKijK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选址、总图布置和生产工艺评价(二)选址、总图布置和生产工艺评价1.选址与总图布置评价选址与总图布置评价2.生产工艺评价生产工艺评价3.排气筒高度合理性评价排气筒高度合理性评价4.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三)避免、消除和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三)避免、消除和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对策对策1.建设阶段对策建设阶段对策2.运

19、行阶段对策运行阶段对策3.环境管理的建议环境管理的建议(四)评价结论(四)评价结论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三章复习题第三章复习题简答题简答题1.1.大气污染监测评价的工作程序。大气污染监测评价的工作程序。2.2.以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作为监测指标的优点。以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作为监测指标的优点。3.3.植物样品采集的要求。植物样品采集的要求。4.4.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5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6 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三章复习题第三章复习题计算题计算题 某评价区欲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某评价区欲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如下(日平均):数据如下(日平均):CTSP=0.38mg/m3,CSO2=0.2 mg/m3 ,CNOx=0.08 mg/m3 ,如果该评价区大气质量执行国,如果该评价区大气质量执行国家二级标准家二级标准GB30951996,试用上海大,试用上海大气污染指数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气污染指数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STSP =0.30mg/m3 =0.15 mg/m3 SNOx =0.10 mg/m32SO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