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13690686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该小题后的括号内)1、峰值附着系数9与滑动附着系数的差别(psA.在干路面和湿路面上都较大C.在干路面较大,在湿路面上较小2、峰值附着系数对应的滑动率一般出现在( CA. 1.5%2%B. 2%3%3、滑动附着系数对应的滑动率为( A )。A. 100%B. 75%4、制动跑偏的原因是( D )。A.左、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C.车轮抱死5、制动侧滑的原因是( A )A.车轮抱死C. 左、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6、最大地面制动力取决于( B )。A.制动器制动力B.附着力7、汽车制

2、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ABCDD )。B.在干路面和湿路面上都较小D.在干路面较小,在湿路面上较大)。C. 15%20%D. 20%30%C. 50%D. 20%B.制动时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不协调D. A 和 BB.制动时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不协调D.制动器进水C.附着率D.滑动率D)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滑动率 制动效能、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滑动率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滑动率 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D)8、汽车制动的全过程包括(ABCD9、制动距离一般是指( C )ABCD.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器的作用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 驾驶员反应时间

3、、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的消除时间 制动器的作用时间、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的消除时间 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器的作用时间、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的消除时间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消除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制动器的起作用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驾驶员反应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10、在下列制动器中,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最好的是( A )。A.盘式制动器B.领从蹄制动器C.双领蹄制动器D.双向自动增力蹄制动器11、在下列制动器中,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最差的是(A. 盘式制动器B.领从蹄制动器12、相对来讲,制动时附着条件利用较好的情况是(A. 前轮抱死拖滑,后轮不抱

4、死C.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D )。C.双领蹄制动器D.双向自动增力蹄制动器B)B. 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D.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C. 前轮先抱死,然后后轮抱死D. 后轮先抱死,然后前轮抱死13、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将出现( B )B.前、后轮同时抱死A. 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14、当路面附着系数申 % (咒同步附着系数)时,制动时总是(B )A.前轮先抱死B.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D.前后轮都不会抱死D.abmax15、如果车辆装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则最大制动减速度为:(B )A a = g B. a =q g C

5、 a = q gbmax b b max pbmax s16、若前后轮同时抱死,则最大的制动减速度为:( C )A.abmax = qb gb max bB. a = q gb maxpC. a = q gb max sD.abmax= qlg17、汽车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同、悬架导向杆系和转向系拉杆的运动不协调是引起以下哪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D )A.丧失转向能力B甩尾C侧滑D.制动跑偏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制动时前轴侧滑是危险工况,后轴侧滑是稳定工况。B. 制动时前轴侧滑是稳定工况,后轴侧滑是危险工况。C. 制动时后轴侧滑意味着车辆丧失了转向能力。D. 以上说法都不对。19

6、、下列说法,哪个是对的?( A )A.鼓式制动器与盘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好。B. 鼓式制动器与盘式制动器相比,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好。C. 鼓式制动器与盘式制动器相比,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始终比较大。D. 鼓式制动器与盘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始终比较大。20、对制动效能恒定性基本无影响的因素是:( D )A.制动器的结构B.制动器摩擦副的材料C.制动器的温度 D.制动总泵21、为了防止后轴抱死而发生危险的侧滑,汽车制动系的实际前、后制动力分配线0应始终在理想的制动力分配线 I 的什么位置?(B )A. 上方B. 下方C. 重合D. 远离22、在后轮制动

7、抱死、前轮滚动的情况下,在侧向力的作用下, ( D )A.前轴发生侧滑,行驶方向变化不大C.后轴发生侧滑,行驶方向变化不大B.前轴发生侧滑,丧失转向能力D. 后轴发生侧滑,汽车急剧转动,甚至甩尾二、判断题(只判断正确与错误,在正确的小题后括号内画“J”在错误的小题后括号内画“X”)1、地面制动力始终等于制动器制动力。( X )2、地面制动力的最大值决定于附着力。( X )3、当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数值后,地面制动力随着制动踏板力的上升而增加。( X )4、汽车制动后,轴荷发生重新分配的结果是前轴载荷增加,后轴载荷下降。(V )5、制动效能稳定性的主要内容是指汽车行车制动系统的涉水稳定性。( X

8、 )6、近年来,盘式制动器被广泛应用于高速轿车和重型车辆的原因是由于盘式制动器制动效能比鼓式制动 器高。( X )7、改进制动系结构,减少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是缩短制动距离的一项有效措施。( V )8、制动跑偏的原因是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和制动时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不协调。( V )9、汽车制动时,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特别是前轴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是产生制动跑偏的 一个主要原因。( V )10、空车和满载时的 I 曲线不相同。 ( V )11、f 线组是后轮没有抱死,在各种附着系数路面上前轮抱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 V )12、r 线组是前轮没有抱死,在各种附着系数

9、路面上后轮抱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 V )13、卩线位于I曲线下方,制动时总是后轮先抱死。(X )14、卩线位于I曲线上方,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X )15、在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汽车的前、后车轮将同时抱死。( V )16、汽车制动时,若前轴车轮抱死就将失去转向能力。( V )17、当车轮完全抱死时,侧向力系数最大。( X )18、滑水现象只有在低附着系数路面才会出现。( X )19、汽车空载与满载时的同步附着系数是一样的。( X )三、填空题1、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 制动器 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 附着力,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2、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制动效能

10、、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3、评定汽车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 制动减速度。4、 抗热衰退性能与制动器及制动器有关。5、一般称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 直线 行驶或按 预定弯道 行驶的能力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 性。6、 一般所指制动距离是开始踩着制动踏板到完全停车的距离,它包括制动器起作用和持续制动 两个阶段中汽车驶过的距离。7、 为了增加路面潮湿时的附着能力,路面的微观结构应是粗糙且有一定的尖锐棱角,以穿透水膜,让路面与胎面直接接触。8、 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 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又受到地面 附着条件的限制。9、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指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的弯道行驶而沿

11、弯道切线 驶出;直线行驶 制动时,虽然转动转向盘但汽车仍按直线行驶的现象。10、 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因素有: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起始车速和最大制动减速度 。11、 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有: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和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 不协调。12、 制动时的方向不稳定主要有:制动跑偏、后轴侧滑 和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13、一般,滑移率约为15%-20%时,纵向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值。14、车轮的滑动率越低,汽车轮胎保持转向、防止侧滑的能力越强。15、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只要指的是抗热衰退性能。四、名词解释1、汽车的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坡时维持一定车速

12、的能 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2、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要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3、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为制动力系数。4、制动效能:在较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5、抗热衰退性能:制动器温度上升后,摩擦力矩常会有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6、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一般称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为制动时 汽车的方向稳定性能。7、制动侧滑 :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的现象。8、制动跑偏 :制动时汽车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9、 同步附着系数:实际的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

13、配曲线(0线)与理想的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即为同步附着系数。当路面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时,制动时前后轮方 能同时抱死。10、滑水现象:汽车在积水路面上行驶时,在某一车速下,在轮胎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载荷 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面而与路面毫不接触,即滑水现象。11、I 曲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称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 力分配曲线。12、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常用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之比来表明分配的比例,称为制 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并以符号0表示。13、f线组:后轮没有抱死,在各种甲值路面上前轮抱

14、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14、r线组:前轮没有抱死,在各种甲值路面上后轮抱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五、问答与分析论述题1、什么是汽车的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汽车制动过程中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试画图说 明。2、何为车轮的滑动率,制动力系数和滑动率关系如何?什么是峰值附着系数?什么是滑动附着系数?影 响附着系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绘出制动力系数、侧向力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曲线。3、制动跑偏的原因是什么?试进行制动跑偏的受力分析(图 4-18)?4、什么是制动距离?决定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5、什么是制动效能?什么是制动效能因数?广泛地使用盘式制动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汽车制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与哪些因素有关?7、绘图从受力情况分析比较汽车制动时,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两种运动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图4-25)。8、如何用作图法作出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并写出有关公式。9、试用解析法求证同步附着系数公式。10、下图是某货车的0与I曲线,说明图中各个曲线和符号的含义,并进行满载时的制动过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