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教案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113625996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两种电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两种电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两种电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电荷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两种电荷一, 教学目标:1知识及技能(1)相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相识元电荷, 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2过程及方法(1)通过试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2)在相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3情感看法及价值观(1)留意视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爱好,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试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2)激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初步相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实力。所以必需把这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讲得丰富些,挖掘深度,不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通过课本图15.1-3所示的演示试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及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对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电荷量的单位是直接告知学生的,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也许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关于元电荷及原子的知识,此地只要学生了解即可

3、,留待化学课上进一步学习,此地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电荷的由来。最终一部分“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有点抽象,可用演示试验作进一步的形象讲解。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电荷量及其单位, 电荷的定向移动。难点:相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教学器材】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塑料刻度尺,验电器,支架,带绝缘皮铜导线,碎纸屑若干。【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老师设问: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假如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缘由是什么呢

4、学习完本节内容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学生试验:先用塑料刻度尺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和头发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讲授新课(一)电荷1, 摩擦起电现象(老师提问)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使物体带电还有什么方法(老师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就叫做摩擦起电。组织学生动手做试验老师补充:还有接触带电和感应带电的方法2,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试验:(1)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2)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3)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

5、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试验探讨发觉,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归纳:1).人们相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为了探讨便利,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6、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 验电器及电荷量的概念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A)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推断。例1:假如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推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2:假如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推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B)用验电器来检验。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白所带电多少不同。归纳:验电器是试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2)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7、,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二)原子的结构元电荷4,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 元电荷的概念。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2)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3)元电荷:最小的电荷。4)中和:原子对外不显电性。老师介绍物质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介绍原子的结构,也可协作课件形象讲解,给学生详细的印象和模型,让学生知道电子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叫做元电荷,介绍原子呈中性的缘由,引入“中和”的概念。(三),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老

8、师演示试验:1)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2)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试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旧闭合。试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导体:擅长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擅长导电的物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假如用绝缘体包袱金属棒和直接用手拿金属棒做试验,比较现象的不同,并让学生思索为什么,探讨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借助于学生日常阅历举出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小结及检测三, 课堂小结问: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你学到了什么?四, 达标检测:学生依据目标自查,完成学习之友检测练

9、习(练习题略),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讲评。五, 布置作业:课堂作业:学习之友家庭作业:课本P35动手动脑学物理:l, 2, 3。板书设计: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5.1两种电荷一, 电荷1,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摩擦起电。2,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 接触带电, 感应带电。3,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推断;用验电器来检验。5, 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库),符号:C。二, 原子结构元电荷1.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3.中性:原子由于正电荷和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不显电性。三,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擅长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擅长导电的物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