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研究_后危机时代_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13619270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5.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研究_后危机时代_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研究_后危机时代_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研究_后危机时代_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研究_后危机时代_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研究_后危机时代_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研究“后危机时代 工业开展模式转型研究卜华白 1 , 2( 11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 衡阳421008;21 中南大学商学院 ,湖南 长沙410083 )内容提要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并诱发工业开展模式的大转型 。本文基于协同学的研究视角 ,选取了企业价值网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在“后危机时代 企业价值网实 现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 ,进一步揭示企业价值网微观运行机理 ,为企业及政府在“后危 机时代 实现企业价值网的低碳共生演化和低碳开展模式转型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价值网 ;共生演化 ;序参量控制 ;机理中图分

2、类号 : F27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5766 ( 2021 ) 10 0134 06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 ,进一步揭示企业价值网微观运行机制 ,为企业及政府在“后危机时代 实现企 业价值网的低碳共生演化和开展模式转型提供决 策理论依据 。一 、引言自 2003 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建设“低碳社会 之后 ,“低碳经济 、“工业转型 等就成为理论界研 究热点 ,特别是 2021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 ,人们对 低碳社会的关注更广泛而深刻 。回忆工业 革命 发 展的历史可以看出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 结构的大洗牌 、大调整 , 都会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和 企业 , 催生一

3、批新兴产业和企业 , 并诱发工业开展 模式的转型 。李志青 ( 2021 ) 认为 , 低碳产业是“后 危机时 代 实 体 经 济 发 展 方 向 与 出 路 ; 鲍 健 强 等( 2021 )也认为 ,以低能耗 、低排放 、低污染为特征的 低碳开展模式是未来经济开展模式的新 选 择 。低 碳开展模式蕴含着一次新兴的产业革命 ,开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 ,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也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开展机遇 , 实现 我国现代化开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本 文基 于一种协同学的研究视角 ,选取企业价值网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后危机时代 企业价值网实现低碳共生二 、文献综述最先

4、提 出 价 值 网 概 念 的 是 A d rian Slywo tzky ( 1997 ) ,他认为 ,由于顾客个性化需求增加 ,国际互 联网的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 ,企业应改变事业设 计 ,将传统供给链转变为价值网 。这一思想观念拓 宽了企业高层决策的思维空间 ,并引起了人们对企 业价值网研究的热潮 。App lega te ( 2000 )认为 ,在新 经济时代 ,应该以“价值网 而不是“价值链 来分析企业商业模式 , 现时及今后的竞争 , 已不再 是单 一 企业或线性价值链的竞争 ,而是企业与其协力者所 共同营造 的价 值网 的 竞争 。D avid Bove t ( 2001 ) 从

5、 数字化供给链角度研究了价值网 ,认为价值网是一 种采用数字化供给链的业务模式 ,它通过及时捕捉 处于网络中心位置顾客的真实需求 ,以数字化方式收稿日期 : 2021 - 06 - 223 基金工程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企业价值网共生演化的动力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 10JJ3098 ) ;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 研究工程“总体危机背景下基于网格技术的集群企业价值链共生问题研究 ( 2021 KZ3096 ) ; 湖南省教育厅研究工程“企业价值网络系统的脆弱性研究 ( 09C192) 。作者简介 : ( 1965 - ) ,男 ,湖南耒阳人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是企业运营与战略管

6、理 、电子商务与企业商务管 理 。 E2m a il: buhuaba i 163. com。1342021年 第 10期 (总第 478期 )管理科学与工程传递给其他网络伙伴 ,从而避开了代价高昂的分销层 。他这一观念将企业运营设计提升到了 战略 水 平 。除 此 以 外 , Ka thand A ram anp、W ilsond T 等( 2001 ) 从 竞 争 和 战 略 角 度 研 究 了 价 值 网 ; B ingSheng Teng ( 2003 ) 、Kristian M lle r A rto R a ja la 等( 2007 ) 分 别 从 生 产 角 度 研 究 了 价

7、 值 网 ; M ichae l Eh re t ( 2004 ) 、M a rha J 等 ( 2000 )那么分别从商务模式 和顾客角度研究了价值网 ,他们都对价值网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奉献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价值网进行了研究 ,这些 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网的内涵 、特点及其构筑等方 面 。李垣 、刘益 ( 2001 ) 、胡大立 ( 2006 )等认为 ,价值 网是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 成 、分配 、转 移 和 使 用 的 关 系 和 结 构 , 是 由 效 用 体 系 、资源选择 、制度与规那么 、信 息联 系 、市场 格局 价 值活动 等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的

8、系 统 ; 徐 玲 、刘 艳 萍 等( 2005 )认为 ,价值网是一种新业务模式 , 是电子商 务时代帮助企业根据顾客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及服 务 、减少经营本钱的管理新方法 , 是对各种新兴运作模式的提炼与深化 ,具有网络经济 、规模经济 、风险对抗 、粘滞效应和速度效应五种根本竞争优势效 应 ;盛革 ( 2003 ) 建设性地提出 ,虚拟价值网是由信 息流 、知识流和价值 e 流“密炼 的动态柔性网络 ;龙勇 ( 2021 )认为 ,价值网是由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模 块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 、分配 、转移和 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 ,认为模块是价值网的组织基 础 ,模块化促进了价值链解构成价

9、值网 ,战略要素 、 结网过程和动态能力的创租分别实现价值网的资 源效率 、过程效率和市场效 率 ; 江积 海 、卜 华白 、高 阳 ( 2021 )提出了网络交易环境下基于价值网改造价值链的概念模型 ; 姜奇平 ( 2021 ) 认为 , 价值网络 不是市场本身 , 不是否认企业回到市场 , 而是在更高阶段回到一种既具有市场的扁平化特征 ,又具有企业结构化特征的第三组织状态 ; 欧阳双喜 、王世 豪 ( 2021 )以海尔为例分析了企业价值网络的运行 机制 , 包括协同运行机制 、信息共享机制和能量交 换机制 。目前对价值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 一些 较好的研究成果 ,但这些研究成果还集中在价值

10、网的 构成 、结构和特征的研究层面 , 对于企业价值网的共生机理及其在“后危机时代 开展模式的转型等方面的研究很少 。“序参量 是一个用来描述系统有序程度的物 理参量 。协同学创始人赫尔曼 哈肯把“序参量 概念引入自组织过程 ,认为在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 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参变量 , 如果某个参量 在系 统 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地变化 ,并通过对系统其他参 变量的支配或役使作用 ,主宰着系统整体演化的过程 ,指示出新结构的形成 ,反映新结构的有序程度 ,它就是“序参量 。“序参量 不是系统外部指令或 驱动而产生 ,而是由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合 作和协同一致而产生的 。序参量被广泛地 用于 社

11、 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如 T1 D1 F rank等 ( 2021 ) 。在国 内 也 有 许 多 学 者 对 其 进 行 了 研 究 , 如 陈 劲 、王方瑞 ( 2005 ) 认为 ,技术和市场的联合创新就是要通过有序协同架构的构建促使创新序参量的 快速形成 ,并认为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是企业演化 的序参量 ;刘建波 、李柏洲 ( 2005 )认为 ,组织学习基因是企业进化系统的序参量 , 因为企业 家精 神 、创新 、知识创造 、持续成长能力 、核心理念和追求进步 的驱动力 、问题 、惯例等 ,这些参量都与组织学习基 因有关 ;庞永 、赵艳萍 ( 2007 ) 从协同学的序参量角度分析了企

12、业进化动力 ,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 业系统进化的序参量 ,并在此根底上分析了企业系 统在该序参量作用下的协同趋向 ,并通过构建一个 自组织模型分析了各自具有相同核心竞争力 (序参 量 )的企业之间竞争和合作问题 ; 刘刚 ( 2003 )认为 ,知识创新是企业的序参量 ; 于春杰 、李忱 ( 2007 ) 从协同学的角度对供给链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 供给链剩余 是供给链系统的序参量 ,它支配并役使着整个供给链系统演化和开展 ; 王雪原 ( 2021 )结 合协同学理论对作为联盟序参量的联盟关键创新 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 , 认为要减少联盟 冲突 , 促 进 联盟持续开展 ,就必须加强联盟

13、创新资源管理 。除此 以 外 , 还 有 其 他 一 些 学 者 对 其 进 行 了 研究 ,如孙斌 、郑垂勇 ( 2021 ) 通过研究序参量在产业 价值网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之间的作用 ,提出产业价值网系统的序参量 ,从而为序参量控制问题研究 做出了一定的奉献 。目前理论界对企业序 参量 的所谓供给链剩余是借用经济学的概念 ,即供给链中所有的企业 ,包括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 ,形成供给链后的利润减去加入供给链前的利润所得差额的总和 。1352021年 第 10期 (总第 478期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正在深入 , 依据现有成果 , 在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模式中 , 企业价值网的创新能力 、总价值

14、增长 能力和组织间学习能力 ,都是确定序参量应考虑的 重要因 素 。但 是 , 这 些 因 素 与 过 去 有 着 不 同 的 内 涵 ,即必须考虑企业价值网低碳开展模式转型大趋 势提出的新要求 。为此 ,本文假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模式中的序参量为企业价值网的创新能力 (包 括生态低碳技术 ) 、总价值增长能力 (包括企业低碳 生态价值 )和组织间学习能力 (包括企业低碳技术 学习能力等方面 ) ,由这三者共同确定企业价值网 共生演化的状态变量空间 。图 1 企业价值网状态变量的空间坐标界对系统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时 , 这种外部作用将以常量 等形式出现于演化方程中 , 这类 常量就是控

15、制参量 , 如国家宏观经济政 策 、科技 政 策 、环境保护政策 、低碳产业政策及价值网 成员 间契约和顾客对低碳产品认知等 。( 3 )涨落力 F。由于企业价值网内外环境变化 的复杂性和动态不确定性 , 价值网演化中会出现涨落现 象 , 这 种 涨 落 现 象 是 各 种 不 确 定 性 影 响 的 总和 。如价值网成员变化 、行业标准变化及重大技术 突变等 等 , 都以 涨 落力 F 的形 式 出 现 于 演 化 方 程中 。在企业价值网的演化中 , 如果假设没有涨落力 即控制参数 保持不变 , 那么只要给定初始时刻的 q值 , 那么 q的未来进程是惟一确定的 。当出现涨落 F 时 , 企

16、业状态便可能从一个吸引子态 (状态 ) 跳到 另一 个 吸 引 子 态 , 从 而 导 致 价 值 网 出 现 新 的 结 构 状态 。( 4 )哈密顿算子 。由于系统处于非均匀介质 中时必须处理扩散或波传导等因素 , 空间导数应包 含在根本方程中 , 即包含哈密顿算子 。企业价值网网内企 业 的 ( xi , yi , zi ) 同 样 处 于“非 均 匀 介 质 中 , 如企业价值网内部核心企业创新能 力扩 散 、价值网内成员企业吸收能力分布及竞争力分布等都按梯度分布 。2、企业价值网低碳共 生演 化的 序 参量 支配 地 位证明序参量是整个系统演化的关键 , 并且决定着系 统演化的方向和

17、系统宏观有序的程度 。依据复杂系统演化理论 , 随着价值网系统持续演化和不断分岔 , 价值网演化会逐渐进入准周期运三 、企业 价 值 网 低 碳 共 生 演 化 的 序 参 量 控 制机理1、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 化 的基 本演 化方 程 及其变量设定哈肯 ( 1971 ) 从研究激光系统的自组织现象出 发 ,创立了具有普遍性的系统有序化演化理论 。他 认为 , 尽管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子系统 , 却只受少量 的“序参量 支配 , 实 现 系 统 在 总 体 上 形 成 有 序 结 构 。系统的根本演化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G ( X , r) = N ( q ( X , t) , , X , R

18、, F )( 1 )式中 , G 为系统的总状态 ; q 为状态变 量 ; 为外部控制参量 , 该参量是描述环境对系统影响这样 一些参量的集合 , 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变量 , 对这个 变量可以有各种解释 ; 为哈密顿算子 ; X 为状态空 间坐标 ; R 为空间矢量 ; F 为随机涨落力 。这一演化方程对企业价值 网 低碳 共生 演化 规 律描述具有适应性 , 因为企业价值网本身就是一个 复杂自适应系统 。价值网作为一个社会经 济自 适 应复杂系统 , 其变量所包含的意义设定如下 :( 1 )状态变量 q。方程 ( 1 )中 q是空间坐标 X =( x, y, z)和时间 t的函数 , 对于不同

19、系统 , q 代表不同状态变量 , qi = qi ( X , t) , 其中 i = l, 2, n。为简便记 , q ( X , t) = ( q1 , q2 , q3 , qn ) 。对于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状态变量 , 主要有创新能力 、总价值增长能力和组织间学习能力 。企业价 值网 状 态变量的空间坐标如图 1所示 。( 2 )外部控制参量 。协同学所研究的系统都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 它们与环境有物质和能 量的交换 , 演化行为受外部条件影响或支配 。当外动 , 设 u 表示价值网演化中临界点处“不稳定的 , S 表示临界点处的稳定模 s1 , s2 的模 u 1 , u

20、2, 表示与模相联系的相 角 1 , 2, F , F s , F代表价值网演化中的随机驱动力 。依据协同学 , 它们的演化遵从如下常微分方程组 :1362021年 第 10期 (总第 478期 )管理科学与工程 9 9 99 t - sU = u U + Q ( U , S , , t) + F u ( t)令 := A Q 9u + R 9 = B , 因为 :( 2 ) S =s S + P ( U , S , , t) + F S ( t)( 3 )(A + B ) - 1- 1 - 1 - 1= A A B A- 1= A -+ = 0 = + R ( U , S , ( 4 ),

21、t) + F ( t)( - B A - 1 ) v且 (B A - 1 ) 0故有 := 1其中 ,“是指经变换后可化为无“号的标准型 ; u 、s 和 分别是它们的与时间无关的矩阵- 1- 1 V 9 99 9 - s9t r =0- sS=-PQ+ R或矢量 。将 Q , P , R 展开为 u 和 S 第二幂级数 ,99t9u再通过变换 : U = e p ( AU t) u, =t +, 便可把方程 ( 2 ) ( 4 )变换为标准形式 :- 1- 1 ) v- 1( - B A - 1 )A( - B AS=+ APr = 0r =m +1或写成 :U = Q (U , S , t

22、)( 5 )- 1= A( - B A - 1 ) v P + rSS = AS S + P (U , S , t)( 6 )r = 0 = R (U , S , t)由于 S 是 U、和 t的显函数 , 即( t) , t , 两边求导 , 得 :( 7 )S = S U ( t) ,可证剩余项 r为 :r = (A + B ) - 1 ( - BA - 1 ) m + 1 p当 U 足够小时 , 可设计一种对半收敛级数快速 9Sd s = 9 s + U + 9s( 8 )d t 9 t9U9收敛的迭代步骤 , 并以此得到如下普遍关系 s = sm(U , t) , 消去了 Sm 之后的剩

23、余项 , 其思想是企业 价值网演化的稳定模 S 受其他因素影响很小 , 它的状态主要取决于企业价值网演化中不稳定模 U 的 变化 , 即 S 跟随着 U , S 伺服于 U。这就证明了企业 价值网低碳化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总处于支配地位 原因 , 也为制定企业价值网低碳化共生演化的决策 提供理论支撑 。3、企业价值网低碳共 生演 化的 序 参量 控制 机 理概念模型本文建立如图 2 所示 企业 价值 网 低碳 共生 演 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概念模型 。u S1 S19s =, 9s =99uu Sn Sn由 ( 6 )式知 ( 8 )式的右边等于 : 9S9 S + U+ = S + P (U ,

24、S , t) 9ss99 t9U用 ( 5 ) 式 和 ( 7 ) 式 代 替 U 和 那么 上 式 简,化为 :999- + Q + R S = P (U , S (U , t) , t) ,s9 t9u 9- 1999即 : S =- +Q+ RP (U, S ( u, t) , t)s9t9u9图 2 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概念模型1372021年 第 10期 (总第 478期 )管理科学与工程从模型中可以看到 , 在开放 、远离平衡和有外部物质 、能量 、信息非特定输入或输出条件下 ,价值 网以其内部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为动力 ,在 内 、外涨落随机作用下 , 价值

25、网成员企业间非线性 均衡受扰 ,从而可能导致价值网演化偏离原有高碳 平衡态 ,在基于低碳控制参数调节和相关低碳序参量支配下 , 通过价值网内客户资源系统 、内部运作 系统及企业间合作供给系统的竞争与协同 ,使得支 持低碳演化的良性涨落放大 ,支持高碳演化的非良 性涨落受抑 , 价值网自组织程度不断提高 , 并不断 经历渐变 、突变 , 最终促使价值网从低级向高级共生演化 ,实现低碳运营模式转型 。从图 2中可以看到 ,被组织策略扮演着重要角 色 。这里的被组织是指通过改变对序参量 有指 导 作用的控制参量 ,对序参量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手 段 。实施这种手段的变量 ,可视为企业价值网共生演化中的

26、低碳控制参量 ,通过这些控制参量影响序 参量 ,从而最终影响演化的方式和路线 。这一概 念 模 型 有 着 重 要 的 现 实 管 理 学 意 义 。 一方面 ,它揭示了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 量控制逻辑关系 ,从而为价值网决策者提供一个简洁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 , 它强调了在“后危机时期 和低碳经济背景下 ,价值网企业要想成功地实现发 展模式转型 ,需正确设定相关低碳序参量和低碳控 制参量 ,这是成功实现转型的关键 。也就无法最终实现系统整体可持续开展 目 标 。在“后危机时代 , 企业序参量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 面 临一些新环境 ,如低碳经济 、两型社会等 ,企业高管 层必须在战略思

27、想上 ,正确认识“后危机时代 企业 序参量的新特征及其对控制价值网演化的核心作 用 ,积极培育价值网低碳演化中的良性序参量 。在低碳 经 济 背 景 下 , 价 值 网 成 员 企 业 间 要 从 产 品 设 计 、生产 、消费等各环节注重低碳经营因素 ,促进价 值网低碳共生演化 ,实现工业开展模式低碳转型 。2、正确处理价值网网 内或 网外 在 新的 产业 结 构调整下出现局域涨落非平衡系统的局域涨落在 非平 衡 相变 中起 着 重要的触发作用 。在系统未到达临界点以前 ,局域 涨落是一种破坏自稳定的微扰 , 会扰动 系统 结 构 , 但由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稳定性 ,涨落造成的 偏离和影

28、响会不断衰减直至消失 ,最后回到原构型的稳定态 。但是 ,当系统受到持续的扰动而趋于临 界点时 ,局域随机小涨落会被不断放大 , 并 最终 形 成整体的宏观巨涨落 ,使系统出现一组新的稳定局 域序参量构型 ,完成系统的非平衡相变 。在价值网 演化控制中 ,需正确处理“后危机时代 价值网网内或网外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下出现的局域涨落 ,促 成价值网整体的宏观良性巨涨落生成和低碳共生 演化 ,促进工业开展模式的低碳转型 。3、正确把握参量调控的时机和方式 ,实现工业 开展模式的低碳转型在对企业价值网演化的控制上 ,外部控制参量 对企业价值网的控制一般采取参数控制方式 ,一旦 控制参量通过适时准确的调

29、节而到达一定阈值时 , 价值网微小的涨落会导致价值网发生突变 ,从而使 企业价值网出现新有序态和非线性耦合效应 ,企业价值网也就取得了质的演进 。因而 ,价值网成员企 业一定要充分抓住“后危机时代 产业开展先机 ,找 准各自核心能力开展重点与协调开展的最正确结合 点 (即外部控制参量所应到达的一定阈值 ) ,注重外 部控制力量在适当时间 、以合理的方式介入企业价值网演化 ,以促进价值网的低碳共生演 化 , 实现 企 业价值网开展模式的低碳转型 。四 、企业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控制对策在“后危机时代 ,工业开展模式由高碳模式转 化为低碳模式是经济开展的必然选择 。为 了科 学 地对价值网的低碳共生

30、演化实施被组织策略 ,以调 节控制参量 ,并最终到达影响价值网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正确认识企业序参量新 特 征及 其对 控制 价 值网演化的核心作用“序参量 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它决 定着系统宏观的有序程度 , 没有序参量 , 子系统的行为方式就会失去整体协调开展的方向 ,企业价值 网也就不会由无规那么混乱状态变为宏观有序状态 ,参考文献 : 1 A d rian J1 Slywo tzky, D avid J1 Mo rrison, Bob A nde lm an1 The P rofit Zone: How Stra tegic B u sin

31、e ss D e sign W ill L ead You toTomo rrows P rofitsM 1 C rown B u sine ss, 1 st Ed ition, D ecem be r 29 , 199711382021年 第 10期 (总第 478期 )管理科学与工程 2 App lega te, L M 1 O ve rview of E2B u sine ss mode lsM 1 Bo ston: H a rva rd B u sine ss Schoo l P re ss, 20001 3 Bove t, D , and M a rha, J1 V a lue N

32、e ts: R e inven ting the R u sty Supp ly Cha in fo r Comp e titive A dvan tage J 1 Stra tegy & L ead2e rsh ip , 2000, 28, ( 4 ) : 57 - 771 4 B ing2Sheng Teng1 A dvan tage of Stra tegic A lliance s: V a lue N e t J 1Jou rna l of Gene ra l M anagem en t 2003 , 29 , ( 2 ) : 1 - 211 5 H aken H1 Syne rge

33、 tic sM 1 B e rlin: Sp ringe r, 19781 6 Ka thand A ram anp , W ilsond T1 The Fu tu re of Comp e tition: V a lue2c rea ting N e two rk s J 1 Indu stria l M a rke ting M anagem en t,2001 , ( 30) : 379 - 3891 7 Kristian M lle r A rto R a ja la1 R ise of Stra tegic N e tsN ew Mode s of V a lue C rea tio

34、n J 1 Indu stria l M a rke ting M anagem en t,2007 , 36 , ( 6 ) : 895 9081 8 M ichae l Eh re t1 M anaging the Trade2off B e tween R e la tion sh ip s and V a lue N e two rk s: Towa rd s a V a lue2ba sed App roach of Cu s2tom e r R e la tion sh ip M anagem en t in B u sine ss2to2B u sine ss M a rke t

35、s J 1 Indu stria l M a rke ting M anagem en t, 2004 , 33, ( 6 ) : 465 - 4731 9 T1 D1 F rank, M 1M iche lb rink, H1B eckm ann, W 1 I1Scho llho rn1 A Q uan tita tive D ynam ica l System s App roach to D iffe ren tia lL ea rn ing: Se lf2o rgan iza tion P rinc ip le and O rde r Pa ram e te r Equa tion s

36、 J 1B io l Cybe r, 2021, ( 98 ) 1 10 卜华白 ,高阳 1网络交易环境下企业价值链运营模式的局限与改造 一种基于价值网的分析视角 J 1武汉 :珞珈 管理评论 , 2021 , ( 2) 1 11 鲍健强 ,苗阳 ,陈锋 1低碳经济 :人类经济开展方式的新变革 J 1北京 :中国工业济经 , 2021, ( 4 ) 1 12 陈劲 ,王方瑞 1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 基于协同学序参量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 J 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5, ( 6 ) 1 13 大卫 波维特 1价值网 M 1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11

37、 14 胡大立 1基于价值网模型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J 1北京 :中国工业经济 , 2006, ( 9 ) 1 15 江积海 ,龙勇 1基于模块化和动态能力的价值网结网机理研究 J 1广州 :科技管理研究 , 2021, ( 1) 1 16 姜奇平 1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兼论企业的消亡 J 1北京 :互联网周刊 , 2021, ( 3 ) 17 李志青“后危机时代 与低碳经济 N 1上海 :文汇报 , 2021 , 07 , 021 18 李垣 ,刘益 1基于价值创造的价值网络管理 ( I) :特点与形成 J 1杭州 :管理工程学报 , 2001, ( 4 ) 1 19 刘建波 ,李柏洲 1企

38、业进化系统的序参量探讨 J 1北京 :中国科技论坛 , 2005 , ( 4) 1 20 刘刚 1企业成长之谜 一个演化经济学的解释 J 1天津 :南开经济研究 , 2003 , ( 5) 1 21 欧阳双喜 ,王世豪 1企业价值网络运行机制实证研究 J 1石家庄 :价值工程 , 2021, ( 1 ) 1 22 庞永 ,赵艳萍 1基于序参量的企业协同趋向分析 J 1长春 :中国管理信息化 (综合版 ) , 2007 , ( 11 ) 1 23 盛革 1业务流程重组模式的拓展与虚拟价值网构建 J 1北京 :经济管理 , 2003, ( 8 ) 1 24 孙斌 ,郑垂勇 1产业价值网系统的序参量

39、研究 J 1武汉 :统计与决策 , 2021, ( 6) 1 25 王雪原 1基于序参量的 R &D 联盟管理研究 J 1北京 :中国科技论坛 , 2021, ( 11 ) 1 26 徐玲 ,刘艳萍 1价值网与传统业务模式的比拟分析及启示 J 1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 ( 3) 1 27 于春杰 ,李忱 1基于供给链剩余的供给链系统协同管理研究 J 1太原 :系统科学学报 , 2007, ( 4 ) 1The S tudy on the M echan ism of the O rder Pa ram e ter C on tro l a bou t the L ow

40、2ca rbonSym b io t ic Evo lu t ion of En terpr ise Va lue Ne twork Indu stria l D eve lopm en t Mode l Tran sfo rm a tion R e sea rch in the“Po st2c risis E raBU H ua2ba i 1 , 2( 11 H engyang No rm a l U n ive rsity, H engyang, H unan, 421008 , Ch ina;21 B u sine ss Schoo l of Cen tra l Sou th U n i

41、ve rsity, Changsha, H unan 410083 , Ch ina)A b stra c t: It can be seen tha t eve ry tim e econom ic c risis had b rough t abou t the indu stria l struc tu re of the m a jo r ad ju stm en t, and indu stria l deve lopm en t p a tte rn s we re fo rced to change the deve lopm en t mode l1 Th is p ap e

42、r w ill se2 lec t en te rp rise va lue ne two rk s a s ob jec t of study, study the o rde r p a ram e te r con tro l m echan ism of en te rp rise va luene two rk to ach ieve low 2ca rbon sym b io tic evo lu tion ba sed on co llabo ra tive sc ience re sea rch p e rsp ec tive in the“po st2c risis e ra

43、, the reby, O n the one hand, fu rthe r revea ls the m ic ro2runn ing m echan ism of en te rp rise va lue ne two rk, the o the r hand, fo r en te rp rise s and gove rnm en t to en su re low 2ca rbon sym b io tic evo lu tion of en te rp rise va lue ne two rk and tran sfo rm a tion of low 2ca rbon deve lopm en t mode l p rovide s a theo re tica l ba sis fo r the dec ision2m ak ing in the“po st2 c risis e ra1Key W ord s: en te rp rise va lue ne two rk; sym b io tic evo lu tion; o rde r p a ram e te r con tro l; m echan ism(责任编辑 :弘毅 )13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