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古代漆器幻灯片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113605058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古代漆器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古代漆器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古代漆器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国古代漆器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古代漆器幻灯片(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8/212021/8/22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等物品,就叫做漆器。漆器从诞生那天起就担负着两个重任:即防腐和装饰。那么防腐的任务很容易完成,而装饰的任务却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现在提起漆器我们往往只会想到它的装饰作用。 中国的漆工艺非常复杂,大致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素漆器,只有一个颜色;第二类是描绘漆器,带有画意;第三类是雕刻漆器,动刀装饰;第四类是镶嵌漆器。漆漆 器器 2021/8/23 我国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漆产自漆树,从漆树上直接采集得到的天然液汁称为生漆,生漆附着力很强,能够直接使用。所以我们今天有一个成语,叫做“如胶似漆”,它的本意就是

2、像胶和漆一样粘。但因生漆的光泽度差,为深棕色,刷过两遍以上就会变成黑色,所以它通常只用于打制漆器的黑底。 调调 漆漆 漆树漆树 生漆汲取生漆汲取 2021/8/24 古人用阳光曝晒或炭火加热的办法去除其中绝大部分水分,这样得到的漆称为熟漆,通常也叫大漆。刚去除水分的熟漆呈褐红色半透明状,加入颜料后就能够调制出各种色漆。 调调 漆漆 烘烤法制取熟漆烘烤法制取熟漆 2021/8/25 为了使颜料溶解得更均匀,提高附着力,色漆使用前,还需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因此,通常将调制好的色漆称为油漆。最早使用的植物油是从紫苏草籽中提取的荏(rn)油,大约北宋时期,开始使用桐油。 调调 漆漆 紫苏草籽紫苏草籽

3、桐油树种子桐油树种子2021/8/26 胎体可由简单的天然材料加工制成,如木胎、竹胎、皮胎等,也有通过复杂工序加工制作的胎体,如陶胎、铜胎、夹纻胎等。木头是制作漆器胎体最常用的材料。 但是木胎材料干燥时容易发生变形开裂,不利于制作需要经常移动的大型漆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战国时期,中国古人发明了夹纻胎漆器。与木胎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最常用的两种漆器胎体。 调调 胎胎 木胎木胎未上色的夹纻胎未上色的夹纻胎2021/8/27 战国是漆器突飞猛进的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汉代,战国时期的漆器,作为新兴的手工艺制品凭借轻便、耐腐蚀、耐潮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最后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成为日常生活漆器的主流

4、。 在战国的漆器中,一直是红与黑两种颜色主宰着漆器世界的色彩。这又是为什么呢? 勾云纹耳杯勾云纹耳杯 鸳鸯盒鸳鸯盒 战国漆器战国漆器 调调 胎胎 夹纻漆盒夹纻漆盒 夹纻,首先工匠用泥巴塑造一个具体形状的泥胎,然后在泥胎的外表面刷上一层漆,再贴上一层由纻麻织成的布,然后再刷上一层漆,再贴上一层布,如此反复。等到漆干以后,再将内部泥胎用水溶化脱出去。利用漆的粘性和布的张力就得到了一个既牢固又轻便的漆器了。最后再进行彩绘和涂金等艺术工艺的加工,这就是漆器中独特的夹纻工艺。 2021/8/28 2021/8/29 根据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木胎漆碗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漆器,这

5、证明早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漆器了。史前漆器史前漆器 新石器时代朱漆木碗新石器时代朱漆木碗 2021/8/210 战国是我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作为新兴的手工艺制品,漆器凭借轻便,耐腐蚀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最后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成为日产生活器具的主流。 漆的色调以红、黑两色为主,其特点是“朱画其内,墨染其外”。器内涂朱红,明快热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红黑对比,衬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丽,呈现强烈的装饰效果,具有稳健端庄之美。 荆州荆州 战国漆器战国漆器 禹做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韩非子 十过篇战国漆器战国漆器 2021/8/211 鸳鸯盒鸳鸯盒 战国漆器战国漆器

6、勾云纹耳杯(羽觞)勾云纹耳杯(羽觞) 至于战国时期为什么会由黑红两色所主宰,是因为漆本身为深棕色,涂抹数道就会变成黑色,而加入朱砂就会变成红色。因此,这样的素漆器在古代生活中,尤其是战国时期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楚国漆器里的曾侯乙墓中的漆器就只有黑红两色。从战国到汉代,我们的漆器一直都没有走出这个框架。2021/8/212 至秦朝时,漆器的制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门类。与春秋战国相比,秦汉漆器制作更为规整、精美,器形、品种丰富,产量增大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秦汉漆器的纹饰红黑辉映、飞扬流动,在给人们以强烈视觉冲击和无限遐想的同时,更让人惊叹的是当时的工匠经由如此如此丰富、大胆的想象

7、力和娴熟的绘画技法。 秦汉漆盒秦汉漆盒 秦汉漆器秦汉漆器 云纹漆鼎云纹漆鼎 西汉西汉2021/8/2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历史进程中分裂时间最长、政治经济状况最混乱的时期。虽然如此,漆工艺仍然携汉代之遗风,不断发展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承袭了汉代传统的基础上,漆器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工艺装饰手法也更加细致深化。这一时期,漆器纹饰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增加,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草虫入画,舞蹈、音乐、宴会、狩猎以及人物叙事等叙事性内容,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漆器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漆漆器 2021/8/214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漆器工艺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在唐代漆器中最有名的要算是夹纻佛和古琴

8、了。夹纻佛像不但形象逼真,可以长久保存,质地很轻,搬运起来也很方便。所以在佛教文化昌盛的唐代,制作出不少大型的夹纻佛,根据一些古书的记载,在盛唐时期就曾经制造出一个小指就能容数十人的超大型夹纻佛。 唐代漆器唐代漆器 唐代唐代 脱胎佛像脱胎佛像 2021/8/215 除了夹纻佛之外,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的唐代最著名的漆器,就是古琴了。唐制七弦琴有一定数量传世,标准的漆色为紫褐色,即所谓“栗壳色”。木胎上有较厚的漆灰,并调入鹿角沙屑,闪铄可见。由于胎骨及漆层不断涨缩,年久琴身出现裂痕,这就是所谓的“断纹”。有断纹的古琴,声音更加松透优美。 唐代漆器唐代漆器 唐代唐代 大圣遗音古琴大圣遗音古琴 蛇腹断

9、蛇腹断 2021/8/216 这一时期,古老的漆器镶嵌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逐渐成为漆器的主要装饰手段之一。漆器中最常见的镶嵌物称为螺钿,这样的漆器也称螺钿漆器。螺钿漆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但直到唐代,这项工艺才真正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 此外,唐代还出现了金银平脱工艺。所谓金银平脱,就是将金片或银片镂裁成各种纹样,用生漆将这些金银片粘贴于胎体表面。然后上漆若干层,使漆层与金银片平齐。最后,将金银片表面的漆层磨除,使其显露出来。 唐代螺钿唐代螺钿“荷花鸳荷花鸳鸯鸯”图八方盖盒图八方盖盒 唐代漆器唐代漆器 唐代金银平脱龙纹漆镜唐代金银平脱龙纹漆镜2021/8/217 在宋代漆器专门被贵族所偏

10、爱。在大部分人使用瓷器的时候,贵族却更愿意使用漆器。并把漆器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宋代漆器工艺发展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雕漆的兴起。据文献记载,唐代已有雕漆,遗憾的是至今并未见到唐代的雕漆实物。宋代雕漆是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雕漆作品。雕漆的制作方法是,在已做好的木胎或金银胎上层层髹漆,待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再按所需图案雕刻出花纹,其纹饰具有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浮雕效果。宋代雕漆只有剔黑、剔犀两个品种。 宋代漆器宋代漆器 剔黑花卉鸟纹莲式剔黑花卉鸟纹莲式盘盘2021/8/218 剔黑,即用黑漆堆积,先刷一道黑漆之后,等半干状态之后再刷一道黑漆,一般要刷上几十到,形成一层厚厚的漆膜之后,工匠趁着漆没干透

11、的时候在其表面剔刻花纹的做法,又称雕黑漆。分为纯黑剔黑、朱地剔黑、朱锦地剔黑、黄地剔黑、黄锦地剔黑、绿地剔黑、绿锦地剔黑等多种。 剔犀,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由于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 宋代漆器宋代漆器 剔黑山水人物方盘剔黑山水人物方盘剔犀小卷几剔犀小卷几 2021/8/219 元代达到中国漆器发展史中的较高的高度,为明清漆器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漆器

12、工艺过程繁复,留有一批技艺精湛、装饰华美的漆艺精品。雕漆、戗金和螺钿等是当时著名品种。元代的漆器有较大发展,品种有雕漆、戗金、螺钿等。漆工名匠辈出。张成、杨茂是当时的雕漆剔红高手,有“堆朱杨张”之称,戗金当属彭君宝。元代元代 飞龙高足碗飞龙高足碗元代漆器元代漆器 2021/8/220 张成的作品,通常髹漆较厚,多雕盛开的大朵花,旁衬含苞欲放的花葩,枝叶肥厚,舒卷自如,满布全器,雕工浑厚圆润,不露刀痕,代表了我国雕漆工艺的最高成就。 元代漆器元代漆器 杨茂杨茂 花卉纹剔红尊花卉纹剔红尊 杨茂的雕漆技艺,对明代的雕漆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杨茂的雕漆作品多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题材。画面疏朗、空阔、深远

13、见长,并突出人物的活动,表现手法极细腻。 张成雕漆云纹盘张成雕漆云纹盘 2021/8/221元代漆器元代漆器 彭君宝(戗金高手),元代戗金名手有嘉兴斜塘汇人,据说他剔刻出来的山水树石、人物故事、亭台屋宇、花竹翎毛种种皆极巧妙。 戗金朱漆奁(戗金朱漆奁( lin ) 雕填漆器,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添彩填漆花鸟案几添彩填漆花鸟案几2021/8/222 明代是漆器生产有更大发展、漆器技术达到高峰的时期。在南京东郊专门设有漆园,足可见朝廷对漆器重视的程度。正是由于朝廷的重视,使得工匠们在明代创作出很多精美的漆器。其中数量最多的莫过于雕漆作品。而传世的明代

14、雕漆作品中,尤以永乐时期的剔红漆器最为有名。 永乐雕漆在制造技法和工艺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时的作品一般髹漆层次较厚,少则几十道,多则上百道。雕漆风格继承了元代张成、杨茂的风格,精雕细刻,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细微之处处理得精细而又恰到好处,如雕刻刀法娴熟流畅,图案的边缘磨得圆润光滑,不露棱角和刀刻痕迹。 明代漆器明代漆器 明代明代 剔红牡丹双凤小剔红牡丹双凤小碗碗2021/8/223 明代的剔红都非常的圆润,注意磨工,就是在工匠在把纹样剔好、彻底干透以后,再进行打磨。打磨是非常费工的,而且是非常难的一门技术。当时有一种草叫锉草,现在也有,有点像细芦苇,一沾水马上就会变得很扎,刺手,工匠用这种

15、锉草去剁。打磨的方向,今天和古代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是横向的来回磨擦,古代是纵向的剁它。锉草磨东西,可以磨到根部,这是砂纸达不到的。磨过的漆器是有折光的,看起来非常温润。 明代漆器明代漆器 明代明代 林檎双鹂图剔彩捧盒林檎双鹂图剔彩捧盒2021/8/224 髹饰录是明代漆工黄成所著,全面总结了自尧舜以来至明代漆器髹法的各种技术,并融合了作者本人的实践经验。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很可惜在国内早已失传,三四百年来只有一部抄本保存在日本。 明代漆器明代漆器 髹饰录髹饰录 黄成黄成2021/8/225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明代灭亡以后,清代的漆器在延续着明朝漆器繁荣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那

16、么清朝的漆器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清代漆器的发展得到了皇帝的推崇,明显的出现了奢华的意图和追求。在清宫内,漆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到帝王权力象征的宝座和屏风等大件摆设,小到日常用品等应有尽有。总之,在清代,漆器已经渗透到宫廷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各地官员也将漆器作为重要贡品进贡朝廷。清代漆器清代漆器 清康熙清康熙 髹黑漆描金雕龙纹大宝座髹黑漆描金雕龙纹大宝座雕漆嵌玉雕漆嵌玉百花齐放百花齐放三折地屏三折地屏2021/8/226 在清代的雍正皇帝喜欢一种叫做识文描金的漆器,多次下旨令工匠制作。实际上描金工艺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的发扬光大,日本有一种漆器叫莳绘,就是识文描金,又反过

17、来在清代传入中国,人们都以为这个工艺是日本的,所以在清宫档案里都叫洋漆。 款彩是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一种,多用于制造大型家具如屏风、箱匣等。制造方法是以砖灰、混和猪血等涂于木板上成漆胎,再于表面糙黑漆。继而在黑漆地上刻花纹,保留花纹轮廓线,但剔去轮廓內的漆地,最后填上漆色或油色;故此款彩又称“刻灰”或“大雕填”,在国外又称“克罗曼多”。 清代漆器清代漆器 黑漆描金花卉纹六方平黑漆描金花卉纹六方平康熙年間典型款彩作品康熙年間典型款彩作品2021/8/227 从以黑色和红色的漆器为主的早期漆器,到唐代出现了价值连城的漆器古琴和脱胎夹纻漆器,再到宋代主要为贵族使用的漆器生活用品,再到清康乾时期在装饰角度

18、达到了顶峰,漆器工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创新。所以到了明清时期漆器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如果在当今社会中谈起漆器,大概会有很多人会感到生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我们会喜欢古典的木质家具、精美的瓷器、圆润的美玉,但独独很少人会去购买一件漆器,这是为什么呢?作为最早 总结总结 使用漆器的国家,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会离漆器越来越远呢? 理由很简单,我们的瓷器太强大了,而且成本大大低于漆器,抑制了漆器的普及。就像青铜器被漆器取代一样,使历史的选择。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七千年来漆器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在世界各地的大到汽车小到各类工艺品的身上都会有漆器的影子。漆器文化不会就此消失,依然我们需要继续传承。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