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13585468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政府长 期坚持的教育方针物理学研究物质运动及其规律,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 时,与劳动密不可分物理学的各种研究活动包括思维、实验等都是劳动的具体 体现,物理学中闪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火花的碰撞、重大规律的发现 都离不开劳动,所以,物理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教师需把劳动教育 贯穿物理教育的全过程关键词:物理教育;渗透劳动教育;思考与实践1 在物理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1.1 劳动能发展智力,培养个性特征俗话说“心灵手巧”实践证明,人的手和脑的联系非常密切,人的行为由 大脑指挥,大脑又

2、因为人的劳动而受到激发,使得大脑更具创造力脑力劳动与 体力劳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促进智力进一步发展;同时,学生在劳动中发挥 出自身的价值,甚至创造出超越自身正常状态的价值,使自己的潜能、价值迸发 出来,因而能获得自我和他人的肯定,获得尊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1.2 劳动能完善品格,培养坚强毅力“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劳动的意义重大,因为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更贴近生活本质的、赋予孩子幸福生活能力的教 育”通过劳动,既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学会劳动的 技能,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既传承“劳动光荣”的 传统美德,又增强了学

3、生的劳动责任感1.3 劳动能促进交际,培养团结协作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换来形成信息,通过 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选择信息,并通过经验和能力等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学 生在劳动过程中,既能相互交流情感,以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又能实现自我锻 炼,自身责任,爱护环境、家庭和公共生活以至社会的担当力和责任感;还能实 现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和谐共赢以及互相帮助的理念2 在物理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2.1 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劳动光荣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物理教育的主阵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 感受到劳动者的爱

4、国之情,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价值观念案例 1:在学习“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原理”时,除了介绍我国神舟系列飞船飞天的历 程和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外,还可以播放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的相关视频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 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 送入太空2021 年6 月 17日 15 时 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 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 体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计划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 舱外

5、作业通过这样设计,一是无论发射阶段还是交会对接阶段或者是出舱活动, 都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民族 自豪感三是使学生感受到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劳动者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成为有梦想的劳动者,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 的豪迈之情案例 2: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可结合青藏铁路的建设为案例 讨论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比如“冻土问题”和压力压强等,以及建设的重大意 义可以着重介绍十多万建设大军在“生命禁区”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铸就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给学生鲜 活的洗礼,感受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创

6、造,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明白一切美好 的生活都是劳动换来的画外音:青藏铁路的建设,经历1800 多个日日夜夜,施 工难度之大,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之高史无前例劳动者硬是凭着双手,通 过艰辛的劳动,完成了“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壮举给学生以 强烈冲击:饱含着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自主创新的科学 精神,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 传承和升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2.2 在作业考试中领悟劳动魅力有教学就会有作业巩固和考试评价教师应发挥好作业和考试的正面导向,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习惯,

7、让学生感受劳动的 魅力所在案例 3:科普阅读题(2021 年潍坊市中考节选)“长五”助力,“天 和”巡天 2021 年 4 月 29 日,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 B 遥二运裁 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五号 B 遥二运载火箭使用的是冷藏 液氢、液氧低温燃料,液氢温度为一253C,液氧为一183C .未起飞前,这些燃 料在与外界空气接触时,火箭侧壁会冒出“白雾”“点火”后,重达 800多吨 的火箭拔地而起,火箭尾部发出又长又亮的蓝白色火焰将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 轨道后,末级火箭与核心舱分离,末级火箭再入大气层,与大气剧烈摩擦使火箭 绝大部分烧蚀销毁.进入预定轨道的天和核心舱

8、使用的是大功率LT100型霍尔 电推系统,该设备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天和核心舱 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翼,它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 50% 以上,而传统的晶硅电池只有 20%左右,此外,砷化镓电池还具有很好的耐温性, 在250C高温下也能正常工作.天和号核心舱目前翼展长是13m,未来将发射升 空的“问天”号和“梦天”号两个实验舱的太阳翼单侧翼展将达到30m .到那时, “天宫”号空间站的供电能力将达到100kW.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火箭在塔 架上未起飞前,侧壁冒出的“白雾”是由水蒸气产生的;(2)末级火箭绝大部分烧 蚀销毁过程,火箭的机械能一部分转化

9、;(3)“点火”发射时,使“长五”火箭起 飞需要的最小推力大小为N;建成后的“天宫”号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接收太 阳能的最大功率为kW.本题以发射“天和”为载体,将科技兴国、崇尚劳动和民 族自豪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相应物理知识的同时,焕发出制度之信、文 化之信,再次领悟到劳动之伟大、劳动之魅力2.3 在编制习题中收获劳动成果学生对做习题不陌生,但对编制习题却望而生畏,感到不可思议 其实, 编制习题并不神秘,教科书中的习题大都是根据生活、生产和实验中的事实与数 据编制的案例 7:在学习“密度”后,笔者给出一些材料:托盘天平(砝码)一架 量筒一个,细铁丝一卷,玻璃片若干,直尺一把,烧杯一个(水

10、适量) 然后, 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编制习题 提出注意点:题目中的数据或计算得到的 结果一定要符合实际 从后面收集的情况看,有学生编制测量密度的题目,有 学生编制计算铁丝直径的题目,还有学生编制用不同方法测算的题目看了让 人耳目一新学生有时候并不缺少劳动的能力,可能缺少激发他们劳动的意识, 一旦这种意识被激发出来,能量真的是超乎想象 所以教师要在学生人生的起 步阶段,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 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 最基本的劳动习惯,让劳动伴随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3结语总之,我们在物理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初心是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在生活中 的意义,不仅是劳动创造人类自己,人类还在劳动中创造文明 通过劳动教育 学生既可切身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也能品尝劳动成果,可以帮助学生内化对劳动 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参考文献1 徐守娟.将劳动教育全面渗透于小学低中高年级养成教育中的研究思考与 实践J.小学时代,2020,(11):16-17.2 李斌,杨祖念,张容,吴显云.物理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01):120-124.3 王卫东,王亚利.大学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渗透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信 息,2011,(09):529+816.4 李丽.大学物理教育中物理文化建设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