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复习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3533927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复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复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复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复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复习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翱翔暑期补习班学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复习 考点一 光的传播 一、光源 提出问题:①人的眼睛要看见东西要有什么条件? ②什么是光源? ③什么是自然光源?什么是人造光源? ▲ 人的眼睛要看见物体,那么这个物体上就必须要有光传入眼睛。而人的眼睛总是 以为光是由直线传播而来的。我们把能够自行发

2、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二、光的传播 问:光源发出光,光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请你画出一个发光的太阳 问:请你想一想:生活中你什么时候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一: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探究二: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探究三: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我们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光的传播路径?有何特点?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 、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光在真空中

3、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0×108m/s,其他介质中光速均小于这一数值。 光年: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长度) 光线:物理学中就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方法是物理模型法。 请你画出两条传播方向不同的光线: 三、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及应用 1、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屏幕上的手影 (1)影子 (2)日食、月食 (3)小孔成像 2、应用:光沿直线传播是光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生活中它的应用很多。 例如:激光准直、检查队伍是否整齐、射击瞄准时三点一线、日晷仪等等。

4、 要点练习 1.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是 A.等于3×108 m/s   B.小于3×108 m/s C.大于3×108 m/s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 C.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 D.月食的形成 3.光在__ 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 __km/s。 在其他透明介质的传播速度____这个速度(大于、小于)。光年是光在_______传播的距离。 4.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

5、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个 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 考点二 光的反射 知识回顾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放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 B.教室的有些位置看不见黑板上的字 图8—1 C.夏天林荫道上斑驳的圆形光斑 D.皮影戏幕布上生动的皮影 3. 为了检查一块木版的棱是否平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 只眼睛沿着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如图8—1所示,这是利用

6、 了 _______________原理。 考点 一、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在两介质的交界面处,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吗? O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光路图 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O: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 O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的两侧;(3)入射角_________ 反射角. 30° 3.光路是_______________的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

8、平行光射向__________平面,反射光线也是_________的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向__________平面,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__。 心漫反射和平面反射______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填“都遵循”或“都不遵循”) 要点练习 手影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小孔成像 直的花茎“错位”了 A B C D 图1 1. 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2. 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小孔成像------光的

9、反射 B.月食成因------光的直线传播 C.黑板反光------光的镜面反射 D.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漫反射 3.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靠近法线时,反射光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 教室里坐在不同位置上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识回顾

10、 1.完成下列光路图 30° 2. 教室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主要原因由于光的:( ) A.直线传播 B.镜面反射 C.折射 D.漫反射 考点 一、实像和虚像 实像:_________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为________光线的交点; 虚像:_________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虚像,虚像为实际光线________________的交点。 想一想:小孔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示意图 如右图所示

1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仪器 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______________;(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______________.

12、 3.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潜望镜 潜望镜是军事上常用的一种光学仪器,观察者利用潜望镜能够从较低位置的掩体里看到较高位置的目标,或者从水下的潜水艇舱中看到水面的舰船。最简单的潜望镜由两块装在管子里的互相平行的平面镜组成,两块平面镜都跟管壁成_______角。 要点练习 1. 某人逐渐向竖直悬挂的穿衣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小强高1.7m,在竖直放置高1m的平面镜前1.2 m处照镜子,他在镜中的像高 m,与他相距 m远,小强若以0.5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

13、他的像相对于小强的速度为 m/s 3. 通过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像是( ) A.倒立等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4. 如下图所示,一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四个作图,其中正确的是( ) 白纸 蜡烛A 蜡烛B 透明玻璃 支架 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 确定 ,能比较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 B是否

14、与蜡烛A所成的像 。 6.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他本人 m,如果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将 。 7.小丽和小强利用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实验台上已备有如图24所示实 白纸 透明玻璃板 支架 验装置,并且还备有两支10cm高的蜡烛A1、A2,两支8cm高的蜡烛B1、B2,两支5cm高的蜡烛C1、C2,火柴一盒。 在实验中小强看到:物体离玻璃板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 于是小强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 镜的距离有关。但小丽质疑小强的说法,她选用蜡烛C1和蜡 烛 (

15、选填蜡烛对应的字母)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玻 璃板前点燃的蜡烛C1到 的距离,观察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与 总是重合的,因此证明了小强的观点不正确。 知识要点 考点四 光的折射 一、 光的折射现象 想一想: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 光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观察实验 如右图所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仪器 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折射规律 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或在不均匀透明介质中 (1)“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 水 O 空气 A (2)“两线分居”: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两角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垂直入射,方向不变。光路可逆。 3.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1) 为何“潭清疑水浅” ? (2)为何看见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 要点练习

17、 (3)筷子真的折断了吗?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2.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图2 D.地上的“树影” C.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B.树在水中的“倒影” A.汽车上的“后视镜” 4.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50°,则( ) A.反射角应为50° B.折射角应为40°C.折射角应为50° D.反射角应为40° 5.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

18、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才能发生折射 B.只有光斜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才可能发生折射 C.光从空气射向水,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光从水射向空气,折射光路是不可逆的 D.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定发生反射,反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水 60° O 空气 A 6.如图所示,OA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画出 知识回顾 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入射角。 考点五 透 镜 1. 游泳池中的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些,这是光的 现象. 2.岸上的人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水中月亮 B.

19、水中楼的倒影 C.水中的鱼 D.水中彩霞 3. 在下图的甲、乙两图中已给出的光线为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知识要点 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_______,边缘_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_______,边缘_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光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凸透镜 凹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焦点:______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该点就叫做凸透镜的______,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焦点到__________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_____表示。 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凸透镜对光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 (2)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虚焦点:凹透镜的虚焦点出__________实际光线会聚(“有”或“没有”),虚焦点到_________的距离叫凹透镜的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形成_______________. 结论: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 反馈练习 1.远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有人用冰磨成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取火,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近视眼镜是 透镜,对光有 作用。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透镜的焦点都有两个,

22、分别在透镜的两侧 B.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线 C.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D.把点光源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3. 在下图中根据给出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4.在下图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知识回顾 考点六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近视眼镜是 透镜 ,放大镜是 透镜。 2.关于实像和虚像:实像

23、 用光屏接受,也可以用眼睛观察;虚像只能 ,不能 。 3.在图中画出三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折射光线。 F F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 考点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器材: ______

24、 ______ 2.准备与调节:将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 和 依次安装在滑块上,点燃蜡烛,调节 、凸透镜和 的中心在 上。 3.实验过程: (1)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上,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最清晰地像,可以发现这个像是 、 、 像。 仍保持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上(u>2f),

25、蜡烛远离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最清晰地像,可以发现像 。 2f f 2f f (2)仿照步骤(1)将蜡烛分别放在 u=2f、2f >u>f、u=f 、u<f的位置上,观察成像的情况,并记录。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图——画出像的大致位置和特点 1. u>2f 像的特征: (应用:照相机) 2f 2f f f 2.u=2f 2f 2f f f 像的特征 3.2f >u>f 2f 2f f

26、 f 像的特征: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 4.u<f 像的特征 (应用:放大镜) 要点练习 1. 有一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动到离凸透镜15cm处,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0 10 20 30 40 50 6

27、0 70 80 90 100 cm 2. 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上右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 、放大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考点六 眼睛与眼镜 色散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应用 物、像同、异侧 相距 U>2f

28、 2f>U>f U

29、__________________的像时,人眼能看见清楚的物体。 三、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 矫正:佩戴_____________做成的近视镜 视网膜前方 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较弱,成像于 矫正:佩戴_____________做成的远视镜 视网膜后方 四.色散现象 1.白光经过棱镜以后,会分散形成一个彩色的光带——光谱,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色散现象说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电磁波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练习 1. 下面和光有关的知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C.渔民叉鱼时,要把鱼叉对准看到鱼的下方叉去 D.用照相机照相时,在胶片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 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近视镜------凸透镜 B.月食

31、成因------光的直线传播 C.黑板反光------光的镜面反射 D.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漫反射 3.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4.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5. 如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度,则入射角是 度,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将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6.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

32、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 透镜 像的性质 A 放大 倒立 实像 B 缩小 倒立 实像 C 放大 正立 虚像 由此可知A、B、C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 ) A、fA>fB>fc B、fc>fA>fB C、fA<fB<fc D、fB<fc<fA 7.如图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中,请你 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线上用箭头标 出),并在Ⅰ、Ⅱ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介质的名称。 9 第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