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虚拟实验报告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12542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波技术虚拟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微波技术虚拟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微波技术虚拟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微波技术虚拟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技术虚拟实验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波技术虚拟实验报告 班级:1302014 学号:一、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切比雪夫式微波低通滤波器,技术指标为:截止频率=2.2GHz,在通带内最大波纹=0.2dB,小于-16dB;在阻带频率=4GHz处,阻带衰减不小于30dB。输入、输出端特性阻抗=50。用微带线实现,基片厚度H=800um,T=10um,相对介电常数=9.0;高阻抗线特性阻抗=106,低阻抗线=10。计算滤波器的结构尺寸,测量滤波器性能,进行适当调节、优化,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记录滤波器的最终优化结果,总结设计、调节经验。二、实验仪器硬件:PC机软件:Microwave Office软件 三、设计步骤1. 原型滤波器设计(1

2、)利用工程自动生成名为iFilter的原理图,以及测量图、默认优化目标。(2)分析,得原型滤波器的仿真结果。(3)优化:设置优化目标,设置优化参数,执行优化。(4)优化完成后,将已优化的参数值填入表1。图1 原型滤波器电路图iFilter(已优化)2.微带线结构滤波器物理尺寸计算(1)高阻抗线先计算高阻抗线的宽度。已知条件:=9.0,=1.1GHz,H=800um,T=10um,阻抗=106,计算得W、;再计算高阻抗线的长度(手算):um(2) 低阻抗线先计算低阻抗线的宽度。已知条件:=9.0,=1.1GHz,H=800um,T=10um,阻抗=10,计算得W、;再计算低阻抗线的长度(手算):

3、umum将所有计算结果填入表2。 3.完成电路,测量各特性指标在已有的工程中创建一个新原理图,用于绘制实际物理结构的微波低通滤波器。绘制原理图;创建测量图,添加测量项、(单位dB);全部完成后分析电路,观察所得曲线。优化:选取优化参数,设置优化目标,执行优化,直到电路性能符合指标要求。布线图:观察滤波器的二维布线图和三维布线图。记录优化结果:微带原件的优化数值(长度),微带电路原理图,测量图,布线图。图2 微带结构滤波器原理图(已优化)四、 实验数据记录表1 原型滤波器参数元件IDC1(pF)C2(pF)C3(pF)L1(nH)L2(nH)元件变量CaCbCaL0L0优化值1.8413.137

4、1.8414.7394.739表2 微带线结构参数W(um)、(um)、(um)(um)高阻抗线92.47275.377625783.7171低阻抗线8430.137.831161973.61303362.9679表3 微带元件优化数值(长度)元件IDC1(pF)C2(pF)C3(pF)L1(nH)L2(nH)优化长度L(um)19643252198656375694图3 优化后的原型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图4 优化后的微带结构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图5 微带结构滤波器布线图(二维)图6 微带结构滤波器布线图(三维)五、结果分析原型滤波器仿真结果基本符合要求。从图3,原型滤波器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出,当时,;

5、当时,因而阻带衰减符合标准,通带内最大波纹略大于理想值。微带线结构滤波器的仿真结果不是很理想,优化结果在4GHz处为-28.45dB略大于-30dB。应该多执行几次优化,直到结果符合优化目标。六、实验总结两个软件的主要功能,对软件使用的掌握情况。本课程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传输线理论CAI软件和射频、微波专业软件AWR软件的Microwave Office 套件。CAI软件为我校实验室师生自主研发、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分为传输线波形演示和圆图应用两大部分,形象化的波形演示帮助我们加深对微波传输线的理解,圆图的典型应用和单双枝节匹配克服了复数运算的复杂性,是一款实用性强的创新发明。AWR软件

6、系统由美国NI公司下属的AWR子公司开发,是进行射频、微波电路设计的专业软件,也是本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最主流、先进的工程设计软件。主要用来设计微波电路,软件界面直观,无缝连接了电路仿真器,电磁仿真器,原理图与版图,统计设计功能和设计规则检验工具等。通过按照实验说明结合对这两个软件的使用进行实验,我掌握了运用CAI软件进行简单的圆图应用,在实验中也运用这个软件对笔算的检验,形象化的波形演示使我可以清楚的看到波的传输波形,加深了对微波传输线的理解。实验中主要应用了AWR软件,我对这个软件从一无所知到可以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掌握了创建新的原理图,绘制电路图,添加图表及测量项,分析电路,绘制三维视

7、图,优化电路和元器件的封装等应用,可以较为熟练操作。做了哪些实验内容,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本课程中我们做了8个实验,依次为传输线波形演示及圆图应用、AWR软件系统介绍、整流器非线性分析、放大器非线性分析、螺旋电感的电磁分析、集总元件滤波器、功率分配器、阻抗变换器、阻抗调配器、微波低通滤波器。按照实验说明结合软件使用,学习了如何创建新的原理图,如何绘制电路图,如何添加图表及测量项,分析电路;还学会了绘制三维视图,优化电路和元器件的封装等。对AWR软件的基本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这些实验,帮助我复习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如史密斯圆图的应用、放大器设计、阻抗变换、调配器等,通过自己动手加深了认

8、识,将抽象的一些知识形象化。同时学到了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知识,比如整流器、螺旋电感、微波低通滤波器等,学习了阻抗变换器最平坦通带特性变换、等波纹特性变换器中关于工作频带理论计算、分数带宽计算;滤波器元件真实值、实际尺寸计算等。通过这些实验,加深了我对已学微波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了理论知识。有哪些提高、不足 提高:我认为在这次实验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不仅学会了完成实验,还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照实验说明进行软件操作,增强了我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加深了我对理论课程的认识,如微波传输线、史密斯圆图应用、微波匹配的概念等,扩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细心程度不够,实验5的结果出现了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改变了元件的长度导致发生了频偏,实验8的过程中因没有看到仅对长度进行优化而对宽度也进行了优化,未能符合要求,但是及时发现了问题,并认真改正。对本课程的建议、意见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我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面对问题时得到了老师的耐心讲解,十分感谢老师的耐心帮助。对本课程有一些建议供老师参考:1、 在进行实验软件应用的讲解时适当加入一些理论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对要做的设计有一定的认识。2、 增加一些学生自主设计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3、 每次实验完成后验收一次,指出出现的错误并让学生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