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专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3496833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与环境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与环境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与环境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专题(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物与环境专题.精品文档.专题九:生物与环境 【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 I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II2、种群的数量变化 II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II3、群落的结构特征 I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II4、群落的演替 I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I5、生态系统的结构 I10、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I 【课内探究】考点一:“S”型曲线与“J”型曲线例1、(2013试题调研)下图甲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S”型曲线,图乙是几种预想的“J”型与“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A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B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C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D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变式训练:1.种群数量在有环境阻力(非理想)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为“S”型增长曲线的其他表现方式(图中dN/dt表示种群增长速率;MSY表示种群最大增长速率;N表示种群数量;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为有效B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dN/dt最大,可以任意捕

3、捞且不会影响种群再生C种群数量超过k/2时,dN/dt下降,会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下降D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提高K值(环境容纳量),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2.(13潍坊1模)右图表示某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在ab段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B在b时对作物多次喷洒同种杀虫剂可防止c点出现C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蝗灾导致农田荒芜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考点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例2、(14淄博1模)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

4、图回答:(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填图中字母)。(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 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是 ,该变动将直接导致 ,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变式训练:3.科学家对某湖泊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

5、能量流动的调查。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表中NP=GP-R,单位是J/cm2a(焦每平方厘米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了一条食物链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大于输出,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的粪便中所含能量不是其GP的一部分D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所以数据有误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3、(14青岛1模)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右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2) 蝗虫种群种

6、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 kg。(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 (偏高或偏低)。变式训练:4.(11年山东卷)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

7、的 能力较差,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 KJ和 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 锐减或丧失。(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 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

8、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 ,引起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 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课后练习】 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和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6和15 B.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D.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 总能量为1250kJ 2.春季,雄鸟长出鲜艳的羽毛,不断鸣叫,并对雌鸟摆出各种姿态,相关说法不

9、正确的是( ) A雄鸟感受物理信息,并能发出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和种群基因库的发展 C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增加 D雌鸟体内性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垂体的合成与分泌活动 3下列个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可能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可能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度 C.若X表示胰高血糖素含量,则可能代表胰岛素 D.若X表示效应B细胞数量,则可能代表某种病毒 4.(13临沂1模)对笠螺多个种群的调查,发现其体长、种群生物量(有机物质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

10、点少B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笠螺体长逐渐减小C种群密度低于A点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 DA点之前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正相关5.右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 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 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6.某自然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 A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食物链和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D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

11、数量7.(13青岛1模)福寿螺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极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创建出如下图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防治福寿螺。据图回答:(1)除图中的生物外,该生物群落中还应该有的成分是 _。(2)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3)科研人员在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中华鳖,可大量捕食福寿螺的成体和卵块,使福寿螺种群密度明显下降,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4)若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由3/4调整到1/4,福寿螺增加1kg体重,从理论上分析, 取食比例改变后,设福寿螺和田螺的

12、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微藻比原来多消耗 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1)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_(用字母表示),分析AC和F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AC以_的形式进行,FB以_的形式进行。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_。(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 kJ,则图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_。例1

13、A 变式1D2B例2、(1)d a (2)标志重捕法 稳定 增加 牧草大量减少 (3)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4)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变式3C例3、(1)营养 增强 (2)3-7月 田鼠和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食物减少) 蝗虫种群被天敌捕食的数量增加(3) 增加 (4)210 (5)偏高变式4(1)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 分解者 (2)10 400 增加 生物多样性 (3)捕食 900 偏高 (4)升高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或肾脏)【课后练习】BCD BDB 7.(1)分解者 (2)福寿螺、鸭子 信息传递(3)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4)12.58.(1)D、E、F CO2 含碳有机物 产生温室效应(或“导致CO2增多”)(2)能量流动m/125 kJD增多,F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