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评技术实施方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13469906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洪评技术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洪评技术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洪评技术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洪评技术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评技术实施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洪评技术方案1、项目背景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随着“合肥经济圈”、“合淮同城一 体化”战略的实施,淮南市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但作为典型的临淮资源性城市, 城区内淮河流域支流分布众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质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 繁,区域水环境不堪重负。水环境问题已发展为影响着整个城市生态安全、经济 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其区域水环境改善对淮河流域影响较大。进 而改善人居环境、城市水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同时促进淮南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项目含四个子项目:(1)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的改善;(2):城市水环境 和洪水管理;(3)城市湖泊环境的改善;(4)项目管理。2、技术路线及工作内

2、容2.1 技术路线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 行)规定,综合龙湖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洪 各方面的影响,评价其影响程度,提出减免或消除其不利影响的措施。本泵站工 程防洪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1)基础资料收集。淮河流域规划依据国家水利部及淮委正式发布文件,河 道洪水资料采用专业规划研究院的现行成果;工程河段河势及防洪工程现状资料 依据现场查勘和河道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地质资料依据建筑勘察研究院淮南 市龙湖泵站岩土工程勘察和其他相关水利工程建设资料。2)整理、分析各种资料,进行水文及拟建泵站和泵站所在堤防结构安全复 核计算。3)在

3、分析计算的基础上,从项目建设对水利规划、河道防洪、河势演变等 影响,尤其从对淮南市城市防洪圈堤田家庵堤防安全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提出减少和消除各种不利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鉴于泵站工程布置主要位于堤 后和穿堤,对防洪堤防安全影响较大,而对河道行洪及河势影响程度有限,故上 述分析计算着重泵站结构本身及对堤防安全影响,复核计算均依据现行技术规范 和技术标准,评价报告不再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及物理模型试验等专题研究。安徽 省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龙湖泵站扩建工程防洪评价报防洪评价报告2.2 主要工作内容 依据导则规定,结合本工程涉河情况,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淮河该段河道现有水利工程状况及

4、治理规划,分析各项水利工程措 施与龙湖排涝泵站工程的相互关系和影响。2)根据淮干设计洪水成果,复核龙湖排涝泵站工程防洪标准。3)根据泵站工程总体布置和结构设计,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复核泵站工程 结构安全,重点分析泵站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对淮南市城市防洪圈堤田家庵堤防 安全影响。4)根据现有堤防、护岸等水利工程工况,结合相关规范要求,评价本工程 对其防汛和堤防管理的影响。5)针对以上分析,提出减少和消除各种不利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除特 别注明外,本报告高程均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2.3 施工方案 泵站工程主要由泵房结构和穿堤涵组成。泵站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基坑 土方开挖与回填、砼浇筑以及机

5、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等。2.4 防洪标准根据2009 年 3 月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国函200937 号), 淮河流域近期(到 2015 年)目标是,初步建成由防洪工程体系和防洪管理体系构 成的较完善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使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 10 年一遇以上, 中游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的防洪标准达 100 年一遇,洪泽湖及下游防 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 100 年一遇以上。通过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淮河干流 设计洪水位王家坝29.2m、正阳关26.4m、蚌埠22.48m、浮山18.35m,在充分使 用沿淮行蓄洪区条件下,王家坝史河口 9000m3/s,史河口正阳关安徽省淮 南市

6、城市水系综合 治 理工程 龙 湖泵站 扩 建工程防 洪评价 报防洪评价 报告 319400m3/s,正阳关以下10000m3/s,涡河口以下13000m3/s。考虑临淮岗洪水 控制工程运用,正阳关按水位26.4m,下泄流量10000m3/s控制,田家庵堤防是 淮南市南岸城市防洪堤的一部分,堤顶高程 27.90m 左右,并且堤防已经加固, 能够防御淮河干流100 年一遇洪水。3、淮南市城市防洪规划淮南市为全国31 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淮南市城市防洪规划于1996 年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总投资1.49 亿元。规划范围为淮河南岸部分,堤防防 洪标准采用40 年一遇,远期结合淮干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7、的兴建提高到100 年 一遇。治涝标准为20 年一遇。防洪工程规划主要是现状堤防即黑李段、老应段、 耿石段、田家庵圈堤、窑河封闭堤西段等堤防除险加固,田家庵圈堤西段延伸封 闭,田家庵东部防洪工程(陈林堤段),市区上游山区水库溢洪道整修及其他影响 处理工程。淮南市城市圈堤位于淮河右岸,西起凤台黑龙潭,东至窑河闸,全长 39.12km,分别为黑李段12.7km、老应段4.38km、耿石段2.73km、田家庵圈堤 7.55km、窑河封闭堤11.76km,共计5段(其中淮南矿业集团管理黑李下段、老 应段计11km)。堤防保护区内面积256Km2。淮南市城市防洪工程于1998年10月 开始实施,防洪堤防

8、的建设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龙湖泵站扩建工 程防洪评价报防洪评价报告44标准为40年一遇。一、二期防洪工程建设主要 有:加高加固24.7km城市防洪堤,为黑李上段、耿石段、淮南城市圈堤、窑河 封闭堤西段;砼防洪墙1.1km;加固改造10座穿堤涵闸;修筑砼堤顶道路14.2km, 泥结石堤顶路面6.lkm。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龙湖泵站扩建工程 防洪评价报防洪评价报告45图2.5-1淮干峡山口至涡河口段河道整治及行洪 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布局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龙湖泵站扩建工程4防洪综合评价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龙 湖泵站扩建工程

9、位于淮南城市防洪圈堤田家庵圈堤上,在保留的龙湖泵站左侧新 建一座泵站。原来两座泵站进行拆除。为了避免新泵站建设对老泵站结构安全的 影响。新老泵站间距21.5m。老泵站和新泵站之间建两层配电房。作为穿堤工程 涉水对象主要是淮河和田家庵圈堤。本河段近期实施的水利规划主要为淮南市 城市防洪规划和汤渔湖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淮南市城市防洪规划主要 内容为堤防加固,无扩大行洪断面和堤线调整等规划要求,淮南市城市防洪工程 于1998 年10 月开始实施,工程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故李嘴孜排涝泵站工程 建设与淮南市城市防洪规划不矛盾。汤渔湖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主要集中 在河道北岸的汤渔湖行洪区,其中疏浚汤渔湖

10、进口至荆山湖进洪闸19.93km河道,底宽为280320m,底高程为9.0m,边坡1: 4。根据工程 布置,泵站所在河道位置河道疏浚大约需对南岸滩地切滩宽度约40m,此处南岸 现状滩地宽度约800m,河道疏浚除了缩短泵站出水渠的长度,对龙湖泵站建设 和运行基本无影响,同样龙湖泵站建设对其影响不大。故泵站工程建设与现有 水利规划不矛盾。5结论与建议5.1结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针对龙湖扩建排涝泵站工程的建设方 案,本次防洪评价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排涝泵站工程建设 与水利规划、防洪、河势及水利工程的相互关系及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淮南 防洪圈堤田家庵圈堤进行了分析计

11、算。1)项目建设对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治理等水利工程的实施没有影响,符合水 利规划的总体要求。2)龙湖排涝泵站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防洪水位为24.50m。项目建 设满足防洪标准要求。3)进场道路和挡土墙均占用堤身有效断面,与有关技术和管理不符。4)排涝标准为30 年一遇,符合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2013)的要求。新建龙湖泵站抽排流量为43.2m3/s(不含老泵站),装机3780KW,泵站等别为III等,规模为中型,穿堤涵位于淮南城市圈堤田家庵圈堤,堤防级别 为1 级,穿堤涵为1 级建筑物,其他主要建筑物(泵房、压力水箱、进水闸、 进水池等,工程等级为3 级;挡土墙、护坡

12、等工程为4 级建筑物;其他临时工 程为5 级建筑物。施工期导流取同时段10 年一遇,均适当。5)排涝泵站设计在河道中除了防洪闸启闭机房排架、连接栈桥以外没有设置 突出地面以上的构筑物,排架阻水面积很小,由于靠近堤脚,相对主槽其流速较 低,排架与堤防接触的位置,排架基础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龙湖 泵站扩建工程防洪评价报防洪评价报告88易产生局部冲刷,建议对其做护坡, 故基本不会引起壅水和河道局部冲刷,故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无不利影响。 6) 排涝站建设局部改变该河段边界条件,鉴于排涝站设计流量较淮河规划流量标准 相差太多,项目建设对该段河段总体河势无明显不利影响;由于泵站建设在河道 中未

13、设置明显阻水构筑物,不会引起河势的局部变化。7)工程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汛前必须完成地下工程,实现堵口复堤。5.2 建议1)排涝站工程布置主要位于堤后和穿越堤防,对淮南防洪圈堤安全影响较 大。项目法人应加强建设管理,确实工程保证施工质量;落实专业管理机构和管 理职责,加强运用管理,做好工程观测,服从防汛和河道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2)考虑到下游出水渠的流量相对于以前流量有所增加,建议对下游出水渠 按照设计水渠标准进行了开挖。为防止冲刷,保持入河口稳定,建议对出口河岸 增加局部防护。3)考虑到泵站系破堤施工,施工完成后,恢复堤防原貌。建议泵站施工安 排在非汛期实施。选择枯水期施工,汛前必须完成地下工程,实现堵口复堤,汛 期来临前及时清理河道及滩地施工区一切临时建筑物、施工器材、弃土弃渣,拆 除施工围堰等,以恢复河道原有的行洪能力和工程防洪标准。4)考虑拆除老泵站过堤管道时,应注意保留泵站的过堤管道。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