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3437122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正午太阳

2、高度随时间的变化线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线昼长随时间的变化昼长随纬度的变化高考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袁飞林【考纲要求】(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知识详解】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与天体系统(1)天体类型:自然天体(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和人造天体(如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注意】判断人造天体的关键:该物体是否脱离了地面。(2)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

3、统。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模式图【思考】八大行星运行的特点有哪些从哪些角度可以看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存在生命体的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命体呼吸的大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液态的水。外部条件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和稳定的宇宙环境。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形式:电磁波;主要成分:H、He;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响;作用:a.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源泉。b.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

4、等;(2)我国年太阳能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年太阳能地区分布(见以下图)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提示: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加以理解)一般来讲.主要从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大气透明度等角度分析。A.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B.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构造及太阳活动类型(如下图)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对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

5、确指向.即“磁暴”现象。对大气的影响:作用于两极大气.产生极光。 对自然现象的影响:产生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总结】(用歌诀记忆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太阳不稳定.时常有活动;光球有黑子.色球耀斑强;活动剧烈时.地球受影响;先是气候变.还能扰磁场;干扰电离层.短波受影响;太阳风一吹.极区现极光。【思考】黑子活动周期 年;黑子多少是太阳活动 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 的显示。三、地球的运动1.公转与自转的比拟(填下表)工程方 向速 度周期自转侧 视极地上空角速度:1恒星日: 1太阳日:自西向东北极:南极:线速度:1恒星年:公转自西向东(向东运动)(与自转方向一致)角速度:1回归年:线速度:2.地球

6、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思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分别有哪些)自转与公转的几幅根本图形。【注意】上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是:1/4天。【稳固练习】乘船自西向东从上海至旧金山.船上乘客观察的现象正确的选项是( )A.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B.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大于24时C.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小于24时 D.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答案:选C(提示: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哦)读图1.答复以下问题。假设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以下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分析:黄道平面EF与地轴PO段夹角POF为70度.则黄赤交

7、角为20度.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即热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即寒带缩小;故北温带范围变大。因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的晨昏圈的回归运动范围也变小.这会导致悉尼夏季的昼长变小。应选A3.地方时与区时(重点知识)(1)地方时及其计算地方时的概念:同纬度地区.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求地方时的依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说明】加、减原则:“东加西减”;两地经度差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都是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用较大的度数减去较小的度数.其差值

8、即为两地的经度差;假设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则用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其和即是两地的经度差。同一经线.地方时一样。(2)时区和区时时区的划分【注】A. 世界时区的划分是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B.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7.5W至7.5E.划分为中时区(零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二为一.称为“东西十二区”。C.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D. 某地的时区数=该地的经度15(如余数7.5.则时

9、区数为商;反之.则时区数为商+1)。区时计算 公式: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间差【说明】a.两地时间差=两地时区差(两地时区差遵循同性相减.异性相加的原则);b.东“+”西“-”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假设位于西侧.取“-”。【稳固练习】(1)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8时起飞.经过两小时后到达日本东京(东9区).此时东京时间是()A.6时 B.5时 C.10时 D.11时答案:选D【思考】如果上题中的北京时间8时改为北京的时间8时起飞.则到达时东京时间为多少.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的地方时为日落时间;反之.则相反。C.同一纬线.日出日路时间一样。【练习】读右图.答复以下问题。.图

10、中弧线CEB、弧线BDC分别为 线、 线;.此时.经线SAB的地方时为 时;或者说出现极昼与晨昏线相切的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为 时;出现极夜与晨昏线相切的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为 时;.纬度A+ B(C)= 度;或者说直射点所在纬度与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最低纬度之和为 度;或者直射点所在纬度+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最低纬度和晨昏圈相切的点所在的纬度之和为 度;.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时;.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晨昏圈与赤道平面的关系(2)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及等太阳高度线(见课件)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时所在的太阳高度(或者说是

11、直射点所在的纬线的太阳高度)。A.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纬度差).其中的求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B.变化规律:同一时刻.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注意:归纳某地区二分二至日和一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C.一个地方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 和 之间.最大差值的具体度数为当地纬度 ;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最大差值是 ;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最大差值是 .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D.应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cot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

12、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E.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同A所表述的一样)。F.应用: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举例】右图表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在图中标出直射点D.其地理坐标为 ;.此时北京的时间是 ;A点的地方时是 ;.此时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弧线BA为 线;.此时.北京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的倾角是 。(3)昼夜长短计算及其变化规律计算方法:A.弧度数计算法: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24昼长。【注意】运用该方法时.

13、昼弧度数是某条纬线在昼半球局部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弧度。B.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法: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说明: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小时)。【注意】运用该方法时.日出(落)时间一定要用与所求地同一纬线和晨(昏)线相交点的此时地方时。变化规律:(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直射经线确实定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或通过极夜最低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切点经线的地方时)。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直射纬线确实定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C.利用

14、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长.则为直射北半球)。【举例】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题。.某校一年之内绝大局部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滇B湘 C皖 D鄂.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答案:.C .A .B(5)季节或日期确实定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北半球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则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15、反之则为冬半年。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举例】读右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阴影局部表示黑夜).答复以下问题。(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 段。(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 、 、 、 。(4)此时.A昼长 小时.C昼长 小时。(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 季节。【稳固】1.“地球局部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阴影局部表示黑夜.其余局部表示白昼。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2)比拟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地。 (3)一

16、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一样(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日 点。(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6)甲、乙、丙自转线速度大小顺序是 。(7)此时.30E的地方时是 月 日 时。2.右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以下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A B C D(2)造成地日照时数少于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3)6月22日两地同时日出。9月23日当地日落时.地的地方时为A15:00 B16:30 C19:30 D2l:0.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