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岩土数值分析课件2015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13433871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9.4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海大学岩土数值分析课件2015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河海大学岩土数值分析课件2015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河海大学岩土数值分析课件2015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岩土数值分析课件2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海大学岩土数值分析课件2015(1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岩土数值分析岩土数值分析PFCPFC软件应用软件应用 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倪倪 小小 东东 副教授副教授2015.06.09FLAC2D/FLAC3D 岩土体工程高级连续介质力学分析软件岩土体工程高级连续介质力学分析软件 UDEC/3DEC 高级非连续力学分析程序高级非连续力学分析程序 PFC2D/PFC3D 为类岩土材料和粒状系统设计的为类岩土材料和粒状系统设计的2D/3D微微 细细观力学离散元分析程序观力学离散元分析程序D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D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D

2、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D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D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D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D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Dynamic analysis of stone wallA点以前,微裂缝没有明显发展,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近似直线。A点以后,由于微裂缝处的应力集中,裂缝开始有所延伸发展,产生部分塑性变形。B点:内部微裂缝相互连通,裂缝发展已不稳定,横向变形突然增大,体积应变开始由压缩转为增加。

3、C点:内部微裂缝连通形成破坏面,应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纵向应变值称为峰值应变。D点:内部裂缝在试件表面出现第一条可见平行于受力方向的纵向裂缝。E点:纵向裂缝形成斜向破坏面,此破坏面受正应力和剪应力作用继续扩展,形成一破坏带。此时试件的强度由斜向破坏面上的骨料的摩阻力提供。随应变继续发展,摩阻力和粘结力不断下降。E点后:随应变增长,试件上相继出现多条不连续的纵向裂缝,横向变形急剧发展,承载力明显下降,混凝土骨料与砂浆粘结不断遭到破,裂缝连通形成斜向破坏面。状态分析状态分析基于离散介质运动分析基于离散介质运动分析处理连续和非连续问题分析处理连续和非连续问题分析FEM FDMFEM FDMBEM D

4、EM .BEM DEM . 能够模拟连续和非连续问题的材料各力学行为能够模拟连续和非连续问题的材料各力学行为(包包括弹性、塑性、开裂、破裂、峰值载荷后劣化、突变括弹性、塑性、开裂、破裂、峰值载荷后劣化、突变等等)的数值模拟工具已成为研究者追求的目标。的数值模拟工具已成为研究者追求的目标。不连续性和非线性研究方法不确定性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非线性系统理论分析方法矿物颗粒、微裂隙矿物颗粒、微裂隙微孔洞微孔洞节理裂隙、破碎带节理裂隙、破碎带力学性质力学性质- -非均匀结构有关非均匀结构有关o岩石是一种复杂的地质材料,在其内岩石是一种复杂的地质材料,在其内部存在着许多缺陷。部存在着许多缺陷。o岩体中的

5、缺陷能导致工程的失稳破坏。岩体中的缺陷能导致工程的失稳破坏。随着岩石工程尺度的增加,随着岩石工程尺度的增加,岩体会有从完整岩石向节理岩体会有从完整岩石向节理裂隙化岩石的转化。裂隙化岩石的转化。Hoek (1998)H.Sonmez (2001)需要能够描述:需要能够描述:工程岩体呈现断续结构特征工程岩体呈现断续结构特征Rock mass of marble with intermittent closed fissures in Jingping First Hydropower Station (Liu S G, 2008)A photo that contains open unparal

6、lel fissures; At a three-meter high face of ayield pillar at the Cominco mine in Vanscoy, Saskatchewan (Lajitai et al., 1994). 为了评价岩体工程的力学、渗流稳定与安全,需要对断续结构岩石的为了评价岩体工程的力学、渗流稳定与安全,需要对断续结构岩石的强度、变形破坏以及裂纹扩展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强度、变形破坏以及裂纹扩展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V0 REV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当缩小到某个体积附近时,趋于稳定;当再进一步缩小,

7、便开始激当缩小到某个体积附近时,趋于稳定;当再进一步缩小,便开始激烈振荡。烈振荡。体积均匀化体积均匀化获取获取REVREV代表性体积单元代表性体积单元 表征单元表征单元细观变形规律和细观细观变形规律和细观结构的演化特征结构的演化特征宏观本构模型宏观本构模型损伤演化方程损伤演化方程基本假设和基本假设和损伤描述损伤描述对岩石强度破坏和裂纹扩展特征试验研究对岩石强度破坏和裂纹扩展特征试验研究3种方法种方法:n模型试验:模型试验:单轴与双轴压缩下含裂隙的类岩石材料单轴与双轴压缩下含裂隙的类岩石材料(模型材料模型材料)开展的试开展的试验方法;验方法;n数值模拟:数值模拟:采用数值软件采用数值软件 (如如

8、 RFPA, DEM等等.) 对裂隙岩石试样开展对裂隙岩石试样开展的数值模拟;的数值模拟;n物理试验:物理试验:单轴压缩下真实裂隙岩石材料的试验方法。单轴压缩下真实裂隙岩石材料的试验方法。Bobet and Einstein (1998)Model testTang C A, etal (2001)NumericalYang SQ, etal (2008)Physical数值方法数值方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PFC颗粒流程序颗粒流程序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PFC 颗粒流程序颗粒流程序1 1、理论背景及意义、理论背景及意义2 2、颗粒流方法的基本思想、颗粒流方法的基本思想3 3、颗粒流方法的基本假设、颗

9、粒流方法的基本假设4 4、颗粒流方法的特点、颗粒流方法的特点5 5、基本原理、基本原理6 6、应用领域、应用领域7 7、可选特性、可选特性8 8、求解步骤、求解步骤1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作为离散元的一种,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ollow Code PFC)数值模拟技术,其理论基础是Cundall 1979提出的离散单元法,用于颗粒材料力学性态分析,如颗粒团粒体的稳定、变形及本构关系,专门用于模拟固体力学大变形问题。它通过圆球形(或异型)离散单元来模拟颗粒介质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由平动和转动运动方程来确定每一时刻颗粒的位置和速度。 作为研究颗粒介质特性的一种工具,它采用有代表性的数百个

10、至上万个颗粒单元,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可以得到颗粒介质本构模型。1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PFC通过离散单元方法来模拟球(圆)形颗粒介质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最初,这种方法是研究颗粒介质特性的一种工具,它采用数值方法将物体分为有代表性的数百个颗粒单元,期望利用这种局部的模拟结果来研究连续计算的本构模型。 下列因素促使下列因素促使PFC方法产生变革与发展方法产生变革与发展: (1)通过现场实验来得到颗粒介质本构模型相当困难(非均质、各项异性等); (2)随着微机功能的逐步增强,用颗粒模型模拟整个问题成为可能,一些本构特 性可以在模型中自动形成。PFC成为用来模拟固体力学和颗粒流问题的一种 有效手段。颗粒流

11、研究意义颗粒流研究意义o地基的砂垫层地基的砂垫层 o铁路路基的碎石垫层铁路路基的碎石垫层 o堆石坝堆石坝 、堤防、堤防o.岩土体材料组成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岩土体材料组成的建筑物及构筑物 其本身散体介质的特性,采用传统的岩土力学等固其本身散体介质的特性,采用传统的岩土力学等固体力学理论研究此类材料的力学特性时无法解释一些典型体力学理论研究此类材料的力学特性时无法解释一些典型的力学现象。的力学现象。 2022-6-2529采矿采矿水电水电交通交通市政市政其他其他破坏破坏特色特色 颗粒流程序是基于和开发的微/细观力学程序,其以介质内部结构为基本单元(颗粒颗粒)、从介质结构力学行为角度研究散粒体系统力学

12、特征和力学响应。 适用于考虑大应变、破裂发展、颗粒流动问题。在岩土体工程中可用于研究结构开裂、堆石料特性及稳定性、矿山崩落开采、边坡解体、爆破冲击等。 Physical mechanisms for axial cracking (a-b)Idealization as bonded assembly of circular particles (c): a contact-bond model and a parallel-bond model. The contact-bond - resist the force acting at the contactThe parallel-bon

13、d- resist both the force and moment.In the contact-bond model, bond breakage may not affect the macro stiffness significantly provided the particles remain in contact. In the parallel-bond model, bond breakage leads to an immediate decrease in macro stiffness because the stiffness is contributed by

14、both contact stiffness and bond stiffness. Illustration of the parallel bond model (Cho et al.,2007) can be more realistic for rock material modeling in which the bonds may break in either tension or shearing with an associated reduction in stiffness (Cho et al., 2007).实现实现2 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颗粒流程序是一种离散单元法,它

15、通过圆形颗粒介质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来模拟颗粒材料的力学特性。在这种颗粒单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种非连续的数值方法来解决包含复杂变形模式的实际问题。 在具有中的应用,就是从其细观力学特征出发,将材料的力学响应问题从物理域映射到数学域内进行数值求解。与此相应,物理域内实物颗粒被抽象为数学域内的颗粒单元,并通过颗粒单元来构建和设计任意几何性状的试样,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来实现,数值边界条件的确定和试样的若干应力平衡状态通过迭代分析进行,直到使数值试样的宏观力学特性逼近材料的真实力学行为或者工程特性。3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 工程中大部分大变形均被解释为沿各类软弱面、接触带发生的相对运动,因而颗粒为刚性假

16、设是合适的。对于密实颗粒集合体或者粒状颗粒集合体材料的变形来说,使用这种假设非常恰当。 这是因为这些材料的变形主要来自于颗粒刚性体的,而不是来自于单个颗粒本身的变形。为了获得岩土体内部力学特性,可以将其看作由许多小颗粒堆积形成的密实颗粒集合体组成的固体,并通过定义有代表性的测量区域,取来近似内部的。 颗粒流模型中,除了存在代表材料的圆盘形或球形颗粒颗粒外,还包括代表边界的“墙墙”。颗粒和墙之间通过相互接触处重叠产生的接触力发生作用,对于每一个颗粒都满足运动方程,而对于墙不满足运动方程,即作用于墙上的接触力不会影响墙的运动。墙的运动是通过人为给定速度,并且不受作用在其上的接触力的影响。同样,两个

17、墙之间也不会产生接触力,所以颗粒流程序只存在颗粒颗粒- -颗粒接触模型和颗粒颗粒接触模型和颗粒- -墙接触模型墙接触模型。3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3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颗粒流在模拟过程中作如下假设:o 颗粒单元为刚性体;o 接触发生在很小的范围内,即点接触;o 接触特性为柔性接触,接触处允许有一定的“重叠”量;o “重叠”量的大小与接触力有关,与颗粒大小相比,“重叠”量很小;o 接触处有特殊的连接强度;o 颗粒单元为圆盘形(或球形)。4 4 方法特点方法特点 PFC可以直接模拟圆形/球形颗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问题。颗料可以代表材料中的个别颗粒,例如,也可以代表粘结在一起的固体材料,例如。当粘结以渐进的

18、方式破坏时,它能够破裂。 粘结在一起的集合体可以是各向同性,也可以被分成一些离散的区域或块体。这类物理系统也可以用处理角状块体的离散单元程序UDEC和3DEC来模拟。 PFC方法既可直接模拟圆形颗粒的运动与相互作用问题,也可以通过任一颗粒与其直接相邻的颗粒连接形成任意形状的组合体模拟块体结构问题。颗粒单元的直径可以,也可按随机给定。通过调整颗粒单元直径,可以调节,通过 命令可以模拟岩体中节理等软弱面。颗粒间接触相对位移的计算,不需要增量位移而直接通过坐标来计算。4 4 方法特点方法特点优点优点 它有潜在的高效率,因为球形物体间的接触探测比角状物体间的更简单。 对可以模拟的位移大小实质上没有限制

19、。 由于它们可由粘结粒子组成,采用其模拟时块体单元可以破裂,UDEC和3DEC模拟的块体不能破裂。 PFC与DEM(离散单元法)法一样,按时步显式计算,该计算方法的优点是所有矩阵不需要存贮,所以大量的颗粒单元仅需适中的计算机内存。优点优点 能自动模拟介质基本特性随应力环境的变化; 能实现岩土体对历史应力一应变记忆特性的模拟 反映剪胀及其对历史应力等的依赖性; 自动反映介质的连续非线性应力一应变关系屈服强度和此后的 应变软化或硬化过程; 能描述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滞后效应; 描述中间应力增大时介质特性的脆性一塑性转化; 能考虑增量刚度对中间应力和应力历史的依赖性; 能反映应力一应变路径引起的刚度和强

20、度的各向异性问题; 描述了强度包线的非线性特征; 介质材料微裂缝的自然产生过程; 介质破裂时声能的自然扩散过程。关键的优势关键的优势o平衡方程平衡方程o变形协调方程变形协调方程o本构方程本构方程变形协调方程保证介质的变形连续性变形协调方程保证介质的变形连续性( (材料在变形过程中是连续的,而不能出材料在变形过程中是连续的,而不能出现撕裂或重叠的现象现撕裂或重叠的现象) ),本构方程即物理方程,本构方程即物理方程( (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关系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关系) ),它表征介质应力和应变的物理关系。它表征介质应力和应变的物理关系。对于颗粒流而言,由于介质一开始就假定为离散颗粒体的集对于

21、颗粒流而言,由于介质一开始就假定为离散颗粒体的集合,故颗粒之间没有变形协调的约束,但必须满足合,故颗粒之间没有变形协调的约束,但必须满足平衡方程平衡方程。运动的颗粒不是自由的,它会遇到邻接颗粒的阻力。这种位移运动的颗粒不是自由的,它会遇到邻接颗粒的阻力。这种位移和力的作用规律就相当于物理方程,它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和力的作用规律就相当于物理方程,它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是非线性的。5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o 颗粒属性选取颗粒属性选取 根据处理问题的不同,所选用的颗粒模型和颗粒间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一般有硬球和软球模型两种。 硬球模型硬球模型假设颗粒间碰撞发生,颗粒在碰撞过程中不会发

22、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因此只能考虑颗粒的瞬时碰撞。 软球模型软球模型主要用于模拟两个或的碰撞过程,假设碰撞发生在,可以对准静态系统进行模拟,软球模型中主要由颗粒的强度属性决定,因此在模拟过程中由于。 接触接触- -刚度模型刚度模型l线性接触模型线性接触模型l非线性接触模型非线性接触模型 滑动模型滑动模型(The Slip Model) 接触接触- -约束模型约束模型 l点接触粘结模型点接触粘结模型l平行粘结模型平行粘结模型 备选模型备选模型(Alternative Models) “fishcall”函数为新接触提供模型 ,“config cppudm”命令后, “model load”命令加载

23、5.1 颗粒接触模型选取颗粒接触模型选取CONTACT CONSTITUTIVE MODELSPfc2d.exe为可执行程序;一组*.dll用于进入PFC2D 提供的各种图片格式;另一套用于消息传递接口;其他用于各种内置接触模型。*wrv.dll为各种接触模型hyswrv.dll为滞后阻尼模型burwrv.dll 为伯格斯模型viswrv.dll 为粘滞阻尼模型lf*10N.dll 为各种图片格式mpi*.dll 为消息传递接口接触本构模型接触本构模型接触模型分为刚度模型、滑动模型、粘结模型。刚度模型是在接触力和相对位移之间规接触模型分为刚度模型、滑动模型、粘结模型。刚度模型是在接触力和相对位

24、移之间规定弹性关系;滑动模型是在法向和切向力之间建立关系是两个接触球体相对运动;粘结定弹性关系;滑动模型是在法向和切向力之间建立关系是两个接触球体相对运动;粘结模型是限定法向力和剪力的合力最大值。模型是限定法向力和剪力的合力最大值。有两种接触刚度模型:线性模型和有两种接触刚度模型:线性模型和Hertz-Mindlin模型。线性模型球体和模型。线性模型球体和Hertz-Mindlin模模型球体之间的接触是不允许的,因为其行为没有定义;型球体之间的接触是不允许的,因为其行为没有定义;Hertz-Mindlin模型球体和粘结模型模型球体和粘结模型球体之间的接触也不允许,因为球体之间的接触也不允许,因

25、为Hertz-Mindlin模型没有定义拉力。模型没有定义拉力。线性接触模型通过法向和剪切刚度定义。两个接触实体的接触刚度假定是串联线性接触模型通过法向和剪切刚度定义。两个接触实体的接触刚度假定是串联的,以此来计算联合刚度。的,以此来计算联合刚度。CONTACT CONSTITUTIVE MODELS 模型分析颗粒间接触特性时,将接触的颗粒假想成端点在颗粒中心的,梁端受力或力矩作用于颗粒中心,弹性梁采用以下特征参数描述: :长度、断面面积、惯性矩;:杨氏模量、泊松比;:法向强度、切向强度; 颗粒间;接触接触-刚度模型刚度模型 假定假定PFC2D中颗粒均为厚度为中颗粒均为厚度为t的圆盘,若颗粒的

26、圆盘,若颗粒A与颗粒与颗粒B接触,则:接触,则: cE为为细观接触杨氏模量细观接触杨氏模量 线性接触模型线性接触模型o 几个小例子几个小例子砂堆休止角砂堆休止角 contact normal secant stiffness contact shear tangent stiffness非线性接触模型非线性接触模型 Hertz-Mindlin模型是基于Mindlin和Deresiewicz(1953)理论的近似非线性接触公式,仅严格适用于球体接触问题,和剪切中的连续非线性不同,而且,采用与法向力有关初始剪切模量。 Hertz-Mindlin模型采用两个参数:两个接触球体的剪切模量G,泊松比。

27、在BALL或GENERATE 命令后加上关键字关键字”herz”即可激活Hertz-Mindlin模型。球与球的接触,弹性参数采用平均值;球与墙接触时,假设墙体为刚体,因此只采用球体的弹性参数。当采用Hertz接触模型时,特别时在剧烈改变的条件下,建议在时间步上采用较小的安全系数(如采用0.25 的安全系数代替默认的0.8)。 以砂土为例,建立图示的非粘结线性接触模型,颗粒间法向通过弹簧阻尼以砂土为例,建立图示的非粘结线性接触模型,颗粒间法向通过弹簧阻尼器建立接触,切向除器建立接触,切向除外设置了外设置了,在切向力超过临界值时将允,在切向力超过临界值时将允许颗粒之间发生滑移。许颗粒之间发生滑移

28、。滑动模型滑动模型(The Slip Model) 滑动模型滑动模型(The Slip Model) 滑动模型中,相互接触的颗粒间不存在法向抗拉强度,仅当颗粒切向接滑动模型中,相互接触的颗粒间不存在法向抗拉强度,仅当颗粒切向接触力超过剪切力后,颗粒才会相对发生滑动触力超过剪切力后,颗粒才会相对发生滑动 ,限定剪切力通过指定接触颗粒,限定剪切力通过指定接触颗粒间的间的来实现。来实现。nisFFmax 滑动模型采用滑动模型采用来定义。摩擦系数采用两个接触实体中来定义。摩擦系数采用两个接触实体中最小的最小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采用。采用“ property”命令的关键字命令的关键字“friction”

29、来定义摩擦系数。来定义摩擦系数。滑动模型滑动模型(The Slip Model) 滑动模型是两个接触实体的内在特性,采用限制剪切力的方式,在张拉时无法向强度,并允许滑动。该模型总是激活的,除非设置了总是激活的,除非设置了接触接触粘结,因粘结,因这两种模型都描述了颗粒点接触的本构关系;另一方面,平行粘结模型描述了粘结性材料中存在于两个球体间的本构关系。这两种关系可以同时发生,因此,当没有接触粘结时,滑动模型可以在平行粘结模型中激活。 滑动模型采用摩擦系数来定义。摩擦系数采用两个接触实体中最小的那个摩擦系数。采用”property”命令的关键字“friction”来定义摩擦系数。CONTACT C

30、ONSTITUTIVE MODELS 两种粘结模型:接触粘结模型、平行粘结模型。 接触粘结模型是点接触,可以得到一个力;平行粘结模型是有限尺寸(圆形或矩形截面)上的平行粘结,可以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矩。两种模型可以同时激活。 接触粘结不能和滑动模型同时激活。粘结只能发生在颗粒之间,而不能发生在一个颗粒和一个墙体之间。 默认情况下,颗粒之间是没有粘结默认情况下,颗粒之间是没有粘结 创建接触粘结强度值,命令“property n_bond”和“property s_bond”; 创建平行粘结强度值,命令“property pb_nstrength” 和“property pb_sstrength”。

31、当存在法向力并且不是和墙体接触时,这些命令使给定范围内的所有接触间建立了粘结;如果是相似的颗粒,那么即使没有法向力,给定范围内,两种粘结还是可以建立。要删除两种粘结时时,只需要用同样的命令将相应参数值设为0.CONTACT CONSTITUTIVE MODELS接触粘结模型(接触粘结模型(The Contact-Bond Model)接触粘结可以采用两个作用在接触点上具有法向和切向常刚度的弹簧来表示。平行粘结模型(平行粘结模型(The parallel-Bond Model) 平行粘结模型在使用了“set disk”命令之后才能使用。平行粘结采用一组作用在接触面上具有法向和切向常刚度的弹簧表示

32、。这组弹簧,均匀分布在接触平面上,由于平行粘结刚度,接触处的相对运动在粘结性材料中引起一个力和一个力矩,这个力和力矩作用在两个粘结颗粒上,并与粘结性材料的粘结边界上的最大法向和切向应力相关。如果任一最大应力超过了相应的粘结强度,平行粘结就破坏了。平行粘结采用五个参数定义:法向和切向刚度刚度、法向和切向强度强度、粘结半径粘结半径。相应命令为“property”的关键字“pb_kn” “pb_ks” “pb_nstrength” “pb_sstrength” “pb_radius”。 接触粘结模型具有存在和消失两种状态。一旦在剪切向或者法向超过强度极限,接触粘结模型具有存在和消失两种状态。一旦在剪

33、切向或者法向超过强度极限,则颗粒间约束消失,转化为无约束状态,此时,颗粒相互作用则颗粒间约束消失,转化为无约束状态,此时,颗粒相互作用遵从滑移模型遵从滑移模型;接触;接触粘结模型简单地将颗粒间相互作用在法向和切向引入了本构关系,但没有描述颗粒粘结模型简单地将颗粒间相互作用在法向和切向引入了本构关系,但没有描述颗粒间扭转特性,平行间扭转特性,平行- -约束模型则考虑更为细致;约束模型则考虑更为细致; 接触粘结模型是接触粘结模型是点接触点接触,表征为一个,表征为一个力力,平行粘结模型是,平行粘结模型是有限尺寸有限尺寸(圆形或(圆形或矩形截面)上的平行矩形截面)上的平行粘结粘结,表征为,表征为一个力

34、和一个力矩一个力和一个力矩。CONTACT CONSTITUTIVE MODELSCONTACT CONSTITUTIVE MODELS岩石复杂非线性特征的物理实验岩石复杂非线性特征的物理实验 室内三轴试验揭示的岩石破坏过程室内三轴试验揭示的岩石破坏过程Diederich 等人通过颗粒流等人通过颗粒流方法方法PFC再现了这一过程,再现了这一过程,从细观的角度解释了岩石从细观的角度解释了岩石破坏过程破坏过程:I. 内部裂缝闭合阶段内部裂缝闭合阶段II. 弹性变形阶段弹性变形阶段III. 内部裂纹扩展阶段内部裂纹扩展阶段IV. 内部裂纹非稳定扩展、内部裂纹非稳定扩展、追踪、贯通,并形成宏观追踪、贯

35、通,并形成宏观剪切带剪切带V. 宏观剪切带贯通,岩石试宏观剪切带贯通,岩石试样破坏,达到峰值强度样破坏,达到峰值强度f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岩石试样的破岩石试样的破坏形态取决于加载条件,上述坏形态取决于加载条件,上述破坏过程的前提为低围压条件破坏过程的前提为低围压条件。CONTACT CONSTITUTIVE MODELS接触接触-约束模型约束模型 o接触约束模型具有存在和消失两种状态。一旦在切向或者法向超过强度极限,则颗粒间约束消失,转化为无约束状态,此时,颗粒相互作用可遵从滑移模型。o接触-约束模型简单地将颗粒间相互作用在法向和切向引入了本构关系,但没有描述颗粒间扭转特性,平行-约束

36、模型则考虑更为细致。o接触粘结模型是点接触,表征为一个力;平行粘结模型是有限尺寸 (圆形或矩形截面)上的平行粘结,表征为一个力和一个力矩。 o两种模型可以同时激活,但是接触粘结不能和滑动模型同时激活。粘结只能发生在颗粒之间,而不能发生在颗粒与墙体之间,默认情况下,颗粒之间无粘结。 备选模型采用命令”MODEL”调用,但”MODEL”命令只能应用于已经存在的接触上,对于将来新形成的接触,需使用“fishcall”函数为新接触提供模型。 用户自定义的模型,要在使用“config cppudm”命令后,使用”model load”命令将其加载加载入PFC2D。然后,这些模型可以采用”MODEL”命令

37、调用。简化粘弹性模型(简化粘弹性模型(Simple Viscoelastic Model)简化塑性模型简化塑性模型 (Simple Ductile Model)位移位移-软化模型软化模型 (Displacement-Softening Model)考虑简化粘弹性模型,剪切模型由一个弹簧和一个粘壶串联组成。该模型修正了接触粘结模型,在接触粘结的脆性破坏中引入一个软化范围。采用”MODEL ductile”命令调用该模型。一个通用的位移-软化模型可以采用命令“MODEL softening”调用。备选模型备选模型(Alternative Models)滞后阻尼模型滞后阻尼模型(Hysdamp mo

38、del )滞后阻尼模型是采用滞后阻尼,在摩擦滑动的线性接触模型中,引入能量耗散。 在“config cppudm”命令之后输入“model load hyswrv.dll”命令,然后就可以用“model hysdamp”命令调用该模型。 如果hys_inheritprop 设为1,即使已经指明法向刚度、切向刚度、摩擦系数、接触法向强度(contact bond normal strength)、接触剪切强度(contact bond shear strength),模型还是会设置这些参数值。如果hys_inheritprop 设为0,则必须指定这些参数(至少要指定法向刚度),否则循环之前程序会

39、给出错误信息。 在滞后阻尼模型中,法向刚度在卸载时比加载时要大,滞后阻尼在接触前后独立于两个实体得相对速度。建议预设两个刚度得比值(hys_dampn),以得到一个可测值,如回复系数。 滞后阻尼模型适用于有相对大运动的碰撞问题,但不适用于致密颗粒组问题。MaxwellMaxwell模型模型由弹性单元和黏性单元串联而成,当骤然施加应力并保持为常量时,变形以常速率不断发展;KelvinKelvin模型模型由弹性单元和黏性单元并联而成,当骤然施加应力时,应变速率随着时间逐渐递减,在t增长到一定值时剪应变就趋于零。 蠕变蠕变曲线开始有瞬时变形,随后剪应变以指数递减速率增长,最后趋于以不变的速率增长。

40、伯格斯模型在法向和切向采用马克斯威尔模型和开尔文模型串联来模拟蠕变机理。 “config cppudm”命令后输入“model load burwrv.dll”命令,就可以用“model burger”命令调用该模型。伯格斯模型伯格斯模型(Burgers model) 粘滞阻尼模型是采用粘滞阻尼,在摩擦滑动的线性接触模型中,引入能量耗散。该模型也用于接触粘结模型。该模型与相对速度有关。 在“config cppudm”命令之后输入“model load viswrv.dll”命令,然后就可以用“model visdamp” 命令调用该模型。粘滞阻尼接触模型粘滞阻尼接触模型 (Viscous D

41、amping Contact Model)5.2 刚度系数的选取刚度系数的选取 颗粒流模型中,叠合量一定时,刚度系数的取值直接决定粒间作用力的大小, Cundall指出法向切向刚度比取值在13之间较为适宜;魏群在边坡稳定中考虑法向、切向比设定为1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法向刚度值进行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法向刚度值在1e71e9量级间时,系统位移及应力具有较好的收敛特性。 本质上,法向、切向刚度值可由传导波速得出,通过实验室或野外实测可以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实验总结,节理切向和法向的接触刚度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为设定的岩块平均尺寸,t为节理裂隙宽度,E、为岩石的弹性模型和泊松比。)1 (2/()2/(n

42、snkktAEk 在颗粒的碰撞过程中,运动的颗粒最终必然要趋于稳定,也即动在颗粒的碰撞过程中,运动的颗粒最终必然要趋于稳定,也即动能转化为热能能转化为热能,因而系统中单元的运动是一不可逆的过程因而系统中单元的运动是一不可逆的过程 ,为了耗散动能,离散元计算中引入,为了耗散动能,离散元计算中引入阻尼来阻尼来吸收系统的动能吸收系统的动能。阻尼系数的考虑有质量阻尼和刚度阻尼,两者的作用分别为限制颗。阻尼系数的考虑有质量阻尼和刚度阻尼,两者的作用分别为限制颗粒的粒的绝对运动绝对运动和和相对运动相对运动。 前者等价于将整个系统浸泡在粘性液体中,在物理上可以理解为将单元和不动点前者等价于将整个系统浸泡在粘

43、性液体中,在物理上可以理解为将单元和不动点连接起来,后者则可以理解为用粘性活塞将接触单元连接起来,从而使单元的相对运连接起来,后者则可以理解为用粘性活塞将接触单元连接起来,从而使单元的相对运动受到阻碍。动受到阻碍。 mDmnnkD ssKD PFC 可用于模拟可用于模拟“准静态准静态”或动力分析。特别地,对于既定问题,根或动力分析。特别地,对于既定问题,根据颗粒受力和运动状态,需要选择合适的阻尼属性,例如,碰撞,自由落据颗粒受力和运动状态,需要选择合适的阻尼属性,例如,碰撞,自由落体,流动和压缩状态阻尼的选取。体,流动和压缩状态阻尼的选取。阻尼类型阻尼类型:默认为局部阻尼默认为局部阻尼(loc

44、al damping) 适合于压缩作用的适合于压缩作用的“”模拟;模拟;黏性接触阻尼黏性接触阻尼(viscous contact damping)-适合于自由落体分析系适合于自由落体分析系统;统;滞回接触阻尼滞回接触阻尼(Hysteretic contact damping) 适合于碰撞后介质适合于碰撞后介质解体过程分析解体过程分析-调用调用DLL. 监测不平衡力比率监测不平衡力比率 (不平衡力均值与接触力均值的比值不平衡力均值与接触力均值的比值)可以辅助可以辅助判断系统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判断系统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当该比率趋向于一小值时,认为系统达到平衡状态,阙值当该比率趋向于一小值时,认为系

45、统达到平衡状态,阙值=0.01。 Solve ratio 0.01局部阻尼局部阻尼:1. PFC默认阻尼形式为局部阻尼;默认阻尼形式为局部阻尼;2. 阻尼力方向与颗粒速度相反,并以体力的形式反作用于颗粒体,吸收动能;阻尼力方向与颗粒速度相反,并以体力的形式反作用于颗粒体,吸收动能;3. 阻尼力大小与颗粒不平衡力呈正比。阻尼力大小与颗粒不平衡力呈正比。oPFC模型在指定的加载方式下开始循环计算,数据记录主要监控循环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过程,主要通过HISTORY命令来完成,记录的主要内容如下:颗粒及墙体的状态参量 颗粒的转角、转速、剪应力、正应力、速度、坐标,墙体的位置、速度;系统状态参量 系统

46、的平均接触力、系统的平均不平衡力等;测量圆状态参量 统计计算一些宏观力学参数. 5.3 PFC模型的运行和数据记录模型的运行和数据记录 oPFC是利用显式差分算法和离散元理论开发的微/细观力学程序,从介质的基本粒子结构的角度考虑介质的基本力学特性,并认为给定介质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基本特性主要取决于粒子之间接触状态的变化取决于粒子之间接触状态的变化,适用研究粒状集合体的破裂和破裂发展问题以及颗粒的流动(大位移)问题。oPFC以介质内部结构为基本单元(颗粒颗粒和接触接触)、从介质结构力学行为角度研究介质系统的力学特征和力学响应。PFC中有效的接触探测方式和显式求解方法保证可以精确快速地进行大量不同

47、类型问题的模拟从快速流动到坚硬固体的脆性断裂。与常规数值方法差异与常规数值方法差异与常规数值方法差异与常规数值方法差异oPFC的基本思想是采用介质最基本单元一和最基本的力学关系一来描述介质的复杂力学行为,故是一种的描述。该数值计算理论在应用环节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其基本思想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连续和非连续力学理论方法。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o1、模型介质的宏观基本物理力学特征的形式实现;o2、介质的如地应力场条件会影响介质的结构特征;o3、介质的取决于介质内部粒子的;o4、构建PFC模型及进行相应运算准备工作必须使用PFC的。 当要求满足有实际测试的目标以模拟物体的力学特性时,

48、出现了更当要求满足有实际测试的目标以模拟物体的力学特性时,出现了更大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因为目前还没有大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因为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可以根据微观特性来预见宏观特性。完善的理论可以根据微观特性来预见宏观特性。(Try-Exam-Determine) 然而,给出一些准则应该有助于模型与原型的匹配,如哪些因素对力学行为然而,给出一些准则应该有助于模型与原型的匹配,如哪些因素对力学行为的某些方面产生影响,哪些将不产生影响。应该意识到,由于受现有知识的限制的某些方面产生影响,哪些将不产生影响。应该意识到,由于受现有知识的限制,这样的模拟

49、很难。然而,用,这样的模拟很难。然而,用PFC进行试验,对固体力学,特别是对断裂力学和进行试验,对固体力学,特别是对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可以获得一些基本认识。损伤力学,可以获得一些基本认识。 PFC中几何特征、物理特性和解题条件的说明不如中几何特征、物理特性和解题条件的说明不如FLAC和和UDEC程序那样直截了当。程序那样直截了当。(微观参数选取微观参数选取)与常规数值方法差异与常规数值方法差异 通常需要进行完整的数值试验以确定与真实材料宏观响应参数相一通常需要进行完整的数值试验以确定与真实材料宏观响应参数相一致的细观参数,宏观参数包括致的细观参数,宏观参数包括:: 另外,在另外,在,还可以作

50、为细观参数反演标,还可以作为细观参数反演标准的宏观参数包括:准的宏观参数包括:软化梯度软化梯度u残余强度残余强度起裂强度起裂强度ci1-3u应变软化应变软化ciEThe shape of axial stress-strain curveUltimate failure modeCrack coalescence processPeak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SimilarApproximately equalSimilarApproximateFour aspects Coincidence extent with the experiment Local

51、magnificationcontactsparallel bonds数值岩样数值岩样 For intact specimen, each numerical model consisted of 26423 particles. The particle size followed a uniform distribution ranging from 0.3 mm to 0.45 mm. Two open fissures were created by deleting particles in the numerical model.数值模型中预制的双裂隙数值模型中预制的双裂隙alph

52、a2 = 0alpha2 = 45alpha2 = 90 alpha2 = 135 alpha2 = 180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specimens were loaded vertically in a constant displacement-control manner. To ensure that the specimen remained in a quasi-static equilibrium throughout the test, a sufficiently low loading rate was applied. Loa

53、ding was continuously applied until failure occurred, which was defined as a drop of post-peak axial stress down to 40% of the peak strength.alpha2 = 45alpha2 = 90试验破试验破裂模式裂模式 数值破数值破裂模式裂模式试验裂纹试验裂纹扩展过程扩展过程 Axial strain / 10-3Axial stress / MPa试验破裂模式试验破裂模式数值破裂模式数值破裂模式ES = 14.35 GPaES = 14.40 GPa模拟破坏过程

54、录像模拟破坏过程录像051015202530051015202530Y / cmX / cm Growing path Initial crack051015202530051015202530Y / cmX / cm Growing path Initial crack051015202530051015202530Y / cmX / cm Growing pathInitial crack051015202530051015202530Y / cmX / cm Growing path Initial crack051015202530051015202530Y / cmX / cm Gr

55、owing path Initial crack051015202530051015202530Y / cmX / cm Growing path Initial crack051015202530051015202530Y / cmX / cm Growing path Initial crack按照实际生成颗粒组合按照实际生成颗粒组合o第一种第一种1.根据颗粒级配随机生成球,然后消除球之间的不平衡力;2.随机选取球边缘的一点为起点,随机生成多边形的边数,根据边数随机生成角度(去除不合理的角度),如此以球的边界上的各点组成随机多边形;3.在多边形内部生成与边相切的多边形的小颗粒,组成clum

56、po第二种第二种1.将颗粒(直径远小于多边形)填满整个空间;将颗粒(直径远小于多边形)填满整个空间;2.导入多边形形状的各个顶点坐标导入多边形形状的各个顶点坐标;3.将多边形覆盖的颗粒进行标记,作为等效于多边形的颗粒簇;将多边形覆盖的颗粒进行标记,作为等效于多边形的颗粒簇;4.将标记好的颗粒提取出来便可以实现模拟不规则的多边形将标记好的颗粒提取出来便可以实现模拟不规则的多边形;5.最后用实现保存好的多边形颗粒簇,按照直径等效原则替代。最后用实现保存好的多边形颗粒簇,按照直径等效原则替代。按照实际生成颗粒组合按照实际生成颗粒组合CAD TO PFC o Support functions for

57、 CAD Examples for PFC3DReads and ASCII file composed of triangle3D CAD 输出为输出为 *.STLImportCAD PFC可以在半静态模式下运行以保证迅速收敛到静态解,或者在完全动态模式下运行。 PFC包含功能强大的内嵌式程序语言FISHFISH,允许用户定义新的变量和函数使数值模型适合用户的特殊需求。例如,用户可以定义特殊材料的模型和性质、加载方式加载方式、实验条件的伺服实验条件的伺服控制控制、模拟的顺序以及绘图和打印用户定义的变量等。 超单元方案支持创建颗粒及超超单元方案支持创建颗粒及超单元颗粒集;超单元可用于模单元颗粒

58、集;超单元可用于模拟不规则地质单元拟不规则地质单元墙体可使用任意方向线段组成墙体可使用任意方向线段组成,墙体,墙体可拥有各自的接触属性。墙体可用于可拥有各自的接触属性。墙体可用于模拟物理对象及其加载边界模拟物理对象及其加载边界模拟任意大小颗粒集合体的动态行模拟任意大小颗粒集合体的动态行为;颗粒半径可以为均匀分布及其为;颗粒半径可以为均匀分布及其服从高斯分布;服从高斯分布;材料属性对应于单个颗粒,允许材料属性对应于单个颗粒,允许及颗粒半径呈连续性及颗粒半径呈连续性;颗粒坐标及半径采用高精度颗粒坐标及半径采用高精度存储技术,确保求解不会出存储技术,确保求解不会出现数值漂移。现数值漂移。墙体生成注意

59、点墙体生成注意点oPFC模型中,壁面常用作模型边界,一定数量的有限平面组成一个封闭的几何空间,然后在该几何空间内生成一组球,构成基本的PFC3D模型 ;o壁面对体内的颗粒起到支撑和限制的作用,同时壁面的属性以及加载于其上的条件(如速度)构成模型的边界条件 ;oPFC模型内的壁面(WALL)有两侧,一侧为有效侧(Active Side),另一侧为非有效侧(Inactive Side)。当颗粒处于壁面的有效侧时,壁面具有模型边界的作用,对颗粒运动有限制作用;若颗粒处于壁面的非有效侧,则壁面对颗粒没有任何作用,颗粒将穿过壁面。6 6 应用领域应用领域 PFC既可解决静态问题也可解决动态问题,既可用于

60、参数预测,也可用于在原始资料详细情况下的实际模拟。 PFC 模拟试验可以代替室内试验。在岩石与土体中开挖问题的研究与设计方面,实测资料相对较少,关于初始应力、不连续性等问题也只能部分了解。而在松散介质流动问题中,影响流动介质不规律分布的影响因素很难定量描述。因此,应用PFC初步研究影响整个系统的一些参数的特性,对整个系统的特性有所了解后,就可以方便地设计模型模拟整个过程。 PFC PFC 可以模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大变形问题、断裂问题等,如:可以模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大变形问题、断裂问题等,如: (1 1)在槽、管、料斗、筒仓中松散物体的流动问题;)在槽、管、料斗、筒仓中松散物体的流动

61、问题; (2 2)矿山冒落法开采中的岩体断裂、坍塌、破碎和岩块的流动问题;)矿山冒落法开采中的岩体断裂、坍塌、破碎和岩块的流动问题; (3 3)铸模中粉料的压实问题;)铸模中粉料的压实问题; (4 4)由粘结粒子组成物体的碰撞及其动态破坏;)由粘结粒子组成物体的碰撞及其动态破坏; (5 5)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垮塌;)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垮塌; (6 6)颗粒材料的基本特性研究,如屈服、流动、体积变化等;)颗粒材料的基本特性研究,如屈服、流动、体积变化等; (7 7)固体的基本特性研究,如累积破坏、断裂。)固体的基本特性研究,如累积破坏、断裂。 目前,离散单元法作为一种公认的数值方法,几乎己经渗透

62、到了岩土工程的所目前,离散单元法作为一种公认的数值方法,几乎己经渗透到了岩土工程的所有领域有领域: :巷道支护巷道支护; ;边坡工程边坡工程; ;地下开采地下开采; ;动载问题动载问题; ;冰雪力学冰雪力学; ;核废料的处理核废料的处理: :散体散体介质问题介质问题; ;断裂力学断裂力学; ;自然界的风蚀、崩塌和泥石流自然界的风蚀、崩塌和泥石流; ;节理一岩桥问题。节理一岩桥问题。土力学研究土力学研究堆积、装填和压制堆积、装填和压制颗粒流动研究颗粒流动研究土动力学研究土动力学研究沼气生成地震液化地震液化边坡失稳边坡失稳矿料运输矿料运输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流化床流化床7 7 可选特性可选特性q 热学

63、分析热学分析q 流体分析流体分析q 并行处理技术并行处理技术q 能写用户定义接触模型能写用户定义接触模型q 用户写用户写C+C+程序的程序的C+C+编程编程热学计算模块热学计算模块 用来模拟材料内热量的瞬间流动和热诱导位移和力的顺序发展。热学模型可以独立运用来模拟材料内热量的瞬间流动和热诱导位移和力的顺序发展。热学模型可以独立运行或耦合到力学模型。通过修改粒子半径和平行粘结承受的力,产生热应变来解释行或耦合到力学模型。通过修改粒子半径和平行粘结承受的力,产生热应变来解释粒子和粘结材料的受热。粒子和粘结材料的受热。 用户定义的接触本构模型用户定义的接触本构模型 可以用可以用C+C+语言来编写,并

64、编译成动态链接库文件,一旦需要就可以加载。语言来编写,并编译成动态链接库文件,一旦需要就可以加载。 并行处理技术并行处理技术 程序程序支持并行计算,允许将一个支持并行计算,允许将一个PFC2DPFC2D模型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在单独的处模型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在单独的处理器上平行运行。与一个理器上平行运行。与一个PFC2DPFC2D模型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相比,平行处理在内存容量模型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相比,平行处理在内存容量和计算速度方面得到大大提高。和计算速度方面得到大大提高。流体计算模块流体计算模块 流体流体- -固耦合计算、第三方接口程序固耦合计算、第三方接口程序-CCFD-C

65、CFD流体模块流体模块o Fixed Coarse-Grid Fluid Schemeo Incorporation of Fluid Couplingo 第三方接口程序第三方接口程序-CCFDNO.1NO.2Domains (black dots)flow paths (black lines) bonds (white lines)NO.3 NO.4CLUSTER与CLUMPocluster 就是把几个颗粒按照平行粘结聚合在一起,可以是按圆形组合,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当该力达到平行粘结强度之时cluster就破坏,每个cluster可以赋予不同的平行粘结强度,PFC内部没有关于cluster

66、的关键字关键字命令,cluster只是函数名字,如叫成aabb亦无所谓;oclump也是几个颗粒的聚合体,但它们不是通过平行粘结聚合在一起,而是PFC内置的命令,在计算时clump按整体来计算,可以将clump当做一个不规则的球。clump应该翻译成“”,类似udec里面的block。o General way to specify clump shape (and volume, if necessary)CLUMP TEMPLATE make peanut 3 1.0 0.5 0.5 & (0,0) (-1,0) (1,0)2.01.0Clump-创建颗粒簇创建颗粒簇NOTE:if the is specified and id is equal to the ID of an existing clump, then the specified properties of that clump are. All particles ; . A range for a clump to be created or balls added to prevent all balls 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