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3317825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 第一篇:增值税申报表撤销(情况说明)情况说明中山市国家税务局东区分局:2021年3月02日由中山市恒利丰金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提交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现因金额有误,向贵局申请撤销。申请人盖章或签字:年月日第二篇:增值税申报表填写错误情况说明20210310增值税申报表填错情况说明国税三所:联系电话为65582726。我单位2021年3月9日填报2月增值税申报表时,不慎将附表(二)中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份额、金额、税额填错,即,错按3月取得的两份没有认证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和税额填列,而没有按2月实际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填列。具体数据如

2、下:错误数据 正确数据 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份额 2 1金额 5,958.97 9,743.59税额 1,013.03 1,656.41 由此造成本期进项税额少报643.38元,且本期应缴增值税1,189.70元已申报且扣款成功。现提请主管税务机关协助办理我单位修改申报表事宜。 特此申请!天鹏电子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2021-3-10第三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表填表说明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3、。(一) 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三) 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四) 本表“所属行业”栏,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小类行业填写。(五) 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六) 本表“法定代表人姓名”栏,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七) 本表“注册地址”栏,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八) 本表“营业地址”栏,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九) 本表“开户银行及帐号”栏,填写

4、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十) 本表“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栏,按税务登记证填写。(十一) 本表“电话号码”栏,填写纳税人注册地和经营地的电话号码。(十二) 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十三) 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十四) 本表第1项“(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

5、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十五) 本表第2项“应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货物”中17%税率“销售额”与13%税率“销

6、售额”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十六) 本表第3项“应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十七) 本表第4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

7、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6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十八) 本表第5项“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4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十九) 本表第6项“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

8、,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 本表第7项“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一) 本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

9、,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二) 本表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货物”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三) 本表第10项“免税劳

10、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四) 本表第11项“销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项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五) 本表第12项“进项税额”栏

11、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2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六) 本表第13项“上期留抵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二十七) 本表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

12、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3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八) 本表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数据,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二十九) 本表第16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三十) 本表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三十一) 本表第18项“实际抵扣税

13、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三十二) 本表第19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三十三) 本表第2021期末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三十四) 本表第21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

14、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2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三十五) 本表第22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三十六) 本表第23项“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

15、数之和。(三十七) 本表第24项“应纳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八) 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三十九) 本表第26项“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栏不填写。(四十) 本表第27项“本期已缴税额”栏数据,是指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四十一) 本表第28项“分次预缴税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四十二) 本表第29项

16、“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栏不填写。(四十三) 本表第30项“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上缴上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款,包括缴纳上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提的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四十四) 本表第31项“本期缴纳欠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四十五) 本表第32项“期末未交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四十六) 本表第33项“其中:欠

17、缴税额(0)”栏数据,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四十七) 本表第34项“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四十八) 本表第35项“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四十九) 本表第36项“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该数据与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上末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数。(五

18、十) 本表第37项“本期入库查补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款,包括:1、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2、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五十一) 本表第38项“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纳税检查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该数据与本表第32项“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填表说明(一) 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

19、应填写具体的年、月。(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三) 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四) 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和“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普通发票”、 “未开具发票”各栏数据均应包括销货退回或折让、视同销售货物、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适用零税率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出口执行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以及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调整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

20、 1. 第1、8、15栏包含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 2. 第2、9栏不填写。(五) 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和“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纳税检查调整”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六) 本表“三、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 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栏数据,填写本期因销售免税货物而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份数、销售额和税额,包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销售的免税粮食,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等。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

21、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一)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二)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四)本表“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1第1栏“(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等

22、于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与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数据之和。2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与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减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的数据相等。3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由税务机关

23、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专用发票、核查结果中允许抵扣的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份数、金额、税额。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4第4栏“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具体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等于第5至8栏之和。5第5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填写本

24、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份数、金额、税额。 6第7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7第8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1)“金额”栏:填写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金额”栏数据、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金额”栏数据、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之和。(2

25、)“税额”栏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填写: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按“金额”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第8栏填写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份数、金额、税额。 8第9栏“6%征收率”和 第10栏“4%征收率”,不填写。9第11栏“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税额”栏填写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外贸企业出口

26、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0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应等于第1栏、第4栏、第11栏之和。(五)本表“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部分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明细情况。1第13栏“本期进项税转出额”,填写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该栏等于第14栏至第21栏之和。2第14栏“免税货物用”,填写免征增值税项目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27、3第15栏“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填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以及接受试点纳税人旅客运输服务取得的进项税额,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4第16栏“非正常损失”,填写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购进货物,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与非正常损失货物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5第17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填写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

28、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6第21栏“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中“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税额。(六)本表“三、待抵扣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1第22至26栏数据包括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

29、业增值税专用发票。2第23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但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结存至本期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初余额数。该项应与上期“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栏数据相等。3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但因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外贸企业购进供出口的货物。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

30、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4第25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税法规定仍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且已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末余额数。5第26栏“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填写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只能作为出口退税凭证或应列入成本、资产等项目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外贸出口企业用于出口而采购货物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31、6第28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7第30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8第31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1)“金额”栏:填写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金额”栏数据、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之和。(2)“税额”栏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填写: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按“金额”乘以7扣除率计算

32、填写;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9第32栏“6%征收率”和第33栏“4%征收率”,不填写。(七)本表“四、其他”部分1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全部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2第36栏“期初已征税款挂帐额”和第37栏“期初已征税款余额

33、”,不填写。 3第38栏“代扣代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扣缴的增值税额。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填表说明本表填写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明细情况。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填表说明一、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免税货物或提供免税劳务的,也使用本表。二、具体项目填写说明:(一)本表“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二)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

34、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四)本表第1项“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不含税销售额,不包含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征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五)本表第2项“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合计。(六)本表第3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七)本表第4项 “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目录中所列的应

35、按照2%征收率增值税的应税固定资产的不含税销售额。(八)本表第5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九)本表第6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十)本表第7项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十一)本表第8项“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出口免税货物的销售额。(十二)本表第9项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出口免税货物的普通发票金额。(十三)本表第10项“本期应纳

36、税额”栏数据,填写本期按征收率计算缴纳的应纳税额。(十四)本表第11项“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数据是根据相关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额。(十五)本表第13项“本期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稽查补缴的应纳增值税额。第四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首先,点击左侧“增值税”税种,在图示展开的子菜单中点击“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填表说明:1. 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

37、止年、月、日。 2. 本表“所属行业”栏,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最细项(小类)进行填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附后),仅填写行业代码。 3. 4. 5. 6. 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本表第1行“(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

38、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行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7. 本表第2行“应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39、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行的“应税货物”中17%税率“销售额”与13%税率“销售额”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8. 本表第3行“应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行的“应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9. 本表第4行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

40、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6行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10. 本表第5行“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4行的“小计”

41、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11. 本表第6行“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行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12. 本表第7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

42、出口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13. 本表第8行“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行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14. 本表第9行“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

43、、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行的“免税货物”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15. 本表第10行“免税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行的“免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16. 本表第11行“销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

44、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行的“小计”中的“销项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17. 本表第12行“进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0行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注:第11行和第12行与附表一、附表二的关系必须相等,不允许有误差,有误差的调整附表中的明细数据。18.

45、 本表第13行“上期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数,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初余额一致。网上申报填写时,这部分数据直接从征管软件中读取,不允许企业修改。19. 本表第14行“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但不包括销售折扣、折让,进货退出等应负数冲减本期进项税额的数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1行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

46、内各月数之和。2021本表第15行“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数据,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21. 本表第16行“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本期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检查后下达的处理决定文书上注明的纳税检查应补缴入库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22. 23. 本表第17行“应抵扣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本表第18行“实际抵扣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24. 本表第19行“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47、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25. 本表第2021期末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26. 本表第21行“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2行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48、27. 本表第22行“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行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28. 本表第23行“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29. 本表第24行“应纳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内各月数之和。 30. 本表第25

49、行“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网上申报填写时,这部分数据直接从征管软件中读取,不允许企业修改。 31. 本表第26行“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收到税务机关退回的,因开具出口货物税收专用缴款书而多缴的增值税款。该数据应根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中“收到税务机关退回的多缴增值税款”数据填列。“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32. 本表第27行“本期已缴税额”栏数据,是指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33. 本表

50、第28行“分次预缴税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分次预缴的增值税额。网上申报填写时,这部分数据直接从征管软件中读取,不允许企业修改。 34. 本表第29行“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销售出口货物而开具专用缴款书向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增值税额。网上申报填写时,这部分数据直接从征管软件中读取,不允许企业修改。 35. 本表第30行“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上缴上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款,包括缴纳上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提的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36. 本表第31行“本期缴纳欠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欠税额,

51、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37. 本表第32行“期末未交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38. 39. 40. 本表第33行“其中:欠缴税额(0)”栏数据,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 本表第34行“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本表第35行“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41.

52、 本表第36行“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该数据与本表第25行“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上末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数。 42. 本表第37行“本期入库查补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款,包括:1。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2。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内各月数之和。 43. 本表第38行“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纳税检查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该数

53、据与本表第32行“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第五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二填报说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尊敬的纳税人:关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如下(一)“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主表。(二)第1至12栏“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分别反映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1.第1栏“(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反映纳税人取得的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机动

54、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情况。该栏应等于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与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数据之和。2.第2栏“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反映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情况。本栏是第1栏的其中数,本栏只填写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部分。 3.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反映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情况。辅导期纳税人依据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的税

55、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栏。本栏是第1栏的其中数,只填写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部分。4.第4栏“(二)其他扣税凭证”:反映本期申报抵扣的除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外的其他扣税凭证的情况。具体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含农产品核定扣除的进项税额)、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该栏应等于第5至8栏之和。5.第5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反映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情况。按规定执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的,纳税人需依据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填写本栏。6.第6栏

56、“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反映本期申报抵扣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普通发票的情况。执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填写当期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填写“份数”、“金额”。7.第7栏“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填写本期按规定准予抵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8.第8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反映按规定本期可以申报抵扣的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的情况。9.第11栏“(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列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0.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反映本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57、。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三)第13至23栏“二、进项税额转出额”各栏:分别反映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明细情况。1.第13栏“本期进项税额转出额”:反映已经抵扣但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2.第14栏“免税项目用”:反映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 3.第15栏“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反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4.第16栏“非正常损失”:反映纳税人发生非正常损失,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5.第17栏“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反映用于按简易计税

58、方法征税项目,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当期应由总机构汇总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6.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反映按照免、抵、退税办法的规定,由于征税税率与退税税率存在税率差,在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7.第19栏“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反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后而调减的进项税额。8.第2021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填写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开具红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等注明的在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9.第21栏“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填写本期经税

59、务机关同意,使用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的数额。10.第22栏“上期留抵税额退税”:填写本期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上期留抵税额退税额。 11.第23栏“其他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反映除上述进项税额转出情形外,其他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四)第24至34栏“三、待抵扣进项税额”各栏:分别反映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1.第24至28栏均包括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情况。2.第25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反映前期认证相符,但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

60、抵扣及不允许抵扣,结存至本期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辅导期纳税人填写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期初情况。3.第26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反映本期认证相符,但按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及不允许抵扣,而未申报抵扣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辅导期纳税人填写本期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4.第27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反映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税法规定仍暂不予抵扣及不允许抵扣且已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辅导期纳税人填写截至本期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期末情况。5.第28栏“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

61、许抵扣”:反映截至本期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 6.第29栏“(二)其他扣税凭证”:反映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除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外的其他扣税凭证情况。具体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该栏应等于第30至33栏之和。7.第30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情况,包括纳税人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情况。8.第31栏“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

62、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普通发票情况。9.第32栏“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情况。10.第33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情况。(五)第35至36栏“四、其他”各栏1.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反映本期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情况。 2.第36栏“代扣代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八条扣缴的应税劳务增值税额与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政策规定扣缴的应税服务增值税额之和。4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