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墙2.0扦插法汇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3180791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3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撞墙2.0扦插法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撞墙2.0扦插法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撞墙2.0扦插法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撞墙2.0扦插法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撞墙2.0扦插法汇总(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月季撞墙2.0扦插法整理汇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渔手把手叫你学扦插2.0版撞墙之后我用的方法叫做蛭石托盘法扦插2.0版。这个方法出自月季吧吧友颖子。优点:1、简单。你只要去买一些蛭石回来就好了,所需工具,透明被子和盘子,生活中都能找到。2、土插和水插的结合。既保持了水插高生根率和的优点,也避免水插移栽成活率低和某些品种只到愈合组织不长与生根慢等缺点。3、管理省心。你不需要去买一套喷雾设备,也不需要担心今天有没有去喷水,也不用像水插一样时不时去换水,更不用纠结发芽的时候要掐呢?还是不掐呢?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盘子里没水的时候加上等生根就行,适合懒人和没时间的人。4、可以全年使用。春天秋天不必

2、说,即使大夏天它依然保证很高的成活率。我说的是最终成活。如果仅仅到生根,那更不是问题。(无冬天,所以我不了解冬天的情况 )5、成功率非常高。可以说你基本不用担心成功的问题,这个方法已经帮助吧里好多人从插不活星移民地球,很快你会因为插的太多而厌烦扦插,就像现在的我一样。工具:1、 蛭石,任何蛭石都行,粗细不管,我最初是用细的,后来换粗的,都行,但如果你手头没有就买粗的。2、 透明一次性杯子和塑料碗。为什么透明?这就是我出2.0的原因之一,其他不透明的东西比如育苗穴盘我也试过 感觉没有透明杯子稳定和生根快,关键是 透明杯子可以看见生根情况。把杯子和碗用打火机底下烧个洞。3、 一个盛水的容器。我以前

3、用的是花盆的托盘,但其实你用什么都行,能盛水就行了。步骤1、把杯子烧洞之后装入蛭石,放在已经盛好水的托盘里。你时间多就让蛭石慢慢吸水,性子急就上面浇水 迅速让蛭石湿透。2、把剪下来的枝条插到蛭石里,然后在室外(必须条件)找一个散光或者有太阳的地方放着就行了,没水就添水,等到看到根系伸到差不多杯底 移栽。3、修剪下来的枝条,一个芽点截一个枝条,我知道其他的方法可能会说什么两个或者三个更好,但这个方法无需担心成功的问题,怎么省怎么来。问题1 :需不需要换水答:不需要,没水加水就行。问题2: 多久生根?答:品种不同,生根速度不一样。温度也是影响生根的关键,温度高,生根快, 温度低,生根慢。这个方法大

4、多数品种20天左右就会根系伸到杯子底了。以根系快伸到杯子底为准,我见过最快的7天,最慢大概一个月多一点。问题3:为什么要强调根系伸展到杯子底?答:因为根系越长越容易移栽,成活率也越高问题4 :成功率怎么样?答:可以说 基本不用担心成功率。在杯子里生根到移栽之前,基本是100%的成功率,如果是病枝条,比如白粉病枝条扦插,会影响成功率。我综合下来,就是最倒霉的一波,白粉爆发的时候插的,成功率也没下过80%。至于移栽,常年100%,大量移栽也有死亡率,我没仔细算,但90%还是有的,最倒霉最保守也有80%。移栽死亡,基本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如果避免基本100%没问题。问题5:需要用生根粉吗?答:这个方法

5、生根本来就够快了(温度够的话),你用生根粉也不会更快了。我用过国光的生根粉蘸根插过,没看出比用了更快的效果。那一批死亡率还贼高,所以不再用了。我就试过那一批。你要觉得用的更好就用。移栽等到根系够长了(至少2厘米以上)就可以移栽了。有些花友的经验是愈合刚生根移栽成功率高。但经我实践,还是觉得根系长移栽成功率更高。影响移栽成活的因素:1、叶片健康。在你从杯子里移栽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要移栽的苗叶子是否健康。如果已经接近黄叶或者有白粉病的叶子,一定不要移栽。有过水插经验的人都知道 在水插阶段旧叶子死掉枝条是不会死的,还会继续发芽展叶。但是如果移栽到土里,掉叶光杆就意味着必死,如果还有芽点 展叶了还有活

6、命的机会,但也有很高的死亡率。所以移栽之前一定要确定叶片健康。如果发黄了,就干脆留在蛭石里,等到心芽点展叶,变成老叶再移栽。2、无病虫害。如果移栽白粉苗了,那就有较高的死亡率。移栽前就被肉虫把叶子吃掉了,也就易挂了。至于伤根,很多人畏之如虎。我觉得只要你不是故意伤根,就算伤一点没事的。我曾经因为太久没移栽,根系都开始黑根烂掉了,我用生锈的剪刀剪掉黑的部分根,移栽照样活了。所以很多事没必要太小心翼翼,月季没那么脆弱。移栽要准备的东西:1、广谱吸性杀菌药(必要)杀菌剂:在春秋看不出太大的作用,因为气温低细菌不活跃。但是夏天移栽,对于成活的影响相对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楼主所在的湿热的。我一般习惯用广

7、谱的吸性杀菌剂灌根和喷施叶面。广谱吸性杀菌剂 常见的有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腈菌唑。 一般用多菌灵就好了 。2、营养钵 3、调配好的介质 介质:楼主自己有两种配方。一种是“泥炭+奥绿+珍珠岩”,泥炭和珍珠岩大概4:1左右。至于奥绿一般用318,看着放就行了,奥绿就是放多点也没事的不会烧苗,看手感给吧,如果你没经验,宁少勿多。另外一种是“粗椰糠+奥绿”,因为椰糠本身很透水,所以没必要用珍珠岩了。1.0版本的介质是“泥炭+园土+珍珠岩”,经过实践不行,活是能活,但是因为以前胆小不敢放奥绿,加上园土不够透气,所以根系生长慢。我拔下3个月前的苗来看根系,还不如后面配的介质十几天呢,所以果断放弃。

8、上面两种配方各有优劣。泥炭的护根性好,生长快,保水性不错,照顾比较轻松。椰糠透气性高,干湿速度很快理论上有利于生根。从分享的角度来说,泥炭因为保水,会比椰壳更重,但椰糠会比较容易散,除非根系抓牢。所以习惯用哪种就看自己方便了,差距是不大的。我个人倾向于:如果是扦插是自用,我会用泥炭; 如果准备分享,那我会换成椰壳。什么样的根才是可以移栽的根系,上图这些都是以前移栽的时候拍的。第一是我认为合格的,下面的纯粹是我懒得移栽生长过剩的根,因为已经纠结在一起了,扒开的时候还伤到根了,但其实也不影响移栽。所以我觉得,移栽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根系好 。另外一点,有人看法是,带蛭石直接移栽比较不容易伤到根系。

9、以前我觉得也有道理,就带蛭石移栽了。不过带蛭石移栽有个问题,你如果想不伤害根系,就不能过多的压迫。不压迫,蛭石见水就散,你上盆后浇水,苗就倒了,还要继续上介质。后来我想想还是把蛭石冲散了上盆,这样回收的蛭石还可以重复利用呢。至于成功率,就算我暴力作业,也能保证80%成活。一般如果小心作业,100%是可以保证的。我前面说了,影响成活无非是:叶子不健康、病害、虫害。真正因为操作问题导致的不成活我还真没见过。所以,洗不洗根真的没差别。这一种虽然根系已经合格,但是老叶子挂掉,新叶子未长好的苗我一般不移栽的,死亡率比较高。之所以会出现老叶子挂掉,除了因为白粉病之外,就是因为该移栽的时候我不移栽,拖了几个

10、月后新代了。这杯子根系合格 叶子也健康 适合移栽 就移栽这一个杯子的苗。本来我一直用椰糠的 但今天实在不想去泡了,用泥炭吧。上面是奥绿,第一次感觉放少了,再抓一小把。把蛭石洗掉,用水一冲就散了 晒干继续用。先在盆底加一点土。把苗轻轻放在营养钵里,记得别压迫根系,就这样一只手扶着,一只手放土。稍微放一下,苗就站稳了。这就是根系长的好处。这时候浇水,让土和根系更加结合紧密(我讨厌泥炭,如果用椰糠不用浇水 )。浇水后,基本差不多了,继续添土。完成了。很快上完三盆 ,上完盆才发现有一棵貌似白粉了,只能抹点酒精,自求多福吧!上盆可以直接上花盆里。但我建议先上营养钵。因为小盆长根快 有利于月季生长,等长满

11、营养钵再直接移栽这样回更好。砂质土壤可以,但是容易板结。 建议混泥炭和珍珠岩使用。移栽上盆的方法,大家都不一样,我和大壳的不一样,和梦的也不一样。但大家成功率都差不多的,其实扦插也好,移栽也罢,不是你必须做对什么才能成功,而是避免了那些应该避免的东西,怎么做都随便的。扦插方法也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看过我1.0的朋友,估计会知道我以前移栽有一个逐渐见光的过程,还有逐渐减水的过程,那是以前刚学会扦插胆小,现在繁殖的多了,哪有那么多屁事。移栽后怎么养护?一、关于浇水。第一次移栽,用杀菌剂做定根水浇透。我以前有套什么八成、六成逐渐减水的方法,现在是什么都不管,只需要注意一点,不要让介质

12、完全干掉就行了。看土面大概干到剩下56成的时候,就浇一次透水,然后平时别管就行了。当然也不要稍微一湿就浇,涝死我不负责。在小苗还是牙签状态,大概就这么浇水,等到它有个十公分八公分了,或者根系已经比较可观了,就按照正常的见干见湿养护吧。二、关于见光。我会告诉你我现在已移栽好直接晒太阳么?虽然有时候会晒死一些,但是8成成活还是有的,如果你想小心点,就先散光,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全日照。或者每天搬出去晒早上的太阳,中午再搬回去,逐渐过渡到全日照都行。总之最迟一个星期,如果你移栽的苗没黑的话 就全日照吧。三、 关于施肥。什么时候施肥?你什么时候能把小苗全日照了,就可以施肥了。别怕烧死苗,大肥滴不怕,大肥滴

13、长得快。当然你要是一把尿素,一把复下去我也没话说。毕竟还是孩子就不要用有机肥和复了,花多多是最安全的。怕死2000倍,不怕死1000倍。用某商家的话来说,花多多2000倍你放条金鱼进去游都不会死 可见其安全程度。我一般是用花多多10号和22号换着来,710天一次。四、 善用激素。生根壮苗剂,偶尔可以和施肥或者浇水的时候放一点,能比较好的刺激根系发展。但这东西可有可无,就偶尔用用 ,你多用也没多大效果。又不是商家急着出苗,何必虐待自己孩子呢?这是我从去年10月到现在插的。基本都是答应了朋友插的,全是靠蛭石法插出来的。这大概是全部的80%,有一部分已经发出去了,有些还没移栽。之所以把这个帖子做的那

14、么详细。是因为我大概以后不会再发扦插类的帖子了。从不会扦插到把扦插变成一种可以复制的程序,心情也由激动变得麻木和厌烦了,所以俺决定去玩新东西啦。祝大家都成为绿手指!另类的撞墙扦插2.0版本hgping45一直学习、苦练扦插大法。泡沫水插法、油壶法、饮料瓶水插法、光雾扦插法和最近热门的撞墙2.0扦插法都试过,效果都不尽人意。失败多了总结经验也多了,下面我就分析一下我失败的原因吧。首先我必须检讨一下,我一直没有按照要求使用扦插介质。前面我专门发贴征集过各位花友的扦插成活率。普遍反映出根容易上盆后成活难的问题,所以我想省略上盆过程,直接采用营养土扦插,出根后就可以正常养护,等根系强壮后再换大的营养钵

15、,这样对根的扰动降到最小,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但是我发现营养土扦插非常容易黑杆。我的成活率基本在2-3成,前段时间改用蛭石做介质后,黑杆非常少了,而且愈合组织长的非常快,看来介质非常重要。但出根后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上盆后的成活率。某天我看到日本一个铁线莲扦插的资料。突然来了灵感。通过试验可行性,觉得可以分享给大家。首先,我要说,这是以撞墙的托盆扦插法为基础,稍加改动而已。第一步,我配基质,进口育苗泥炭:蛭石按2:1配置拌匀。第二步:透明塑料杯,最好大于250ml的,底部烧洞,填入拌好的基质。填充到塑料杯的3/5左右,稍压实一下。第三步:填充纯蛭石到杯口。第四步:将修剪好的枝条插入杯中,深度2c

16、m左右。接着浸盆,放入托盆按照撞墙大神的2.0方法养护,托盆缺水加水就可以了。解说一下:月季枝条插入纯蛭石中,等待长愈合组织生根,根系向下长到泥炭里后,蛭石的作用就终结了。剩下的就是根在泥炭里生长的过程了,期间逐渐减少托盆水量,等根系非常发达了,再进行正常养护和换盆了,换盆时带泥炭一起换,这样减少了根的扰动,提高了成活率。撞墙之后: 怎么说呢,我理解你这样的变通,为了追求成活率,好几个吧友这么变过。但花心思去这样搞的前提是,你们把移栽当成一件很可怕的事,好像一移栽就死伤无数尸山血海,还在战斗就害怕了。其实移栽没想象中可怕。前阵子移栽了18棵,就死了一棵。其实移栽的成功率并不会比用蛭石插活低多少

17、。撞墙之后: 移栽的几个要点: 1、根系要足够。根系越多移栽。它对抗逆境的资本就越大。 2、 要注意保持介质的湿度。在刚开始不要让介质干,一半干到34成的时候就浇水,等到苗根系长得差不多再见干见湿。 3、最好移栽的时候,用医用杀菌剂喷叶灌根什么的,减少黑杆率。做好这三点,管它水插土插 移栽是很简单的。hgping45: 回复 撞墙之后 :我的主题思想就是提高成活的机率,降低移植上盆时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品,枝条匮乏得来不易,能在原钵中生长到适合换盆的状态。减少一次移植上盆缓苗带来的风险,对大部分花友来说都是期待的,当然,对于那种烂大街的品种,随意就好,挂了也不心疼。hgping45:

18、回复 撞墙之后 :上盆容易,主要是上盆后的养护要细心,包括我在,上盆后不细心管理,还是容易挂。撞墙之后: 回复 hgping45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真没必要,我经常拿着生锈的剪刀剪掉一部分根系照样活。你的主题思想是,带介质不伤根,但是有足够的根系的话,其实伤根不伤根关系不大的,所以我对于各种移栽方法一直没有说的看法是,其实没必要这么麻烦,有足够的根系,正常的上盆浇透3天扔出去晒太阳,无论是贵货,还是便宜货,我都是这么干的。死亡率有,100%也有。这和品种、苗情都有关系,死了也不一定是你护理有问题。把该做的事做,把成功率控制在满意的围,轻松一点就好。我出2.0的目的就是要想去掉一些繁杂的部分

19、,结果你们又捡回来了。撞墙之后: 回复 hgping45 :你有没有想过,你带着介质移栽为什么还会死苗?其实很简单,你同一个枝条一起养护,总会有一些苗长势不如人,或者干脆死掉,这和伤根不伤根其实关系不大。我现在也不大追求100%了,因为这没啥意义,有些弱苗养活了,同期的苗3个月又粗又壮,它连人家一个月的苗情都没,这种死了也补可惜。撞墙2.0扦插之杯子底部十字开口初入月季吧,看到“撞墙之后的2.0扦插法”很简单实用,适合懒人、新人。看过2.0的全贴与回复,在杯子处理上面有人用烙铁,还有用铁丝烧红,烟头烫之类。就想如果能够更简单些就好了。自己实践中发现底部十字开口法挺简单,处理一个杯子也就一两秒。

20、最大的好处是在使用较小蛭石的时候基质不会渗漏,水的渗透性极好。我试过10个杯子叠一起,最上面的杯子倒满水后,一两分钟全部渗完。方法:把杯子倒放在一个直径3厘米的木棍上面,棍子对准杯子中部然后往下撸后捏紧。然后拿菜刀横一刀竖一刀即可。其实大家看到下面的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底部捏着用剪刀也行,感觉没有刀砍快捷。附:如果扦插多的,找不到适宜大盆盛的,可以用砖围成你想要的面积,用薄膜做好防水就成。我是用一次性浴袋对折。大明4.0 月季扦插强大升级版本(根多) 2.0加强修改升级版我经常在各大群里发过我的扦插苗,大家拍手叫好,惊叹不已,给我取名金手指。每次都会一大群人私聊我“说为什么你能插出这么多根,我

21、用的2.0版本就一点点。”因此才有这个想法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如何扦插出强大又漂亮的根系。我的方法就是撞墙哥哥扦插2.0升级版本,因本人做过多次实验,实验证明我的方法每次都可以扦插出这么完美的根系。才敢这么大胆的发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只想造福月季吧友,我不是苗贩子。只是看不惯那些奸商。为什么直接跳过3.0 升级到4.0 #不解释#2.0版本出现的说明我就不一一讲。基本一样,只是微改动几个步骤。正式开始讲课看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感想。准备(重中之重,必须看清楚)1、准备一加仑的环球盆(这是我做实验的盆)。大家可以尝试各种更大的盆、更深的盆。比如大家抢回来的苗。那个V9方盆也ok。为什么我要

22、用环球的一加仑盆呢?因为这个微改动,带来的效果就不一样。优点第一,一加仑比2.0版本的一次性杯子大好多倍,这样一来,一盆可以扦插更多苗,我插过20几颗,成活率百分百(不是我吹嘘,大家可以自己实验证明)。第二,这样根系有足够的空间去伸展,达到我那完美的根系。第三,这样改进2.0 杯子浸泡导致经常发绿现象,蛭石太湿现象。缺点不能看到根系实际情况(这也不算什么缺点,正常一盆要扦插一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但大家不要担心,因为可以从底部看到根系的情况,根长出到盆外时,每颗苗都是完美根系的。):有个问题,根都纠緾在一起了,上盆时就麻烦了。另外,一加仑盆底洞太,蛭石不会漏出来吗?:第一,上盆不会麻烦到什么地方

23、去。就是根多了点吧,难道不是好事情?上盆就用V9盆,先装点土,把根放进去然后再填土。填完土,拔拔根,晃晃,压实就可以浇水了。很简单的事情。第二 ,一加仑盆哪里会漏啦,不是说了粗的蛭石。然后装满,放水盆里,就再也不动盆了。 难道你盆每天拿起来看吗? 扦插好了,盆就放水里了 ,也不移动。我经常也拿出来看,也没有掉蛭石的情况 !2.蛭石。 推荐大家使用粗蛭石(细的不怎么推荐,不是不好) 奥秘就这里面 #不解释#3.蛭石装到一加仑警告线。 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好,刚刚到警告线就可以。4.选枝条。选开花前:必须粗枝条。开花后枝条:最好花后一个星期。:如何取枝条?取什么枝条好?取几个牙点?取多长?:花朵下到第

24、三个芽叶子都可以剪掉。一般取饱满的芽点,已经萌发的牙点最好不要了。一般取两个牙点(提高成活几率。如一个牙点坏死,一个牙点可以继续生长)。一般取5-7厘米就可以,如切花一个芽点就有5厘米,我们就取一个牙点。下面这个双牙点枝条(双牙点有它的好处,坏一个牙点还有另一个)下面这个单牙点枝条(单牙点也有它的好处,营养集中在一个牙点上)下面这是饱满的牙点5.再准备一个可以装一加仑的大水盆。我自己用泡沫箱子,(大脸盆也可以,只要你有足够的脸盆)。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东西就用什么,这里没有规定。先把一加仑盆放到水盆里让蛭石吸水。:一般水要装到多少?:这个没有特别规定,一般装3厘米的水就可以。6.扦插上盆。:

25、如何扦插在盆里?:绕着盆边沿扦插,建议叶子不要遮挡,光合作用会差点。一盆可插15颗以上,看大家实际情况而定。我的扦插实际情况盆各一, 有一加仑,有V9方盆。还是推荐大家一加仑。这是移植后的苗苗这是聚会 2014新品种 4.0也成功:和2.0扦插法有什么不同呢?我还真没看出来,只是换了个盆就叫4.0扦插法了?:不要小看换了一个盆,秘诀就在如此,好好体会把。空气流通更好。:这么强大的根系绕在一起,分栽假植时会不会相互伤到根?:不会伤,伤也一点点,绝对没有影响。因为这有一个技巧:把整盆倒出,放进水里,蛭石自动化开,不会伤到任何一根。对于2.0的各种升级和修改版本的点评撞墙之后撞墙2.0这个方法,我不

26、是原创者,我最多是推广者。这个方法来自本吧吧友颖子兮兮。我说过2.0之后,我就不会出3.0了,因为没什么可说的了。月季扦插本身就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活。我觉得如果我要出3.0 必须是这个方法我有了颠覆性的做法改变,我认为的改变应当是: 1、成功率更高了, 2、更方便了。但是对于一个小围精细管理生根率100%、粗放管理也有80%的方法,我不认为提高成功率有什么意义了。至于方便,我也真没有能在方便这方面做什么改动了,所以只是为了改动而改动,提高一个数字 3.0、4.0、5.0 基本没什么意义,换汤不换药的事我也不想做。那我就大概点评一下吧!点评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你改变的目的是什么,更高的成功

27、率?更方便?还是其他?你扦插的目的是什么?嘚瑟?分享?交换?还是准备拿去出掉?有目的,才好提改动的意义。我认为大部分人,无非是分享、交换和交易三种目的。我大概也围绕这个来说。第一大类改动: 介质的改动。1 赤玉土 和鹿沼土。在我试用的方法里面,如果说还有一种改动,勉强能提高成功率的话,这种改动就是了。赤玉土和鹿沼土相对蛭石,在阴雨天或者水脏的情况下,黑杆率会比蛭石好一点,貌似比蛭石能更早生根(不确定)。如果高大上和玩肉剩下可以试试,但不建议专门去买,对比蛭石,赤玉土提升的那点成功率和它的价格,重量不成正比。有种说法,赤玉土插出来的苗长根和移栽长势比蛭石好,我觉得是扯淡的,至少我没看出有多大的区

28、别。2 河沙河沙的改动,优点是便宜,连二十多块钱2公斤的蛭石钱都可以省了。可以反复使用,不像蛭石使用多次后会化粉。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成功率不稳定,这是一种牺牲成功率换方便的改动。河沙的吸水性凑合,保水性极差。一旦有什么气候变化,或者忘记浇水 死很快。3 煤渣同河沙,保水性和透气性更好,比河沙好。4 麦饭石比河沙还惨5 珍珠岩+蛭石其实成功率差不多,增加珍珠岩是增加透气性,但是如果是粗粒蛭石,其实不加也没事。6 其他点评:其实2.0的介质,无非两个个要求:吸水和保水。如果勉强再加一个就是透气,把握这个原则,你想换啥换啥,但是我换来换去还是觉得蛭石更适合我罢了。补充:最近发现蛭石的一个好处:保水。

29、因为没空加水,经常回去的时候盘子里水都干了,蛭石的保水性可以让水干之后还能多撑两天,用其他介质,水干就死了。第二大类改动:枝条的改动,就是所谓的单芽点和双芽点。点评:本来我就没说一定要单芽点,只是我更习惯罢了,被人揪着不放还引出一场风波。最无聊的不是改动的改动。最近我的派对也是双芽,本来就没说一定要单芽点 有些枝条芽点太近了就自然双芽点。第三类改动: 晒太阳的改动。我记得我原帖里是这么说的,大太阳或者散光。这一点我必须承认我疏忽了,我是阳台,我的大太阳和露台不一样,有限,太阳也打不到哪里去,加上地域区别。所以害得一些人死伤惨重。聪明的人果断这样换散光,脑筋死板的人在死了一批又一批之后,还继续问

30、我,散光行不行。第五类改动: 容器的改动。其实就是换了个大盆,其他不变,算改动吗?。改动的目的不为分享,只是为了看更多的根和移栽好(原作者的意思,大概)点评:如果从主流的扦插分享交换交易的目的性来看,因为根系太长移栽不能。用于分享的容器,一般是10X10或者12X12营养钵 P7、P8方盆或者其他的容器,装不进去。我不是没有用过更大的容器,但是后来发现移栽太麻烦了,所以一般推荐扦插容器不大于移栽容器。至于追求蛭石里的根系发展,我也不是很建议。纯蛭石环境也许利于生根但并不利于生长,在能保证成活的根系长好后赶紧移栽才是王道。在蛭石里有个好处,就是如果不移栽出来,白根是会一直保持白白嫩嫩的状态的,如

31、果只为了看根系拍照,倒是真的不错。所以,高兴就好。第六大类改动: 移栽的改动。方法是上面放蛭石、下面放椰糠。目的是移栽的时候,尽量减少伤根的几率。点评:其实我在那个作者的原帖中说过,这种改动的前提,是把移栽当成一种很难很难的事,或者把上根当成一种很恐怖的事而做的改动。单这基本等于出门怕被花盆砸到而戴安全帽出门一样,是一种没必要的改动。移栽没那么恐怖,伤根也没那么恐怖,我没少干过因为根太长装不进去营养钵,拿一把生锈的剪刀剪下一些根系来移栽的事。移栽就是:1、保证比较长的根系; 2、保持介质湿润单又别太湿的状态;3、做好杀菌工作(其实很多时候这一步都可以省,但如果剪根这一步肯定不能省)。 然后就是

32、等。如果十天半个月没死,就算活了。一个月后面死别怪移栽不活,是你自己养死的。我在,湿度基本不用担心,如果太干燥的地方,可以适当喷水增加湿度。我现在偷懒到什么程度?刚移栽完直接拿出去晒太阳了,也一样有很高的成功率。可见移栽不是什么技术活,也不是难事,别想得太恐怖了。第七大类 我不知道怎么说的改动。方法是把月光宝盒和2.0结合起来。月光宝盒是指外面罩可乐杯那种。点评:我不知道最后这哥们成功了没?我也不想把话说死说一定不能成功,免得被打脸。但还是回到目的上,这样的改动是为了啥?如果追求成功率,如果环境适合,两种方法都有很高的成功率,两种方法结合,也不会更高了,既然如此,还白白增加工作量。月光宝盒的方

33、法,是为了保证湿度。而2.0就是插好通风,两种方法结合,我不看好。关于2.0,挺多人说这个方法招商家恨,我就笑笑,扦插,插活这是基本功,如果这点都能被商家恨上,那这些商家也太没出息了。建议大家以后别说了,惹人笑你是井底之蛙罢了。2.0也许很好用,但仅仅是好用的方法之一罢了,而且于大规模繁殖来说,它是旁门左道。我有个商家朋友,他就不会想用我的方法,因为不实用。光雾啥的,对他来说比2.0好多了。扦插也不是什么技术活,你无论用什么方法成功了,肯总结,插活不过是不停的复制前面的过程,扦插不难,难在移栽之后。说完了。我又来继续聊单芽点扦插的和株型控制的各种问题啦撞墙之后这个帖子不是讨论双芽点和单芽点谁“

34、好”的问题,我想讨论的是吧里因为某人带起来的所谓单芽点误导新人:“单芽点只能养出株型奇葩的弱苗“这种观点。说单芽点扦插的问题:一、从现象和逻辑说单芽点。他人观点:什么才是“好苗”,罗列了几个标准,其中之一分支多,株型好。单芽点的坏处。又罗列那些分支多的神级卖家的苗,基本都是单芽点插出来。一边夸人家的苗,一边批单芽点从逻辑上来说不是打自己脸么?讨论:既然卖家能用单芽点养出很棒的株型,那么证明这个问题基本就不是问题,连讨论得价值都没有。凡是还懂得“打顶”这个词的朋友,应该都不用担心株型的问题。二、从理论上来说单芽点株型控制他人观点:单芽点株型难控制。理由:1、 认为单芽点只能单枝条,无法分支或者只

35、能在一次修剪后分支,株型一柱擎天只能通过横拉解决。2、认为单芽点苗无法出笋和脚芽,或者非要埋一个芽点才能出笋芽,所以株型不好控制。分析:1、单芽点的枝条,是否只能爆出一个芽点,只能出一个枝条?这个问题当然是否定的。你去买那几个神级卖家的苗,观察他们的苗的株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问的很无聊了。放一那家神级卖家的苗,秋日胭脂大家看看就清楚了,这是典型的单芽点腋芽副芽分枝。2、单芽点苗会不会出脚芽和笋?植物,一般从茎尖、叶腋(就是我们扦插时所谓的芽点)生出来的,叫做定芽。顶芽、腋芽、副芽(副芽就是为什么一个腋芽芽点会生出多个分支的原因)。那么除了定芽,月季还有没有可能从别的地方发出芽呢?有的,植物凡是

36、从叶根、茎节之间愈合组织根系膨大处都能生出芽来,这种芽叫做不定芽。以下是我自己扦插的苗,看看这些副芽单芽点,这个腋芽一样会分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商家会用一芽点扦插不用担心株型和一样能出笋的原因。其实很多的笋,不是从你埋的腋芽芽点里发出来的,而是来自茎干跟根系处的不定芽。如果你爱没事喜欢挖着玩的话,应该能发现这点。所以结论就是,即使你单芽点扦插,想分支就分支想出笋就出笋 简单明了。3、我为什么会选择单芽点?我最早是双芽点扦插的,一个花吧的老前辈提点了,我才明白原来商家是这么干的呀,果断换单芽点。单芽点最好的地方当然是产量,我去年在手里只有5棵苗的情况下,答应好友们和贴吧分享,欠了人家几十棵苗。到

37、今年为止,我分享出去80棵苗,死了大概十棵这样,因为品种太老没人要我扔了十几二十课,我去年,靠着全是小苗的盆栽木本,在我的小阳台繁殖出来100+的苗,不是单芽点做不到的。很多人自己扦插的苗连腋芽发芽的枝条,别说木质化了,半木质化都还没有,就担心株型的事了。怎么说呢,不嫌太早了么?它才是个孩子啊!至于多芽点不一定就等于好株型,株型最终形成终究是要靠剪刀说话的。四、单芽点的株型控制1、横拉。其实我很少横拉或者说基本不用。对于横拉说过不同的观点。我比较倾向于不横拉,观点大概意思是,如果你苗不够壮,你拉出来的也是一个弱枝。正常打顶管理营养够了。自然会出笋爆芽,那才是健康的。我不想说谁对谁错,我只选择我

38、实践下来相对比较认同的观点然后坚持。2、打顶。简单说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系吸收的营养是优先供应顶端,如果不打顶,过多的营养供应顶端,对于侧枝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当通过打顶去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后他没法细长了,就只能矮粗和分支了。打顶是基本功,正常的分支都能通过打顶解决掉。3、深埋诱笋。鸭蛋有一句话:“浅埋健康、深埋出笋。”出笋不一定是要埋一个腋芽,你就是埋一个腋芽也不一定会出笋。月季花的根叶茎干一样会发出不定芽然后出笋,出笋的条件?我只能说:“人品”。一些老花友买回来的小苗,上盆刚开始是不装满盆的,把苗露根系浅埋,等苗长到他认为长好了,就慢慢填一点土,把根系和部分枝条盖上,诱笋。结合打顶,苗壮了,什么分支都是自然而然的事生化手段,植物激素。不是商家咱们花友没用。我其实挺喜欢一枝独秀的苗的,好打包不占地方,如果出了那种低度数的侧枝打包还麻烦死,因为业余玩家又没有过多的过大的箱子。我分享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个回来跟我说撞墙你的苗株型不好管理。本帖完毕。36 / 3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