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3110296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二语文北师大版 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一、一周知识概述辛劳的蚂蚁1、作者简介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

2、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2、文章思路作者从一开始,就带着和常识唱反调的特点。号称观察后得出的判断,都是相当极端的:“我好像始终没发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些微理性。”接着就把蚂蚁说成“欺世盗名之徒”。虽然在表面上,他

3、摆出了一副具体分析的姿态,承认蚂蚁是辛劳的,还声明说他指的是普通的蚂蚁,排除了特别神奇的蚂蚁。这好像很讲究全面分析,绝不以偏概全。但是,他的主旨恰恰是指出,这种世界上最卖力的动物,又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动物;它的辛劳,它的卖力,它的顽强,都是毫无意义的。它搬运远远超过它体重的东西,并不是为了储存到自己的窝里。它们只是为搬运而搬运,没有目的,没有成效,但是坚持搬运不止。显然,作者用尽一切笔墨,都在强调蚂蚁的愚蠢。3、文章主旨本文以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只知“装模作样的勤劳”,盲目而又愚蠢地干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莫名其妙的傻事”,“爱好虚荣

4、,不讲究实效”的“欺世盗名之徒”。4、写作特点本文的风格,并不客观冷静,相反是很轻松的,很诙谐的,充满了幽默感的。蚂蚁的无效劳动,虽然是愚蠢的,但并不可恶,也不可恨,而是在可笑中带着可爱。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文章强调了蚂蚁辛劳和徒劳之间显而易见的荒谬。文章前面的一只蚂蚁,搬运的东西是很沉重的,比它的躯体大六倍。后面的一只,马克吐温用很通俗的比喻这样形容:在二十分钟内所从事的劳动,其分量相当于人将两匹各重八百磅的马绑在一起,扛着它们越过一千八百英尺的光滑的大圆石,攀登了一座像尼亚加拉河上的悬崖顶,再从那里跳下去,登上三座塔尖,每座塔高一百二十英尺,然后卸下两匹马,放在一个毫无掩蔽的地方,也不用人

5、看守着,就一径走开,又去干另一件莫名其妙的傻事。如此辛劳并不是为了储藏食物,完全是“白白浪费”。而搬运的方向,又是和蚂蚁的窝背道而驰的,加之搬运的方法又是极其笨拙的。可是,蚂蚁又十分执着,遇到障碍,如卵石,它不是绕过去,而是倒退着向上把东西往上“拽”。在艰难攀登之中,又是“扯”,又是“拉”,又是“拖”,又是“掀”,又是“爬”,又是“攀”,总之是反复地、顽强地折腾。走向虫子1、文章思路第一种虫子,很小,头只有针尖大,连名字都被忽略了。作者循着常规思维,“看得可笑。眼见它在指甲盖上爬行,到了尽头,若是不停止就要一头栽下去。作者由此产生了优越感,觉得这粒小虫面临危机,却毫无感觉,明明是“短视和盲目好

6、笑”。但是,小虫却从手指底部慢慢地爬向了手心,并没有掉下去。这时,作者“为自己眼光(短浅)羞愧了”。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2、文章主旨文章通过记叙“我”几次观察小虫子的经历,揭示了无论多么弱小的生命都有着自己极强的自主意识,文章充满着对生命的赞颂和尊重。3、写作特点文章的成功之道,就是关于从原始的感觉,深化为对人类的局限分析。这种散文,有丰富的感性描写,而且相当生动,但不是引发情感的抒发,而是以智慧的思考为归结的。然而,文章又不是以议论为主的,而是以感性的、形象的描写为主体的。在形象的描写中,刘亮程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趣味,既不像南帆那样冷峻,把蚂蚁写得很可叹(陶

7、醉在幸运之中不知祸之将至),又不像马克吐温那样幽默,把蚂蚁写得傻气、很逗,而是把小虫子写得很自如,旁若无人,可笑的不是虫子,而是自以为是的人。文章写得更为精细的是蚂蚁,也是不辞辛苦地进行着一种沉重的劳动,“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用嘴巴咬,用头顶,失败了,跌了个仰面朝天,又重新来,“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有效果”。这当然是挺可笑的。但是,作者的立意并不仅仅在蚂蚁的可笑,而是人的更可笑。而这个人,并不是因为坏心可笑,而是因为好心而可笑。他同情蚂蚁,想帮蚂蚁的忙,就把一只在近旁闲转的蚂蚁捉住,放在那只忙碌的蚂蚁前面,让它帮忙。但是,好心却没有好结果,这只蚂蚁不肯帮忙,跑了。作者以为这是

8、因为自己“强迫它”,它“生气了”,就改了方式,把逃跑的蚂蚁捉回来,放在劳碌的蚂蚁前面:先让两只蚂蚁见见面,商量商量,那只或许会求这只帮忙,这只先说忙,没时间。那只说,不白帮,过后给你一条虫腿。这只说不行,给两条。一条半,那只还价。很明显,这个场面想象得很风趣,把蚂蚁平民化了,挺有人情味的,也挺好笑的。二、重点知识讲解(一)重点句子理解1、它做这样聪明的事,有如我背着一袋面粉从海德堡去巴黎,却绕道攀登施特拉斯堡尖塔一样。它爬到了上面,发现那地方不对头,于是它随便浏览了一下风景,接着,或者是爬了下来,或者要滚了下去。然后再一次出发这一次仍像往常一样,又朝一个新的方向走去。理解:这个比喻,以显而易见

9、的荒谬,把蚂蚁的愚蠢笨拙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读者感到的,仅仅是蚂蚁的笨拙、弱智和浪费力气吗;好像不完全是。在蚂蚁的笨拙中,似乎并不完全可笑、可悲、可怜、可恶、可恨,其中还有一点可叹、可爱、可欣赏的成分。为什么呢?因为它十分认真,十分执著,十分投入,十分顽强,十分天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它的这份执著、真诚和它的笨拙、弱智形成了反差或错位,构成了荒谬,隐含着作者的优越和宽容,引发了读者同情和会心的微笑。2、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理解:这是作者自我表述的第一次错误。这里有几点值得一提:第一,写自己,并不一定要写多么光辉伟大的名堂,自己的错误也可以成为文章的核心内容。

10、第二,并不是自己的任何错误都能写成好文章的,就是错误也有无聊的,这里的错误,本来可以说是无聊的,但是作者的了不起,就在于把本来可能是无聊的错误深化了。他把它写成是优越感的错误,自以为是的错误,而这种由于优越感而造成的错误,并不是个别的,而是人类普遍的错误。这样写自己的错误的深刻,就在于是对人的优越感的嘲笑。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这一点因为处于对比(手之大,虫之小,人之自以为聪明,虫之笨)之中,而显得鲜明强烈,在一些方面,人不如虫,是人的局限:人对此的不自知,是更大的局限。人的局限是宿命的,不能超越的,人的盲目优越感却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人

11、缺乏自审,因而“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人不能变成比人更为聪明的动物。这句话,虽然文字很浅白,道理却很深刻。自以为是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封闭。从这么平淡的事情中体悟到这么深邃的哲理,这就不仅仅是贴近了自我,而且是深化了自我。(二)辛劳的蚂蚁说蚂蚁“愚蠢”“骗子”是一种什么写法?探究这一写法的成因、好处。是幽默风趣的写法。一是蚂蚁的这些有趣习性不为常人所知,内容奇趣。二是其拟人、夸张、大词小用、不伦不类比附等等了幽默风趣效果。其好处是不仅更加风趣生动,而且使蚂蚁的有趣习性给人留下更深刻难忘的印象。(三)探讨走向虫子蚂蚁都读来有趣的原因。蚂蚁的行为都写得惟妙惟肖;都运用了拟人及大词小用等造

12、成幽默风趣的效果;前者还大量运用了故作蠢言的幽默风趣手法;后者还有感悟、思考中表现出的智趣。在线测试A卷窗体顶端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强迫(qing)雕塑(shu) B秀颀(q)更换(gng)C贮藏(zh)称职(chng) D秘诀(m)沉淀(dng)2、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拭去(sh)蚱蜢(zh mng)蹭到一边(zng)B豌豆(wn)扬镳(bio) 卸下(xi)C褒扬(bo)顶巅(din) 痒(yng)D蜣螂(qing lng) 土坷垃(k)一轱辘(g lu)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辨别巧妙绝伦别出心裁 B隔漠心

13、旷神怡千锤百炼C威胁出奇致胜相提并论 D造诣徇私舞弊记忆尤新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莫名所以:说不出原因来。 欺世盗名:欺骗当时的人,窃取名誉。B鹅卵石: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曾被水反复冲刷磨去棱角的椭圆形的光滑如鹅卵的石头。 浏览:整体地看。C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着什么的样子。 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扬镳,驱马前进。D未雨绸缪:下雨之前赶快修房补屋。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悬崖勒马:在将要掉下悬崖之前,勒住了马。比喻在最危险的时候,幡然醒悟。5、与课文原句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我好像始终没发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一些理性。B一般蚂蚁都属于欺世盗名

14、之徒。C蚂蚁“不知道它的穴在那里”。离开三尺远,它就找不到了。D我这颗大脑袋,根本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6、蚂蚁“缺乏判断能力,不能区分什么东西是好吃的,什么东西是不好吃的”。这说明它是()A欺世盗名之徒 B狡猾的昆虫C些微理性 D愚蠢无知的7、选出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开展广阔的课外阅读,_;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更是_的,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什么可写,这就是缺乏课外阅读的表现,如果多看些书,这些都_。A获益匪浅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B获益匪浅相辅相成迎刃而解C豁然开朗相辅相成水到渠成 D豁然开朗浑然一体迎刃而解8、下面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

15、心。B中考在即,每一个考生都做好了复习迎考的准备。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D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9、下列句子表达意思明确、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B学校收到了出版社送来的许多图书。C下周星期日,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去。D王老师前天才调到我们学校,许多同学还不认识。10、下面四句话,基本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地动仪并对地震进行检测的伟大科学家是张衡。B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地动仪的制造者张衡是伟大的科学家。C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地动仪是伟大的科学家张衡首先制造的。D张衡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地动仪并对地震进行检测的

16、伟大科学家。 BAABBDBBBB提示:1、塑(s)称(chng)淀(din)2、蚱(zh)蹭(cng)3、隔膜出奇制胜记忆犹新4、浏览:粗略地看。5、A“一些”为“些微”;C“找不到了”为“找不到它”;D“根本”为“压根”。B卷二、综合题1、根据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连贯的一段话。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一样,汹涌的激流也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孤舟;就像沉静的秋色拦不住凄冷的北风一样,_,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一样,_,就像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暴雨一样,突来的暴雨也拦不住你已经远去的背影。2、张明是一名高三学生,曾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17、下面是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请你从中提取出两条与张明有关的信息,转告张明。今年高考新规定加分不得超20分本报综合消息从教育部昨天公布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看到,今年同一考生加分投档分值不得累加,最高增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考生享受加分提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信息:_信息:_1、凄冷的北风也拦不住你走向春天

18、的脚步闪烁的群星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阳光2、同一考生加分投档分值不得累加,最高增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中考解析(山西省)捅马蜂窝冯骥才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温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

19、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乘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

20、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 ,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拚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

21、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捂住,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

22、跳开。“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拚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重重地压在我心上。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

23、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才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别人的事。1、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_2、围绕捅马蜂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我”捅马蜂窝_后院又有了马蜂窝。3、

24、“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_。4、读文章第一段,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与课文_中描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十分相似。5、文中加横线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_。6、捅马蜂窝一段描写得紧张而惊险,这从“我”_、妹妹_和马蜂_等描写可以形象地感觉到。7、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_8、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_9、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_10、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别人”指的是谁?_答案:1、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

25、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2、爷爷后院有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3、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头上蒙块布,拿竹竿捅马蜂窝6、捅马蜂窝的动作、紧张的心理、匆忙的逃跑、怕蜂进屋;关门逃跑;拼死复仇的气势7、形象地写出了马蜂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8、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蜇了“我”,它的死又与“我”有关。9、说明了“我”从捅马蜂窝这件事中,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0、点明中心,收束全文,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旁人”指作者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课外拓展马克吐温的幽默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本名塞谬

26、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幽默讽刺小说大师。现有他本人的几则幽默故事与大家分享。再来六美元一次,马克吐温应一富翁邀请赴宴,主人为了炫耀他的富有,每道菜上来时,都要说出这道菜的价格。这时侍者端上来一盘葡萄,主人对来宾们说:“哟,好大的葡萄呀!每颗值一百美元呢!”客人们不一会将葡萄吃完了,这时马克吐温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说:“味道真美呀,请你再给我来六美元吧,先生!”仆从与箱子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英国一个小镇的旅馆住宿,在旅客登记本上签名时,发现在他之前有一位有名望的旅客是这样签名的:“冯布特福德公爵及其众多仆从。”马克吐温笑了笑,在旅客登记本上写道

27、:“马克吐温及其一只箱子。”在自己家里用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邻居家发现一本书深深吸引了他,他问邻居是否可以借阅。邻居说:“欢迎您随时来读,只要您在这里看。您知道,我有个规矩:我的书不能离开这个房子。”几个星期后,邻居来向马克吐温借锄草机,马克吐温说:“当然可以,但是按我的规矩,你得在我家里的草坪上使用它。”小错与大错有人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小错与大错有什么区别?”马克吐温答道:“如果你从餐馆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儿,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是,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只好站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法国一个小城市旅行并发表演讲。一天,他独自

28、到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先生,您好像是刚从国外来的?”马克吐温答道:“是的,我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您真走运,因为马克吐温先生也在这里,今天晚上您可以去听他演讲。” “肯定要去。” “先生你有入场券吗?” “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把双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至尾站着听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位子。” “对!”马克吐温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真糟糕,他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一针见血美国有一位百万富翁,他的左眼坏了,花好多钱请人给装了一只假的,这只假眼装得真好,乍一看,谁也不会认为是假的。于是,这百翁富翁十分得意,常常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有一次,他碰到马克吐温,就问道:“你猜

29、得出来吗?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马克吐温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马克吐温说:“因为你这只眼睛里还有一点点慈悲。”鲸与作家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颇感兴趣: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有补于脑,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有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成。”联想和说谎作家把真人真事编成美丽的口头故事,要有丰富的大胆的联想。有一位专门在细节的真实性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经常指责马克吐温说谎。马克。吐温挖苦他说道:“假如您自己不会说

30、谎,没有说谎的本事,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知识都没有,您怎能说我是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他说话。您没有这种经验,而且也不可能有。在这一方面,您是一窍不通又要充内行的人。”捉弄牧师有一位牧师在讲坛上说教,马克吐温讨厌极了,有心要和他开一个玩笑。“牧师先生,你的讲词实在妙得很,只不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上面。”那牧师听了后不高兴地回答说:“我的讲词绝非抄袭!“但是那书上确是一字不差。”“那么你把那本书借给我一看。”牧师无可奈何地说。于是,过了几天,这位牧师接到了马克吐温寄给他的一本书字典。不知道自己坐火车去哪儿马克吐温对生活上的一些琐事常常心

31、不在焉。一天,他坐火车外出,列车员查票时,他翻遍口袋也没找到车票。 列车员认出是作家马克吐温时,很有礼貌地说:“要是真找不到票也没关系。”马克吐温却说:“那可不行啊,我一定要找到那该死的东西,要不然我怎么知道我去哪儿呢。”不知说啥好的尴尬当马克吐温还没成为名作家时,有人把他介绍给格兰特将军。两人握手之后,马克吐温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来,而格兰特也保持着沉默。最后,还是马克吐温打破这种局面,说出了一句话: “将军,我感到尴尬。您呢?”不知道我是谁据说马克吐温在出生时是双胞胎,兄弟俩长得一模一样,连母亲也分辨不清。一天,保姆带他俩洗澡时,其中一个意外掉进浴缸里淹死了。但谁也分不清淹死的是哪一个。对此,马克吐温在长大成名后说:“最令人伤心之处在于,每个人都以为我是活下来的那一个,其实我不是,活下来的是我弟弟,淹死的是我。”不难对付的梦游症一天,马克吐温听见别人正在谈论梦游症,其中一个是梦游症患者。马克吐温插话说:“我有办法对付这种病。”“那就请您帮我治一下吧。”“很简单,你只需买一盒图钉,睡觉之前撒在床边的地上。”-EN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