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学案(教师用)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3099299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学案(教师用)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学案(教师用)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学案(教师用)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学案(教师用)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学案(教师用)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1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iu1、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Iu2、 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3、 理解本文主旨。【重难点】目标2、3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预习内容:【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整理字词。缥( )碧 轩( )邈( ) 泠泠( ) 鸢( )飞戾( )天嘤嘤( )成韵( )横柯( ) 急湍( ) 经纶( )窥( )谷忘反( )【任务二】了解作家作品: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也不如

2、意。梁武帝时, 他因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科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抒发作者当时的情感。【任务三】1、第一段: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2、第二段: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3、解释句子:(1)奇山异

3、水,天下独绝:(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理解文章内容:(1)概括山水特点,总领全文内容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突出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什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表现水的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表现水的清澈)。(2)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预习质疑】你还有说明疑问,请写在下面。【课中实施】1、预习交流:(1)小组内部交流,解决上述问题。(2)组间交流,集体解决疑难问题。2、精讲点拨:(1)本文的文体特点?这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

4、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该文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 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2)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3)第一段概括描述了什么?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什么心情?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作用?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4)第二段从哪些方面来写的?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作者描绘异水时运用比喻和夸张,抓住了

6、缥碧、湍急的特点。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3文章突出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什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表现水的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表现水的清澈)。【课堂小结】【限时作业】1、解释词语:从流飘荡( ) 猛浪若奔( )2、翻译句子:(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4、本文描写的是_景,作者是_朝的文学家_(人名)5、概括本文第二段的意思?21 与朱元思书设计人:张安【学习目标】4、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5、 体会

7、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6、 理解本文主旨。【重难点】目标2、3第二课时预习内容:【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第三段,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词语。1、解释词语: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互相和鸣。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伦:筹划、治理。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见:同“

8、现”,显现,显露。【任务二】翻译句子:(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o):(3)争高直指,千百成峰:(4)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ng)成韵。(5)蝉则千转(zhu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横柯(k)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预习质疑】你还有说明疑问,请写在下面。【课中实施】1、预习交流:(1)小组内部交流,解决上述问题。(2)组间交流,集体解决疑难问题。2、精讲点拨:(1)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2)描绘景物时抓住了景

9、物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角度来写的?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加深感受,使人如同亲临其境。(3)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4)文章第段中在意

10、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课堂小结】【限时作业】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下列句中未用对偶这一手法的是(D ) A泉水激石成韵 B蝉则无绝 C鸢飞忘返 D夹岸寒树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

11、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一静一动,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高”状山,以“寒”状树,照应“奇”字。 C“千百”,“千”“百”等词在文中都是虚指,言其多。 D第三段先从远处写视觉景物,再从近处写耳闻之声,从静到动,从详到略。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一百许里”的“许”表约数,“左右”的意思。 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鸢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