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3005405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4.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习报告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2010033201学号:五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实训一、实训的任务及目的本实训是在修完电工、机电传动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本次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 FXon系列PLC的结构、指令系统;掌握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 法、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熟悉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控制程序 设计)方法以及PLC的使用方法,并能初步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二、实训容1. 了解PLC结构特点2. PLC控制系统设计、外接线设计3. PLC控制梯形图程序设计三、考核方法控制系统程序设计40%系统调试40%实训报告20%四、实

2、训时间安排时 间班级地点:容14周16周1、 2、 3、 4 班教室、图书馆、PLC实验室等制定方案、设计控制程序17周,周一控制程序调试、修改。周二周三上午司二卜午1班PLC实验室控制程序调试、 修改; 方案优化;控制系统调试。司四上午2班司四卜午3班司五上午4班18周司-上午1班司一下午2班司二上午3班司二下午4班司三上午1班司二卜午2班司四上午3班司四卜午4班司五1、 2、 3、 4 班教室、图书馆PLC实验室等整理控制程序、编写实训报土星 口寸实训及指导时间:上午 9:0012:00下午 14: 3017: 30指导地点:PLC实验室指导老师:展田、王灿、兴国、罗文军实训课题一分支状态

3、转移图的编程与调试训练一、实训的目的(1)掌握分支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原则和编程方法(2)掌握状态转移程序调试的手段。(3)掌握顺序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二、实训容及指导1 .编程原则与编程方法1)编程原则 先集中进行分支状态处理,再集中进行汇合状态处理。2)编程方法 分支状态处理,应先进行分支状态的驱动处理,再按分支的顺序进行 转移处理。汇合状态处理,应先进行汇合前状态 (分支状态一一汇合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 的处理含这些状态的驱动和转移),再依分支顺序进行由各分支到汇合状态的转移 (各分 支最后一个状态到汇合状态的转移)。2 .编程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编程原则:集中处理分支和汇合。2)进行汇

4、合前驱动时.每个分支中间状态的驱动和转移处理不能遗漏。3)严格按分支顺序进行编程,即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分支数不能超过8个。3 .程序的调试及运行SFC (状态转移图)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可先阅读SFC预测其结果,然后再上机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看是否符合控制要求若状态不能正常转移,故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转移条件为ON没有任何状态元件动作,则表明编程或写人时软元件编号错误(移 条件或状态元件的编号)。2)状态元件发生跳跃动作,则表明编程或写人时出现混乱。3)状态元件动作顺序错乱或分支错乱或汇合错乱,则表明编程时,编程原则和编程 方法使用不当,应严格检查程序。4 .训练考核题5) 5、10

5、 组某控制系统有六台电动机 MbM4分别受Y1Y6控制,其控制要求如下:按下启动按钮SBl, M1启动,延时10s后M2启功,M2启动延时5s后M3启动;M4 与M1同时启动,M4启动延时5s后M5启动,M5启动延时10s后M6启动。按下停车按钮 SB2, M5、M6同时停车;M5、M6亭车后,再延时5s, M3 M4同时停车,再延时2s, Ml M2同时停车。5、实训步骤1)理解控制过程,分配I/O端口;2)编制状态转移图;3)编制控制梯形图程序,体会选择性分支编程的原则和方法。4)将程序写入PLC,调试运行,观察运行结果,判断其正确性。 实验容如下:I/O分配表输入设备输入编号输国设备输出

6、编号I|SBIX0川Y001J|SB2XIM2Y002|M3伽3|14Y004|Y005|伽6|状态转移图如下:flDC 一ioi。ora auIA orau 以EA 5IA000000机 5IAU 5 以00OQIXOLu0000000072RST $2011S2117 |STLFTO26T131T134ictlf43T2soS20$21$31 YOOI :KI00 Y001 ;K50 vooi : Y0Q2 Y003 ;C Y0C4K50$32实训课题二电机控制程序设计、实训的目的(1)掌握计数器、定时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程序选择执行的编程方法;(3)掌握顺序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实训

7、容及指导训练考核题二有六个彩灯,可以实现不同的点亮方式。控制要求:5) 5、10 组按第一下按钮SB1,灯全点亮2 s,全灭2 s,然后16顺次点亮1 s,重复;按第二下按钮SB1,灯全灭2 s,再全点亮2 s,然后全熄灭; 能重复运行。实训步骤1)理解控制过程,分配I/O端口;2)分配好定时器、计数器;3)编制控制梯形图程序,体会顺序控制编程的原则和方法。4)将程序写入PLC,调试运行,观察运行结果,判断其正确性。提示:用计数器记录按钮按下次数;把按钮接通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 实验容如下:1O分配表输入设备输入编号输出设备输出编号SB1XI灯1Y1灯2Y2灯3Y3灯4Y4灯5Y5灯6Y6梯形图

8、如下:好002S10N2。25283S41454S5356616469727?101104111S2EdSTL| ,fOCES2ZT&TL 卜50|STL (刈I&TLISET S27T? K1USET S22TITFI TB 切SET S31t fOOI 1002 7013 TO 14兜时;使TSDnn END运行结果:实验结果和实验要求相符,程序调式成功。结果正确。实训课题七冲压控制(5、10组)、实训目的:.熟悉PLC编程原理及方法 .了解自动压模具的基本原理 .了解传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实训容使用PLC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自动冲压机。INPUT 00 接(启动)按键PO1喻出插孔;IN

9、PUT 01接(工位1到位信号)ZJS1;INPUT 02接(工位2 到位信号)ZJS2;INPUT 03接(工位3 到位信号)ZJS3;OUTPUT 00 接ZJ1 (代表进料传送电机);OUTPUT 01 接ZJ5 (代表出料传送电机);OUTPUT 02 接ZJ2 (代表进料机械手控制阀);OUTPUT 03 接ZJ3 (代表进料吸盘控制阀);OUTPUT 04 接ZJ4 (代表冲压模具控制阀);OUTPUT 05 接ZJ6 (代表出料机械手控制阀);OUTPUT 06 接ZJ7 (代表出料吸盘控制阀);OUTPUT 07 接传送带启动信号SD1编程要求:按下启动键进料传送带电机转动,直

10、到工件到工位1 停止;进料吸盘吸住工件;进料机械手将工件送入加工台,直到工件到工位 2 停止; ;进料吸盘放下工件;进料机械手退出加工台;进料机械手后退到位后,冲压模具下降,完成冲压后上升;出料机械手进入加工台;出料吸盘吸住工件;出料机械手退出加工台,直到工件到工位3 停止; ;出料吸盘放下工件;出料传送带电机转动,运走工件;进料传送带电机转动,运送下一个工件,直到工件到工位1 停止;三、分析整理实训梯形图及语句指令表1 写出 I/O 分配表、程序梯形图、清单。2 仔细观察实训现象,认真记录实训中发现的问题、错误、故障及解决方法。实验容如下:VO分配表输入设省输入税号输出设备输出编号PO1QX

11、OZJIYIZJS1XIZJ2Y2ZJS2X2ZJ3Y3ZJS3X3ZJ4Y4SDIX4ZJ55进料机械手退出到位X5ZI6Y6ZJ7Y7梯形图如下:SET481TM roia j?t;322;STL 卜ML卜S?4sM1ra J*XJCf(-I -TiW4 )71$26HsjlKT)-fbrs kso 当 入口传感器(X2) 检测到汽车,自动门打开。2 警报器结果 在自动门动作时警报器拉响。当自动门停止时警报器不会拉响。3 门上的指示灯结果 当汽车在检测围 入口传感器(X2) 和 出口传感器(X3) 之间 , 黄灯点亮。4按下一车前进按钮让汽车通过。结果 当出口传感器(X3) 变为 OFF, 门开始关闭。5 操作面板的手动操作结果 只要按下 门上升 (X10) 和 门下降 (X11) 按钮就可以手动打开或关闭自动门。但是,在汽车经过检测围时,门不可以关闭。6 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结果 根据门和汽车的动作,各指示灯点亮或者熄灭。点击远程控制上的【复位】按钮可以初始化屏幕以便重复执行操作。四、梯形图运行结果:试调结果和实验要求一致,实验符合实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