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2964869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展开的.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

2、量分析方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

3、、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与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

4、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

5、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

6、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6.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

7、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7.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也计入GDP?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

8、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8.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购买普通股票;购买一块地产.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

9、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因而也不计入GDP.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按一定比率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

10、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确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10.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

11、,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乙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零.如果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就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属于同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11.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

12、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答: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27.5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12.一经济社

13、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1998年1999年数量 价格数量 价格书本100 10美元110 10美元面包200 1美元200 1.5美元菜豆500 0.5美元450 1美元1998年名义GDP;1999年名义GDP;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

14、GDP折算指数.解答: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 450.199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 850.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 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1101020014500.51 525,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 4505.17%.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1 850,1998年的实际GDP100102001.550011 800,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 8002.78%.GDP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二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以哪一年的

15、价格作衡量实际 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 450/1 450100%,1999年GDP折算指数1 850/1 525121.3%.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4 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 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试计算: 国内生产净值; 净出口;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储蓄.解答: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

16、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 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 3009903 310. 个人储蓄Sydc3 3103 000310.1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

17、00,贸易赤字是100.试计算: 储蓄; 投资; 政府支出.解答: 用s代表储蓄,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ydc4 1003 800300 用i代表投资,用sp、 sg、 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 BS200.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投资为isp sgsr300100200 从GDPcig中可知,政府支出g5 0003 8002001 10015.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18、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就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存在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与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

19、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aby0,0b,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 A.

20、 20亿元; B. 60亿元; C. 180亿元; D. 200亿元.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比

21、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1,所以,1.只要不等于1或0,就有01.可

22、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

23、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7.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 ycig而不是ycigtr?解答: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形成总需求计算中的重复计算.例如,政府增加10亿元的转移支付,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会使消费增加8亿元.在此,首轮总需求增加是8亿元,而不是18亿元.但是如果把10亿元转

24、移支付也看作是增加的总需求,那么就是重复计算,即一次是10亿元,一次是8亿元.8.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解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9.为什么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解答:政府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但是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改变人

25、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绝对值.例如增加10亿元政府购买,一开始就能增加10亿元总需求,但是减税10亿元,会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元,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一开始增加的消费需求只有8亿元,这样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

26、收,也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与总支出;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是与政府购买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是什么?解答: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在理论上,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也就是说政府增加一元钱开支同时增加一元钱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一元钱,原因在于政府的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如果用公式说明,就是tg,而收入的变化是由总支出变化决定的,即ycig,假定投资不变,即i0,则ycg,而cy

27、d,因此,有ygg,移项得到yg可见,1,即平衡预算乘数kb1.这一结论也可以通过将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直接相加而得kgkt111.为什么有了对外贸易之后,封闭经济中的一些乘数会变小些?解答:在封闭经济中,投资和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而有了对外贸易后这一倍数变成了,显然乘数变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购买进口商品上去了.12.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解答: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需求.税收的变化与总需求的变化是

28、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需求也减少.总需求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需求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需求,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与总需求.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化的,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上述三个变量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控制这些变量的政策称为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

29、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例如,增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开始就使总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只是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元,这0.8美元才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13.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求均衡收入.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

30、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解答:由方程组可解得y1 000,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 000亿美元.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投资乘数:ki5政府支出乘数:kg5税收乘数:kt4转移支付乘数:ktr4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bkgkt5114.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答:本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 000,现在需要达到1 200,则缺口y200.增加政府购买g40.减少税收t50.从平衡预算

31、乘数等于1可知,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15.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0.05y,求:均衡收入; 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投资乘数;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当净出口从nx500.05y变为nx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解答:可支配收入:ydytny50消费:c300.8300.8y400.8y10均衡收入:ycignx 0.8y106050500.05y0.75y150解得y 600,即均衡

32、收入为600. 净出口余额:nx500.05y500.0560020 投资乘数ki 4. 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有ycignx 0.8y 107050500.05y 0.75y160解得y 640,即均衡收入为640.净出口余额:nx500.05y500.05640503218净出口函数从nx 500.05y变为nx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 ycignx 0.8y 106050400.05y 0.75y 140解得y 560,即均衡收入为560.净出口余额:nx400.05y400.05560402812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A.

33、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A.右移10亿美

34、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与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与四个变量:边际消费

35、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

36、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7.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解答: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这是因为IS和LM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曲线离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较近,当这样的IS和LM

37、曲线相交时,交点上的均衡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8.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同时均衡或者说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解答: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达到物价平稳的充分就业状态.9. 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要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将在四

38、年内回收130万美元.哪个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5%,答案有变化吗?解答:第一个项目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实际利率是3%,其现值是113.11,大于100万美元,故值得投资.同理可计得第二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是114.39,大于100万美元,也值得投资.第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为115.50,也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5%,则上面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是:108.84,107.98,106.95.因此,也都值得投资.10. 假定每年通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这些项目仍然值得投资吗?解答: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则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的现值分别是120/

39、1.042110.95、125/1.043111.12和130/1.044111.12,再以3%的利率折成现值,分别为:110.95/1.032104.58,111.12/1.033101.69,111.12/1.03498.73.从上述结果可知,当年通胀率为4%,利率是3%时,第一、第二个项目仍可投资,而第三个项目不值得投资.同样的结果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得到:由于年通胀率为4%,实际利率为3%,因此名义利率约为7%,这样,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104.81;102.03,99.18.11. 若投资函数为i1005r,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若储蓄为S400.25y,

40、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求IS曲线并作出图形.解答:若投资函数为i1005r, 则当r4时, i1005480; 当r5时, i1005575; 当r6时,i1005670; 当r7时, i1005765.若储蓄为S400.25y, 根据均衡条件is, 即1005r400.25y, 解得y56020r, 根据的已知条件计算y, 当r4时, y480; 当r5时, y460; 当r6时, y440; 当r7时, y420.IS曲线如图141所示.图14112. 假定: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消费函数为c500.

41、75y,投资函数为i10010r.求、的IS曲线;比较和, 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比较和, 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解答:根据ycs,得到sycy500.2y, 再根据均衡条件is, 可得1005r500.2y, 解得的IS曲线为y75025r; 同理可解得的IS曲线为y75050r, 的IS曲线为y60040r.比较和,我们可以发现的投资函数中的投资对利率更敏感,表现在IS曲线上就是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小,即IS曲线更平坦一些.比较和,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小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大了,即的IS曲线更陡峭一些.13. 假定货币需求为L0

42、.2y5r.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若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相比,有何不同?对于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 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解答:由于货币需求为L0.2y5r,所以当r10,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10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同理,当r8,y为800亿美元、900

43、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20亿美元、1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当r6,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30亿美元、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如图142所示.图142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即LMS,由L0.2y5r,MSmM/P150/1150,联立这两个方程得0.2y5r150,即y75025r可见,货币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为y1 000,r10y950,r8y900,r6LM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与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y和利率r

44、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也就是说,LM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根据的y75025r,就可以得到LM曲线,如图143所示.图143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则LM曲线为0.2y5r200,即y1 00025r.这条LM曲线与中得到的这条LM曲线相比,平行向右移动了250个单位.对于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 100亿美元,则货币需求L0.2y5r0.21 10051022050170,而货币供给MS200,由于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所以利率会下降,直到实现新的平衡.14.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

45、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找出k0.20,h10;k0.20,h20;k0.10,h10时LM的斜率的值.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若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解答:LM曲线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即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情况.实际货币供给为,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时,L,假定P1,则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kyhrM即ry其斜率的代数表达式为k/h.当k0.20,h10时,LM曲线的斜率为0.02当k0.20,h20时,LM曲线的斜率为0.01当k0.10,h10

46、时,LM曲线的斜率为0.01由于LM曲线的斜率为,因此当k越小时,LM曲线的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坦,当h越大时,LM曲线的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若k0.2,h0,则LM曲线为0.2yM,即y5M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h0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这正好是LM的古典区域的情况.15.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求IS和LM曲线;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解答:先求IS曲线,联立得yyedr,此时IS曲线将为ry.于是由题意c1000.8y,i1506r,可得I

47、S曲线为ry即ry或y1 25030r再求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故货币市场供求均衡时得1500.2y4r即ry或y75020r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即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m1/ 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 B.LM和IS一样平缓; C.LM陡峭而IS平缓; D.LM平缓而IS陡峭.解答:C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陡峭而IS平缓

48、;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解答:C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 D.LM陡峭而IS平缓. 解答:A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解答:B5.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

49、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解答:C6. 假设LM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解答:由IS曲线y950亿美元50r和LM曲线y500亿美元25r联立求解得,95050r50025r,解得均

50、衡利率为r6,将r6代入y95050r得均衡收入y950506650,将r6代入i14010r得投资为i14010680.同理我们可用同样方法求2:由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求解得,y50025r80025r,得均衡利率为r6,将r6代入y80025r800256650,代入投资函数得投资为i1105r1105680.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对1和2而言,其IS曲线都会发生变化.首先看1的情况:由ycig,IS曲线将为y400.814010r80400.814010r80, 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1 10050r,与LM曲线联立得方程组该方程组的均衡利率为r8,均衡收入为y700

51、.同理我们可用相同的方法来求2的情况:ycig400.81105r80, 化简整理得新的IS曲线为y95025r,与LM曲线y50025r联立可解得均衡利率r9,均衡收入y725.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在LM斜率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会受到IS曲线斜率的影响.在1这种情况下,IS曲线斜率绝对值较小,IS曲线比较平坦,其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大,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少.在2这种情况下,则正好与1情况相反,IS曲线比较陡峭,投资对利率不十分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少,从而国民

52、收入水平提高较多.7.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0.8yd,t50亿美元,i140亿美元5r,g50亿美元.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解答: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y900.8yd1405r50900.81405r502400.8y5r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20025r由L0.20y,MS200和LMS可知LM曲线为0.20y200,即y1 000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

53、域,故均衡收入为y1 000,联立式、式得1 0001 20025r求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810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900.8yd1405r70900.81405r702600.8y5r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30025r与LM曲线y1 000联立得1 30025r1 000由此均衡利率为r12,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1280而均衡收入仍为y1 000.由投资变化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投资减少相应份额,这说明存在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

54、曲线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与横轴y垂直,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草图如图151.图1518.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求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解答:由c600.8yd,t100,i150,g10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ycig600.8yd150100600.8150

55、100600.81501002300.8y化简整理得y1 150由L0.20y10r,MS200和LMS得LM曲线为0.20y10r200即y1 00050r由式、式联立得均衡收入y1 150,均衡利率r3,投资为常量i150.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cig600.8yd150120600.8150120化简得y1 250,与LM曲线y1 000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 250,均衡利率为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