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高脚竞速竞赛规则及比赛用表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12910330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等教育高脚竞速竞赛规则及比赛用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高脚竞速竞赛规则及比赛用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高脚竞速竞赛规则及比赛用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高脚竞速竞赛规则及比赛用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高脚竞速竞赛规则及比赛用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脚竞速竞赛规则第一章 比赛1 比赛定义高脚竞速运动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踏镫,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第二章 场地及器材2 场地2.1 在标准田径场上进行,场地线宽均为5厘米,跑道分道宽2.442.50米。(图1)2.2 接力比赛的接力区:接力区中线为宽5厘米的虚线,前后5米处各画一条直的实线。(图2)3 器材3.1 高脚杆为竹或复合材料制成(简称杆)。3.2 高脚杆高度不限,从杆底部向上3035厘米处加制踏镫,踏镫高度的丈量从杆底部至踏镫与杆支点的上沿距离为准。(图3)第三章 比赛通则4 竞赛竞赛分个人赛和接力赛两大类。5 竞赛编排 5

2、1竞赛编排原则511 在标准田径场上每组4个队比赛。512接力比赛提前一个单元将接力棒次表交编排记录组。52 编排赛次和分组521参赛队数过多,不能在一个赛次(决赛)进行比赛的项目,应举行若干赛次的比赛(分组赛)。举行决赛前各赛次比赛时,所有参赛队都必须参赛,并通过各赛次取得决赛的资格。522 由竞赛委员会安排比赛的预、复、决赛。523 每一赛次录取方法(如下表)报名队数第一赛次录取人数第二赛次录取人数第三赛次 录取人数组数按成绩组数按成绩组数按成绩9123813164817205123821246123825287164829328164833369246164837401024616484

3、1441124616484548122461648495213246164853561424616485760152461648 注:根据参赛队数编排赛次,依次类推524第一赛次抽签排定道次。525对于后续赛次,根据第一赛次成绩排序进行蛇形编排组次和道次。526前八名决赛道次安排,根据上一赛次的成绩排序, 3、4 名抽决赛第一组2、3道,7、8名抽决赛第一组1、4道;1、2名抽决赛第二组2、3道,5、6名抽决赛第二组1、4道。527在任一赛次的最后一组和后续赛次或决赛的第一组之间必须留出的最短间隔时间为45分钟。6 竞赛办法6.1 起跑 6.1.1 当发令员发出“各就位”口令时:运动员上跑道将

4、两根高脚杆立于起跑线后,脚蹬上高脚杆。6.1.2 当发令员发出“预备”口令时:运动员在起跑线后做好起跑准备。6.1.3当发令员“鸣枪”时:运动员听到枪声后起跑。6.2 途中跑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在各自分道内跑进。如果出现脚触地,须在落地处重新上踏镫继续比赛。6.3 终点 以运动员身体躯干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头、颈、臂、腿和脚)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瞬间为止,运动员的身体和高脚杆须全部过终点线后才能分离。6.4 接力赛 每个接力区长度为10米,在中线前后各5米,交接的开始与结束均从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图2)。接力比赛的要求如下:6.4.1 接力赛采用一付高脚杆进行比赛,运动员交接高脚杆

5、后继续跑进。6.4.2 混合接力赛的1、3棒为女队员,2、4棒为男队员。6.4.3 队员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并以杆为主。交杆运动员必须进入接力区内方可人杆脱离进行交接。6.4.4完成交接的队员应停留在各自的分道或接力区内,直到跑道畅通方可离开。6.4.5 参加接力赛的运动队须在上一赛次前上报运动员接力顺序。6.4.6每队服装必须统一。7 计时全自动电子计时或手动电子计时均可,电子计时成绩均以1%秒为最小计时单位。8 犯规与判罚8.1 出现下列之一者,判定为犯规:抢跑:鸣枪前任何一根杆触及或越过起跑线。8.1.2串道: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跑离本跑道。8.1.3掉杆:比赛运动员脚触地,未在原地上

6、踏镫。8.1.4人杆分离:运动员抵达终点线时,身体或高脚杆的一部分仍未过线,脚与踏镫即分离。8.1.5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有阻挡或妨碍其他运动员跑进的行为。8.1.6接力赛中8.1.6.1运动员在接力区外交接高脚杆。8.1.6.2在退出接力区时,阻挡或妨碍其他运动员跑进。8.2 罚则抢跑: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取消犯规者该项目比赛资格。 发生规则8.1.18.1.6中任一项,取消犯规运动员或运动队比赛资格。在预赛中如发生8.1.5的情况,可允许任何由于受推或阻挡而受到严重影响的运动员或运动队参加下一赛次的比赛(被取消资格的运动或运动队员除外)。 决赛中如发生8.1.5和8.1.6.2的情况,

7、不再进行重赛,按比赛成绩排列名次.第四章 名次判定9 名次9.1 高脚竞速的名次判定以比赛中所用时间少者名次列前。9.2 如比赛分预赛、复赛和决赛,则以决赛成绩决定名次,时间少者名次列前。第五章 弃权与申诉10 弃权10.1 点名时超过检录时间三次呼叫未到者按弃权论。10.2 中途退出比赛者为弃权,无成绩。11 申诉11.1 对运动员参加比赛资格提出异议,应在大会开始前向仲裁委员会或裁判长书面提出,在未有结果前,应允许该队员参加比赛。11.2 参赛运动员若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向仲裁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请意见,同时交纳申诉费。仲裁委员会依据仲裁条例做出裁决。11.3 大会竞

8、赛组应负责将所有成绩宣告的时间记录下来。第六章 裁判人员及职责12 裁判人员高脚竞速比赛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2人,裁判员若干人。13 裁判人员职责13.1 裁判长:13.1.1全面负责高脚竞速比赛的裁判工作,保证竞赛规则和大会规程能够顺利贯彻执行;处理发生大会期间的以及本规则未做出明文规定的问题。13.1.2检查所有有关的比赛成绩,处理有争议的问题。13.1.3对有关比赛的抗议或异议做出裁决。有权对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提出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13.1.4有权做出重赛的时间安排决定。13.1.5对每日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13.2 副裁判长13.2.1协助裁判长领导裁判工作,做好裁判员队伍的

9、事务管理。13.2.2当裁判长因故缺席时,应代理其职责,或受裁判长的委托,处理有关问题。13.2.3根据裁判长的建议,负责编排、记录和公告工作,负责场地、器材等设施的检查管理。13.3 检录主裁判、检录员13.3.1根据竞赛日程安排的检录时间,召集运动员到检录处点名。13.3.2 根据规则规定,检查运动员的参赛证、服装、号码和比赛用具等是否符合规则规定。13.3.3 准时安全按预定时间和路线将运动员带入赛场,交发令员控制。13.4 发令员、助理发令员13.4.1 检查运动员所参加的比赛或组别是否有误,号码是否佩带正确,各项道次应面向跑进方向,由左至右按道次排位。13.4.2 组织运动员按道次正

10、确的排列在起跑线后3米远的集合线上。13.4.3 同终点主裁判取得联系完毕后,向运动员发出“各就位”、“预备”,以鸣枪方式发出起跑口令。13.4.4 有权对运动员违反起跑规则的行为给予警告和判罚。13.5 终点主裁判、裁判员13.5.1 判定每组比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13.5.2 若判定不一致应由主裁判做出最后裁定。13.5.3 遇名次与成绩不一致时,应同计时主裁判联系并最后裁定。13.6 计时主裁判、计时员13.6.1 各道次计时员接受主裁判的统一领导。13.6.2 计时员使用全自动或手动电子秒表计时。13.6.3 每组计时员负责本道次的计时工作,并将成绩写在成绩记录表格内,签字后交主裁

11、判,必要时,主裁判可以核查秒表,以核实成绩。13.6.4 主裁判判定每名运动员的最后成绩。13.7 检查主裁判、检查员13.7.1 全面监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行为。13.7.2 如发现运动员或其他人员犯规,应立即以书面报告交给主裁判。13.7.3 出现犯规情况,应举旗示意。13.7.4 接力赛中接力区应有足够的检查员负责监督。13.8 编排员 完成编排记录和成绩公告工作。记录由裁判长提供的每个项目的全部成绩,并转交宣告员。最后将成绩表交竞赛部门。13.9 宣告员 对比赛中各种信息予以宣告,对成绩的宣告应该记录宣告时间。附:高脚竞速比赛用表表1 高脚竞速检录、终点、成绩报告表表2 高脚竞速成绩记录

12、表表3 高脚竞速接力成绩记录表表1 高脚竞速检录、终点、成绩报告表预/复/决赛 男 / 女子_米 第_组时 间年 月 日 时 分道 次1234号 码姓 名单 位成 绩名 次备 注检录主裁判员_ 检录员_ 裁判员_表2 高脚竞速成绩记录表预/复/决赛_ 男/女子_米比 赛 时 间年 月 日 时 分号 码姓 名单 位组 次道 次竞 赛 成 绩决定成绩名 次备注123裁判长 _ 计时主裁判员_ 计时员: 1_ 2_ 3_ 表3高脚竞速接力成绩记录表 预/复/决赛 男/女子_米接力 单位_比赛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棒 次第1棒第2棒第3棒第4棒号 码组 次道次竞赛成绩决定成绩名次备注123裁判长_ 计时主裁判员_ 计时员: 1_ 2_ 3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