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论文王蒙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2877268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论文王蒙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论文王蒙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论文王蒙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论文王蒙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论文王蒙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启蒙杯”学术科技项目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3级行政管理 王蒙怡 指导老师姚剑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开展,我国经济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弊端也越发突出,譬如城市流动商贩的治理。文章将运用治理理论和社区建设理论,以苏州市工业而园区为例,探究城市流动商贩的生存处境以及对其治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提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关键词】城市流动商贩 社区主导 治理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两元化,流动商贩这个主体越发占据市场经济重要位置。城市流动商贩是指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无固

2、定的经营场所,利用路边空地、广场等公共空间从事小规模商业经营者。1随着城市流动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 日益突出,如何治理城市流动商贩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领域专家研究多元治理主体,包括政府、社区、人民群众、行业协会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看法。对此,本文将以社区为主导治理主体,探究其主导的治理模式。一、 治理理论和社区建设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各自治组织的不断强大,治理理论不断兴起。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以及种种非正式安排。而凡此种

3、种均由人民和机构或者同意、或者认为符合他们的利益而授予其权力。2 简单讲就是各利益主体共同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通过控制、协商、谈判等达成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以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制度分析学派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其影响更为深远。他们指出,单中心意味着政府作为唯一的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排他性管理,多中心则意味着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并非只有政府一个主体,而是存在着包括中央政府单位、地方政府单位、政府派生实体、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以及公民个人在内的许多决策中心,它们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以多种形式共同行使主体性权力3 这个多中心理论可以使公共利益最大化,进一步丰富了治理理论的

4、内涵。社区建设即社区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等,它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沟通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国务院制定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其中扩大了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社区治安,便民利民服务,如超市、早餐等纳入规范体系。这也说明了社区建设越发规范化,其治理也成为社会进程的重要推动力。社区建设宗旨为稳定、服务、发展,这也体现了治理的重要理念。总而言之,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社区建设理论,为我们本次对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二、城市流动商贩面临现状和社区治理现状(一) 研究方法和操作过程 1.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网

5、上相关文献,包括阎浩的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出路(硕士论文,2013)、陈国强的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困境及其突破(硕士论文,2013)、严苏桐的中小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问题与对策(硕士论文,2010)等,我们对城市流动商贩所面临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其大都是社会无正式工作、外来人口等的经济弱势群体,他们无证经营,所售商品无质量和卫生保障,与城管经常发生冲突。(2) 问卷调查法我们为了解人民群众对城市流动商贩和社区治理的看法,分析其中主要问题,并编制了问卷。我们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在翰林邻里中心以及莲花新村附近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后期整理过程,获取了很多信息与资料,本研究也是建立

6、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的。(3) 访谈法 由于我们本次研究主体多元化,我们对一些流动商贩主体进行了访谈,从中我们切实了解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我们能深刻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困惑,能使我们的调查研究更民主、更科学。2. 操作过程(1) 收集关于城市流动商贩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包括相关政策和相关理论的了解。主要为对治理理论和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以及城市流动商贩产生背景、面临困境等方面。(2) 对苏州市工业园区的某些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从实践中了解普通市民对城市流动商贩的看法以及他们对现行的政府管理流动商贩的方式的满意程度。并且对某些流动商贩进行当面访谈,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看法。(3)组成

7、员召开会议,对之前的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研究的结果进行资料数据整理,归纳各治理主体的具体职能以及在城市流动商贩治理中的角色,分析其社会位置以及社会作用;明确社区主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我们此次调研的相关结论。(4)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践,研究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模式,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二) 城市流动商贩面临现状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城市流动商贩缺少合法化的存在途径,他们没有统一化的管理方式,无法为自己的经营方式找到合理化的解释,他们时常需要和城管进行正面冲突。同时,他们常会受到顾客的质疑,怀疑他们商品的质量等。他们其中有失业者,有外来打工者,总的

8、来说他们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所面临的现状是严峻的。(三) 普通群众对流动商贩的看法 一方面,人们肯定了流动商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独特的美味,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存在阻碍了交通,影响了市政市容,群众不相信他们的卫生质量以及产品质量。这也让流动商贩的存在成为矛盾的焦点。人民群众对城市流动商贩的了解程度不高,对这个主体的关心度也略低,人们不满意现有政府对其管理,也竭力呼吁新管理方式。(四) 社区治理现状现有的社区大多注重社区文化、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城市流动商贩的治理并没有成为重点。现在社区的职责与职能界定也模糊不清,社区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还有待提高。特别在流动商贩的治理上,

9、社区这个主体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三、 治理城市流动商贩的主要问题1. 主体认知(1)大众对城市流动摊贩的了解程度不高,对管理城市流动摊贩的主体没有清晰认识,甚至对社区的功能以及职责模糊不清,缺乏一定的基础认知。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事物缺乏最基本的性质、功能的了解,会越发地加大问题的严重性。大众这个主体本身并不认为自己为管理城市流动商贩的一员,这个观念还有待政府和社区去改变。(2).城市流动商贩大都为谋生计,只考虑到自身利益,而忽视了自己应该有的社会义务,阻碍交通秩序,破坏环境,影响市容市貌。流动商贩为谋生计,只重视到自己应得的利益,由于法制的缺失,他们总会为经济利益而不经意损害人民群众

10、的利益。(3)社区这个主体对于流动摊贩治理这一块本身对自己的职责不清楚,并且没有清晰、科学的处理方案,多依赖于政府。社区职责界定还有赖于政府用制度加以规范,使得社区能成为政府与社会有力的沟通桥梁。.社区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中间人,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没有协调好两方之间的关系,致使矛盾突出。2.流动商贩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 城市流动摊贩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也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所以它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可能消失,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我们只能构建一个合理的治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城市流动摊贩治理这个问题。3.管理方式的不科学 政府管理城市流动摊贩,主要采用严格

11、执法形式,在处理问题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变通性,管理形式单一且问题突出。现有流动商贩和城管的矛盾冲突原因大都在此,由于主体的特殊性,这种管理方式必然日益显露出它的弊端。4.制度不完善 (1).在流动摊贩的治理中,可能存在官商勾结现象,致使对流动摊贩无视自己应该有的义务,破坏环境,影响社会秩序。政府与流动商贩、社区与流动商贩,任何相关利益的两方,必然会出现贿赂现象,所以缺乏有力的法制约束和监督机制。(2)对于流动商贩的合理界定,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义务和职责。四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1.社区(1)社区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政府与流动摊贩的沟通桥梁。(2)社区可以成立一个专门民主组织来处理城市流动摊贩的问

12、题,组织中应该包括社区负责人、流动摊贩代表、政府代表、市民代表等多方主体,当出现问题时,以社区为一个交流协商的平台,进行民主决策。 (3)社区可以采用分区、分类、分时管理流动摊贩,一些特色小吃,采用集中化管理,规定经营时间、地点,并且卫生部门定期进行严格的卫生安全检查;一些生活用品方面的可以依法取缔,根据人民要求,可以在指定地点设立便民超市。一些其他摊贩,可以分类,采用固定时间、地点经营。 (4)社区应该进行知识普及,让人民群众也参与到流动摊贩的治理中来,让人民发挥自己的治理主体作用,更有效地对社区、流动摊贩进行监督。 (5)社区在流动摊贩治理过程中,要注意在特殊时期,特殊地段的治理,要切实倾

13、听民众和流动摊贩的意见,可以咨询相关治理专家,综合各方意见,而做出科学、正确决策。2.政府 (1)政府应该充分考虑流动摊贩这个特殊群体的经济状况,简化登记手续以及登记费用,促进城市流动商贩的合法化和合理化。 (2)要完善城市流动摊贩社区主导的治理法制体系,加强立法和执法,对各方面进行规范和立法,使得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 人民群众加强自身对流动商贩的了解,发挥自身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来,加强对各主体的监督。总之,城市流动商贩的治理虽然涉及多元化主体,但是我们可以以社区为主导,作为政府和社会的沟通桥梁,协调好各方利益,解决好城市流动商贩这个问题其模式如下图:参

14、考文献:1李建伟.从小商贩的合法化途径看我国商个人2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70-271 3陈广胜 走向善治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99 附一: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研究调查问卷亲爱的朋友:您好!感谢您能够参加本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是由苏州大学2013级社会实践小组组织的一次关于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的社区主导研究的调查问卷。主要目的是想了解消费者对流动摊贩一些印象和看法。您的合作对我们本次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工作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您的回答不涉及是非对错,但请您按照您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卷中所提的相关问题。对您的回答和个人资料

15、我们将予以保密。对您的合作与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您的性别是 ( )A 男 B女2您的年龄是 ( )A.20岁以下 B2030(包括20) C3050(包括30) D 50以上(包括50)3您对流动商贩的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 B一般 C 不了解 D不关心4您觉得流动摊位最集中的两个地方是( ) A.学校门口 B.农贸市场 C.汽车站、火车站 D.小区附近 E.其他5您光顾流动摊贩频繁吗?( ) A.从来不去 B.一天一两次 C.一周两三次 D.一月三四次6.您很少或者不光顾流动摊贩的原因是( )(可多选) A.无卫生保障 B.产品质量差 C.无证经营,难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5、6两题

16、根据您自身情况,选择回答)7.您经常光顾流动摊贩的原因是( )(可多选) A.价格低廉 B.质量好 C.方便 D.风味独特 D其他 8.您怎样看待流动摊贩的现象?( )(可多选) A.方便日常生活 B.大众消费的不错选择 C.影响市容市貌 D.阻碍交通 E.扰乱竞争市场秩序 F.无所谓9.您对政府管理流动摊贩的满意程度是( )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10您所知道的管理流动商贩的主体有哪些( )(可多选)A 政府(包括城管) B 行业协会 C城市社区 D 市民 E其他 F不了解 11.您认为流动摊贩应当何去何从?( )(可多选)A.维持现存状况B.向个体经营户转变C.开辟地

17、方特色一条街D.放弃流动摊点,从事其他行业E.其他 12您认为城市社区对于流动商贩的治理重要吗( )A非常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D不了解13您知道城市社区的作用有哪些?( )(可多选)A社区建设 B社区生活服务 C国家和社会的连接 D社区保障 E社区管理 F其他14您平时看到城市社区是如何管理流动摊贩的呢?( )(可多选)A 不大管理,流动摊贩私下贿赂社区主管,进而流动摊贩经营比较自由B适当管理,做适当劝导,但是收效甚微C严格管理,效果不错,流动摊贩依法运营或者流动摊贩很少出现D严格管理,采取强力措施,致使双方矛盾升级15您觉得社区应该怎样更好地参与到流动商贩的治理中来?( )(可多选)A社

18、区采取民主决策形式讨论流动商贩的治理,统一商贩经营地点、时间、类型等B为社区的治安和社区风貌,不应该有流动摊贩C社区应该和摊主协商,制定好所应该遵守的规则和相关法律,并制定惩罚措施D社区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中间人,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反应民意,传达上级指令,协调各主体的利益E其他 16.对于流动商贩的治理,您的其他意见 (开放式)附二: 主要数据部分 普通大众对流动商贩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但是数据也显示不了解的人所占比例也还是不少的,可以看出流动商贩还没有被一般民众所了解。 数据显示,车站和小区流动摊贩较多,都是一些人群拥挤,人流量大的场所,所以更加需要正确治理。 数据显示,大众熟知的管理主体为政府,社区相对较少,其他主体更是微弱。 数据显示,城市社区的管理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收效甚微,说明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可能存在“地下交易”,使得管理成为虚化,进而可能损害公民的利益。 数据显示,普通市民觉得流动摊贩的问题还是比较显著的,阻碍交通、影响市容市貌等,但是它的存在也方便了生活。数据显示,民众比较同意社区采用民主化的管理形式,让各方主体参与到治理中来,进行利益比对,从而更好地治理流动摊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