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考试复习(删减版).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12848952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法制史考试复习(删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法制史考试复习(删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法制史考试复习(删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考试复习(删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考试复习(删减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可能出问答题论述题的知识点P61 成文法公布三点及其意义活动:郑国的“刑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法典的人前536年郑国子产公布的“刑鼎。公元前530年 郑国邓析把法律私刑写在竹简上被诸侯成认的法典竹刑。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晋铸刑鼎。前513年赵鞅,荀寅把范宣子写好的刑书写在刑鼎上。意义:法的公布成为历史潮流。刑书的公布符合社会开展的需要,肯定了封建剥削方式和地主阶级政权的合法性,具有进步意义。2 刑依法定的局面逐渐翻开。对于破除奴隶主贵族的宗法等级制度,3 确立地主统治地位,4 建立新的统治秩序都发挥了作用。5 “礼治和“法治之争拉开了序幕。P72 法经内容、特点、影响历史背景:魏文侯执政时期,

2、任命李悝为相,进行了大规模的变法,李悝主持变法,为了推行变法,公布了?法经?。?法经?的内容:a.政治上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剥夺了奴隶主特权。李悝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b.经济上“废沟洫,以尽地力之教,实行“善平的政策。c.在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李悝增强了军力,重视军事改革和军备训练。d.实行以法治国,制定?法经?。?法经?的篇目:第一局部是正律,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第一篇盗法,是惩罚侵犯财产的犯罪的法律。第二篇贼法,是惩罚杀人,伤人等侵害他人人身的犯罪的法律。第三篇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讯犯人的法律规定。第四篇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罪犯的法律规定。第二局部是杂律

3、,即杂法一篇,是对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者的规定。第三局部是减律即具法,相当于现在刑法的总那么。法经的特点及其影响:1以镇压盗,贼为首要任务。“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2反对奴隶主贵族固有的等级特权。3表达重刑主义精神。4体例上诸法合体,具法列后。法经作为我国法制史上具备一定规模体系的第一部封建法典,其将诸种罪名和诉讼法的内容合于一部法之中,且容实体法程序法为一体的编纂方法,为后世所宗。对我国秦汉时期的封建法律制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事实上也是整个封建社会法典制定的蓝本。P103 秦朝司法官的责任1凡因过失使判决量刑不当的,构成“失刑罪过失出入人罪2成心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以“不直论。3成心有罪不判使

4、罪犯逃脱法律制裁的构成“纵囚罪。成心出罪4P110 汉朝的法律形式令:是一种数量多,范围广,针对性强而又灵活的法律形式。是作为律的补充。“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科:即特殊的刑事法律。比是汉代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它指的是司法类推的行为,即在律无正条的情况下,司法官吏比附律令,援引判例断罪量刑。比,又称“决事比,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称为“廷行事。汉比的来源主要是得到认可的比拟特殊的典型案例以及官府整理汇编的判例。P120 文景除肉刑背景、内容、影响这是一次刑制改革,即刑罚制度的改革。改革内容:汉文帝开始,方案的旨向是用笞,徒,死取代黥,劓,刖等肉刑,即用五年徒刑代替黥刑,以

5、笞三百代替劓刑,以笞五百代替斩左趾,斩右趾那么改为弃市。之后再次下令,将笞数由五百减为三百,三百减为二百,二百减为一百。并且定垂令,对用笞的的刑具和行刑的方法作了具体规定:垂长五尺,根头一寸,末梢半寸,材料用竹,皆削平竹节;笞打人的臀部,行刑时中途不得更换人。改革意义:这一改革从法律上正式废除了肉刑,顺应了历史开展的潮流,为封建社会笞,杖,徒,流,死五刑的形成奠定了根底,也保护了社会生产力,意义很大。P141 春秋决狱内容及其影响名词解释春秋决狱又称“引经决狱,“经义决狱,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作为判案的指导思想,直接引用?春秋?等书的经义分析案情,认定犯罪,并按经义的精神

6、解释和适用法律的一种审判方式。这一审判方式表达了儒家经义向法律的渗透,以逐步实现封建法律的儒家化。,也弥补了早已订就且指导思想大体未脱先秦法家思想的?九章律?等法律的缺乏。春秋决狱的主要倡导者是董仲舒。春秋决狱的主要法律观:a) 原心定罪。这是最重要的原那么。特别强调考察犯罪者的主观动机b) “君亲无将,c) 将而d) 诛焉。意即君主的亲人和大臣不e) 的有篡逆之心。f) “恶恶止其身。认为该只惩罚犯罪者本人,g) 不h) 可株连无辜者。i) “亲亲得相首匿。春秋决狱的影响:汉儒以?春秋?改良法律,目的在于“以经术润饰吏事,引礼入法,寻求经义和法律理性的结合,同时,以儒家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思想影

7、响着司法实践,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法制中的地位。春秋决狱在法律繁琐而不完备的汉代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起到了补充法律的积极作用,并使儒家思想的法律原那么先司法后立法,逐渐得以确立,至唐,儒家经义才全面完成了对成文法的改造。从此时开始,中国的司法实践开始重视人的主观方面了。10P178 唐朝立法指导思想唐朝法律思想即中国封建法制的成熟思想。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法律内容统一,简约和稳定的思想慎重行刑的思想11P181 唐朝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律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令是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格是皇帝发布的各种敕令的汇

8、编,唐朝分为“留司格与“散颁格两种。留司格是留在中央机关使用的。散颁格是在地方使用的,发到地方机关。式是国家机关的办事细那么和公文程式。典典指?唐六典?,它是唐朝的一部组织法典。内容涉及到国家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等方面。律令格式之间的关系:首先,律与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明显的区别。相对独立;其次,违反了令格式要依律科刑。12P183 ?贞观律?及其特点首先,增设了加役流,将其作为死刑的减刑,介于常流和死刑之间。其次,区分两种不同的反逆罪,缩小了缘坐处死的范围。最后,完善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和官当等一些主要制度。14P188 封建五刑的内容唐律的刑罚以五刑为主,它们是:笞,杖

9、,徒,流,死,这是中国封建刑罚钟的核心。笞刑是一种用荆条或小竹板捶击罪犯臀,腿部的刑罚。笞刑共有5等,自笞10至笞50,每等递加10。杖刑是一种用大竹板捶击罪犯背,臀和腿部的刑罚。杖刑也分5等,自杖60至杖100,每等也是递加10。徒刑是一种在一定时间内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徒刑同样分5等,自徒1年至徒3年,每等以半年递加。流刑事一种把罪犯送到遥远地区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流刑只分3等,从2000里至3000里,每等递加500里,均须服劳役。“加役流全为3000里,并服劳役3年。犯“5流者不可用铜赎罪,即“各不得减赎。这“5流是: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和会赦犹

10、流。15P191 唐朝如何在法律上确立、保护贵族官僚的利益?议、请、减、当、赎议,即八议,是指八类高官达贵在犯罪后,享有通过大臣集议,再经皇帝裁决而减免刑罚的一种特权。请,是指通过“上请程序而减免刑罚的一种特权。减,是指有一定身份的官员及其亲属犯有流以下罪的,可享受减一等处分的一种特权。赎,是指官吏贵族及其家属犯有流以下罪的,可享有用铜赎罪的一种特权。官当,是指官吏可用官品来抵罪的一种特权。17P194 唐“同居相为隐与汉“亲亲得相首匿的比拟亲亲得相首匿是汉朝刑法原那么,首匿是汉代的重罪,但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严禁父子争讼,随着儒家宗法伦理观念日益深化,在汉宣帝时改变了原来父子夫妻首匿相坐的规

11、定,允许在一定的亲属范围内相互隐匿罪行,不予揭发和作证,法律不加制裁或者减轻处分。 关于同居相为隐的原那么 把以往的亲属间犯罪的相互隐瞒开展为同居人间犯罪的相互隐瞒,为同居相为隐范围内的罪犯通分报信的,亦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19P213 唐朝的司法机构及其相互关系唐代中央司法机构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组成。大理寺是唐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是唐代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是唐代中央监察机关。三司推事:唐朝已有“三司推事和“小三司两种会审的雏形。遇有大案,疑案,通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一起会同审理,这种形式被称为“三司推事。碰到各地发生的大案,但又不便解送京师的,那么派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

12、的属官前去审理,这种形式被称为“小三司。22P260 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鞠谳分司制。鞠谳分司即将审与判别离,分别由不同的官员担当的诉讼审判制度。负责审问的机关为“狱司或“鞠司,负责判决的机关为“法司或“鞠司。翻异别推制。指犯人推翻原口供时应该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的制度。务限制度。这是关于农忙停止民事诉讼的制度。理雪制度。这是有关申诉的法律制度。当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如有不服,可以依程序逐级进行申诉,称为“理雪。当事人申诉的期限是有规定的,只能在判决生效的三年内提起。23P283 元朝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构成要件买卖契约。元朝对不动产的买卖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了固定的手续。第一,先问亲邻,即亲邻

13、对不动产有优先购置权。第二,经官给据,即在不动产进行买卖之前,要向官府申请发给凭据,取得官府的许可。第三,签押文契,即出卖人写出文契,并由出卖人及监护人,引进人,中介人或见证之亲友共同签押。第四,印契税契,即到官府验价并得到官府发给的“契凭。24P291 ?大明律?的特点?洪武三十年律?是指洪武三十年公布的?大明律?。这一定本史称?洪武三十年律?,后世所称的?大明律?即指该律。?洪武三十年律?共计7篇30门460条。礼律2卷,兵律5卷,刑律11卷,工律2卷。?大明令?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部令。25P293 ?大诰?的组成、特点、性质:刑事特别法,由洪武专门制订推行;大诰和榜文是朱元璋为

14、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所特设的两种法律形式。朱元璋借用大诰之名,以严刑峻法整肃纲纪,重典治国。四编?大诰?共有236个条目。就内容而言,?大诰?由典型案例,重刑法令和明太祖对臣民的“训诫三局部组成。特点:1规定了许多律外使用的酷刑。2设置了许多新的罪名和禁令。3同一犯罪,?大诰?之量刑较?大明律?为重。“夏粮违限不纳罪。4“重典治吏的色彩鲜明。四编?大诰?236条中,80以上是针对官吏的,而其重典又是惩治贪官污吏。5在朱元璋的力促下,?大诰?称为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26P300 ?大明律?与唐律相比在定罪量刑的特点论述题?大明律?继承了唐律礼法结合的特点,但是在定罪量刑方面区别:轻其

15、所轻,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即对某些触犯礼教伦理,典礼仪式以及户婚田土方面的轻微犯罪,明律之量刑均较唐律进一步减轻。如:“居父母丧生子唐律处刑一年,隋律那么废除了这一条。反映了社会历史变化与风俗民情的移化,出现了民刑别离的趋势。“重其所重,即对反逆,盗窃,贪赃等重罪,明律之量刑较唐律进一步加重如谋反大逆罪,唐朝规定本犯斩大明律那么改为凌迟.盗窃罪监守自盗加了五等。对于官吏受贿索贿行为作了全面细致的划分,赃满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三千里。明律为了维护专制集权,专设“奸党,“上言大臣德政等罪。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以及在理学的影响下出现了重刑主义倾向。29P383 ?十九信条?的特点1

16、911年11月由清政府咨政院公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简称?十九信条?,与三年前公布的?宪法大纲?相比拟,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立法宗旨不同。?十九信条?成于革命兴起,民气勃发之秋,虽起草匆促,但以贬君权,伸民权为宗旨。第二,二者采用的政体模式不同,制宪原那么不同。?十九信条?采用了英国式虚君共和制模式。第三,二者制定程序不同。?十九信条?那么是代国会职权的资政院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由皇帝公布,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说是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30P287 ?大清现行刑律?的特点?大清现行刑律?,一来可以作为制定新刑律前的一部过渡型法典,二来可以为新法典的制定积累经验,争取时间。特点

17、:第一,删除六律总目;第二,初步区分刑,民;第三,改革刑罚制度;第四,删除过时条款;第五,增设新罪名。这部刑律虽然比过去任何一部法典的进步幅度都大,但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部封建性的刑律。33P399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内容、特点、意义1911年12月3日公布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本身是政府组织法,但却具有临时宪法的特殊性质。特点:1依照美国宪法,采用总统制。2在政权组织上,采取分权制的原那么,但没有明确规定三权分立,而是采用立法与行政两权分立的做法。3采取一院制的议会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诞生和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灭亡。根据他的规定选举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34P40

18、6 ?临时约法?的特点、意义、内容南北形式上宣告统一,在革命政权转移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反革命手中的严峻形势下,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稳固革命成果,匆忙要制定临时约法,企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关于国家性质:?临时约法?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确定中华民国的国家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关于国家的幅员:规定了中华民国是一个同一的多民族国家。关于临时政府的组织: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那么,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民主政体。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根据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原那么,对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和义务作了比拟明确的规定。关于保护

19、私有财产和私营工商业:根据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那么,规定“人民有保护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特点:1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最主要特点2相对缩小临时大总统的权利,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利。3确定了?临时约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历史意义:?临时约法?性质上属于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是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文件。1以根本法的形式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性质。2在思想上,它改变了人们的是非观念,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4在对外关系上,?临时约法?宣告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领

20、土完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法改革:保障民权方面:1禁止买卖人口;2禁止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3解除“贱民身份。?大总统通令开放疍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文?改革旧习俗方面:1限期减辫和劝禁缠足;2严禁鸦片和禁止赌博;3改变称呼,废止跪拜;4改用阳历局限性:没有正面反帝和彻底反封建的明确规定,没有解决人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人民民主自由权利的行使未得到切实的保障。35P429 ?天坛宪草?的特点1913年10月31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这部宪法草案和大程度上表达了国民党企图以法律对袁世凯进行限制的要求。特点:1继续肯定了责任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利进行了比拟多的限制。2继续扩大

21、国会的权利。3对总统的任期进行了严格限制。新增37P497 ?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的内容、特点、意义、影响、缺点1931117,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修改:在一条增加“同中农稳固的联合。主要内容:1确定了宪法的任务和工农民主政权的目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转正的政权和到达它在全中国的胜利;目的,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2去定了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转正国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采取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其政权组织形式。3规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

22、政治上,公民有管理国家,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和参加革命战争的权利,实行8小时工作制,没收地主阶级的一起土地,保证工农受教育的权利,将自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4规定了对外政策的根本方针中华民族完全自由与独立,部成认帝国主义在中国政治上,经济上的一切特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不成人反革命政府所借的一切外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宪政运动史上第一部人民制定确实保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法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伟大纲领,在中国民主宪政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受到党内“左顷路线的影响,因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38P510 ?中国土地法

23、大纲?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共中央于1947年10月10日正式批准并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1明确规定废除封建及半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规定了土地财产分配原那么和方法。3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营业。4规定了改革土地制度的执行机关和实施土地法大纲的保障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统一了各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那么,纠正了“五四指示的不彻底性,贯彻和表达了党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由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开展农业生产力,是党多年来领导土地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符合国情的彻底反封建的土地纲领。依照纲领摧毁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

24、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革命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的经济开展,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二其他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夏商时期P11 禹刑、汤刑:禹刑:是指夏朝法律标准的总称,以刑罚为主,并非是禹在位时制定的法,以禹为名表示对夏族杰出祖先和开国之君的思念和尊敬;其特点是刑罚数量很多,以五刑“墨、劓、刖、宫、大辟为主要内容。汤刑:一般指商朝法律的总称,以汤为名表示对商族杰出领袖和开国之君汤的思念和尊崇;其主要内容为墨、劓、刖、宫、杀五种刑罚,称为常刑;特点上已将不孝作为重大犯罪加以制裁,目的在于保护血缘关系的稳定。P15 五刑及其简介五刑:指夏商时期由五种刑罚组成

25、的刑罚体系,包括墨、劓、刖、宫、大辟,据称起源于苗民,是禹刑汤刑的主要内容。 墨刑,又称“黥刑,即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志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劓刑,即割掉鼻子的刑罚。 髌刑,又称刖刑、剕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 宫刑,即男子去势,女子幽闭的刑罚,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适用于“男女不以义交者。 大辟,即死刑,因为死刑是“刑之大者,故称大辟,除了“生杀为斩,死杀为戮外还包括许多死刑种类。3P21 神判、天罚:神判、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天罚:即奉天罚罪,代天行罚,统治者借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敬,假托受其授命与保佑,违背王命即获罪于天,必须受到惩戒;“神判:即神明裁判,指司法人员假借神意判

26、刑罚罪,具体上指通过动物、投河等方式,将结果看成神灵的指示来判断谁为有过错一方;这是人类社会各民族早期普遍具有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习惯与审判方式。P22 夏商监狱制度我国最早将监狱称为“牢,牢是指关牲畜的场所,而在氏族社会末期,奴隶、俘虏被视为与牲畜同等地位,故将他们与牲畜关在一起,用绳索捆绑,驱赶到某地囚禁,这就是监狱的雏形。在夏朝出现了正式的监狱“圜土,即用土筑成圆形的、高高的围墙以拘押囚犯,夏朝末年称为“夏台,又称均台。商朝的监狱有“羑里,名称上那么有“圉、“圐等,出现了囚犯关押在其中,戴刑具、穿囚服、服苦役的记载。周朝P24 明德慎罚法律思想是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

27、敬德,它是慎罚的知道思想和保证。所谓的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慎罚是明德的具体落实。P27 五礼及其简介、礼的本质核心 “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吉礼:居五礼之首,是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凶礼:是对各种不幸的事件进行悼念,慰问方面的礼节仪式。宾礼:会见宾客之礼。军礼:行军打仗之礼。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礼的根本原那么:亲亲,尊尊。P28 ?吕刑?及其主要内容、特点?吕刑?是西周后期的一部法典,由周穆王命令吕侯编定而得名。它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那么,?吕刑?的核心内容是赎刑,适用刑罚的总原那么是“明德慎罚。P31 区分成心与过失

28、注意几个词的含义眚:过失;非眚:成心;惟终:惯犯;非终:初犯或偶犯。P32 世轻世重原那么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P39 契约制度,“质、“济、“傅别的意思质人是管理市场的官员,货物买卖,要以券书作为凭证,奴隶牛马之类的大宗买卖用长券,称为“质;兵器,珍异之类的小宗买卖用短券,称为“剂。买卖契约简称为“质剂。“傅别也是一种书面契约,在借贷活动中使用。即借贷契约。P40 婚姻制度婚姻成立条件;六礼的内容;婚姻的限制:同姓不婚、居丧不得嫁娶;婚姻的解除:七出三不去西周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宗法制度婚姻的目的之一是延续宗法血脉,即“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事。a) 婚姻

29、关系的建立首先,b) 必须有父母之命。其次,c) 必须有媒妁之言。再次,d) 必须到达法定年龄。最后,e) 必须经过严格的婚礼仪式,f) 即“六礼所谓“六礼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请期,亲迎。g) 婚姻关系的限制:首先,同h) 姓男女禁止结婚:“男女同i) 姓,j) 其生不k) 蕃。“娶于异姓,l) 所以附远厚别也。其次,m) 居父母丧期,n) 三年不o) 得嫁娶。再次,p) 不同q) 等级之间不r) 准通婚。即良俗不s) 得结婚t) 婚姻的解除:“七出三不去:西周在婚姻解除方面的规定,所谓七出实际上是古代单方面授予男子解除婚姻的条件。丈夫休去妻子的七种借口,“七出者,无子

30、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窃盗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三不去:对任意休妻做的限制“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10P42简述西周的家长制度主婚权:父母有权决定子女的婚姻,子女不得违抗;教令权:父母有惩罚子女的权力子女受到虐待也不得控告;财产权:家长才能处分家庭财产,其他成员只能由使用权而没有处分权。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11P49 周的司法制度:中央的专职司法机构是司寇。司寇之称,既是中央司法机关,又是司法长官。12P50 五听为确定口供的真实性,西周采取了五听的审问方式。所谓五听就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听的审问方式是中国古代在司法领

31、域中运用心理分析方法的一次尝试。对后世封建王朝的审判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P74 商鞅定秦律,内容、特点变法内容:a) 改法为律,b) 轻罪重罚。商鞅把?法经?带到秦国,把?法经?改为?秦律?。连坐制度:连坐制度的本质是处分那些本人没有犯罪,又与犯罪人有某种联系的人。主要有4种:一是什伍连坐邻居之间连坐;二是军队士卒连坐;三是家属连坐;四是官吏职务连坐。c) 重农抑商,d) 奖励耕织。e) 奖励军功,f) 制军爵律。g) 置县迁都,h) 一度量衡。i) 焚毁诗书,j) 禁止游宦。秦朝P81 式、?封诊式?、廷行事,?法律答问? 式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就是关于审判原那么以及对案件进

32、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式,由国家公布,供司法官员审理案件时遵照执行。廷行事是国家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行事成例,具有判例之意,相当于汉代的“决比事。?法律答问?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国家公布的由专门司法官吏对国家法典所作出的权威性的解释,与法律条文具有同等效力。具五刑:是秦朝最残酷的刑罚之一,是把五刑并为一种刑种,实施于一个罪犯。所谓具五刑是指先对受刑者施以黥 ,劓,斩趾等肉刑,然后笞杀,最后将首级砍下悬于竿并将其尸身砍碎置于街市的一种酷刑,它适用于被处以族刑之犯罪者本人P92 秦的经济刑;赀、赎、收;赀,小罚以财自赎也。它是秦代用经济制裁来惩罚官吏的一般失职和百姓的一般

33、违法行为的独立刑种。赀刑包括三种:a) 纯属罚金性质的“赀甲,b) “赀盾。c) “赀戍d) ,e) 即发往边地作戍f) 卒。g) “赀徭,h) 即罚服i) 劳役。10P103 读鞠、乞鞠“读鞫就是宣读审判书,判决宣读后,假设当事人不服,可以要求重审,秦律称为乞鞫。乞鞫可由当事人提出,也可以由第三人提出。汉朝P110 ?约法三章?、?九章律?、?傍章?、?越宫律?、?朝律?“约法三章:刘邦为了顺应民意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虽然是楚汉打仗时机公布的权益性的临时法令,但是西汉第一次立法活动。?九章律?:相国萧何受命制定,是汉代最重要的一部法典。共九篇:分别为盗律,贼律,囚律

34、,捕律,具律相当于总那么,户律,兴律,厩律。前六篇和秦律大体相同,后三篇包容了民事经济等法规。2?旁律?十八篇,?越宫律?二十七篇,?朝律?六篇。合为汉律60篇。P106 汉朝立法思想演变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的开展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自汉初至汉武帝亲政之前的70年为第一阶段,黄老学说占据统治地位,而辅之以礼法,为政之道“务在宽厚“刑罚大省,其核心是清静无为,要求统治者能够面对现实,因势利导,轻徭薄赋,安定百姓,与民休息;从汉武帝起,强化中央集权,独尊儒术,治道由汉初的黄老为主转变为以儒为主,礼法并用。其法律观和国家观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派生出德主刑辅思想。P117 上请制度、亲亲得相首匿上请

35、:或称先请,是指贵族官僚犯罪之后,普通司法机构无权审理,而须“上请皇帝裁夺。适用上请的全部是贵族官僚。上请制度在汉朝出现,唐朝完备,沿用至20世纪初。上请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亲亲得相首匿: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互相隐匿罪行,不予揭发和作证,法律不加制裁或减轻处分。P139 鞠狱、乞鞠及时限;录囚制度鞫狱: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和判决称为“鞫狱。读鞫:即司法官员进行判决以前,对审理获得的违法犯罪过程与事实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向被告宣读其内容。乞鞫:犯人及其亲属对判决不服,允许请求复审,即“乞鞫。乞鞫期限为3个月。录囚:是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押的犯人进行询问和核实,监督和检察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

36、予以平反或纠正案件的一种制度。自东汉开始,皇帝亲自录囚。魏晋南北朝P151 ?魏律?及其特点主要内容是:a) 在篇目上,b) 由原来的9篇增加为18篇。c) 在体例上?魏律?“集罪例以为刑名,d) 冠于律首,e) 以刑名f) 列于篇首,g) 是?魏律?的创造。h) 推动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P152 晋律,?泰始律?晋律?共20篇,620条。其篇目为:刑名,法例前2个即总那么,盗律,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厩律,关市,违制,诸侯。晋代还将律和令明确分开,律是比拟稳定的法条,而令那么是临时性的条款,违令有罪那么入律。?晋律?制订了以后,由张斐,

37、杜预对?晋律?先后加以注释,经武帝批准,“诏班天下,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历史上把张斐,杜预的注释与?晋律?视为一体,以致后人称之为?张杜律?。P154 东魏的格与西魏的式;?北齐律?特点注意体例的变化东魏的?麟趾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格。西魏的?大统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以“式为形式的法典汇编。?北齐律?共12篇,949条。变动:将刑名、法例合为名例律,将法典篇目定为12篇初步形成封建五刑制度北齐在司法实践中“权令与“格和律并行,也开了唐代律,令,格,式并行的先河。故隋唐主要以?北齐律?为蓝本。P156 八议、官当制度所谓封建刑法中的“八议就是在法律上公开保护贵族,官僚,地主的等级特权,使

38、他们在触犯刑法时得以减轻或免除其刑罚的的一种制度。八议制度起源于奴隶制时代西周的“八辟丽邦法。汉代改称为“八议,在曹魏正式上升为法律制度,在隋唐完备,沿用至清末。八议的内容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功,议宾。“官当是封建官吏可以用官职爵位抵罪的特权制度。“官当制度是“八议制度的延伸和扩大,也是礼法结合的产物。P173 刑讯制度化;测罚、立测法在魏晋南北朝开始使审讯制度化和标准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南梁的“测囚之法和南陈的“立测法。南梁的“测囚之法,又称测罚,凡不招供的犯人三天不给饭吃,这是对犯人采用饥饿的方法以逼取口供。南陈的立测法是通过对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来迫使囚犯服罪。隋唐

39、时期P176 隋律的体例内容体例:隋律这里指?开皇律?,隋律共12篇,500条内容:1。正式确立封建五刑制度;2。改重罪十条为十恶;3。八仪与官当制度进一步完善。 P182 ?唐律疏议?永辉三年唐高宗决定编纂?永徽律疏?作为律的解释,与律文有相同的效力。唐律疏议保存至今,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刑法典。特点:是按儒家思想逐字句解释法律全面渗透入,使儒家思想法典化。6P190 “十恶及其内容;“十恶的分类;“十恶与重罪十条的变化区别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谋反即“谋危社稷,是一种图谋,参加推翻现政权的犯罪行为。谋大逆即“谋毁

40、宗庙,山陵及宫阙,是一种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犯罪行为。谋叛即“谋背国从伪,是一种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恶逆是一种殴打,谋杀尊亲属等的犯罪行为。不道是一种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蛊毒物杀人,以邪术诅咒人等的犯罪行为。大不敬是一种危害皇帝的人身平安和尊严的犯罪行为。不孝是一种子孙不能善待父母,祖父母的犯罪行为。不睦是一种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不义是一种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内乱是一种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十恶主要分为:危害皇权的行为;侵害家庭伦理纲常的行为;损害人身权的行为。对“十恶的处分:首先,大量使用死刑和连坐,其次,用刑重于同类犯罪,最后,

41、一些有利于被告人的原那么不再有效。重罪十条与十恶的区别:1“1、2、3加谋:原前三项:“反逆、大逆、叛改为“谋反、谋大逆、谋叛2去4降加8不睦:十恶中无降,参加第8项“不睦宋朝1P230 刑统,?宋刑统?宋刑统?是宋代最根本的一步法典,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共12篇,30卷,502条。特点:1以刑律为主,律敕合编。2篇下设门,将十二篇按大体调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法律条文汇编为一门,分为213门2P231 编敕编敕是宋朝的单行法规敕是皇帝在特定时间对特定的人或事临时发布的诏旨,称之为散敕,在宋代又称为宣敕。编敕是宋代最主要与最经常的立法活动。宋代出现了“以敕代律的趋势。编敕的地位高于

42、?宋刑统?。3P232 编例编例事宋朝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主要包括指挥与断例。指挥指的是中央尚书省等官署对下级官署的指令,其对下级官署有约束力;断例是审断案件的成例。4P234 ?洗冤集录?南宋司法官员宋慈采撷前人著作中有关法医检验的案例,结合自己的时间经验,编成?洗冤集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5P237 折杖、刺配、凌迟折杖法。所谓折杖法是将笞,杖,徒,流四种刑罚折合成一定数量的杖刑。刺配:五代时将决杖和配流并用或是刺面与配流并用,到宋朝已经开展为杖刑、流刑与刺面三刑合一,并成为法定刑。 凌迟也作“陵迟。凌迟出现于五代,是中国古代最为残酷的生命刑。一般认为凌迟的执

43、行是通过利刃残害肢体,使犯人在惨痛中缓慢死去,即它是延长受刑人遭受痛苦的时间的一种酷刑。7P258 审刑院审刑院,又称“宫中审刑院,是宋初设立的审判复核机关,设立的目的在于防止大理寺及刑部舞弊。辽、金、西夏、元朝法律制度2P278 ?元典章?是元朝中期以前法令文书的分类汇编,由地方官吏自自行编辑整理刻印后由中书省批准在全国公布实行。其编篡体例对?大明律?六局部篇的体例产生了直接影响。3P285 元的司法机关大宗正府。最初蒙古人,色目人以及汉人犯罪的案件都由大宗正府审理。至元仁宗时,将汉人案件归刑部。刑部:是中书省属下的专司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的机构。宣政院。宣政院时专门负责涉及僧侣案件的机构。御

44、史台。御史台时最高监察机关。明朝P287 “刑乱国用重典P289 申明亭制度明朝还在全国乡里设立申明亭,申明亭具有基层司法组织的性质。清朝P347 理番院理藩院是官吏蒙,藏,回等民族地区的中央国家机关,其职掌据?大清会典?。清末时期P380 ?钦定宪法大纲?有第一的都要记清政府“预备立宪以9年为期,即在1916年公布宪法,1917年召开国会,实施宪政,又于1908年8月27日正式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由正文“君上大权14条和附录“臣民权力义务9条两局部组成。?钦定宪法大纲?从内容到编制形式,突出的特点是重君权,轻民权。其条文大多抄自?日本帝国宪法?,但对清廷不利的一

45、些内容恰恰都被删除了。其次从编制上看,正文和附录的划分,本身就是反民主的。说明其重心仍在维护君权。P386 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一句话指导思想:“中外通行,有裨治理。P393 领事裁判权确实立定义、开展过程、影响领事裁判权,是指在中国享有此特权的国家的在华侨民,在称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中国法庭无权裁判,只能由其本国驻华领事按其本国法律裁判。是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条约?第13款“英人华民交涉辞讼规定,凡英人控告华人时,应先赴领事处陈述,竟领事调查案情后,进行调解,使其息讼。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有开展了这项特权。会审公廨是清朝的方政府设在租界内申礼华

46、洋混合案件的审判机关,实际上由外国人控制是对领事裁判权的延伸。1868年上海道与英美领事订立?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从此会审公廨制度化。影响: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也使中国民众和中国民族工商业在华洋诉讼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严重伤害了民族自尊心,同时又保护了外国人在诸多领域的侵略活动和不法行为。北洋政府时期P437 ?中华民国宪法?地位第一个正式宪法1923年10月10日曹锟宣誓就任大总统,同日公布了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军阀专制,赋予地方较为广泛的自治权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其继承并开展了天坛宪草的精神和原那么,实行了一挥着和内阁责

47、任制,又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制,较以前任何一部宪法性文件都要详备,但事实上只是一纸空文。国民政府时期P485 特种刑事法庭特种刑事法庭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特别司法机构之一,审理所谓?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所规定的“危害民国、“反革命罪等所谓特种刑事案件。分为中央特种刑事法庭,高等特种刑事法庭设在大城市。其所作的判决均不得上诉和抗告,实际上是为迫害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而设。新民主主义时期P501 “三三制原那么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中规定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机关人员的分配上实施三三制原那么,即在边区各级参议会和政府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左派占三分之一,中间人士占三分之一。P506 三部土地

48、法井冈山土地法 1928年12月毛泽东领导下制定井冈山苏区的土地法,称为“井冈山土地法,是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部土地法。主要内容:1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2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3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兴国土地法:19244毛泽东主持制定。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是的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适用时间最长,施行地域最广,影响也最大的土地法。主要内容:1规定了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增加没收富农土地2规定了分配土地的方法3规定现在仍部禁止土地的出租与土地的买卖成认土地私有权。P507 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1固定了土地所有权制度。抗日民主政权成认和保护合法取得的私有土地的所有权。2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二五减租原那么,即原租额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禁止高利贷,减轻债务利息,规定年利率一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