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2830911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登高公开课-教案-讲稿青年教师竞赛课教案登高杜甫高一语文李湘楠登高杜甫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炼字,分析意象的特点,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2、 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3、 学习“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 谈论法。2、 炼字法。3、 诵读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

2、国情怀。教学重点:1、学习“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2、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1、学习“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课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根据预习情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在小组讨论时写出的优美散文。配乐:二胡,二泉映月。散文内容: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

3、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2、 你听了这篇小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凄清、悲凉。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进杜甫,走进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3、 大家都预习了,下面找一名同学朗读诗歌。4、 通过他的朗读和你的预习,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明确:“悲”5、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明确:前四句。6、

4、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表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明确:7、以字写景、以景带情,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分析前四句诗,大屏幕上这些字,你认为哪个用的好?好在哪儿?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明确:风急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

5、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渚请“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

6、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7、。8、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明确:清冷、寒凉、凄清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写的是秋天衰草凄迷,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观。中国的文人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也不例外。看到眼前的秋景,不禁将心中情与眼前景合二为一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说这种手法叫做情景交融。这种情景下,诗人不禁心生悲凉,面对眼前这萧瑟的秋景,作者悲的是“自然之秋”。以“忧国忧民”为世人所知的大诗人杜甫难道悲的仅仅是“自然之秋”吗?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是写登高所感。9、咱们来看看诗人想到了什么?万里指远离故乡。常说明作者经常在外漂泊。预习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

8、时候已经在外漂泊八年了。做客他乡,四处漂泊,自然让人心怀愁绪。百年晚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5岁了,他是58岁去世的,又体弱多病,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会亲访友,不能家人团聚,显得格外的孤独。读了这一联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身患重病,面色愁苦的老人,站在高山之上凛冽秋风中。10、读了这一联诗,你有什么感受?孤独、愁苦等。身世飘零,百年多病,风烛残年,有如萧萧落叶,已经走入人生的尾声,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人生之秋”。11、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杜甫在登高时有这种感受的呢?艰难国家艰难,战乱连连,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些几乎伴随了作者的一生。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民,还忧己。我

9、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有这样一个处世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杜甫,无论穷达皆是兼济天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恨极度遗憾,遗憾的是“繁霜鬓”,a、遗憾自己老了。b、不能为国效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12、读了这一联你是什么感受?明确:无奈。咱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国家正处在乱世之秋,一步步走向衰败,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家国之秋。我们来看,从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再到家国之秋,是层层递进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既是自然之秋,又是人生之秋。“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是个人艰难,又是国家艰难。“潦倒新停浊酒杯”既有对人生之秋的无奈,又有对家国之

10、秋的无奈。三悲是互相交织的,回环往复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人生、家国,种种悲凉,在此刻就全部交织在一起了,喷涌而出,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读到的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思想内容上的特点,咱们再来看一下诗歌的形式。律诗在形式上非常讲究对仗,通常是颔联、颈联对仗,咱们来看这首诗,除颔联、颈联外,首、尾两联也是对仗的,句句对仗。而且句内还有对仗。如“风急”对“天高”,“渚请”对“沙白”。我们说“对仗工整”,这也是它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一个原因。回顾一下咱们的分析过程,以分析炼字带动分析写景,然后由景悟情。下面咱们用这种方法来做练习。13、练习南浦

11、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以“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写出秋景的萧瑟、黯淡。更加烘托出离别时的“凄凄之情”。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分手后,离人频频回望。从这一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了离人踽踽独行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肝肠寸断的

12、不仅是离人,还有送别人。离人想看却不敢看。“好去莫回头”,这一句劝慰,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14、课堂小结:a、以登高为依托学习了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分析诗歌的方法。b、体悟了登高所表达的深沉、悲凉的思想感情。15、诵读指导用慢的语调读出“悲”的情感。咱们来看,每联诗带给你们的感觉,写景这两联,回环婉转,读出声音的藕断丝连。颈联,强调“常”“独”“悲”,读出孤独。尾联一定要慢读。读出无可奈何的况味。课后作业蜀相是杜甫另一首有着很高成就的七律诗。请你依照鉴赏诗歌以字带景、以景带情的方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挖掘诗中深沉的意蕴和内涵,进一步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写一篇300字以上的鉴赏性质的文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