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研究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818163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研究 摘 要 人力资本作为第一资本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地区间人力资本总量的差距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与城市、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国内外之间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各地区人力资本配置失衡现象日益严重,严重约束着我国经济全面均衡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国内外之间人力资本流动与配置三个纬度的研究,剖析我国人力资本流动和配置的现状,发现现有问题及目前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为以后形成更加合理的配置方式指明方向。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 资源配置 一、国内外的劳动力流动与配置 从全球范围来看,高资本人才资源

2、依然匮乏,各个国家对人才的争夺也愈发激烈,西方等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福利政策,进一步恶化了我国优秀人才大量涌向国外的局面。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里,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的仅占总人数的1/3。而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90%以上滞留国外的留学人员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地区,大多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工作。但随着我国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留学人员回国现象有所好转,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出国学习人数总计351.84万人,留学归来人员达180.96万人,其中正处于学习阶段的人数达108.89万,尽管如此,仍有大量高级人才流失国外。 二、我国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与

3、配置 自建国以来,城乡间的人员流动一直没有停止。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体制,人员流动主要是以政治运动或政策驱动发生的非自愿流动;1955年,由于企事业单位人员冗杂,国家开始大面积缩减人员、精简机构,实行劳动定员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随着我国“”的兴起、错误地估计就业形势,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的招工,仅1958年,城市职工就增加了2000多万;人浮于事,劳动生产效率下降,从1961年开始又大量缩减城镇职工,大批由农村流入城镇的职工返乡;自1962以来的18年间,共计 1776.48万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农业活动,由于这种流动的“非自愿性”,以及政策导向上存在的一些

4、失误,极大地浪费了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本。从1973年颁布的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若干规定政策开始,政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缓和的处理,到1979年为止,全国陆续回城的知识青年共计1490.46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开始被引入到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现阶段我国城乡间流动的劳动力主要是拥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的教育水平,而文盲或半文盲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流动率一般较低。具有初级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在流动过程中,只有极少数通过再学习或其他原因转化成高级人力资本,从而有机会进入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农村体制的改革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大量农民得以从土地中解脱出

5、来,加上城市较好的就业条件正好吸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从而出现了“民工潮”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与配置 90年代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地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999年我国东、中、西部各区GDP总量比大约是4.24:1.97:1,人均GDP的比例则为2.38:1.27:1,加权变异系数也从1991年的46.3%上升到1999年的46.84%,超过了众多发达国家历史上地区差距的最高值。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示:有形物质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总体水平差距的影响效用仅占19%,而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无形因素产生的影响占据绝大部分。因此地区之间人力资本

6、水平的异质性是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拥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数据表明自改革开放后北上广三大城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且人数呈不断增长的态势,而江西、安徽、河南、贵州、广西等中西部偏远穷困省区迁出人口却不断增多。在这些迁出或流动人口中,大多数人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或技工人员乃至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高级人才。 人力资本由西向东的流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应当全面的进行审视。一方面,中、西部劳动者通过向东部地区迁移,来到有更多机会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找到可以促进个人更好发展的职位,使自

7、身的人力资本能够发挥最大化水平,为社会创造出应有的财富。同时,部分流动人口将其在东部地区学到的先进信息、技术、知识等带回家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导致了“西部地区经济越不发达本地人才容易外流西部地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越不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越少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现象,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四、结束语 地区经济水平的差距促使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结果使得地区间人力资本水平产生巨大差距,解决这一现象不是阻止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是要更加重视人才的重要性,经济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或发展新兴行业吸引人才的流入,国家也可以制定政策辅助经济落后地区的

8、人才发展战略,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发展。 注释: 陈全明,邓勇.我国人才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57). World Bank: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Perspective,Aug.18,2000. 中国新闻网: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超45万 回国人数超36万。http:/edu/2015/03-05/7103900.shtml. 袁志刚,方颖.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07-113. 数据结果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64页,第67页和第96页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4. 张鹏.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7月28日.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