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2805999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人们很容易能够看到,从君主专制时期到现代社会,惩罚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酷刑为主的惩罚逐渐被以监狱监禁为基础的惩罚所取代。很多民众,乃至启蒙思想家都将之归结于现代民众反抗与推翻专制君权的重要成果与标志,或者看成是人道主义和慈善主义潮流对同胞的关心与怜悯。但是,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一书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批判与反驳,福柯提出,以监狱为基础的惩罚机制事实上行使着一种规训化的权力,制造出驯服的肉体,而且这种规训体系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维持秩序与纪律,用以更有效地压迫底层阶级的工具。规训与惩罚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和探讨了君主制下刑罚体制的表现与作用机制,主要是以公开的酷刑

2、为主;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与分析了从君主制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惩罚机制的流变,从启蒙思想家主的惩罚之城到最终统一的监狱制度的规训;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以监狱为基础的规训权力的具体措施与运作手段,并讨论了全景敞视主义模式的优势与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揭示了监狱为基础的惩罚与规训制度为什么取代启蒙思想家所构想的差异性的惩罚,福柯主要将之归结于统治阶级培养“过失犯”以此来更好地统治底层阶级。接下来会对各部分进行详细的梳理和介绍:一、酷刑1、犯人的肉体福柯在一开始就提出了本书所关注的重点:“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酷刑消逝了”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7页.。其中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层面

3、上是酷刑的消失,即肉体已经不再作为刑罚的主要对象。在君主专制时代中,惩罚直接针对的是罪犯的肉体,通过绞刑架、断头台和裂尸刑等等方式增加罪犯肉体上的痛苦,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惩罚开始变得有节制,身体只是惩罚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是媒介,肉体痛苦已经不再作为刑罚的一个必然的因素。第二层面是惩罚的隐蔽性,君主时期的公开处决以与游街示众等行为逐渐消失,惩罚日益成为刑事程序中最隐蔽的一部分。当然,这里所说的“示众场面的消失和痛苦的消除”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2页.,就是指惩罚的公开性与痛苦性完全消除,而是说在现代社会中,它们已经不再作为惩罚的主要目的与要求。这种变化意味

4、着,惩罚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已经不再是肉体,而是人们的灵魂;不仅仅是具体的罪行与行为,而且还包括罪行背后的精神与性格。我认为在这里福柯所讲的“灵魂”,并不是我们普遍意义上所说的与肉体相对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上的意识体,而是精神病学、犯罪学等知识所测量并展现的思想动态与精神面貌。因为如果仅仅将灵魂按照前一个意思理解的话,君主时期本身处于强势地位,惩罚在肉体的定点消除的同时,必然包括上灵魂的忏悔(虽然可能是自愿也可能是强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君主时期的惩罚就已经包括了灵魂的层面,和现代社会就可能会无法区分,而且福柯在书中也指出,“人们把灵魂交给法庭,加以渲染,影响人们对案情的的理解,并被

5、科学地运用”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9页.,“精神病学、尤其是犯罪人类学以与犯罪学的重复话语,在此发挥了它们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庄重地把犯罪纳入科学知识的对象领域,它们就给合法惩罚提供一种正当控制权力”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9-20页.。也就是说,灵魂是科学化运用的结果,而这种科学化的运用无疑就是这些科学知识所测量与界定的罪犯的行为动机与精神面貌。在这一章节中,福柯提出了本书研究的基本规则,即“基于某种有关肉体的政治经济学来研究惩罚方式的变化,从中解读出权力关系和对象关系的一部共同历史”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

6、店,2012,第4版,第25页.,其中包括惩罚的镇压效果之外的另外一些积极效应;行使权力的自身特色对惩罚方式的影响;权力技术学所导致的科学知识与刑罚的统一;科学进入法律实践是权力关系干预肉体的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2、断头台的场面在本章节中,福柯主要探索了君主时期刑讯与惩罚过程中对肉体的残暴对待以与这种情况发生的权力方面的原因,并分析了这种公开处罚消失的部原因与力。福柯认为,这种酷刑实际上是一种仪式,“公开的酷刑和死刑应该是引人注目的,应该人所有人把它看成几乎是一场凯旋仪式”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8页.。而这种仪式是与整个刑法机制所紧密联系的,“在这种刑法机

7、制中,关键是通过一种机制来产生事实真相,这种机制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由司法机关秘密进行的调查,另一个是被告的仪式行为”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43页.。首先,司法机关秘密调查是指整个行使诉讼的过程,包括最后的判决,都是秘密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君主与其法官在判断事实真相方面具有绝对排他的权力。当前这种权力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随意判断,在确立事实真相的过程中依然要遵循某些准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证据的性质与使用方法。证据被划分为了不同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充足证据”,能够直接证明罪行的发生,其次就是“半充足证据”,最低的是“副证”,而且它们之间可以按照精确的算数法则进

8、行组合。但是,这种程序往往要求获得犯人招供的供词,一方面是由于供词本身就可以作为较强的证据,另一更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人们相信“这种程序运用自己全部明确无误的权威真正征服被告的唯一途径,真理充分展示其全部威力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罪犯认罪”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41页.。在这种条件语境下,供词具有两种歧义性,一方面人们强调它不过是许多证据中的一种,不是“明确证据”,但是另一方面有人也认为供词比其他任何证据都重要。这种供词功能的歧义性实际上是和获得供词的两大手段分不开的,一种是要求被告在正式讯问前宣誓,完全有被告自愿给出,这种供词的有效性就将很高,但是另一种更普遍的情

9、况是,供词由司法拷问获得的。这种拷问也并不是一种不惜代价获取事实真相的方式,而是也受到一定的制约,遵循明确规定的程序,刑事诉讼论证不是遵循非真即假的二元体系,而是遵循着逐渐升级的原则,根据已搜集的信息开始施加惩罚,同时利用这初步的惩罚来获取尚不清楚的事实真相,形成了惩罚的循环。这个过程也在事实上意味着,“调查与惩罚已交融在一起”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45页.回到之前所说的刑法机制的另一个因素:被告的仪式行为,即对犯人的公开惩罚,而在这种公开的、公众参与的仪式中,犯罪者的任务是公开承认对他的谴责和所犯罪行的真相,并当众受到肉体上的惩罚。总而言之,在这种刑法机制

10、中,“肉体受到多次折磨,从而成为一个承当着行为现实和调查结果、诉讼文件和罪犯述,犯罪和惩罚的综合体”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51页.。那么,造成君主时期往往倾向于公开处决犯人的原因是什么呢?福柯将之归结于君主权力的彰显。行为“是对君主人格的冒犯,因为法律表达了居住的意志。它也是对君主人身的冒犯,因为法律的效力表达了君主的力量”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52页.,因此,“惩罚权是君主对其敌人宣战权利的一个层面” 同脚注11,它通过公开处决犯人的形式,“用展现君权最壮观的情景来恢复君权”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

11、,第4版,第53页.。事实上,如果我们进行深入分析的,就可以发现不仅仅是公开处决方面,事实上之前所说的在刑法流程中对犯人肉体的残暴对待也可以归入君权来加以分析。如果想要实现公开处决仪式的完全效果,就离不开犯人的公开认罪,而如果一个案件中证据确凿,但是犯人在临刑前仍然大呼冤枉,那么这就会使得对案件并不完全了解的围观民众对法官判决的正确性产生质疑,最后非但无法彰显君权的神圣,反而引起民众的猜忌。因此,君主就必然想方设法来使犯人来认罪,如果犯人拒绝认罪,那么刑讯逼供就难以避免了,即使从罪名确定方面这个步骤完全可以省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公开处决的仪式逐渐式微呢?福柯发现,在公开处决的仪式中,主要

12、角色是民众,“他们实际而直接的存在是举行这种仪式的必需品”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63页.。在君权鼎盛时期,民众作为君权的自觉维护者与支持者,主动参与到对犯人的惩罚,“民众的报复被召唤出来,成为君主报复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64页.,对于民众的这种暴烈行动,君主“将此视为忠诚的表示,但他又用自己的特权严格地限制这种行动”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65页.。但是,随着君权在随后的衰落,民众和君主的分歧开始产生,“民众被召来观看旨在恫吓他们的场面,而他们则可能表现出对惩罚权力的

13、拒斥,有时会发生暴乱” 同脚注16,这在民众认为不公的案件中以与因暴动而被判处死刑的案件中经常发生。二、惩罚1、普遍的惩罚这一章节福柯主要讨论了刑法改革呼声产生的原因以与刑罚过程中的“人道”的形成根源。改革者抨击惩罚权力的过分性质,只是作为批判君主的“至上权力”体制的副产物,他们所针对的,是这种处于无规则状态的糟糕的权力体制,“或许应减轻惩罚的严酷性,但目的在于使惩罚更具有普遍性和必要性”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1页.。那么,为什么改革者会对君主时期的刑法机制不满,要求更有效的惩罚呢?福柯提出,这和君主时期对待非法活动的政策有关。“在旧制度下,各个阶层都有各

14、自被容忍的非法活动的余地” 同脚注18,这种非法活动根深蒂固,已经成为各个阶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底层人民通过暴力或顽强地坚持也获得了一块宽容的空间,例如偷税漏税、走私以与抢劫等等。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财产私有制的观念的加强,使得底层的这种非法活动越来越难以被资产阶级所容忍,因此,君主时期的法律体系已经无法应对这种新出现的状况,控制这些非法活动,针对它们制定新的法律,就成为了一种必要。在这个过程中,“非法活动结构也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被改造。财产的非法占有与权利的非法行使相互分离,这种区分表达了一种阶级对立”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6页.。底

15、层阶级的非法活动多是财产的非法占有,而资产阶级的非法活动多是权利的非法行使,因此“对非法占有财产盗窃,有普通法庭审理,给予常规的惩罚,对非法形式权利欺诈、偷税、不正当的商业活动,有专门法律机构来调解”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6-97页.。因此福柯得出结论,“刑法改革产生于反对君主的至上权力的斗争与反对司空见惯的地下权力的斗争的汇合处”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7页.。那么,“人道主义”的需求又是如何在刑法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呢?福柯将其归因于“惩罚权力经济学”。福柯提出,在现代社会中,惩罚的目的已经不在于对过去罪行的救赎,而是

16、为了防止其重演,所以没有必要继续对肉体实行残暴的惩罚,而追求在进行惩罚时应该正好足以防止罪行重演。从这个角度出发,福柯提出了惩罚权力的主要原则:最少原则,即使得惩罚的伤害略超过从犯罪中得到的好处即可;充分想象原则,即处罚的核心不是痛苦的实际感觉,而是这种“痛苦”的表象,所以应尽量扩展惩罚的表象,而不是体罚的现实;侧面效果原则,即“如果人们能断定罪犯不会重犯罪行,那么只要使其他人确信罪犯已受到惩罚就行了”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05页.;绝对确定原则;共同真理原则,即用充分的证据并依照普遍适用的方式来确定罪行,这也推出了一个分论点,“在罪行未被最终证明之前,被

17、告应视为无罪”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07页.;详尽规定原则,即所有的犯罪必须明确界定,毫无遗漏地分门别类。因此,福柯便得出结论,“在这种刑罚人道化的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惩罚权力经济学”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11页.。2、惩罚的温和方式在本章节中,福柯详细介绍了除君主制惩罚方式之外的另外两种惩罚制度:惩罚之城和强制制度。惩罚之城认为,惩罚艺术必须建立在一种表象技术学之上,建立服从权力关系的障碍-符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遵循五个条件:惩罚应尽可能不带有任意性,在犯罪与惩罚之间建立一种尽可能直接的联系;“这种符号系统

18、应该干预暴力机制,减少人们使犯罪变得诱人的欲望,增强人们使刑罚变得可怕的兴趣”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19页.,也就是说,使得关于刑罚和伤害的表象应比关于犯罪的表象更活跃;应使用一种时间调节方法,惩罚应该随着效果而延长或者缩短时间;这些铭刻在犯人观念中的障碍-符号应该尽快和更广泛地传播,形成一套宣传经济学,“这种仪式化的符码灌输,应该尽可能地经常重复”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25页.;抑制和扭转关于犯罪的传统话语,消除罪犯所享有的荣耀。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惩罚之城的景象应是:在城市的道路两旁,有数以百计的小型惩罚剧场,这种

19、惩罚是公之于众的。盛大的公开处决的恐怖仪式逐渐让位于严肃的戏剧(观众认为可能会有某些残忍的事情,而实际上却没有),公众的记忆将会以传闻的形式复制法律的严峻话语。同时,惩罚与罪行的特点相对应,不能使用统一的刑罚,即仅仅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加以调节。以统一的监狱为基础的强制制度是与惩罚之城相差异的惩罚制度。监禁具有劳动原则、隔离原则以与教化原则。那么这些监狱和教养机构与改革者所倡导的惩罚之城相比,有哪些异同点呢?两者的相同点,首先他们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机制,它们的宗旨在于防止罪行的重演;其次惩罚并不是为了消除已有的罪行,而是改造罪犯;最后它们都主采用能够使刑罚因人而异的方法。但是两者的不同点更加突出

20、,改革者的惩罚之城,主要将改造对象集中在人的观念上,“对人的改造应该确保通过加强符号系统与其所传播的表象将人重新确定为法律的权利主体的进程”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44页.;而教养机构,其所使用的不是被强化和被传播的的表象体系,而是被反复使用的强制方法,“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改造技术所恢复的,不是卷入社会契约的基本利益中的权利主体,而是恭顺的臣民” 同脚注28。事实上,社会实践的选择正是这种统一的监狱制度,巨大的监狱建筑所组成的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就遍布了整个欧洲。这种刑罚被监禁所垄断的事实可以说令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监禁并不是如人们所想象的已经在刑罚体系中被确定

21、为仅次于死刑的惩罚,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占据了因公开酷刑的消失而留下的空白”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32页.,在君主时代,监禁在刑罚体系中仅仅占据着边缘的位置,并且带有君主滥用权力的印记,那么,为什么监狱制度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主流选择呢?这个问题需要留到第四部分才能回答。三、规训1、驯顺的身体& 2、规训的手段这两章相互连结,描述了规训权力的具体措施与运作手段。福柯提出了“政治解剖学”的概念,“它规定了人们如何控制其他人的肉体,通过所选择的技术,按照预定的速度与效果,使后者不仅在做什么方面,而且在怎么做方面都符合前者的愿望”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

22、店,2012,第4版,第156页.,纪律成为一般的支配方式,制造出驯顺的、训练有素的肉体(这里的纪律是discipline的复数,和我们平常理解的“纪律”有些差异)。这些规训技术多是从细节入手,表现为一种权力“微观物理学”,对人体进行具体的政治干预。纪律的具体容与措施一共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纪律需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它会使用以下几个技术:建立封闭的空间;以更灵活、更细致的方式来利用空间;将不同用途的空间加以分类;注重等级排列。纪律实现空间分配的方式,就是制定“活物表”,把无益或者有害的乌合之众变成有秩序的多元体。“表格既是一种权力技术,又是一种知识规则它是控制和使用独特因素集合体的首要

23、条件,是分格权力的微观物理学的基础”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69页.。第二,纪律需要对活动的控制,它会使用以下几个技术:时间表的制定与实行;动作时间性规定;肉体与姿势的关联,即形成一种姿势与全身位置之间的最正确联系;肉体-对象的联结,即纪律规定了肉体与其操纵对象(例如武器、工具、机器等)之间的每一种关系;彻底使用原则,禁止游惰和浪费时间。通过这一过程,造就了一种操练的肉体,一种被权威操纵的肉体,一种受到有益训练的肉体。第三,纪律需要对时间的筹划。这主要通过4种方式来实现的,首先,把时间分解成连续的或平行的片断,每个片断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完毕;其次,提供一个分解计

24、划来组织这些细微过程;此外,用考核作为一个阶段的完毕;最后,根据每一个人的水平,为其量身定做适合他的操练。这样就实现了一种“对控制活动与支配实践中的一种时间性的、单一性的、连续性和累积性的向度的整合”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81页.,即以积少成多的形式来推动实践的不断前进,典型的程序就是操练。第四,纪律需要对力量的编排,“通过其各基本构成因素的协调组合而达到最大的效果”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84页.。这也要求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单个肉体变成了一种可以被安置、移动与可与其他肉体配合的因素;其次,每一年龄系列的时间必须与

25、其他年龄系列的时间相适应,从而获得最正确效果;最后,力量的精细结合需要有一个精确的命令系统。“规训权力的成功无疑归因于使用了简单的手段:层级监视,规化裁决以与它们在该权力特有的程序检查中的组合”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94页.。第一个手段是层级监视。完美的规训机构应能使一切都一目了然,而且监视最好有中继站,使监视具体化并切实可行。第二个手段是规化裁决。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首先,在一切规训系统的核心都有一个小型处罚机制,“纪律分割了法律所不染指的领域”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01页.;其次,纪律带有一种特殊的惩罚方式,规训处罚

26、所特有的一个理由是不规,不符合标准;此外,规训惩罚应具有缩小差距的功能,在实质上应是矫正性的;还有,惩罚仅仅是奖-罚二元体制的一个因素;最后,裁决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标示出差距,二是惩罚与奖励。“在规训机构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无休止惩戒具有比较、区分、排列、同化、排斥的功能”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06页.。第三个手段是检查,“检查把层级监视的技术与规化裁决的技术结合起来,它是一种追求规化的目光,一种能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监视”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08页.。检查把可见状态转化为权力的行使,正是规训的人经常被看见和能够随

27、时被看见这一事实,使他们总是处于受支配的地位;检查也把个体引入文件领域,“书写权力”作为规训机制的一个必要部分建立起来;由各种文牍技术所包围的检查把每一个人变成一个“个案”,现实中的个人被变成了客体化与标准化的文字;最后,检查处于使个人成为权力的后果与对象,知识的后果与对象的程序的中心位置。3.全景敞视主义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是有效实现规训权力的建筑学形象。在这个建筑中,“被囚禁者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持续的可见状态,从而保证权力自动地发挥作用”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26页.。它在使用上具有多种价值,“凡是与一群人打交道而又要给每个人规定一项任务或一种特殊的行

28、为方式时,就可以使用全景敞视模式”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31页.。福柯对全景敞视模式高度评价,认为其注定要传遍整个社会机体,“它的使命就是变成一种普遍功能”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33页.。它能够在增强权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规训体制在社会上的不断扩散,带来了各种更深刻进程的影响:首先是纪律的功能转换,由之前消极地消除危险转变为对个人的积极利用;其次是规训机制的纷至沓来,沉重的纪律被分解,变成可转换、可调节、灵活的控制方法;此外还有国家对规训机制的控制,这里所说的就是警察制度,警察组织的建立使得社会每一个人

29、都成为了可能的监督对象。因此,总体上来说,一个规训社会在这种运动中形成了,“这是一个从封闭的规训、某种社会隔离区扩展到一种无限普遍化的全景敞视主义机制的运动”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42页.。四、监狱监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监狱的首要原则是隔离;工作是监狱改造的有效手段;它愈加成为一种调节刑罚的工具,根据犯人在监禁期间“有效转变”来衡量。监狱谋求一种自主的权力,获得可以不受司法机制控制的管理权与评价犯人的权力。权力的教化功能使得监狱变成一个建立一套知识的场所,用这套知识来调节教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犯人成为了需要认识的人,而其中的代表就是过失犯(这里过失犯并不是

30、指一般意义上的无犯罪动机的者,而是因恶劣环境或性格缺陷而有犯罪倾向的人)。过失犯与普通罪犯的区别在于确定他的特征时重要的是他的生活而不是他的行为;还在于“他不仅是自身行为的制造者,而且他是被一组错综复杂的线索将他与它的犯罪行为联系起来的”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83页.。同时,福柯指出,“教养技术和过失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对孪生兄弟”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85页.,这里不仅是指由于过失性状的出现使得相关的应对知识的出现,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养技术,而且在事实上,这种以教养技术为功能的监狱再生产了过失犯。“监狱必然制造过失犯”福

31、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00页.,这是它强加给囚犯的这种非自然、无用的、无限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监狱造成甚至鼓励了过失犯环境的形成,过失犯的集中极易容易产生相关亚文化;获释犯人的处境必然是他们成为累犯;犯人家庭可能被抛进贫困深渊从而制造过失犯。福柯指出,监狱成为了区分、分配与利用过失犯的工具,这本身看起来是荒谬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带入到阶级社会之中,假设法律本身或实施法律的方式能够为一个阶级的利益服务,“法律是为少数人指定的,适用于岁其他人施加压力的,原则上它适用于所有公民,但它主要针对人数最多而最不开化的阶级”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

32、版,第311页.,那么这个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从这个角度出发,福柯就推导出下面的结论:监狱促成了各种非法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兴起,即过失犯罪,它将这种犯罪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公开的状态,这就使得把人们想要或者必须宽容的非法活动掩盖起来。也就是说,“它被监狱体制当做一个对付其他非法活动的工具”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12页.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人们认为一个孩子由于饥饿而偷吃一片面包可以理解和宽容的话,如果你得知这个孩子曾经多次由于偷窃而入狱,是一个屡教不改的惯犯,此时你还会理解和宽容他吗?事实上,这种话语背后的逻辑在于,它将本是社会不公与分化所造成的一种社会事实

33、,归因于行动者个人的思想品行的堕落与败坏,由此使得人们对之态度的改变。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过失罪犯群体有以下的一些好处:能够通过他们监督其他的非法活动;这种过失犯罪只能转化为危害较小的非法活动,阻止了非法活动向更宽广、更明显的方向发展;过失罪犯同时也是统治集团非法活动的一个工具。同时,由于这些罪犯与监狱的联系非常紧密,也使得其被雇佣成为告密者的可能性扩大,从而降低对底层阶级的监督成本,“警察监视给监狱提供罪犯,监狱把罪犯变成过失犯,后者成为警察监视的目标和助手”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18页.,这样也会使得底层阶级的其他人对过失罪犯群体的反感。监狱制度的不断扩大

34、,使得一系列机构组成“监狱群岛”,构成一个宏大的“监狱连续统一体”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42页.。教养技术也随着“监狱群岛”的扩而扩散到整个社会机体,产生了若干重要后果:第一,这种宏大的机制产生了一种渐进的、连续的、不易察觉的等级,这种等级是从不守秩序过渡到犯罪;第二,“监狱”极其广泛的网络允许募用重要“过失犯”,从而建立了“规训职业经历”,这些机构形成协调的整体,“从中产生了安全的、可预知的、属于社会生活的职业经历:救济团体、寄宿学徒、劳改农场、训练兵营、监狱、医院、救济院”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45页.;第三,惩罚权力变得自然与正当了,“监狱连续性以与监狱形式的聚变,使得规训权力有可能合法化,或者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规训权力正名”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47页.;第四,“监狱体系”使得规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法律”出现;第五,“监狱结构”能够确保对肉体的实际捕获与持续观察,而惩罚机构基本上也能够适应新的权力经济,适应形成满足这种经济所需要的知识的手段;第六,使得监狱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能以巨大的惯性力量来应付任何改造它的尝试”福柯. 规训与惩罚M. :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51页.。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