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怎样发行和流通的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12763207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货币是怎样发行和流通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货币是怎样发行和流通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货币是怎样发行和流通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货币是怎样发行和流通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是怎样发行和流通的(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每个人都知道,货币的发行是为了使商品流通起来的一个基本手段。如果没有作 为剩余产品进行买卖流通的商品,人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只够生产者自己消费, 那就无所谓货币了。因此货币的发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现实上都需要一 定的生产率作为基础;货币的发行量与生产率的高低成正比(忽略货币周转的速 度),生产率越高,商品量越大,货币能够发行的量也就可以越大。在历史上,每一个当政者在建国时都会发行自己的货币,这是一个当政者主 权存在的关键体现。那么他们是如何(第一次)发行自己的货币呢?是不是一开 始时便无偿地分发给他的全部民众,让民众自由(或者限定)购买社会上所具有 的商品呢?决不是这样,因为如果如此,那民

2、众所得到的这些商品岂不是白得 了?白得到一笔货币就等于白得到一笔商品。最终人们肯定会全部抛出手中的所 有货币以购买商品,将这些货币全部兑现为商品,如此的话,最后乂有多少商品 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呢?就象人们在银行那里挤兑,如果储户们要将他们的钱全 部提取出来,银行没有黄金或贵重物资做后盾,乂如何能够应付这种挤兑呢?所 以货币开始发行时并不是将货币白白分送给社会民众的,而是以新货币购买民众 手中的物质产品,作为新货币发行的开端的。以新货币来购买社会民众手中的商 品,开始时民众还不一定领受,因为他们还不相信这种货币能够在他自己的手中 购买得其它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所有的民众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如何办呢

3、?那 么这个新兴政权的金库中就一定要储备有相应量的黄金或其它贵重物资,以做为 自己发行的货币系统的后盾,使这个新兴的货币体系得到抵押。这种情况对于明 白一定经济道理的人来说不过是一种常识,因此不必多说。但我们不也经常听说国家要提工资给那些国家公务员和其它体制内的人员 吗?他们的这些货币工资不也是白得的吗?并没有让他们拿什么东西来换取这 工资提高的部分呀。实际上,无论他们是白得也好,不白得也好,这部分钱并不 是通过政府增发货币额而得到的,它仍然是现在运行的社会货币总量的一部分。 因此政府会说:我们通过增加税收,打击走私,没收非法所得等等,用所有这些 经济活动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来增发公务员工资,来补

4、贴农业生产等等。可见它并 非来自新增货币发行量,通过新增货币的免费派送来实现的。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要想多发行一些货币量,它自己必须要拥有相应的 黄金或贵重物资来做为抵押。如果国家没有掌握一定的财力,而乱增发货币,那 如果货币持有者最终要向这个国家的政府寻求完全的兑现怎么办?如果不能完 全兑现,那这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就完蛋了。这是一个国家的“货币硬抵押”,就 象国际上的所谓“硬通货” 一样。然而在现实中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与其所拥 有的“货币硬抵押”之间往往并不相等,货币量往往多于“货币硬抵押”的量, 即货币量多于它的国库中所储存的黄金量和它所掌握的各种物资的价值量。那么 这些货币乂依靠什么来

5、抵押呢?只能依靠一种“货币软抵押”来补充抵押这些 货币,使每个民众都感到自己手中的货币是有保障有信誉的。这个“货币软抵 押”就是一种货币的信誉度,它可以是实的硬的,也可以是虚的软的,它单纯依 靠人们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信心而持有这种货币,而用自己手中的货物来与 这种货币相交换。因此一个国家必须要极力维护自己的货币体系的信誉度,要保 持货币值的稳定,不要忽高忽低。所以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乂称为“信用体系”。 如果你十分随便地增发货币,使人们感到自己手中的货币在不断贬值,那人们对 这种货币的信心就会下降,最终使银行体系发生危机,严重时使整个经济和社会 垮台。因为国家此时并没有足够的“货币硬抵押”来

6、应付这种局面。蒋介石在中 国大陆的最后几年,曾通过大量增发货币和各种证券来搜刮民间财富,用于战争 和他自己将来的出路,结果怎样?蒋介石的整个银行信用体系被他自己完全摧 毁,自己也没有再在中国大陆存在下去的前途了。因此发行或增发货币是通过投资或购买社会民众手中的商品来进行的,并不 是通过免费派送给社会民众的方式而进行。现在某些人却大胆主张要免费派送增 发货币给社会民众,以促进社会商品的流通与俏售,这不过是拿作为经济命脉的 金融体系开危险的玩笑。如果现在的货币规模与社会商品量规模这两者之间已经 相当,但因为商品滞销而要增发货币,那势必引起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存在量。 由于社会民众对商品价格上涨具有一

7、种恐惧心理(买涨不买跌就是这种恐惧 心理的最好体现),因此会引起原先在银行中储存着的货币的大量出笼,而导致 对商品的抢购风潮并引起物价的不断上涨,同时也导致银行体系的危机。所以, 如此增发货币的结果必定引起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什么是“商品价格的轮番上 涨”呢?比如商品A的价格上涨一个回合后,引起另一种商品B价格的上涨,这 乂反过来再引起原先商品A价格的再一次上涨。如此,社会所有商品的价格在相 互作用下轮番循环上涨,对经济、对金融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中国近10多年 来几次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潮,使中国政府不得不以压缩货币供应量, 生硬地截断这种价格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最终获得一个“经济软着

8、陆”的好结 果。但是压缩过后,经济从泡沫的高空跌落地下,使原先的许多经济活动不能再 继续进行下去了,于是各种无法完成的工程散落全国各地,而银行系统呢?大量 的贷款无法收回,使银行陷入难以复原的严重危机。也许有人会说,政府为什么 要干预市场、压缩银根呢?由物价“轮番上涨”好了。但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一 个国家的经济境况的爆炸局面,国家会在这种爆炸中陷于毁灭,民众也会在这种 爆炸中陷入极端的恐惧。在物价飞涨的时代,民众如何存活?如果要存活,那就 只有完全抛弃这个银行体系,那时人们就不再通过货币来交换,而是以物换物了。经济进入了原始时代。所以世界各国,都首先把通货膨胀看成经济的最大敌人,美国的“美联储

9、”, 小心翼翼地监视着美国的经济,看是否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预兆。当然,单纯一种 商品(如石油)价格上涨问题还不大,最怕的是它引起众多商品价格的连锁上涨, 并最终导致社会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而现在中国的决策者们,在小心翼翼实施 “稳健的货币政策”之时,时刻不忘记不久前的教训,时刻提醒通货膨胀的可能 性。因此,全部的货币政策都要以社会的生产效率为根本依据,并且只有社会生 产率得到提高了,才有可能相应增发货币量。如果我们想要以增发货币来获得生 产率,即增发货币在先,获得生产率在后,那也是不可靠的,谁知道这后来的投 资与生产是否能够为市场提供“有效的供给”呢?如果不能,那银行体系与整个 社会经济也将要承担这笔新增货币的无效结果所导致的如上所述的危机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